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赛博空间的众声喧哗试论网络文学的特质和局限摘 要:网络文学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 web 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它具有即时性、超文本性、超媒体性、自由性和游戏性五个方面的特质,其超文本性体现在非线性、互动性等方面,其游戏性又体现了解构精神、狂欢化倾向。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存在着量多质低、题材狭窄、评论浮躁以及版权问题。只有从理论上把握网络文学的特质和局限,注重与传统文学的互补和互动,才能使其朝着积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关键词:网络文学;即时;超文本;超媒体;自由;游戏Abstract : Cyberspace literature is work that u
2、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multimedia network and web interaction, using Internet as media. It has five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instantaneity, hypertext, hypermedia,freedom and gameplay. Hypertext is embodied in non-linear, interactive and so on. Gameplay shows the deconstruction spirit and
3、 carnival tendency. In the meantime, problems such as low quality, narrow subjects, flippancy of comments and copyright issues, lie in the cyberspace literature. Only with a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 of cyberspace literature as well as emphasis on the complement
4、 and interaction with traditional literature, cyberspace literature can develop in a positive, healthy and regulated way. Key words: cyberspace literature instantaneous hypertext hypermedia freedom gameplay11 引言赛博,即“cyber”的音译,意为网络。赛博空间即“cyberspace” ,指信息、图像等在电脑之间传递时所处的空间。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与笔让位于光与电” 1的
5、时代,网络成为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也是“读图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感官。我们不能忽视网络文学的存在,尤其是当代文学研究者更应该对当下最显著的文学现象保持一颗敏感的心。1994 年 2 月,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 ,诗阳、鲁鸣等人于 1995 年 3 月创办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 。1995 年, “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6年,我国第一个网络女性文学刊物花招成立。1997 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设立。从时间上,我们大致可以把网络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言情阶段,由于中文网络文学发端于北美留学生群体,这时的情比较广泛,包括
6、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和心情。在新语丝发刊词中,方舟子这样写道:“我们相信,这张网伸到汉字的发源地,让亲人们听到我们的心声的日子不会太远” 2。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学以散文居多。第二阶段是以嘲讽、调侃、反讽的无厘头为主流,最引人注目的网络作家当属安妮宝贝与所谓的“三驾马车”李寻欢、宁财神和邢育森,玩弄语言智慧、对古典进行颠覆性改写成为突出的特点。李寻欢的迷失在网络和现实之间的爱情 、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以及网络中文原创大赛获得者今何在的悟空传等网络作品的相继出版,实现了网络作品与传统媒体的接轨与实体出版。虽然被一些学者看作是网络作家的“招安” ,但却表明网络文学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第三阶段也就是近几
7、年来网络文学所呈现的特征,即现实性增强,和纸面作家的写作有一定程度的近似性,如“榕树下”图书工作室选编、漓江出版社的XX 年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中的作品。人们上网“读屏”像持卷读书那样自然和便捷,人们谈起纸介印刷文学犹如面对甲骨、竹简典藏一般敬畏和肃穆。以另类方式登录互联网的文学,也许是电子技术催生出来的文坛“新星” ,甚至是日渐边缘的文学苦旅中的一颗“救星” ,也可能成为加速传统文学式微的最大“克星” 。互联网的降临为文学发展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 “第四媒体”引发的文学革命,正像历史上用印刷术代替竹简尺牍一样,有可能从整体上改变文学格局,乃至打造出崭新的文学社会学和文学美学。从理论
