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 案 的 使 用 新课程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教学过程是教与学 的交往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 充。如果教师始终是知识的已知者,站在教师的高度看学生的学习, 必然造成交流的障碍。教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学生可能接受起来很 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 学生会怎样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怎样才能弄清楚这堂课的知识呢? 在备课中由撰写教案转为撰写学案,将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 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比较一下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 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
2、知识内容 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 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 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 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 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 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 ,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 师的指导,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条件下也能更 好的学习。为此,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的自助式“学案” ,把教学过程由“灌”变为“导
3、” ,由“要我学” 变为“我要学”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使学生有 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不用外力推动而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主动去 获取知识,事半而功倍。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必须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 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具有公开性和透明度的“学案” 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 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考试 的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助学方案,称之为“学案” ,通常 要提前一周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 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用掌握的知 识解答“学案”中
4、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 “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内容,就可以先 学习掌握;剩余部分在课堂教学讨论中解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而且“学案”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探索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 的思考,又反过来促进老师的教学。当然,学案的使用必须是学生 已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适用于中高年级。而我们九 年级学生学习化学恰好具备了这样的先决条件。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 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 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 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
5、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 ,后者强调 “拿来” ;前者侧重“学会” ,后者侧重“会学” ;前者追求的境界是 “谆谆教诲,诲人不倦” ,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 鸟飞” 。二者虽密切相连,最终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 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 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 案。学案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 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它 是教师站在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的角度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文 字表现,它不同于教案
6、,教案是教师站在高于学生的高度,站在已 知知识的高度对学生的居高临下的指导。 二、学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 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 为主旨的教学原则,落实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模式,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学案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导性原则。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而非主体,教师定位准确与 否,直接关系到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反映着教育观念是否更新。 倘若仍坚持满堂灌、灌满堂,学案就失去 应有的意义。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思考设计学案,作为教师教、特别是学 生学的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既
7、不能下发学案后万事大吉, “放群羊” ,撒手不管,也不能越俎代庖,当“保姆”事事包办代替,而应切 实担负起“导演” 、 “教练” 、 “主持人”的责任。课前精心准备,综 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问题都反映到学 案上;课上积极施教, “煽风点火” ,设疑启发,组织讨论,精讲点 拨,练习巩固,及时反馈,讲评到位。只有这样,教师的作用才会 到位而不越位,才不会“荒了自己的田,去种别人的地” ,师生才能 相互配合,默契融洽、和谐民主,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顺利 实现教学目标 。 2. 主体性原则。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 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主体
8、精神;必须充分信 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 展,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依靠学生,注重让学生直接参 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必须一切为了学 生,千方百计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氛围和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能通过学案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收获。著名教育家布鲁纳 说, “知识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教师掌握了知识决不等于学生 掌握了知识。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 间接的途径被动接受现成结论往往不能深刻理解、切实掌握,通过 自己加工、自己制作、自己思考获得的知识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迹, 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学案教学成败与
9、否,取决于是否充分调动和发 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学生自身也要较变观念,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 ,变“教我学”为“我会学” ,彻底摒弃“等靠要”的 思想,不做知识被动接受者,不做储存现成结论的仓库,真正成为 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人。学生的认识是否到位,观念是否转变, 配合是否积极,也直接影响学案教学的实际效果。 3.活动性原则。学案设计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 有内涵的背景,开展多样有创意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探索, 勤于动脑、动手,也可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答问题。 通过积极有效的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同学视野,撞击创新火 花,提高学生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而
10、且应该生动活泼,讨论、辩 论、评论、演讲、摸拟角色、新闻发布、学生讲课等均可采用,要 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选择。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案设计也要体现创新精神,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 能力,鼓励学生勇敢求知,求新求异。创新能够存在于学生的学习 过程中,思维的科学、严密、完整有助于创新,打破习惯思维进行 递向思维,异 中求同、同中求异等,都是创新的重要表现和有效突 破口。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拥有一个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在 探索的长河中,劈波斩浪,克服难关,奋勇向前,在游泳中学会游 泳
11、,在飞翔中学会飞翔,在温故中知新,在探索中创新。学案设计 决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扼杀同学的创新。 5.问题性原则。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问题是学生 学习的心理动力,正是由于问题的不断出现,才推动学生去探索新 知,使思维不断向深度、广度上拓展。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打开 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 ”学案教学与问题设计的科学、 新颖、灵活、恰当、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是学案 设计追求的重要目标,的确需要费一番心思,下一番功夫,否则就 难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同时问题设计的形式宜丰富多样,不断 变
12、换形式,常换常新亦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注重选择规范、 严谨的高考题,它能使同学们的解题能力有所提高,并从中得到有 益的启发,增强自身水平和能力。 6.民主性原则。推行学案教学法,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而是学习活动的经纪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引路人,讨论问题的 平等参与者,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教学相长过程的直接受益人, 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学案教学运用得好,教师就抛 弃了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陋习,呈现在课堂上的是以教师为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这里没有权威,没有师道尊 严,有的是对真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本身对每个同学的教 益是深远的。 7.层次性
13、原则。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同学,基础和水平会参 差不齐,学案设计要从学生、班级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 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 ,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 学策略,这是分层教学的客观要求。教学实践 中,要设计出既保证 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又尽可能满足有余力同学的需要,既不能 一味拔高,令人望而生畏,也不能随意降低,使人俯下身子摘桃子, 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既为成绩好的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也为成绩较差的学生装上起跳的助跑器,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均有启 迪和帮助。同时练习题的选取也要有梯度,有层次性,不一定每一 个同学完成的一模一样,重要的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 提高。
