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评语 1、有个别同学写两件事,应选择一件事写。 2、有的同学选取的事例不典型,没有能反应人物的特点或优秀品质。 3、还有的同学语句不通顺,读起来很费力,甚至基本没有标点符号。 建议: 1、选材没有问题的同学,拿到作文本,结合赵老师的点评,认真修改, 反复品读。 2、选材不典型的同学先不要急于修改,读一读其他同学的作文,再看看自己 的对比一下,重新选材修改,老师给予的修改建议也要在改后的文章体现出来。 3、作文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不要掉队呦! 评语:真爱读你的作文,你很会描写,你笔下的小弟弟真可爱! 评语:你很有才气,写出了姐姐的心灵手巧,描写很细致,写出了
2、纸鹤和青蛙 的样子,很耐读。 评语:在和朋友的相处中你明白了和别人要互相谦让,你的朋友宽容、大气, 真高兴你有这样的好朋友。 评语:你很会写作文,你的语言很流畅,能写出自己的想法,这非常好。 评语:习作抄写工整,内容生动,看后令人赏心悦目,你真是个小才子,写的 作文越来越精彩。 评语:你笔下的艾力克真机灵,你把艾力克的特点写出来了,习作动作描写非 常形象。 评语:习作形象地写出了小妹妹的天真可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得 出,小作者非常喜欢、关心小妹妹。 评语:习作清清楚楚地写出了哥哥为家里买月饼的事,哥哥是个很棒的小伙, 快过节的时候能想到大家,想到为大家带来幸福和欢乐,你有一个好哥哥。
3、 评语:习作很有思想性,小作者对人对一些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写出 了爸爸对弱者的关心和爱护,读后很受启迪。 评语:你的妈妈真会教育你。小伙子,坚强点,如果你真爱妈妈,你就像她说 的那样,自立一点。 评语:写出了姐姐的外貌特点,语言流畅,写出了姐姐与“我”融洽的关 系。 评语:姐姐就是姐姐,对待弟弟的失误是这样的宽容,一言一行,处处都 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大家都应向这位可爱的小姐姐学习。 评语:你的小弟弟非常天真、可爱,通过一件事你的小弟弟还明白了一件 事,这件事将对他的成长很有帮助。真佩服你的叙述能力! 评语:习作写出了艾力克的特点,一个机灵鬼的形象跃然纸上。 评语:作文就是写话,
4、写自己想说的话,本篇习作你写得很成功,写出了 哥哥的特点。 评语:姐姐心疼“我”,关心“我”,还跟“我”一起游戏,真是我的“ 偶像”!真为你有这样的姐姐感到高兴。 评语:多么有趣的描写呀!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虽然事情是一件生活中的 小事,但却能体现出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一篇佳作。 评语:你很会抓细节,习作非常生动地写出了“小书虫”爱读书的特点。 通过自己的心理来写“小书虫”读书的专注,你很会表达。 评语:你写得真形象,像一部小电影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语言描写很生动 ,最后还点明中心,是一篇有思想的佳作。 评语:习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妹妹的可爱、淘气,特点很突出。 评语:很真实地写出了爸爸对我的耐心指
5、导,爸爸,可亲可爱;爸爸,永 远是你最亲密的人。 评语:习作写了我与朋友张一游戏的情景,很真实。写出了孩子之间游戏 的快乐。 评语:习作通过“过家家”的游戏写小弟弟的活泼可爱。孩子就是在游戏 中成长起来的,你写了游戏,写了自己的生活,其实作文就是写自己的观察, 自己的经历。 评语:习作写出了程程的特点,如果有个总结性的结尾就更好了。 评语:写出了弟弟的活泼可爱,你的叙述能力很强,能把事情的经过叙述 得清清楚楚。 1.真没想到 【简评】 本文充满了故事性。 故事波澜的“核心”就在第三段的那个“估计”上。在故事的开端、发展之后,这个 “误会 ”在这里营造了一个高潮,自以为得计的害人行为结果害到了自
6、家人的身上。“多 行不义必自毙”作者的反省是深刻的。 全文各个层次的语言标志清晰,文面匀称。全文叙事流畅,心理刻画细腻,结尾巧妙 呼应文题,含义丰富。 2.给妈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的内容,是一次“真诚的思想交流”。 文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处理得很好:一是开头自然,入题迅速,且选定了“妈妈 不让我做事”这个便于展开话题的角度;二是巧选文题中的材料,以“摘菜”为话题,承 上而启下;三是再增加一个妈妈“替我参加劳动”的例子,深化妈妈的形象,增加叙述的 份量,并为下一步的议论作足够的铺垫;四是用比喻来讲道理,既表达了肺腑之言,又显 得文气高雅。 对于文题中的种种限制,作者也应对得很好。 3.
