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目 录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和评价3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成效 3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3 2.平台建设加快推进.3 3.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4 4.支柱产业逐渐凸显 4 (二)“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二、“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5 1.区域优势 5 2.基础优势 5 3.体制优势 5 4.平台优势 6 三、规划编制依据6 四、“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6 (一)指导思想6 (二)发展目标6 五、 “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重 点7 (一)产业空间布局 7 1.纵深开发碧湖产业区块 7 2 2.规划新辟低丘缓坡
2、区块 8 3.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 8 4.调整提升南山园区和郎奇工业区块9 (二)产业发展重点 10 1.五金机电制造业 10 2.鞋服制品业 11 3.农林产品加工业 11 4.新兴产业11 六、 “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2 1.统筹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12 2.推动重点产业率先发展 13 3.加大重大项目投入支撑 13 4.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14 5强化工业发展要素保障15 6.培育工业发展良好环境 15 3 碧湖镇 “十二五” 工业经济发 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效和评价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成效 “十一五” 期 间,碧湖 镇根据区委、区政府的
3、 总体要求和 部署,坚持“ 工业强镇 ”不动摇,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大力推进 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逐 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为主导,鞋服制品和农产品加工为辅 的区域块状经济,全区工业经济集聚区和核心区的地位更加 凸显。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 期间,碧湖 镇工业经济 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全镇共有企业 326 家,工业总产值 从 2005 年的 7.69 亿元发展到 2010 年的 20.23 亿元,年均增 长 21.3%,占全区工业总量的 48.5%,占据全区工业半壁江 山。 2005-2010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年度 2005 2006 2
4、007 2008 2009 2010 年均增幅 全部产值 7.69 10.2 12.58 15.38 16.26 20.23 21.3 增 幅% 32.6 23.3 22.3 5.7 24.2 占全区比重 42.7 45 46.6 46.1 48.5 4 2.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作为全区工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的发展思路,做好南山园区闲置土 地腾龙换鸟文章;加快碧湖产业区块开发建设,完成首期 1123 亩用地基础设施建设,19 家企业建成投产;基本完成二 期西区块 606 亩用地道路建设,确定入园项目 18 个。积极谋 划乡镇“分 战场” ,启 动了郎奇工业区块 161 亩
5、用地,安排 5 个项目入园。同时积极寻求园区扩容和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 建设,根据莲都区“ 十二五” 工业用地 规划,碧湖镇工业用 地规模拓展到 12.69 个平方公里,为碧湖镇新一轮发展奠定 了基础。 3.企业实力显著增强。通过招商引资和扶强育新,外引 内培并举,形成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成为“十一五” 工业经 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从 2005 年 3.15 亿元发展到 2010 年的 14.35 亿元,年均增长 35.7的。产值 过亿元的企业 3 家,过 5000 万元的企业 7 家,过千万元的企 业 27 家。 4.支柱产业逐渐凸显。通过几年的特色区域经济培育, 碧湖镇区域
6、经济特色增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已经形成了 机械装备制造、鞋服制品和农产品加工三大重点产业。 (二)“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年来,虽然碧湖镇工业经济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 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从产业结 构看,工业总量仍然偏小,工业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的支 撑作用还不够强,产业链不够完善,带动力强的龙头骨干企 业缺乏;从产品结构看,粗放的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低层 5 次、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占比较大,高精尖、具有自有知识产 权的产品缺乏,许多企业产品雷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从生 产要素保障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工业用地供给紧张, 技术工人缺乏,企业
7、用工紧张。 二、“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碧湖镇是全区工业发展的依托和中心,可以说莲都工业 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就是碧湖镇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 优势。 1.区域优势。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和海西经 济区紧密合作区域重要节点,随着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转型升 级和海西经济区有关政策的落实,为镇域经济在更大范围参 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市辖区的中心镇,又 毗邻丽水开发区,既可近距离地共享市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 完善、交通便利,以及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优势,又可接受 开发区产业辐射,参与市区产业分工协作,发挥区域经济联 合的优势。同时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兼具资源和环境的 优势
8、。 2.基础优势。我区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碧湖镇辖区,通 过几年来的平台拓展和借力发展,形成了南山园区、碧湖产 业区块和郎奇工业小区等产业集聚平台,工业在扩量提质中 发展,初步形成了五金机电为主导的产业形态。 3.体制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 发展,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加大 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支持,为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 利条件。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碧湖工业的发展,调整 6 和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园区管委会和碧湖镇党委政府合署办 公,进一步增强了镇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协调性和积 极性,这些都为镇域工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体制机 基础。 4.
