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629477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文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 在婚恋中的地位 2目 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2 )一、婚恋诗的界定( 12 )二、婚恋中情感意识下的主动性( 14 )(一)恋爱中的主动地位 ( 14 ) (二)自主地选择结婚的对象 ( 15 )三、女性婚姻地位的失衡( 16 )(一)婚礼中所体现的不平等 ( 16 )(二)家庭生活中女性的从属地位 ( 17 )(三)女子婚后遭弃的悲惨境地 ( 18 )(四)贵族女子的婚姻成为政治的筹码 ( 19 )四、幸福的婚姻生活( 20 )注释( 20 )参考文献( 21 )英文摘要、关键词( 22 )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3摘要:诗经时代是封

2、建思想文化变化与形成期,在这个过渡期,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呈现多种状态。一方面在恋爱中坦率主动,主动地表达爱情、追求喜爱的对象。另一方面在婚姻当中女性的地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婚制、婚姻过程中的礼仪到婚后的家庭生活都可以看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逐渐丧失。同时诗经中不乏健康幸福的婚姻生活。关键词:诗经 女性地位 变化引语波伏娃曾经说过女性是被塑造的,而不是被创造的,从人类产生以来,女性的地位在不断地变迁。其变迁的因素并不单是由女性的自然生理特征决定的,而更是不同时期社会因素左右的结果。自然创造了女性的身体,社会塑造了女性的心理,女性地位在社会塑造与自我认可中逐渐形成。 诗经是上古歌谣,其中涉及到女性

3、的多与婚恋有关,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一隅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在母系社会时期,后代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性渐居权力中心,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日渐下降。一、 婚恋诗的界定诗经中有很大部分诗歌是以婚恋为主题的, 诗经结集以来对婚恋诗的解读态度不一。 毛传等典籍从维护礼制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这些婚恋诗,不免曲解本意,这些婚恋诗表现了健康美好的婚姻爱情。从采集主题看,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与劳动紧密结合,采集是人类获得食物的重要方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耕占据了生产的主要地位,而诗歌中依然大量地歌咏采集活动,此时对采集的描写不再单纯描写劳动行为,而

4、是借采集这一诗歌形式表现爱情。表现对恋人的思慕,与恋人的欢会,以及婚变后的痛苦等内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国风关雎 )荇菜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可食用。诗中的男子爱上了采荇菜的姑娘,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情,为此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王风采葛抒发了恋人间分别时的相思之情,4“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以织布,萧用来祭祀,这些在当时都是女子的日常工作,男子一边思念恋人,一边想象她的采集劳动,因思之深而言似分别之久。在湘西苗族地区,依然保存着一种“挑葱会”的节日习俗

5、。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拿着硬木削尖的挑来到山坡上,一边挑挖胡葱,一边纵情歌唱,在采集歌唱中寻找心仪的情侣,表达自己的爱意。从“礼”的发展上看, 诗经时代是周礼创立初期,周王朝采取分封制,在以周礼为正礼的同时各地方习俗得以沿袭,即是变礼,变礼下的人民没有受到严格地礼制束缚。为了保障人口数量促进生产 ,统治者对周礼的贯彻并不是十分严格,而是沿用民间习俗有所变通,以达到繁衍人口的目的。一些恋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并被乐官采集。在纳入礼乐的过程中,为了和周礼协调一致,这些恋歌被渐渐退去变礼的色彩,穿上了礼制的外衣。 周礼地官媒氏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

6、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习俗与政策相互结合影响着诗经时代人们婚姻的状况。从地域上看, 诗经开篇关雎过去被解为关于后妃之德,周南、召南被公认为正风,因为周南、召南位于王畿附近,较多的受到了周礼的影响。而郑、卫为主的其他地方则受其影响较小,并且在两性关系上古风犹存。 周南 、 召南的婚恋诗显得温柔敦厚,大胆直率的爱情表白多集中于郑、卫、陈三地, 礼记乐记说:“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 ”也就是说,

7、人们在郑、卫这些姬姓国家的诗风中,可以明显地审视出与周礼相异质的生活情调。总之,从历史承传上看,郑、卫之地在西周前隶属于商, “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虚” ;从地理位置上看, “郑国,今河南之新郑,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聚欢会,故其俗淫” (班固汉书地理志 ) 殷商文化中为时代所崇尚的自由、放任、激情等因素在男女相会之歌中得到了张扬, “其精神生活仍保留着东夷族团欢乐奔放的娱乐性传统。”5二、 婚恋中情感意识下的主动性 殷商时期,巫文化盛行,日常生活都沾染着神巫的色彩,两性结合的认识也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周人多不信巫鬼,文明开化程度更高,周人更重视现实生活,儒家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这种社会风气的表