8、上对中文网络文学进行研究既是健全和发展文学理论的需要,也是合理阐释当下文化现象、预测未来文化前景的需要。笔者冒险来评论它,是因为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实践的出现是宝贵的财富,它需要理论上的思考和把握,如果这篇论文能引起更多人关注、思考网络文学,那么抛砖引玉的目的就达到了。2 概念辨析1999 年底进行的“榕树下网络文学大赛”和“网易中国原创网络文学大赛” ,使“网络文学”这个概念热闹了起来。 “新名词的出现总标志着新问题,标志着新的思想、新的商榷论争的题目,同时也不可避免成为知识界的一种商品” 3。1 董学文.网络时代的文学理论序曲.云梦学刊,2003 年,第 1 期:第 127 页。2 方舟子.一
9、份新型杂志的诞生.新语丝.http:/xys.3322.org/xys/magazine/GB/1995/xys9503z.txt。2网络文学的最初定义是出现在网络上的所有文学作品。这个定义过于宽泛,搬上网络的文学作品,如果是像超星数字图书馆那样逐页扫描、原文录入,则不能算是真正的网络文学,只能算是建立在网上的传统文学的作品库,是数字化的图书馆;而如果在原作上网的过程中,作者注入了创新的因素,即在这种再创作的过程中应用了网络的先进技术,例如配以动画音响效果,或以超文本的形式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则应该算做网络文学的一分子。文学理论家王一川先生将网络文学界定为“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双
10、向文学传播活动” 1。他的定义突出了网络文学的交流特性,但没有对网络文学参与者的身份界限进行规定。网络写手李寻欢认为,网络文学是“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 2。这个定义包含三层意义:其一,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必须是“网人” ,即有固定使用网络习惯的人们;其二,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必须是网络;其三,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必须是为网上受众写作的。他的定义就对网络文学主体和受众身份作出了明确的划分,但对网络文学的内容没有限制,网络文学特有的性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网络文学:一是广义上,即“凡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种
11、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仅仅只有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区别” ;二是狭义上,网络文学“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这个层面的网络文学不仅有媒介载体的不同,还有创作方式、作者身份和文学体制上的诸多改变” ;三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即与印刷文学彻底不同的、离开网络就不能生存的“超文本” 3。这三层意义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学的逻辑分类,而且反映了其发展趋势。我们对网络文学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从广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即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文学都是网络文学,这样的网络文学同传统文学仅仅只有媒介载体的区别,我们在各大网站的读书栏目中可以搜索到成百上
12、千种这样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首先以纸质出版发行,然后通过文字输入,在电子媒体中供网友浏览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虽然是在网络中传播,其本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从狭义上看,网络文学是指网络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这个层面的网络文学不仅有媒介载体的不同,还有了创作方式、作者身份和文学体制上的诸多改变;最能体现网络文学本性的是网络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具有对网络的依赖性、虚拟空间的延伸性和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性,离开了计算机网络,这种文学就不能生存,它将网络文学与传统印刷文学完全区分开来,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的网络文学。在本论文中所分析的就是这种狭义上的网络
13、文学。结合上述观点,笔者给网络文学所下定义如下:网络文学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 web交互等信息技术创作出来的、以互联网络为传播媒介的文学作品。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网络文学的创作手法是新的,物质载体是不同于以前的,作品的传播渠道是新的,交互性也成为作者和读者关系突出的新特点。3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 4 页。1 王一川.网络时代文学:什么是不能少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0 年 12 月 7 日。2 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网络报大众版.2000 年 2 月 21 日。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