9、平台优势。省产业集聚区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和 低丘缓坡宜建重点区块我区布点在碧湖,镇域工业发展新的 增长平台加快形成。在内力牵动和外力推动的共同作用下, 碧湖显现后发优势的时机和条件逐步成熟,这些都为镇域工 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遇。 三、规划编制依据 1.“十二五” 丽水生态产业 集聚区发展规 划。 2.莲都区“十二五” 工 业发展规划。 3.莲都“十二五 ”工业 用地规划。 4.碧湖镇经济社会“十二五” 发展规划。 四、“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 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 为统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 发 展战略,
10、加快园区扩 容建设和空间挖潜,立足基础,着眼未来,围绕特色产业发 展,推进选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方 式转变,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为推动全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勇挑重担、再立新功。 (二)发展目标 7 “十二五” 期末力争 实现 工业总产值 110 亿元,年均增长 40%,工业总 开发面积达到 6.13 平方公里,规划期间制造业 投入 58 亿元,构建“ 一大两特一新” (一大:指五金机 电制造 业;两特:指农产品加工业和鞋服制品业;一新:是指新兴产 业,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产业支 撑体系。到 2015 年,培育 1-2 家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企业,3-
11、 5 家销售收入过 5 亿元企业,20-30 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 2010-2015工业总产值计划表 单位:亿元 年度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年均增幅 全部产值 20.23 27 35 50 73 110 增 幅 33.5% 30% 43% 46% 51% 40% 五、 “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重点 “十二五” 是碧湖工 业经济发 展的又一重要 战略机遇期, 在这一时期应以工业强镇为目标,围绕转型升级这条主线, 立足于原有工业结构的实际情况,把握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 趋势,通过结构调整来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围绕转型升级培 育扶持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空间的优化布
12、局,以实现碧湖工 业经济在结构与空间上的良性互动。 (一)产业空间布局 “十二五” 期 间,要按照 “产业集群、节约用地、突出优势、 持续发展” 的原则,以工 业强镇为目标 ,调整优化产业发展布 局,鼓励相关产业向规划区域集聚。 “十二五” 碧湖镇工业用地 总规划面积调整到 12.69 平方公里,新增规划面积 10.56 平 方公里;“十二五 ”碧湖 镇工业用地总开 发面积调整到 6.13 平 8 方公里,新增开发面积 4 平方公里(附“十二五” 工业用地开 发图)。 1.纵深开发碧湖产业区块。要扩容提升碧湖产业区块, 碧湖产业区块扩容到 5.41 平方公里,新增 4.26 个平方公里 规划面
13、积。 “十二五期 间实际开发 1.5 平方公里,到期末总开 发面积达到 2.65 平方公里,安排在省批生态产业集聚区重点 规划区(不包括列入重点规划区 4 个平方公里中的农业生态 科技园工业用地 0.8 平方公里)。区块要立足原有五金机电产 业相对集聚优势,重点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打造具有比较优 势的五金机电特色产业。发挥好全区工业发展主平台、主战 场的作用,大力引进和发展符合莲都实际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要加快园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把之建成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功能齐全、产业布局优化、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 工业园区,成为整个莲都区招商引资的承接区、先进制造业 的集聚中心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14、、创业创新的先行区。 2.规划新辟低丘缓坡区块。高溪低丘缓坡地块总规划面 积 5.5 平方公里,位于高溪乡政府所在地以北,东南面与碧 湖产业区块相连接。根据先易后难、连片开发、有序推进的 原则, “十二五 ”期间实际 开发 1.7 平方公里。 该地块是碧湖产 业区块的延伸,无论是产业安排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可与碧湖 产业区块统筹考虑,共建共享。 3.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作为丽水农业生态科技园 区有机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面积 0.8 平方公里(高 溪乡所在地至岑口村 1200 亩),与碧湖产业区块相连接。该 9 区块要在“十二五” 期 间完成开发建设,依托生 态观光农业、 农产品综合市场
15、的开发建设,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 区集聚,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丰富产品品种,提 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为导向的特色产业园。 4.调整提升南山园区和郎奇工业区块。南山园区和郎奇 工业区块已基本建成,要以现有企业为基础,推动企业自主 创新,鼓励企业加强研发设计,实现产品转型,实施品牌战 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 投资新的发展领域,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发 展整体水平。 “十二五”期间工业用地开发计划 单位:平 方 公 里 “十二五”期间分年度工业用地开发计划 单位:亩 年度 合计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开发
16、面积 6000 1000 1200 1200 1300 1300 序号 区块名称 总 开 发 面 积 新增开发 面 积 新增纯工业 用地(亩) 主导产业 合 计 6.13 4 4000 1 碧 湖 产 业 区 块 2.65 1.5 1500 五金机电制造、羽绒纺 织服装、新兴产业等 2 南 山 园 区 0.87 / / 电气机械、纺织服装、 鞋革制品等 3 低 丘 缓 坡 地 块 1.7 1.7 1700 与碧湖产业区块产业相 衔接 4 农 产 品 加 工 园 区 0.8 0.8 800 农林产品加工业 5 郎 奇 工 业 区 块 0.11 / / 阀门、机械制造 10 (二)产业发展重点 1