7、美,在我们中间 【简评】 文中表现出如下方面的写作技巧: 1.环境设置的技巧。小作者将故事放在“雨境”中进行,“雨”是人物活动的场景, 由“我 ”在“雨”中的困难而表现出周围人们的心灵之美。 2.画面组合的技巧。作者注意到“美,在我们中间”的“我们”两个字,所以她组合 了校外和校内两个方面的材料,有力地扣住了文题。 3.抑扬技巧。文中第三段是抑,第五段是扬,一抑一扬, 既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也更 有力的表现了人物的美。 如果说要使这篇文章显得更美,还可以在“剪裁技巧”上下一点功夫。 4.我懂得了父爱 【简评】 文中有一些妙笔: 作者的笔下,没有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父亲”,对儿子一句话也没有;但文
8、中有“ 粗细” 两种行动描写。“细”的,是三年前开学的前一天,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粗” 的,是对父亲三年中的关爱的概述。这些安排周密的事例,使父亲的形象显得格外美好。 文中有一些妙语: 比如“三年前”与父亲告别时,“我骤然发现父亲那被朝阳拉长的佝偻的身影,分明 是一种象征,一种父爱的象征”;又比如三年来,我感受到“父亲用他那双皱裂的手塞给 我一把钱时,好像是将自己成吨的汗水连着一颗纯朴的爱心,伴着日月星辰一起塞给了我 ”,这些都是真实的心灵感受。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懂得”了父爱。 5.这就是生活 【简评】 文章呈横式结构,总分总式。 “生活像一只五味瓶”像一根彩线,串起了“我”对生活
9、的种种感受酸、甜、苦 、辣,文章的主体内容十分突出。 开头的句子写得美,“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说”组织起很大容量 的内容;收束的句子也写得美,“生活是生活是生活中”总括全文,表达了 作者对生活的体验。 这篇文章的文题是一个“大题”、“宽题”,所以作者也将内容铺得很宽。铺宽了也 就带来了一个毛病,那就是写得不大“透”。 6.给周老师的一封信 【简评】 这封信写得很朴实。 首先表达对老师的尊崇,接着表达对老师不恰当措施的看法,最后再次诚恳地希望。 第一段和第三段的出现都是为了第二段的内容更易于为老师所接受。此段是这封信的主体 ,它在语言上讲求表达的分寸感,内容上讲求层次感。可以说是内容实在,语言得
10、体。 这封信写得很真实。 材料选得非常好。老师不公平地给学生调换座位,是常有之事,而这样的事又有可议 论之处,而且还比较容易展开议论。小作者选中了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材料,用得体的语 言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7.老师笑了 【简评】 笑,是组织全文内容的线索。 文中写了老师的三“笑”。第一“笑”,是老师真诚的笑;第二“笑”,充满鼓励的 笑;第三“笑”,是安慰“同学们”的笑。三次“笑”,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教师与 同学们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与同学们也在“笑”这些“笑”回应了老师的“笑”,更加显 出了老师与同学们在心灵上的呼应。 文章结构完整但文面不匀,第二段太“大”,结尾段显
11、得匆忙。 8.由落花生想到的 【 简评】 本文的作者很会“想”。 第一,他会扣住文题的要求来“想”,“想”得准。题目要求抓住落花生“虽然不好 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以“做有用的人”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文章就首段 直接扣题。 第二,他会扣住题目中的关键来“想”,“想”得开。题目的关键处在于对“外表与 内质 ”的理解。文章就安排第三四段从校外到校内、从他人到老师展开联想,进行议论。 第三,他会扣住主题来“想”,想得“深”。第三四段紧紧把握的,就是赞颂“有用 的人” 。 全文的主体是第一、第三、第四段,是全文的骨架;第二、第五段是文章的血肉,使 文章显得丰满好看。 9.在悲伤的日子里 【简
12、评】 题目是“在悲伤的日子里”,内容写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心。文章的开头能够抓住 读者的视线,文章的主体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文章的结尾能让读者牵挂。为什么短短的文 章能够产生这样的力量?就在于小作者抓住了“悲伤”二字,突出了“悲伤”二字。她没有 编织大量的情节,没有衷心的期望与祈祷,没有升华也没有点题,只有现实的无限的烦恼 和痛苦,文章写完了,她仍在沉浸在悲伤之中。 这是真诚的叙说。 10.良师 【简评】 此文的美点不少。 你看,标题多美。三个小标题,形成一个反复式排比句,带有抒情的意味,又清晰醒 目地标示出文章的层次。 你看,文面多美。三个段落,用差不多的字数,组成篇幅大致相等的板块,给人一种
