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

上传人:bo****9 文档编号:40587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整合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纵向梳理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演变特点(1)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2) 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3) 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4) 完 备 性 、 周 密 性 和 成 熟 性 。 从 中 央 到 地 方 设 置 完 备 的 政 治 结 构 , 建 立 起 从 中 央 到 地 方 严 密 的统治网络。(5) 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6) 政 治 制 度 的 发 展

2、演 变 过 程 中 , 儒 家 经 典 是 君 主 专 制 制 度 的 理 论 基 础 , 是 历 代 制 定 政 治 制 度 与政策的依据。2. 历史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具体表现在:项目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创造相对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 物力从事大规模经济 的经济活动, 兴建大型工程, 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思想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3、文化在较广文化阔的范围内传播2 权利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封 建 社 会 后 期 , 严 重 束 缚 了 社 会 生 产 力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 的生产关系的成长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针对训练 1(2019 宜宾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 秦汉时期的“九卿”作为国家机关,其职能既包括 了国家事务,也包括了皇家事务。唐代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这反映了 ( ) A 官僚政治逐渐发展完善 B “家国同构”形态的终

4、结C 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 D 君主权力不断得以强化A “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行政和事务的处理也进入了一个更加有序的时代”说明九卿的行政职能独立,由皇帝家臣成为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僚,故 A 项正确;“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即家庭、家族与 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据材料无法说明宗法 社会终结,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完成了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的分离”可知只是强调九卿不再具备皇家事务的职能而不是强调行政的程序,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国家事务和皇家事务 的分离”可知九卿从皇帝的家臣变成国家官僚,不能说明君主权力强化,故 D 项错误。 3 二、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方式1. 削弱

5、相权在古代中国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消灭。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1) 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 ( 一分为三或更多 ) ,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2) 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 ( 外朝或外廷的大臣 ) 向皇帝身边的人 ( 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 ) 转移,即由远及近 ( 或由外到内 ) ;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 ( 宫内 ) 向外朝 ( 外廷 ) 转移,即由内向外。2. 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 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

6、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 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 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 针对训练 2(2018 山西太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 总督始设于明朝,明初常遣尚书、侍郎、都御史至 地方解决紧急问题或安抚军民,这些总督因事而设,事毕即撤;明朝中叶,总督近于定制,管辖范围在一省之上,多至五省,其作用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 而互相推诿。总督职位

7、的设置 ( )A 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 削弱了地方三司分权 D 有效防止官员的腐败B 材料总督职位的设置“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 与约束了官员权力滥用无关,故 A 项错误;总督职位的设置“主要是协调各省关系,防止各地方之间因互不相属而互相推诿”,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 项正确;总督职位的设置是对地方三司分权导致行政效率降低的弥补,并没有削弱地方三司分权,故 C 项错误; 总 督职位设置是为了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与防止官员的腐败无关,故 D 项错误。 4 三、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和中华法系的兴衰1发展演变(1) 夏商周三代 “刑不上

8、大夫,礼不下庶人”, “刑”“礼”并立。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 括“礼”和“刑”两个方面。三代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商、周建立起“亲亲” “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 律制度。(2) 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 ( 前 536 年 ) 和晋国赵鞅“铸刑鼎” ( 前 513 年 ) 为标志,5 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刑罚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

9、转变。经过春秋时期的演变,到战国变法以后,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法家思想在三晋兴起,并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广泛贯彻,通过变法,这些国家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秦朝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 ,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 ;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3) 两汉至隋唐 法律儒家化阶段: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互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就

10、此形成。(4) 宋元明清 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自 宋 代 以 后 , 社 会 经 济 文 化 发 展 , 中 国 法 律 开 始 向 法 律 技 术 的 完 备 方 向 发 展 , 即 在 审 判 具 体 案 件 时如 何 实 现 司 法 操 作 与 法 律 指 导 思 想 上 的 结 合 。 案 件 成 例 作 为 一 种 法 律 形 式 得 到 很 大 发 展,例与律开始相互结合。明、清两代王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 2 特 点(1) 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2) 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

11、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3) 司 法 与 行 政 关 系 : 司 法 从 属 于 行 政 , 不 同 等 级 的 行 政 官 员 同 时 也 是 不 同 管 辖 范 围 的 司 法 官 员。(4) 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 针对训练 3. (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段测试 ) 秦汉至清,我国逐渐形成并完善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 明以前称御史台 ) “三法司”的中央司法体系。如明清实行“三司会审”,判决不当的或死刑案件由皇帝裁决。这反映了A 司 法 出 现 了 分 权 倾 向B 君 主 专 制 的 高 度 强 化C 司 法 系 统 的 独 立 运 行D 统 治

12、 者 重 视 司 法 建 设( )D 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司法体系的完善,并没有体现司法出现了分权倾向,故 A 项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符;材料中讲到的“判决不当的或死刑案件由皇帝裁决”,其目的是为了司法的公正,而不是为了加强皇权,故 B 项说法与材料意思不符;“判决不当的或死刑案件由皇帝裁 决 ”, 这 说 明 了 司 法 系 统 不 是 独 立 运 行 , 故 C 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并且到明清时期, “判决不当的或死刑案件由皇帝裁决”,这些说明了统治者重视司法建设,故本题选 中外关联 D 项 。 项目政体明清时期的中国与同时期英国政治制度中国 英国封建君主专制 资产