17、.五金机电制造业 发展泵阀、电气机械、金属加工等装备制造业,依托市 区产业基础,通过产业紧密协作和产品深度开发,发展壮大 产业规模。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引导和鼓励企 业加大技改投入,开发和生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主导产品群, 依托碧湖产业区,把五金机电制造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 扩大产业规模,着力培育成为我镇和我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 业。 (1)装备制造业(主要指通用设备制造业,阀门精加工):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产能扩张,利用好青田、云和等地 阀门铸造环节,积极发展和引进阀门精加工生产企业,大力 发展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 工发展,从单一品种向多用途、多系列和
18、多规格发展。重点 发展以泵、阀为主体的机械配套件,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 平。致力发展新材料、新领域应用阀门,耐腐蚀和耐磨损阀 门,电子控制阀门。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特殊用途、特殊材质 的特种泵和无泄漏密封泵;推动产品向大型化、高速化、高可 靠性、长寿命和机电仪一体化发展。 (2)电气机械行业:重点发展电气结构柜体、微电机等系 列产品;将国际电气企业的优势和本土化优势相结合,通过 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自动化产品研发,做精做特高 低压电气成套柜体系列产品。在做大做强原有缝纫电机的基 础上,以汽车电机为发展突破口,积极拓展汽车摇窗电机、 座椅电机等车用微电机产品。 11 (3)金属加工行业:依
19、托我市不锈钢产业集群优势,发展 和引进不锈钢冷轧、不锈钢制品深加工企业等相关配套企业, 使之成为全市不锈钢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运用遥感信息 技术,加快智能锁具生产与研发,提高门控自动化和智能化 水平;同时继续做好新型线材的生产与研发,丰富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鞋服制品业 重点发展内衣和休闲服、运动休闲鞋和新型功能鞋类产 品,引导企业实施专业化的市场定位和错位发展策略,顺应 时尚化、个性化、精品化、休闲化、环保化的市场潮流,丰富 产品设计和品牌形象,增强优势企业扩张能力,引进上下游 配套企业和环节,提升产业规模和产品档次。 3.农林产品加工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我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之
20、一,具有良好 的产业基础。要依托我区生态优势和现有农林产品资源,以 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以自然、绿色、有机、健康为产品 特色,以高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为产业集聚平台,积极引 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打响区域品 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4.新兴产业 要结合实际,扬长避短,错位竞争,依托长三角、海西区 和温金瞿地区产业基础和要素资源,加强项目、资金和人才 对接,争取引进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 药产业等,培育具有新的竞争优势的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 12 (1)电子信息产业: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快调整和国 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的机遇,努力创
21、造条件,引 导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和发展电讯、光电、数字、液晶和电子 通讯产业。 (2)新材料:引导现有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研发和 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支持富来森集团公司超级电容器用竹 炭电极材料等项目实施,鼓励企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引 进先进设备和工艺,促进产业扩规模、上质量、升档次。加大 优质项目引进培育,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 (3)生物医药: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适合生物医药产 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积极引入生物制药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大力发展中药制药产业和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用品、 营 养 食 品 产业等。 六、 “十二五”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统筹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一是加快园区
22、规划建设。以 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强力推动丽水工业园区扩容提 质;抓好已列入省低丘缓坡建设用地重点区块碧湖区块的 开发利用,稳步推进农业生态科技园建设步伐。对新建和引 进项目,除对建厂选址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均必须按照工 业布局规划和环保要求进入工业园区,同时积极引导镇域散 落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园区扩容的需 要,加大投入,提高水、电、路、通信、绿化等硬件水平。做好 土地储备工作,保证园区后续发展。同时,引导和鼓励工业 企业通过提高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兴建多层厂房等方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加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产 13 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体,依附城镇是园
23、区壮大的保障,要 按照抓好规划、建好配套、做优产业的要求,既要充分发挥 产业园区对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又要利用城镇对产业园区 的保障作用,提升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园区的竞争力, 实现产业园区与城镇的互动发展。 2.推动重点产业率先发展。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 想,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突出重点,做大做强五金机电制造 业,按照延伸产业链、完整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的要求,大 力开展产业招商,着力打造我镇及至我区支柱产业;做优做 精(鞋服制造业和)农林产品加工业,鞋服制造业要通过优势 企业扩张能力和专业化的市场定位,形成产品档次较高、竞 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农林产品加工业要以高溪农副食品 加工产