14、。33 网络文学的特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印刷纸质文学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在上面定义中体现出来的特征。具体言之:3.1 即时性传统写作者在想和写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时空间隔,信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也有时空距离。而在网络书写时代,这样的时空间隔已不复存在,不仅“所书即所想” ,而且信息的交流也同步化和即时化。从创作角度来看,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网络写手,大多是一气呵成并迅速上传发表。在网络文学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那样“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情形。从接受角度来看,作品一旦上传,读者就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点击、阅读、鉴赏与交流。这种即时的、快餐式产生的作品,很
15、难保证其深度和价值,所谓“疾行无善迹” 。但尽管如此,这却是网络文学区别于纸质文学的显著特色。3.2 超文本性“超文本” (hypertext)概念是由美国学者 T.H.Nelson 于 1969 年提出的,它是指一个没有连续性的书写系统,文本分散而靠连接点串起,读者可以随意选取阅读。他在文学机器开头这样定义“超文本”:“非线性的书写由一连串文本段落构成,以联结点串起来,提供读者不同阅读路径。 1”1987 年美国计算机协会第一届超文本会议上,迈克尔 乔伊斯 (Michael Joyce)发布了他的超文本网络小说Afternoon,a story ,在这篇被称为“超文本小说之祖”的网络作品中,
16、作者在作品每页底部加入链接按钮,通过点击不同按钮,故事就进入新的发展进程,由此实现了小说在情节发展上的多种选择。1996 年,马修米勒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一部名为旅程的小说,后来被认为是网络超文本小说的典范。相对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是一种最容易实现超文本性写作的文学。之所以如此,当然主要缘于其突出的技术优势。超文本文学对以纸质印刷文本为媒介的传统文学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网络文学的超文本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3.2.1 非线性对于一般人来说,叙事就是讲述事物的因果关系,因而是时间序列的展开。所以叙事是线性的。然而,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线性叙事是一种强制叙事,因为事物根本不存在线性的因果关系,他们
17、认为这种关系是人类理性幻化的结果,是一种有目的的手段。因此,线性叙事是应该予以取消和否定的,超文本正满足了非线性叙事的要求。在超文本理论中, “非线性”指的是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方法,构成超文本的基本单1 聂庆璞.网络叙事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年:第 73 页。4位是节点,它们通过广泛的链接建立相互联系。网络化的超文本是一种非线性文本的阅读设计,其多向性文本可由任何一点开始,在任何一点结束,不同路径产生不同意义。可以通过点击关键词,由一个文本链接到另一个文本。只要你能够自如地运用链接技术,思维就可以在层层文本的界面间随意转换。2002 年第 1 期的大家杂志上,发表了林焱的“传媒链
18、接小说”白毛女在1971 。这篇小说被南帆等人认为是“网络文学的革命” ,那些有链接符号的地方,需要在各种网站上链接之后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每位读者眼中的“白毛女”会因网站的变化或某些内容的变化而不同。3.2.2 互动性叙事在口头文学阶段完全是互动的,但自从书写取代口传成为主流叙事后,互动变成了奢侈的向往。麦克卢汉认为,其原因在于书写的延迟,它几乎不可能及时到达某一书写现场与创作者商讨作品的写作。目前的网上互动叙事主要有三种类型:A.一人为主、多人参与的主从互动叙事。2001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BBS 留言跟帖小说风中玫瑰 ,把作者帖子写作与网友交流互动的过程全印了出来,形成一种全新的互
19、动文本。这种互动写作带来的乐趣,一起参与文本构造的愉悦,可能是传统文学写作无从获得的。当然,顺带指出,将这种作品印刷出版,反倒阻碍了故事的连续性进展,延宕了读者阅读文本时的快乐。由此看来,互动文本的最佳栖息地只能在互联网上。B.接龙体叙事。1999 年新浪网上一批青年作家与网民共同续写了网络接龙小说网上跑过斑点狗 ,直到现在这篇小说也未完成,打开故事主页,到第八章后留下的是这样一句话:你准备继续下去吗?点击这句话后屏幕上显示出:故事如何演绎发展,可就全凭各位的奇思妙想与生花神笔了。任何人在注册后都可以进入创作。C.赛博空间的游戏型叙事。游戏叙事能生存久远的秘密就在于真正彻底的(虚拟)互动。这里
20、特指来源于作者通过对电脑游戏的情节复制,写作出相应的作品,如仙剑奇侠传等。2002 年 6 月,一本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天堂尽头电子游戏程序的小说诞生了。它运用了电子游戏为模本的特异叙事方式,每翻一页都如同点击电子游戏的页面,形式带有魔幻意味和鲜明的后现代风格。由此我们可以说超文本文学消弭了阅读与写作的界限,读者成为集阅读(批评)与写作于一身的“作者读者”(Author-reader)。超文本网络文学打破了作家对叙事的垄断,将叙事权最大限度地让给读者。读者可以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参与作品的创作,这就真正实现了接受美学孜孜以求的美学旨趣。随着电脑的普及,笔者推测,超文本成为主流文本之一将顺理成