13、 匀称之感、清爽之感。 你看,情感多美。三个段落,每段都是先咏物,再抒怀,“我把视为良师”反复 出现,既显现结构,又点题扣题。 更重要的是,你看,角度多美。在考场上,在大家都以“人”为良师的时候,作者却 别出心裁地以“物”为良师。这样的新意,怎能不会迅速跃入评卷老师的眼帘? 11.我的快乐与烦恼 【简评】 这篇文章在很多“细节”上处理得好: 开头写得好,情感丰富,入题快捷。 小标题设计得好,七言句式,副正结构,先说“快乐”,再说“烦恼”。 过渡语安排得好,“可是,烦恼也来扣门”可谓“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句穿插得好,两个层次中都出现了诗句,都焕发出文采。 结尾写得好,好像是不经意的一句,其实在
14、结构、在情感、在主旨上都有作用。 12.难忘的一件事 【简评】 这篇文章的妙处,在于它中间的“波澜”。 本来,妈妈为了给女儿送语文书,走了 10 多公里的路,又在寒风中等候多时,这样的 事已经足够让人难忘了,如果进行情景交融的叙写,也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但有意思的是,妈妈辛辛苦苦送来的,竟是一本假语文书!这本假语文书引来一个真实 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比送真语文书更为动人。它深深地撞击着女儿的心扉,也学深深地震 撼着读者的心。 也许,妈妈永远不会知道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女儿心中,一定是永远难忘的。 13.我做对了一道人生的“乘法” 【简评】 面对很难写的作文题,作者敏锐地抓住题目中“追求快乐和幸福用
15、乘法”的提示,以 “回报妈妈”为表达目的,记叙了母女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选材立意都合乎文题的要求。 但此文的优秀,更在于表达的技巧。其一,作者开头就说想“吻”妈妈,但她不接着 说下去,而是宕开一笔,写妈妈对自己的慈爱。这一笔处理得特别好,它使全文的情感抒 发有了牢固的基石。其二,有些局部的表达,如第二段中“想吻”的排比句,第三段写“ 沉思”的设问句,第四段中对妈妈的描写句都写得很美。第三,结尾巧用文题中的材料, 自然而贴切,点题恰到好处。 文中写用人民币做“相思扣”,这是一个小小的败笔。 14.读书真让我着迷 【简评】 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布局谋篇上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开头一段,是作者
16、剪辑的第一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时常迷在书中”。 第二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二个镜头,它表现的是,“我的这种迷,是由来已久的 ”。 第四段,是作者剪辑的第三个镜头,它表现的是,“读书真让我着迷呀”。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里所谓“蒙太奇”手法,是说像电影一样,为了表现主题思想, 把很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篇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文章。 15.说朋友 【简评】 这篇文章很好地达到了文题的要求,叙议结合,观点明确,叙事清楚。 作者用“放开收拢放开”思路进行谋篇布局。 先是“放开”,头两段先反后正,进行对比议论,紧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再是“收拢”,选出与自己有关的一个例子,叙述、介绍一个乐于帮助自
17、己的好朋友 。 接着再“放开”,承接前面的事例,进行两个层次的议论,尽力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 清楚完善。 文章的缺点在于结尾的议论较“虚”,应该紧紧扣住作者自己提出的“贵在坦诚”进 行议论才是。 16.不能这样做 【简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见大”,一事一议,颇有力度。其特点是: 1 口子“小”,主题专一。作者注重谈好一个问题,谈清一个观点,始终在“不能这 样做”上下功夫,给人以深厚、有力的感觉。 2 结构“紧”,全文议、叙、联、结,浑然成为一体。每一个段落都有它的位置和作 用,段与段之间又注意相互勾联。由于结构紧扎,也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3 语言“精”,全文用语准确、恰当、精练,句式简短、表达明