8、现 。周人重视现实生活,摆脱了神巫的束缚,也能更好地认识、追求男女自然情感。在美好健康的情感驱使下,女性并不是刻意压抑这种情感,年轻女子借歌谣表达内心爱情的冲动。通过自己爱意的表达与争取以获得与心上人结合的机会。1、恋爱中的主动地位在诗经中既有表现男子对女子爱慕的情歌,也有表现女子对男子的热恋与追求,女子的爱情心声往往表现得更大胆热情。因此在恋爱中女子不是被动的一方,在两性恋爱中女子亦是其中主动的重要元素。 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概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此诗以梅起兴,描写一位女子有感于青春易逝而急于求士。诗中的

9、女子求偶,盼望求婚的男子及时而来,别等到青春消逝。写出了女子大胆地追求婚恋对象的精神。全诗三章,内容大致相同,只是一章比一章写得更深入。 毛传认为首章写“春盛而不嫁,至夏则衰” ;二章是“急辞” ;三章写“不待备礼”整个地写出了女子要求及时婚配的心理。 周易归妹 “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也。 ”男女婚姻及时是教化中主要内容和工作之一。这种社会环境促生了女性主动求偶现象。诗经中的女子敢于主动、大胆地追求所爱之人。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郑风溱洧 ) 。此诗是

10、描写郑国上祀节,在溱洧两水岸上,男男女女人山人海地游玩,欢乐说笑,互赠芍药的诗。据记载,当时郑国男女在这一天,到溱、洧两水岸边自由往来,举行祭祀、消除不祥。借此机会男女互答爱意,笑语言情。姑娘邀请男子和自己到河边去加入众人的游乐中,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小伙子是姑娘的心上人。姑娘一再主动地邀请,分明是在表达对小伙子的爱意。在古代类似于上祀节这样的节日,聚会的年轻男女会以某种信物赠给自己中意的对象,互赠则表示接受彼此。 “维6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使这首诗的主题更加地明显,古代男女相赠芍药,表示相互爱慕、厚结深情。本诗以女性的口吻反复吟咏,表现了这位女子与心上人畅游的愉快心情,并通过自己的言语

11、与行动去创造获得美好爱情的机会。 诗经中类似的诗篇还有很多,说明当时的女性和男性一样,勇于追求爱情。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现,搔首踟蹰。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全诗以男子的口吻书写他和姑娘甜蜜的爱情。第一章写男子如约而来,可是女子隐藏起来,使男子焦灼不安。第二、三章写女子赠物给男子,使男子喜悦异常。静女这一形象虽然没有正面出现,但通过男子的口吻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静女的形象。静女活泼开朗,淳朴热情,对爱情寄予了美好的希望与憧憬。静女自由大胆、积极主动,并对自己的爱情充满信心。静女约心上人在城隅幽会,心上人来了她却隐而不现,表现了静女情感的微妙,似乎故意让男子焦灼

12、以显示自己的地位或者是考验这个男子对她的爱情。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郑风褰裳 )诗中写一对青年情侣闹别扭,女子并没有对男子表现出哀求,女子用“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的话戏谑情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爱情要求自主的女性,在爱情上她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不受对方男子的束缚,自由地和自己喜欢的男子交往。虽是戏谑之词,确是女子恋爱感情自主地大胆表白,可以看出爱情这一两性活动中女性是其中主动的令一方,在恋爱关系上男女双方地位相对平等,关系融洽,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爱情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2、自主的地选择结婚的对象为了增加人口,统治者鼓励男女尽早结合,为此提供了一些便利。一些

13、宗教节日就成了男女自由交往的契机。 “仲春三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周礼地官媒氏 ) 。仲春三月渐渐成为民间男女自由婚配的节日,年轻男女可以在节日上自相择偶成婚,且允许私奔野合,不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与法律的惩罚。此习俗源自于上祀节,诗经风桑中很可能就是在祭社日子里产生的一首情歌。借助与这些男女聚会的节日,女子可以在众多男子中挑选自己中意的结婚对象。不像后代的婚姻女性只有在新婚之日才能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当时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豳风伐柯说“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礼记内则中有“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 婚姻嫁娶已经纳入礼7制。但是诗经时代尚属周礼的初创