21、章,其叙事方式也会成为最普遍、最能为人接受的叙事方式之一。3.3 超媒体性“超媒体”是 T.H.Nelson 提出的另一个概念,意即一种媒体中使用另一种媒体,实质上是多种媒体的混合使用。超媒体叙事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视听感官媒体,呈现的主要是文字、图像、声音等想象性的知觉符号系统;二是众多媒体组合传送视、听、味、触觉的立体全方位感知信号系统,使人有一种置身真实环境中的感觉,被称为虚拟现实。网络时代的文学,以人们追求综合审美愉悦为原处动力,加上千百年来的艺术实践经验,在超文本技术条件的支持下,文学在网络数字媒体平台上,迅速开始向综合多媒体5艺术发展。同时呈现声音、色彩、形状或其任意组合的形式,使
22、我们的视听器官同时感知的叙事方式是多媒体叙事方式。目前,部分网络作品已经采用了这种形式, 若玫文集作为中文超文本写作的一个实验被很多人借鉴,这部 1996 年完成的网络作品,以古色古香的全图片诗文为内容,配以缠绵温柔的 MIDI 作为背景音乐,是诗、画、音的多媒体艺术展示。这种叙事方式大大提升了作品对我们的冲击力,读者的审美感受也从单一的美感方式转变为综合性融通的美感方式。与传统文学相比,具有超媒体性的网络文学有其独到的审美方式:其一,审美感觉的立体化与开放性。如由“亿唐”文学网站女性频道主编黑可可创作的国内第一部最具影响力的多媒体小说晃动的生活 ,欣赏者用鼠标点击后,Flash 画面如电影般
23、源源不断地涌来,一段文字缓缓浮出海面,怀旧的箫声如泣如诉地响起,会不自觉地走进这虚拟的情境。其二,三维空间的多选择性。多媒体文本将二维的文字超文本推进到三维的虚拟空间,在这样的赛博空间平台上创造的文本,已不是单纯的文字选择,而是超媒体的接口与对接、延时与实时、静止与运动、创生与消亡的互动选择。如美国小说家马修米勒创作的网络小说旅程 ,页面上是一幅立体化的美国地图,上面有纵横交错的道路和地名标志,整个故事就是读者跟随主人公一道走遍美国,为两个孩子寻找母亲,至于怎么走,完全由读者去选择。可以说,具有超媒体性的网络文学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颠覆,是对“文学是语言艺术”这一文学观念的消解和超越。因而可以说
24、, “当今互联网上的文字文本向多媒体综合艺术蜕变的延伸趋势,是高科技时代图文转向的必然选择和载体诉求,它所体现的是后现代文化精神之于符号表征现实从信赖走向怀疑的深刻转型” 1。3.4 自由的狂欢追求自由是网络文学之魂,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空间对人类自由活动的束缚,提倡文学艺术的精神自由。由于网络解除了书报检查制度对文学的束缚,私人化的写作才得以在网络上自由自在地驰骋,现实中一切对个人的强大的话语压抑在“赛博空间”里失去了力量。网络对传统审美意义的解构,几乎摧毁了所有文学壁垒,让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实现了文学的返璞归真,让大众文化狂欢得以用虚拟的“无我”方式,表现最“真我”的存在。具体表现在
25、:1、创作自由网络时代的许诺就是“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 2。审编机制带来的创作自由使得“网络文学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航船,抵达的却是返祖的文化港湾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 3。正如王朔无可奈何地承认:“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 ”不分身份、地位、年龄甚至性别,任何人都可以平等自由地在网络空间进行创作。2、发表自由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并能享用网络,不需要任何出版机构和编辑权威的审核,只需将作品上传至某个网站,瞬息之间,你的作品就已发表成功,读者可以遍布全世界。这对于文学就是一场革命,推倒了精英文学的舞台,大众文化成为主流。3、言说自由“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
26、权力” ,伏尔泰的这句名言成为网络文化最基本的表现。最为重要的是,匿名注册的方式可以让你在较大范围内保护自己的人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2004 年版.中国文联出版社,第 48 页。2 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文艺评论,2000 年,第 4 期,第 6 页。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2003 年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164 页。6身安全。网民们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语言,网络成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它给我们带来了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同时也给文学带来了自由、宽容与公平。3.5 喧嚣的游戏伽达默尔说过, “艺术作品就是游戏。 ”1网络文学的狂飙突进使得它成为体
27、现现代游戏精神的一颗闪亮的新星。游戏精神是任何成功的大众艺术必须具备的特征。网络文学本质上体现了一种游戏精神,由于其大众性和开放性,呈现出一派众声喧哗的热闹景象。麦克卢汉说:“如果把游戏看作是复杂社会情景的活生生的样子,游戏就可能缺乏道德上的严肃性,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高度专门化的工业文化迫切需要游戏,因为对许多头脑而言,它们是唯一可以理解的艺术形式。 2”陈村曾用“文学的卡拉 OK”3来比喻网络文学,有两层意思:一是网络文学给很多人小试牛刀的机会,二是“伟大的歌手都要从卡拉 OK 式的演唱开始他的演唱生涯” ,网络文学正是这重要的第一唱。换个角度说就是文学的游戏精神。葛红