24、业园为产业集聚平台,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先进的工 艺和技术,提升产业层次和规模;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依托长 三角、海西区和温金台地区产业基础和要素资源,加强项目、 资金和人才对接,争取引进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 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着力培育具有新的竞争优势的产业, 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 3.加大重大项目投入支撑。一是推进项目招商。以碧湖 产业北区块和高溪低丘缓坡区块为依托,加大产业招商、专 业招商力度,抓住长三角、海西区产业转移以及社会资本充 裕性、流动性强的机遇,充分发挥好区位、资源、生态、环境 等基础优势,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培育,研究出台 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拓宽视野,在更大范
25、围加大对优质资产、 先进技术、高端项目的引进力度,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及 具有长效作用的主导产业后续项目,努力做到引进一个大项 14 目,成长一户龙头企业,带动一批企业集聚,在承接产业转 移中实现增量转型、存量升级,加快工业裂变发展。二要实 施一批重大项目。围绕五金机电制造业、鞋服制造业和农林 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转型升级,加 快 实 施 一 批 投 资 规 模 和 产 业 关 联 度 大 、技 术 水 平 高 、市 场 前 景 好 、生 态 环 保 的 重 点 技 术 改 造 项 目 和 产 业 扶 持 项 目 ;抓住项目供地、开工、投产等关键节点, 加大督促、协调和服务力度,推动新上项目加快落
26、地,续建 项目加快建设投产。 4.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一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 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运用高新技术的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提 升传统产业。同时要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现代产业发展,培育具有新的竞争优势产业。二是推进企业 素质提升。进一步推进工业企业梯度建设,完善行业龙头骨 干企业、强优骨干企业、初创型中小企业培育机制,加快培 育行业龙头、中小企业成长;引导企业重视和加强管理,降本 增效,增强质量、品牌意识,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 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提高 企业家队伍素质;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企业
27、凝聚力和竞争力。三是引导企 业创新。鼓励和推动产学研联合,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 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重视和加强配套协作过程中的产业供 应链管理,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的销售渠道,努力缩短销售 渠道,减少经营成本;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实现家族式到 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加强成长型企业上市辅导,积极培育上 市后备企业。四是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加强项目准入节能审 核把关,严格限制高耗能企业进入;引导鼓励企业实施节能 15 项目,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推广应用节 能新技术、新工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5强化工业发展要素保障。一是加强土地保障。除积极 争取指标、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外,还要加大挖
28、潜力度,拓展 发展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综合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探 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倡导“零地技改“,加强 荒地等闲置土地的清理,盘活存量用地。二是加强资金保障。 各银行仍然要加大对企业的投入,通过组织存款、拆借资金 等方式,使得贷款的资金空间较大,富有调剂余地,保证足 量的信贷资金来源。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牵线加强银企 合作,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创新金融服务,加大企业贷款力 度。积极探索民间资本投资方式,鼓励拓宽投资领域,加大 对社会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担保的奖励额度,引导社会资本 投入潜力较大的产业。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吸引、 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现代
29、企业管理、 具有较高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培养具有 创新能力、具有较高技术素质的技工队伍、汇聚一批高层次 科技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开展全员培训,形成吸引人才、留 住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企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电力保 障。加快电力项目建设,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增强电力输配 能力。加强用电管理和科学调度,强化企业节能主体意识。 6.培育工业发展良好环境。一是着力优化政策环境。落 实加快发展工业企业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工业投入、 技术创新、结构调整、企业培育、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等创新 发展方面的扶持;抓好各类减负政策的落实工作,调动好、引 导好、保护好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提升企业服务效能。 16 探索企业管理服务新机制,建立企业联系服务制度,围绕企 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抓好银企对接、电企对接、 劳企对接工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企业发 展创造更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