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 某些动物进行分类” 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 2.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 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 3.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体会动物种类 的多样性; 4.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热爱动物、保护 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活动“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观察昆虫标本
2、” 2.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3.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4.不同动物类群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 PPT 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对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软体 动物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今天我们认识一些新的动物。 【环节动物】 提问:同学们知道在潮湿的土壤中生活,能够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改善 土壤结构的动物是什么吗? 回答:蚯蚓 蚯蚓属于什么种类的动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环节动物。 (教师引导) 图片展示各种环节动物,利用视频资料,介
3、绍环节动物的特 征。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图片,认识环节动物。 总结:环节动物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分成多体节,大多蠕动爬行。 【节肢动物】 (教师活动)展示昆虫标本,开始节肢动物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认识这些 节肢动物?观察它们,找出一种你 熟悉的节肢动物,总结出它的形态结构特点; 说出其身体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标本,描述节肢动物的特点。 (讨论总结)(1)蝗虫的身体是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 3 部分。(2)蝗虫的体表具有 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 保护和支持内部的 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
4、可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掉原 来 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鱼类】 前面我们学习了各种无脊椎动物,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脊椎动物。脊椎动 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 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学生活动)看图,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结出规律,体会进化的观点。 提问:脊椎动物里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呢? (鱼类 ) 点评:对,虽然它们最低等,但种类最多,有 22000 多种。 (教师活动)通过录像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鱼,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鱼 的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淡水鱼和海水鱼。 (学生活动)观察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
5、鱼品种:四大家鱼青鱼、草鱼、 鲢鱼、鳙鱼,还有常见的鲤鱼和鲫鱼。(这六种鱼要求学生初步认识,先让学 生说出这六种鱼分别叫什么?他们可能会把鳙鱼叫“ 胖头鱼” ,鲢鱼叫白鲢。) (教师活动)介绍海水鱼, 如:带鱼、鳕鱼、马面鲀、鳓鱼、鲐鱼等. 总结:虽然我国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但现在和以前相比较,鱼类资源 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可以请同学举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若举不出来,教 师可给学生举出例子说明。现在我国鱼类资源遭到这么大的破坏,我们必须要 加强海洋鱼类资源的保护。 【两栖动物】 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现在要讲一种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 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 活动:学生观察图片,认识图中的两栖动物,描述两栖动物的体态、结构特 征。 总结: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幼体在水中生活,而成体可以在陆上生活 补充: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凡具有下列特征的动物,都 属于两栖动物 总结两起动物特征:1.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 2.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3.成体生活在陆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