28、兵也曾说:“文学在终极上是游戏的” 4。我们同样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来具体言之:3.5.1 解构精神可以说,网络文学的精神实质就是其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在网络文学发展中,得到了绝妙的体现。德里达的“消解”哲学就是要消除西方形而上的整个“存在神学的” 、 “言语中心主义的”和“语音中心主义的”传统。网络文学精神上具有一种后现代意识的解构特征,它解构了高雅、深度和经典趣味。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戏谑性显而易见,从语言的严肃到谐趣,从叙事的宏大到微观,从主题的单一到多维度等。具体而言,一是解构了文学管理系统。网络文学的写作和发表不再有等级和权威的限制;二是解构了文学语言系统,
29、体现出去中心化、破碎化、多元化的叙事风格。网络语言倾向日常口语化和符号的简化,比如“you are”成了“u r” ,“囧”表示“窘” , “:) ”表示“微笑” , “杯具”代表“悲剧” , “886”表示“拜拜了”等等。这些直观的符号既对现有文学文本的神圣性进行了游戏似的解构,又具有某种朝向语言符号的物质性层面回归的趋势。3.5.2 狂欢化倾向网络文学是一个狂欢场,这是由它的游戏姿态所决定的。不论是作品还是作者,在网络文学文本流通的任何阶段,都被深深打上狂欢的印记,体现出与现实的强烈对抗性,但它并不是逃避现实,那些出世的意味只是暂时的。 “面对网络,我们拥有了狂欢和狂奔的空间和可能,可以像
30、游牧者一样自由地向四方奔走,但是这一自由对于有过历史的人来说真的是福音吗?曾有过的文化地图消失了,再也没有方位,没有目标,没有人告诉你前方在哪里、是什么。当我们想象和神话的自由降临后,当短暂的解放和幸福的体验已经成为过去,被告知的却是千座高原的巨大空旷给我们造成的恐惧和迷失感。 ”5也许,1 德伽答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第 158 页。2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2000 年版.商务印书馆,第 299 页。3 陈村.首届网络原创文学奖网络之星丛书序.2000 年版.花城出版社,第 1 页。4 葛红兵.纸面文学的溃败与网络文学的兴起.正午的诗学.2001 年版.上海人民出
31、版社,第 244 页。5 孟繁华.现代性与未曾消失的过去.中华读书报.2002 年 1 月 30 日7当人们学习艺术是为了欣赏美而不是为了生存,文学写作是出于内心需要而不仅仅是游戏的冲动的时候,网络文学乃至一切形式的文学才没有这种激情过后留下的迷茫感。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文坛上新生代纷纷粉墨登场,他们以游戏的姿态进行的文学创作,不仅是带给自己纵欲式的狂欢,还冲击着传统文学的严肃面孔,这股潮流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喧嚣和庞杂让网络文学背上了“垃圾文学”的名声,其实正因为海纳百川,它才成为人类各种精神需要的聚餐点。应该说,网络文学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大众艺术。上述五个方面
32、的特质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关联、共同体现在网络文学中的。网络的数字化技术特点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与交流体现了即时性的特点,增强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使得写作方式呈现出超文本的非线性特点,同时使作品具有超媒体性的特征,当然,网络文学的游戏性主要体现在其解构精神上,众声喧哗的狂欢化倾向又体现了网络文学的自由性。4 中国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4.1 量多质低网络文学的自由写作精神在为大众带来写作自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缺乏质量审核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目前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或频道主要有“榕树下” 、 “起点中文网” 、 “红袖添香” 、 “新浪读书” 、 “幻剑书盟” 、 “天涯社
33、区” 、 “搜狐读书” 、“腾迅读书”等。以最初独领风骚的“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为例,日发表作品以四位数的速度增长,在目前发表的近七位数的作品中,得到网站总编辑部推荐的精品文章数目仅为五位数,其优秀率仅为 1/90。因此,美国作家杰克明戈曾经这样说:“80%的网络上的写作都是令人讨厌的,10%由于其思想偏执而让人发狂,而只有 10%是精彩而有趣的,值得让人拼命地想看完它的余下部分” 。4.2 题材狭窄最能体现网络文学特征的应该是网络原创文学由网民在电脑上完成创作、送进网络首先发表的文学作品。它分为以下几类:1、以“榕树下”和“红袖添香”为代表的情感类纯文学网站,以“起点中文网”和“幻剑书
34、盟”为代表的玄幻、武侠、奇异类长篇创作门户。2、以“新浪读书” 、 “滕讯读书” 、 “搜狐读书”为主的青春长篇读书频道。3、以“天涯社区”为代表的论坛文学。早期的网络文学作品的题材多集中在爱情、武侠及对传统题材的戏仿上,每种题材又基本上有其固定的模式,有人将其归纳为:小资情调、愤怒青年与另类搞笑。2000 年以后,出现了科幻类和灵异恐怖类小说,如鬼吹灯 ;还有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小说,如明朝那些事儿 ;又有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小说,如尘埃之上 ;以及悟空传等神怪小说、 猫城故事等现代讽刺小说、 流氓的歌舞等戏谑小说。应该说,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多元化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又是其前进
