1、1从宋世雄到黄健翔摘要:本文以近 40 年来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角色为研究对象,着力探讨其角色转变现象、形成转变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解说员;角色;宋世雄;黄健翔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角色的两座高峰 首先是“宋氏高峰” 。宋世雄,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高级体育评论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 年开始从事广播电视体育评论工作。他广见博闻,才思敏捷,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评论风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5 年被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评为“最佳国
2、际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 ,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从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初,担纲体育比赛解说工作的主要人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记者张之和他的同事黄继辰。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先生是在 1961 年的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加盟体育解说员的行列,在张之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宋世雄很快成名,一时被人们誉为“小张之” 。1 而后是“黄氏高峰” 。黄健翔,国家一级播音员,被认为是“新时2代的体育解说”风格的代表人物,并被许多杂志、报刊组织的小规模民意测验多次评为最佳体育节目主持人。黄健翔已经完成现场直播超过2000 场,涉及足球、田径、游泳、跳水、篮球、射击等多种体育项目。在 2000 年全国
3、几十家媒体组织的中国电视榜评选中当选年度最佳体育节目主持人。在 2001 年中央电视台网站举行的第一次观众投票的网络评选中荣获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称号。 那么,从“宋氏”到“黄氏” ,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我们该如何认识这些转变呢? 二、从“宋氏”到“黄氏”何谓转变? 从宋世雄到黄健翔,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角色在近 40 年间发生了巨大转变,下面首先由两个主要方面阐述转变的现象。 第一,从内容上看,呈现出由“再现”到“评论”的转变。 以宋世雄为代表的第一阶段是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的奠基期。这一时期的典型解说模式可概括为“再现”模式,即,解说员通过快节奏的语言陈述将其所看到的画面和声音信息尽可
4、能多地转变为解说语言信息,从而试图向受众“全景描述”现场所发生的一切。 黄氏解说的特点与宋氏相比几乎是颠覆性的。事实上,它是一种以“评论”为核心的模式,即解说员并不负担“再现”转播画面内容的任务,他们的职责是通过对现场内容以及其它相关信息的介绍和评论,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体育赛事转播过程。 我们可通过一段经过整理的黄健翔在 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的解说片段来呈现“黄氏解说”的模式。 “埃默森断球交给阿德里亚诺,强突科3瓦奇,在抢位的时候,有点像 F1 赛车当中的强行超车,阿德里亚诺为了抢内线,从外线强行超车,手臂的拉人动作较为明显,被助理裁判判定他犯规。其实论速度,论爆发力,科瓦奇绝对不是阿
5、德里亚诺的对手”2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宋氏解说的核心在于“再现” ,而黄氏则在于“评论” ,二者同样作为解说员角色,却体现出完全不同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从风格上看,呈现出由“讲述”到“闲谈”的转变。 可以认为,风格就是一种印象、一种感受。它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受众而言同样的事物可能具备不同的风格。 先看宋氏解说风格:语言速度快且节奏紧凑;情感持续高涨但相对平稳;灵活性较差,套路化、结构化语言为主,即时变化较少。他的语言始终保持情绪高涨,起伏不大,相对比较平稳,这一点从其现场录音的音高差可以看出;此外,宋世雄会在整场比赛中保持这种机械的,对于每一个球过程的描述,而不多出现的具备灵活性的语言大多
6、出现在比赛开始前或结束后,而在比赛中则非常少见。 再来看黄氏解说风格:语言速度慢且节奏松散;情感起伏大,随比赛状况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并不稳定;灵活性较强,随意性、即时性语言为主,变化很多。我们看一段整理记录为例, “拜仁队的拉姆一招苏秦背剑把球给挡出来,裁判硬是没看见。陶伟,你说卡恩是不是因为这个该判没判的点球,有点,有点,在那儿,忏悔?这个球并没有划出超出力学定律的怪异弧线,倒是卡恩的身躯奇怪地扭动的一下,卡恩今天辛苦了,他身上好象有吸引力,球都往他那去”3可以看出,在4这段总时长大约 2 分钟的进球及回放过程中,黄总共使用了 124 个字,可以说语言速度大约是宋的 1/4;从情绪上看,前半
7、部分明显是情绪跟随场上紧张场面而高涨,而后边则是平静地评论着这个进球,情感起伏很大;此外,我们在这段语言中只能获得一个“漏判点球”的实质信息是与赛场实际情况有关,其余无论是对门将卡恩的动作还是心理描述都出自黄主观想象,是根据现场情况生发的演绎,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灵活性。 因此我们认为,宋氏解风格更多地可以用“讲述”来概括,而黄氏风格则是用“闲谈”来概括。 三、从“宋氏”到“黄氏”路在何方? 当时代不断发展,受众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准呼唤新一代的解说员诞生时,我们就有必要探索未来的路在何方。以下我们提出两点发展方向,为有志于成为中国新一代体育节目解说员旗手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是知识型解说员。目前
8、我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过硬的缺陷。特别是在一些专业技术领域、生僻项目领域甚至是常规的人名、队名、国家或组织名等专业术语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漏洞。作为一名高水平的知识型解说员,首先必须要专人专项。在解说中,要努力把这些经验和知识运用到评论中去,使受众在听你解说中切实得到有效的信息。 其次是个性解说员。自从黄健翔离开中央电视台之后,央视体育解说员即进入了一种无个性阶段。或许是受“解说门”事件教训影响也或许是自身风格属于“中庸沉稳”型,央视解说员的无个性是显而易见的。5“体育解说员当然是有感情的人,足球解说也确实需要激情,只是激情不能用在为其中一方摇旗呐喊,而对另一方冷嘲热讽。换
9、句话说,体育解说员需要的不是偏向一方的啦啦队员式的激情,而是对足球艺术的热爱,在对双方队员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引领观众欣赏足球比赛的跌宕起伏的美。 ”4来的解说员需要语言内容丰富生动,观点新颖敢批敢评,话语风格亦庄亦谐,节奏把握平稳轻松。更为重要的是,解说员应把自己作为体育赛事节目的一个部分,尽管其并不参与比赛但在体育赛事节目中却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发挥每个不同的个体语言、思想中独特的闪光点,以一个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姿态来投入工作。 四、总结: 本文以近 40 年来中国电视体育节目解说员角色为研究对象,通过着力探讨其角色转变现象、形成转变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这三个问题,得到结论:未来的解说员应
10、向知识型、个性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受众欣赏需求。全文到此做结。 参考文献: 1 鲁威人.我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回顾. 中华传媒网() ,2005-11-28.第 28-31 行 2 黄健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一版).第 100 页,12-15 行 63 黄健翔.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一版).第 50 页,12-18 行 4 田秋生.体育解说员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规范. 新闻记者 ,2006 年(第八期).第 84-87 行 参考文献: 1鲁威人. 我国体育解说的历史回顾.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2003 年 2高贵武. 解析主持传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年 3鲁威人. 体育新闻报道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 4李彬. 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 年版 5寿文华. 体育解说员的专业素质及其培养J.现代传播 ,2004 年 6黄健翔.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年 1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