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学案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 2.读降水柱状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二、重点难点 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三、基础预习 要求:预习课本,根据以下知识提纲在课本上用红笔标出关键词并默记,然后默写完 成填空,并结合预习目标用红笔标出重难点作重点记忆。 (一)降水和降水量的测定 1. 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的总称,包括液态的_,固态的_ 、_等,其中降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注意:雾因为没有降落到地面,所以不属于降 水! 2.气象部门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分为_、 _、 _ 、_等不同级别。 3. 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称为_,
2、测量单位一般采用_ 。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 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 图来 表示。 2. 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各月气温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哪个月份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3. 用表中的降水量数据,画一幅水量柱状图。 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 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四、导学问题 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雪 B.降雨 C.冰雹 D.霜降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A.量杯
3、B.量筒 C.储水瓶 D.雨量器 3.人类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温增加降水量的是( ) A.填海造陆 B.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 D.毁林开荒 4.北京的降水量是 644 毫米,其含义是( ) A.某一年的降水量 B.多年来的平均降水量 C.每天测得的降水量总和 D.历史上降水量最多和最少平均值 5. 我国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 6.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PP 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参考资料 降水 地面从大气中获得的水汽凝结物,总称为降水,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中水汽直接 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结物,如霜
4、、露、雾和雾淞,又称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 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称为垂直降水。但是单 纯的霜、露、雾和雾淞等,不作降水量处理。在中国,国家气象局地面观测规范规定,降 水量仅指的是垂直降水,水平降水不作为降水量处理。一天之内 50 毫米以上降水为暴雨 (豪雨),25 毫米以上为大雨,10-25 毫米为中雨,10 毫米以下为小雨,75 毫米以上为大 暴雨(大豪雨),200 毫米以上为特大暴雨。按降水的性质可分为连续性、阵性和间歇性 降水。阵性降水开始和停止都比较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大;连续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降 水强度变化不大;间歇性降水的降水强度较弱,并常有一
5、定长时间的断续现象。降水的形 成主要决定于上升气流的强弱和水汽供应量充足与否。按降水形式来分,主要可分为对流降 水,地形降水和锋面降水三种形式. 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因周围气压逐渐降低,体积膨胀,温度降低而逐渐变为细小的水滴 或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当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顶托,且在降落 时不被蒸发掉才能形成降水。水汽分子在云滴表面上的凝聚,大小云滴在不断运动中的合 并,使云滴不断凝结(或凝华)而增大。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或其他降水物,最后降至 地面。人工降雨是根据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的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使云滴迅速凝结、合 并增大,形成降水。 产生降水的主要过程有:天气系统的发展,暖而湿的空气与冷空气交汇,促使暖湿 空气被冷空气强迫抬升,或由暖湿空气沿锋面斜坡爬升。夏日的地方性热力对流,使暖 湿空气随强对流上升形成小型积雨云和雷阵雨。地形的起伏,使其迎风坡产生强迫抬升, 但这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多数情况下,它和前两种过程结合影响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形成降水的条件有 3 个: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三是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影响降水的因素:1.海路位置;2.地形;3.大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