35、过程中的外部要求。虽然网络文学作品题材扩大的趋势明显,但不容忽视的是,关注个体存在的作品居多,缺乏严肃的人文关怀,甚至是宣扬色情与暴力的也不少见。84.3 评论浮躁文学的繁荣和兴盛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文学文本与文学评论。网络文学似乎并不缺少评论,但大都是即兴、随感甚至是谩骂式的批评和争论,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理性的光芒,真正来自于学院、学理式的文艺批评少得可怜。在自由的、非强制状态下的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写作的匿名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负责任的评论。因此,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鞭辟入里的文艺批评,需要规范引导。4.4 版权问题文学作为知识产品,一开始便注重对作者著作权的保护。网络文学作品只要具有
36、独创性,就应拥有著作权。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作品的复制、转载日趋便利。网络写手既希望自己的作品版权可以受到保护,又希望作品可以在网络空间得到更好的宣传。有些文学网站一方面要求写手坚持原创,另一当面又无法对其站内的作品版权进行保护。随着著作权法保护网络著作权条款的制定,著作权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中文学术网站命运的最大问题。只有认真地对待这一问题,才能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有序发展。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形成当前网络文学尴尬局面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有人把问题的出现归罪于创作群体的文学底蕴。早期的网络文学写手大多是理工出身,属于文学边缘人群或业余爱好文学者。如痞子蔡是学水利的,邢育森是学通讯的,安妮宝
37、贝、宁财神最初是学金融的,李寻欢也是学理工出身, “新语丝”的领头人方舟子是生物学博士.他们大多是率先“触网”者,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没有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痞子蔡就曾说:“我并没有很好的文学底子,所以写东西是靠热忱,而不是凭实力,我相信在网络上,有很多像我一样的人。 ”因此,网络文学作者文学底蕴的提高的确是网络文学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文学的创作动机。痞子蔡为了扩大影响增加收入,把第一次亲密接触包装出版;宁肯把蒙面之城网络版修改后,由当代刊发并交付出版,自己也坐上了副主编的椅子;李寻欢、宁财神、安妮宝贝等网络写手也都隐居到“枝繁叶茂”的“榕树下” 。随着起点中文网和幻剑书
38、盟等玄幻武侠文学门户网站的兴起,书商直接介入网络文学进行作品追捧,使得网络文学进入了功利化阶段。不乏出现进入畅销书行列的网络作品实体出版,如诛仙 、 告别薇安 、 八月未央 、 鬼吹灯等,但是其质量已经无法跟以前相比。5 结语网络文学的起点在于网络,而不是文学。网络文学的前景在于文学,而不再是作为工具的网络。 “电脑所带来的冲击波,正在文艺领域造成或酝酿着巨大的变动,其中包括由书写到输入(换笔) 、由定向到随机、由文本到超文本、由传统媒体到超媒体、由独立创作到人机合作、由依托生物人到依托智能电脑(或机器人)等转变” ,黄鸣奋教授的见解切合网络与文学的发展实际,具有前瞻性。最先触网的传统作家陈村
39、说:“有人一口拍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9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 1。随着文学网站、网页、文学写手、文学作品的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的形成,随着更多专业作家参与网络文学创作,更多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介入网络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将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和理论导向,必将更好地发挥出技术为人文服务的作用,网络文学必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文学是商品经济时代文学向原始状态的一次回归: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利用文学形式抒情言志。正如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所说, “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社
40、会的文化视野,步入了时代文学的殿堂” 2。笔者对网络文学发展的一点建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注重文学性和社会责任感,建立成熟的网络文学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联姻,形成必要的互动和良性的互补。谢 辞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洁老师,由于我个人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但有了王老师的督促指导,使得我的论文得以顺利地接近尾声。在此,谨向王老师表示我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1 陈村.游荡网络的文学.http:/ 陈竞.网络文学:繁荣背后的问题与反思.文学报.2009 年 5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