18、晰,显得生动活泼, 同样给人以有力的感觉。 17.雨夜,我一个人在家 【简评】 “雨夜,我一个人在家”是一个很“虚”的题目,乍一看,真还不知道如何“下手” 。 此文的作者很聪明,他(她)巧妙地运用了“化虚为实”的构思方法,而且将“化虚为 实”的角度确定得十分美妙。 一般来说,可能都是写“雨夜,我一个人在家”做什么,而此文的作者却别辟蹊径, 写的是“我”在想什么。 这个“想什么”的角度也是十分的精妙那一盏火苗跳动的小油灯,将作者引向对 昔日生活的回忆。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爸爸的爱啊。 于是小小油灯就有了一定的表达意义,那就是“我”懂得什么是爱、“我”走向了成 熟。 18.农
19、人与老虎 【简评】 这是一篇选题作文。在“考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作者选择了“扩写”。相对于写 议论文,这种选择是较为有利的。 文章写得相当有水平。情节的发展合乎情理,外貌、心理、环境的描写要言不烦,语 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身分相符。由于作者以语言描写为主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全文便段 落细密,文面美观。 难得的是结尾的议论。由于文题中的材料没有点明寓意或者是含义,所以不管是写记 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得把材料理解透彻才行。 文中一句“智慧胜于勇力”,说明作者 确实是议论到了“点子”之上。 19.扑蝶 【简评】 这篇文章的题目及要求设计得有新意,作者按要求将一首诗改写为一篇描叙文,写得 也有新意。
20、 这种新意就是它给读者的层次感与画面感。文章在我们眼前展现的,先是宁静美好的 自然环境,接着是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再就是翩翩飞舞的蝴蝶,最后是孩子与蝴蝶的嬉戏 。一层接一层,一层扣一层,有条有理,主次分明。 然而此文也给我们以写作上的警示:写扩写、改写类文章,一定不要写出知识性错误 。你看,作者限定的时节是“早春二月”,我们可以想一想,早春二月里有蝴蝶吗?早春二 月里有露水吗? 20.家中小事 【简评】 写得好的作文,受人称赞的作文,往往有一个大优点,就是选材好,角度新。 这篇文章便是这样。作者没有宥于对“家中小事”的习惯性思维,没有认为“家中小 事”就是实实在在的“事”,他写的,是一家人的一次
21、“玩”的合作。 作者写“玩”也挺有“心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他一个人玩积木时,总是 “拼不好,拼出来了,又不美观”,而爸爸、妈妈和他在一起时,便把那个“家”建得“ 美极了”,文末的点题显得自然而然且含义丰富。 这样的构思,能够让人品评、回味。 21.男孩也要细心 【简评】 这两篇文章有相似之处。 两文开头的表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点明题意,引起下文。两文主体内容的表达目的 相同,都是完整地记叙一件小事,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两文结尾的表达目的也相同 ,都是为了呼应文题,再次点题。 男孩也要细心、女孩也要坚强,结构大致相同的两篇文章,构成一道花季少 年成长的风景。 这种“结构大致相同”现
22、象,是否给我们学习写作暗示了一种结构文章的“规律”? 22.我和书的故事 【简评】 本文最为可取之处是运用了“蓄势”技巧。 “蓄势”,就是尽力把前面的内容写好,以使后面的内容更有表现力。 在本文中,作者写“我和书的故事”,是尽力地写了世界科幻小说精选的来之不 易 忍着求书的渴望,一个夏天不吃冰棍,不喝冷饮,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等候特价 书市的来临。这套书,是作者的“最心爱”之物,是多么值得他珍爱啊。 但为了山区小朋友看上好书,作者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套书送给了他们! 正是由于作者尽力地写出了书的来之不易,这后面的“送”就愈显得品质高尚,就愈 让人感动。 23.少年覃楠孝心可敬 【简评】 两篇文章
23、,一叙一议,主题都是关于孝敬父母的。 前文在主体上呈叙议式结构。作者选用贫苦少年覃楠对盲人爸爸和清洁工妈妈尽孝心 的动人事例,全面地表现了覃楠的可敬孝心,赞美了覃楠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 后文在主体上呈对照式结构。在篇首提出论点之后,作者先从反面举例并针对例子进 行议论,然后从正面举例并进行议论,在两相比照之中,批评错误,赞颂美德。 两篇文章“共同”告诉我们:进行习作时,选取材料要全面,布局谋篇要严密。 24.该看什么样的书 【简评】 这里选的两篇文章,都是看“多幅”图作文。两个小作者都很会看图。 前文的作者是从“看整体意念”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啥学啥” ,然后据
