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 始课。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小 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 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 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 8 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 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科书共 3 页,分为 3 个部分。 l.聚焦 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后一个 问题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
2、题观 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这些问题,即可以帮助教师在探究活动开始前 调查学生对物体的原有认识,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 2.探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个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 8 种常见物体进行观察和 描述。教科书首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 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词汇或 短语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描述性词汇。在后续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的语言使之发展成为科学词汇。 接着,教科书提示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选择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 进行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 4 幅图
3、分别提示了 4 种比较和观察的方法:通过 看,比较颜色或形状;通过闻,比较气味;通过看和摸,比较是否透明或光滑; 通过掂,比较轻重等等。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 比较,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描述物体,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 活动手册的表格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最 后在记录表中呈现科学词汇。必要时,教师要对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进行解释。 另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 3.研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回顾自己 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利用感官来观察物体,即看
4、、闻、摸、掂 等,也可能会强调是通过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来观察的。此时,教师可以进步 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物体的特征的。第二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反思 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从这些角度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比如可以从颜色、形 状、轻重、是否粗糙、是否透明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提到的描述物体的角度 可能不同于教科书中所提示的,但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可以将其汇总在班级 记录表中。另外,这张班级记录表将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帮 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在描述物体的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使用轻、重、 粗糙、光滑等科学词汇。 【学情分析】 学生们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他们对这些物体
5、已经积 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 的特征,比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对于可以从哪些方面全 面地描述物体,如何科学地运用词汇,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判断物体 是轻还是重,用什么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 认识的伊始,学生会产生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 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 征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将物体特征和用途混淆起来。比如描述铅笔盒, 学生较多描述有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才是形状特征。 所以在这节课中,首
6、要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 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完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 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从多维度描述特征,并记 录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 需要。 【教学重
7、难点】 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准备】 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 料杯每组一套 2.全班: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 3.个人:“轻重”两字打印 【教学过程】 一、聚焦(预设 5 分钟) 1.教师随便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 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 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 3.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 二、探索 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 10 分钟) 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 过
8、渡:老师今天准备了 8 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 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 8 种常见的物体。 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 3.说明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 但若能分类观察更好。) 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 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 三、探索 2:两个物体比较观察(预设 18 分钟) 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 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
9、、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 闻一闻:气味 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 掂一掂:轻重 说明:观察方法后的特征不要求全部罗列,只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 上概括就可以了。活动手册最后一面没有“轻重”,老师可以提前做好打印, 分发给学生 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 翻开活动手册第 1 面,要求学生先写上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 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 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 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 扶:抽 2 个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演示,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 4.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 四、研讨(预设 7 分钟) 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 【板书设计】 发现物体的特征 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 闻:有气味、无味 摸:粗糙、光滑 掂:较重、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