13、阶级君主立宪制6 针对训练 4(2018 宁夏育才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形成了自己本身的一套理论化和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 向,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 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中国的官僚制度中的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就削 弱了。而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 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 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 僚民众之间就形

14、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 事等义务。在中国古代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不难看出,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 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 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照章办事,那么为了迎合上意,也就理所当然 地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行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 “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 ,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摘编自马欣荣 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 材形式权 力中 心政 府机 构历 史影响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君主意志即国家法律

15、,臣民必须绝对服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没有决策权,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强化,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是中国落后的政治根源君主“统而不治”,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是国家的决策中心防止专制独裁,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7 料二 1853 年开始英国议会就提出要改革东印度公司的人事制度,而财政大臣格拉斯顿在议会中提出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部和海军部,并对文官的录用、考试、晋升、分级提出了一整套建议,建议的中心是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 1855 年 5 月 21 日,帕麦斯顿内

16、阁颁布了官吏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枢密院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 ,成立独立考试的三人文官事务委员会,具体研究和实 施改革方案。 1870 年 6 月 4 日,格莱斯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确立了“凡未经考试并持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类官职”的原则 , 明 确 了 政 务 官 和 事 务 官 分 开 。 英 国 以 文 官 制 度 的 建 立 结 束 了 国 内 政 治 上 的 落 后 、 腐 败 和 贪 污 或者 说 是 政 治 上 的 不 完 善 。 它 是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进 行 自 我 政 治 调 整 的 典 型 。 而 它 的

17、这 种 做法对世界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当今世界 2/3 的国家都在实行这种官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将 其作为现代政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意义。摘编自潘卫 英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 (14 分 )(2) 根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近代英国官吏制度发展的显著特征。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从中、英两国官僚制度发展演变中得到的认识。 (11 分 )解 析 : 第 (1) 问,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

18、可8 知 , 中 国 古 代 的 官 僚 政 治 与 封 建 皇 权 存 在 着 潜 在 的 紧 张 关 系 ; 由 材 料 一 “而 儒 家 的 天 道 观 念 、大 一 统 观 念 、 纲 常 教 义 对 于 专 制 官 僚 统 治 是 缺 一 不 可 的 , 古 代 官 僚 集 团 作 为 儒 家 学 说 的 具 体 推行 者 , 其 观 念 与 行 为 也 受 儒 家 思 想 的 左 右 ”可 知 儒 家 伦 理 奠 定 了 官 僚 政 治 运 行 的 文 化 环 境 ; 由 材 料一 “在 中 国 古 代 官 僚 政 治 下 , 民 众 只 有 义 务 , 官 僚 和 君 主 则 拥

19、 有 不 受 限 制 的 权 力 。 于 是 , 在 专 制 君主 官 僚 民 众 之 间 就 形 成 这 样 一 种 颠 扑 不 破 的 政 治 文 化 格 局 : 官 僚 利 益 分 赃 、 民 众 负 担 税赋 军 事 等 义 务 ”说 明 存 在 着 民 众 、 官 僚 、 皇 权 三 者 矛 盾 的 权 利 义 务 关 系 ; 由 材 料 一 “为 了 迎 合 上 意 ,也 就 理 所 当 然 地 编 造 出 一 些 形 式 主 义 的 噱 头 , 行 动上得到上级的肯定,因此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 ,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体现了

20、以形式主义为特点的官本位文化。第二小问“弊端” ,由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 , 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说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存在忽视法律的现象、 行政过程中的随意性、 对民众的剥削与不负责任。 第 (2) 问, 第一小问“特征” , 由材料二“对英国文官制度状况进行全面调查 要求确立公开、理性竞争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说明英国的官吏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理性色彩;由材料二“ 1870 年 6 月 4 日,格莱斯 顿内阁又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 明确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开”体现了政府官员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高,政务和事务公

21、开;由材料中英国出台多项法律来改革文官制度,说明英国官吏制度下的行政管理更注重法律的作用。第二小问“认识” ,由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可知官僚制度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由不公平到渐趋于公平、公正和理性的历程;由材料二“英国以文官制度的建立结束了国内政治上的落后、腐败和贪污或者说是政治上的不完善 英国在此具有开创性意义”可知英国近代官僚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社会进步作用巨大,且对世界其他国家近代官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 (1) 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与封建皇权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关系;儒家伦理奠定了官 僚政治运行的文化环境;存在着民众、官僚、皇权三者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形式主义为 特点的官本位文化。弊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存在忽视法律的现象;行政过程中的随意性; 对民众的剥削与不负责任。 (14 分 )(2) 特征:英国的官吏制度具有民主性和理性色彩;政府官员行政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高,政务和事务公开;英国官吏制度下的行政管理更注重法律的作用。认识:官僚制度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由不公平到渐趋于公平、公正和理性的历程;英国近代官僚制度的确立对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社会进步作用巨大,且对世界其他国家近代官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