24、此进行议论,主张要多读好书,多读健康的书。 后文的作者是从“看情节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这四幅图的表达意图看了蒙面大 盗,某小孩学坏了;后来读了雷锋的故事,向雷锋学习,成了好孩子。 “看整体意念”,是为了把握其主旨,有的放矢地进行议论。 “看情节发展”,是为了了解其变化,以更顺利地展开想象。 可见,写作的文体不同,读图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25.由我做主的一件事 【简评】 小作者自己对不少的事情做过主,但有一件事,他感到“至今难忘”。这是事件给他 的总的 “感受”。 五年前的一段日子,他感到“一场大的暴风雨近在眉睫了”。这是具体的“感受”之 一。 在爸爸妈妈要分手的时候,在和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上,
25、他感到这种选择是痛苦的。 这是具体的“感受”之二。 在毅然决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之后,他感到“从来没有后悔过”,感到“经过这场暴 风雨的洗礼,我成熟了,长大了”。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在叙事中注重抒写自己的感受。 抒写感受,是文章有深度的表现之一。 26.参观日本高能机器人的表演 【简评】 这是一篇供材料式想象作文。 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作者具有比较丰富的背景知识。 所谓“背景知识”,就是关于某个方面、某项内容的课外知识,它们往往有助于文章 生动、活泼、深刻地表达。 由于作者对机器人有一定的知识,所以他的描写就能“到位”,写出来的机器人的外 形、动作、表演过程还真像有那么一回事儿。
26、这就告诉我们,为了表现生活,我们还得多读有益的课外书,使自己的知识仓库日渐 丰富起来。 27.让我再说一声:老师好! 【简评】 文章通篇运用了“第二人称叙写”的表达角度。 第二人称叙写,表达了对老师的爱戴之情:“您的声音真好听” 第二人称叙写,表达了对老师的担忧之情:“您声音如何变得嘶哑无力了” 第二人称叙写,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在此刻,请原谅我难以自抑地向您再说 一声 老师好!” 所以,第二人称叙写在此文中发挥了优势,作者直接“面对”老师,先“呼告”,接 着用“ 您”进行称呼,尽量抒发亲近之情、爱戴之情、怀念之情,全文表达自然,情感丰 富。 28.读动脑的结果有感 【简评】 读后感是一
27、种材料作文,是一种引申性作文。 这种“引申”有五种类型:1.通过“感”,陈说一些认识;2.通过“感”,证明一个 观点;3.通过“感”,发表一种评议;4.通过“感”,表达一种情感;5.通过“感”,批 驳一类现象。很明显,这篇文章是通过“感”,陈说一些认识。认识之一,是说在学 习中“我们要懂得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认识之二,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开动脑筋”。 认识之三,是说在国家建设上“需要我们善于动脑”。 全文呈总分总式结构,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29.分数?值日?白眼 【简评】 这是一篇给条件式自由命题作文。文中写的是一次“误会”。 “误会”,是一种铺叙技巧,很多小说、影视中都用“误会”发展和推动
28、情节。 本文作者在“误会”上作了周密的思考: 先是铺设背景,班长似乎有骄傲了,“我”是个“成绩差”的人。 然后是设置误会,“我”代替班长打扫教室,老师却认为“我”值日不负责任。 最后是解除误会,班长承认了错误,老师肯定了“我”,“我”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全文“误会”的关键原因就是因为“我”的“成绩差”,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问 题! 30.有意义的一课 【简评】 本文有三“好”。 一是话题好。文中记叙的,实际上是一次对话,只有“高小文化的人”“我”的 爸爸是这次对话的主角,而他讲的,是大家都很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是评议好。爸爸的话,“我”认为是“多么有意义的一课”,“这不仅对我,对大 家都是极有意义的”。 三是抒情好。作者“真希望做一个勇敢的渔夫,”将工厂的浓烟“收进瓶里”, 他梦见环境好起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话题好,无疑“有意义”;评议好,突出了“有意义”;抒情好,表现了“有意义的 一课”对“我”的深刻影响。这真是“有意义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