14、期,周礼中所规定的婚制更多的是在贵族中起作用,平民中影响尚微。这种父母之命渐渐影响到女性对结婚对象的选择,但有一部分女性敢于争取自己选择结婚对象,其中的一些抗婚诗、拒婚诗,就是那些勇敢女子的歌唱。这样的诗歌被传送下来,可见在当时是能被人们理解的,人们歌唱这种行为,是对女性坚持自主选择婚姻的颂扬。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凉人只!” (鄘风柏舟 ) 。诗中描写了一个女子对情人坚贞不二的爱情,坚决反对母亲的阻挠,决心要嫁给她认为最好、最理想的男子。她责备她的母亲不谅解她,对母亲的婚姻包办表示反抗。她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意志表现的十分坚强。从诗经中可以看

15、出大部分平民女子可以自主地选择结婚的对象,当一部分女子与自己心爱的人的结合受到礼法的阻挠时,女子会大胆地控诉,努力地争取,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可见当时的社会,女子在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时,是有一定自主权的。 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为女无家,何以诉我狱?虽诉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诉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诗中描写了一个坚强的女子严厉拒绝一个已有家室的残暴男子强逼成婚的现象。女主人公绝不屈服对方的侮辱,为自己的独立自由进行了大胆地反抗与辩白,寻求法律的保护。当时官方设有婚姻诉讼,此诗中反映了女性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对婚

16、姻对象的自主。女性利用法律手段虽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却反映了诗经时代的女性在通过各种方式自主地选择自己的配偶,表现了女性在婚姻中一定的自主地位。三、 女性婚姻地位的失衡虽然女性在爱情婚姻中千方百计地寻求自主,追求主动。但在封建宗法社会的形成过程中随着女性整体社会地位的下降,女性在婚恋中的地位日渐衰落。 “牝鸡无晨”与“妇无公事”反映出女子被排挤出社会公共事务之外。女性的职责按照父(男)权制的社会性别观念,女人的活动应该限制在“家内”的私人领域。正如家人象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

17、矣。 ”1、婚礼中所体现的不平等8周公制定了周礼,在今天看来未必完全可信,但周公确实对当时礼的规范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周人重视婚姻礼仪,婚礼乃礼仪之大宗。 士婚礼记载,婚礼之礼仪有七个环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合罥、拜舅姑。合乎礼仪的婚礼必须要有媒人的介入,纳采问名即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处提亲,问得姑娘的名字、生辰八字。男方得到这些女子的基本信息后回去占卜,看两人是否婚配,女子是否吉利。如果占卜显示的是吉兆,男方就会通知女方同时送去一定的彩礼,表示男方对婚姻的确定,并初步定下婚嫁日期,这是“纳吉”和“请期” 。婚嫁的日子,男方亲自到女方家里迎娶新娘,这是“亲迎” 。第二天新妇要起

18、早拜见公婆,即所谓的“待晓堂前拜舅姑” ,只有拜见了公婆才能被新的家庭所承认。周礼的制定确定了君臣之别、男女之别,以男女有别为借口剥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女子没有主持礼仪、主持祭祀的权利。整个婚礼的过程中,女子几乎都是被动接受的,男方掌握整个婚礼过程礼仪的各环节。而女子更多的是在男子的主持、认同下接受这场婚礼。 卫风氓中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是自由恋爱,但是迫于当时的婚姻礼仪不能及时如愿在一起,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说明两人的结合必须有男方媒人的介入。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体现了婚礼中的纳吉、亲迎环节。这场自由相爱,最终男子把持的婚礼日渐走向了悲剧的结局。男女婚姻生活

19、从婚礼开始,女性地位就开始下降,失去主动权。2、家庭生活中女性的从属地位男女有别、内外之分、三从四德,一系列的社会规范使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越来越趋于从属地位。恭恭敬敬地服侍公婆与丈夫,辛勤地劳动,生育后代,这些成为她们所有的婚姻生活内容。女性结婚后到男性家族环境中去生存,不再具有自己的独立价值,而是成为丈夫的附属。 礼记郊特牲云“妇人,从人者也。 ”所谓“从人”意指女子“在家从父,既嫁从夫,父死从子”这种从属关系在婚姻上表现在要顺从丈夫。这从她跨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得以此为义。与服从丈夫相关联的就是女子对丈夫的父母舅姑也要毕恭毕敬,惟命是从。 礼记昏义对媳妇顺从舅姑的意义特别加以强调:“妇顺

20、者,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姑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家可长久也。 ”这段话把妇女是否柔顺视为家道得以长久的一个基础。所以女子一旦嫁人,必须顺从舅姑甚至逆来顺受,舅姑的命令须“勿逆9勿怠。若饮食之,虽不耆,必尝而待,加之衣服,虽不欲,必服而待” 。大事小事亦“必请于舅姑” 。不能擅自作主。故“不顺从父母去”被列为为“七去”之首要理由。周南桃夭 “逃之夭夭,有蕡有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是一首贺婚诗,女子出嫁时唱的歌,是对嫁女的祝福,祝愿其将来生活美满。诗人以桃花结累累果实,比喻新娘将来多子多孙。对于女性来说,能否完成好传宗接代的任务确是幸福

21、的关键。 周南芣苢:“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芣苢,草名,一般都指车前子,可入药,古人认为车前子可以治疗妇女不孕。一说妇女们采芣苢供祭祀之用,以求多子。对于女性来说,完成传宗接代,就是完成了其角色的最重要部分。至于顺从,对女性的审美以柔顺、纤弱为美,而男性则是以雄壮、英武为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人间常见的才子佳人的互相倾慕、互相吸引和互相追求。这首诗里的“窈窕淑女” ,应该是当时人眼里的淑女。窈窕淑女,是当时人对美女的描述,而“窈窕”的含义有哪些呢?许慎说文解字:“窈,深远也。从穴,幼声。乌交切。窕,杳也。从穴,条声。 ”我们一定要考证先秦女性审美观念中“窈窕”到

22、底是个什么量化的标准,恐怕很困难。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古人使用“窈窕”的具体语境中,体悟“窈窕”一词所蕴涵的审美取向,比如轻盈的、柔弱的体态,委婉含蓄的表情,温柔可人的气质等等。对于女性以顺从的性格为社会标准,在家庭中她们没有了维护自己地位的权利。3、女子婚后遭弃的悲惨境地诗经中有很多弃妇的哀怨,可见弃妇在当时不是一种罕见现象。 诗经中的弃妇诗典型的有卫风氓 、 邶风谷风 ,其余如召南江有汜 、 邶风终风 、邶风明月 、 王风中谷有蓷 、 王风遵大路 、 小雅白华 、 小雅我行其野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女性婚姻不幸福的悲惨命运。从卫风氓中看,男女主人公应该是自由恋爱,最终结合时走了一个婚礼的形式

23、。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讲述了两人当初结发时真快乐,小时候相处的快乐。二人的结合是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但经不住时间的流逝,女子年长色衰。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女子尽心尽力操持家务,不怕吃苦,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过错,只因为男子“二三其德”终免不了被弃的命10运。社会法制与舆论对女性有了太多的限制,而对男子在婚姻中的行为却没有恰当的制约,是女子在婚姻中只能任丈夫摆布。被弃也没有为自己讨得公道的办法,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于这种在夫家劳苦

24、数年,年长色衰,无情被弃的处境,也只能是不去想作罢。可见弃妇命运的悲惨。 邶风谷风成功地塑造了弃妇的形象。如果说氓中的女子具有刚烈、严肃冷静的性格,她对负义无情的丈夫斥责不抱有幻想,内心隐藏着悔恨的话。那么谷风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则是脆弱、哀婉的,她满含泪水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的同时,又充满着对旧欢难舍难分的心情。将自己遭弃的原因很大部分归为新妇的挑拨:“泾以渭浊,湜湜其沚。燕尔新婚,不我屑以。毋室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对男子的无情,此弃妇没有严厉的责备,更多的是在哭诉自己悲惨的命运。寄希望于男子能够回心转意,对其恋恋不舍。弃妇无法摆脱自己对从前丈夫的依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25、在婚姻生活中女性是没有财产权的,一旦被弃意味着一无所有。 “礼记内则规定: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这段话的意思是媳妇不能私自买卖物品和蓄养牲畜,不能拥有所谓的个人器具,更不能把物品私自借与人或向人借取。说明媳妇无权处理任何财物。 ”1氓 、 谷风中的女子都为家庭生活辛勤劳作,并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遭弃之后,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离开夫家。而家庭财产只供丈夫一个人继续享用。 谷风中“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燕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既”很好的向我们表达了女性在婚姻中没有财产权,没有安全的保障。弃妇的劳作只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更是证实了女性在丈夫面前的从属地位,连自己本身都是丈夫的财产,更何况是自己的物品呢。4、贵族女子的婚姻成为政治的筹码诸侯国之间往往通过联姻的方式以加固两国的邦交,这些婚姻往往是政治的筹码,在这种婚姻中女性只是父权制下的棋子。 卫风硕人是一首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诗,第一章写庄姜的身世,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这里极称其族类之贵,庄姜的远嫁更是巩固了其家族的地位,庄姜是其父系家族巩固本族地位,建立友好邦交的有效工具。贵族女性出嫁他国,承担了国家外交的使命。在政治婚姻中,女性是没有选择的自主权的,由本国的君主、贵族或者自己的家长决定许配之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