14、 四、教师怎样写好学案?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 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 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 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 “学”。那么教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学案的基本要素及其功能。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可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之分,有专题 课和热点课之别,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所教内容的地位和作用。这能使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案 涉及的内容,明确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15、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 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 和针对性。 4.与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 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 5.所教内容的内在联系。能使同学们形成一个较小范围内的知 识框架,更好地把握所学内容,培养比较、辨析等高考能力。 6.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 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7.疑点、易混点、易错点。它能提醒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相类 似、容易混淆的相关内容,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8.知识结构。这是学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可以强化
16、基础 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较为详尽完整地把握学习内容。 9.中考题例析。这主要让同学们了解所学内容在中考中是怎样 考察的,以什么形式、题型、材料来设计问题,难度如何,从而启 发学生思维,规范学生解题。 10.热点聚焦。它能分析所学内容与哪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相 链接,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热点问题,热点与 热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培养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1.巩固练习。这也是学案中的基本要素,可包含识记类、理解 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 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 识,
17、培养多种能力。 12.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感受、 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以便及时总结得与失,弥补 知识缺漏,不吃夹生饭,不做欠帐人。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都包含以上要素,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 当增删,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要素的 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完善有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 思维状况,心理特点等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学案本身就可以作为一 份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自学提纲,因此,设计问题要考虑好难度、 跨度、梯度、广度、密度等,考虑好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 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考虑好设计什么样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学
18、案教学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它能够而且应该做到与信息 技术的课堂整合,通过借助媒体,网络等多种电教手段,展示丰富 多彩、鲜活有趣、寓意深刻的各种材料、背景、图像、漫画、诗词、 名言、俗语、歌曲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增加课堂 容量,开阔学生思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 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 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功夫在课前,成效在课中,愉悦在课后” 是学案教学的一大特色,是我们教师追求的境界。 五、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熟悉新课标的要求(备课标): 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最基本
19、的要求,它在课程目标上,对学生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具 体化的设计;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将学生生活经验、学科知识和社 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整合;在课程要求上,结合学科特点和知识点, 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过程性、经验性目标,期望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 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这些,教师必须理解并熟 悉,否则就不会形成对学生知识的明确指导和促进。 2. 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备学生):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生活环境;要知道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还要从特性中 找出班级学生的共性,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 知识水
20、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从而在课堂上创造人 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 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3. 充分组织教学素材(备教材): 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课本是 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素材,而不是全部素材,教师要大量寻找教材之 外的、学生周围的、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把它们摆在学生面前,并 引导学生去“阅读”,让学生有所见,有所思,有所得。 学案教学法的核心在于用好学案,落实学案。 4.落实学案与落实教学常规、落实双基是一致的。 好的学案能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便捷的桥梁,但能不能内 化为学生的知识,提高
21、学生的双基水平,还要看学案的使用、落实 情况。 学案的使用、落实与教材的掌握、双基的落实是统一的。一份 好的学案是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于一体的,也渗透着 好的学法指导,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全面掌握教材 内容,提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学案教学与落实教学常规是一致的,学案设计本身就是精心备 课的过程,学案中的每个问题都应有一定针对性,需要精选、精讲、 精练,课堂上利用学案、讲解学案,课后学生练习学案、巩固学案 与掌握教材有机结合,第二节上课时教师应注意督促学生完成学案, 同时检查学案,或提问、或批改、或辅导、或答疑,千方百计做好 学生消化吸收工作,在严、细、实上作文章,在学
22、案教学过程中有 效落实教学常规,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5.学案落实要靠教师的人格力量。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教学是个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 教学成绩的取得更有赖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刻苦学习,但教师的角色 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大有作为。 应该说,学案落实到位不到位,甚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越来 越依靠教师的人格力量。一份好学案可以靠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 一堂精心准备的课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这种吸引往 往是暂时的,而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往往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个较为稳 定、持久的因素,所谓“亲其师、信其
23、道” ,就是这一观点的基础和 注释。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就应不断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较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教师观,完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努力为人师表。 (1)要不断充电,具备广博的知识,有较高的扎实的专业水平。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社会,是一个融科学、文化、 知识于一体的社会,单打一式的教师己越来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 求,越来越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了。高考综合科目的设置也顺应了这 一发展趋势。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迫使我们不断进行知识充电, 掌握广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科学精神,渗透人文气息,增 强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只有这样,才能
24、成为合格的教师,才 能给学生以强烈的信任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对教师的信赖是 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基础。由衷的信任不会来自教师居高临下的训 斥,不会来自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活动,也不会来自于 对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推崇,否则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知识落 实就会受到重重阻碍。 (2)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 做好本职工作的源泉和动力。 “爱”是最好的教育,是一种无形的力 量,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会为了学生健 康成长不遗余力;有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和学生一起成长;有了对工作的热爱,才会不断为提高教学成绩提 供不竭动力。同
25、时对知识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精益 求精,不知为不知,科学严谨,不知要想方设法查找资料,上网查 询,尽量给学生一个较为满意的答复,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这也 是一种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隐性教育往 往比显性教育更有力量,也能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 (3)改革教学方法,锤炼教学语言。学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能千篇一律、枯燥呆板,应注意与启发式、讨论式等科学先进的 教学模式相结合,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力求通过多种形式, 多管齐下,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语言是一个教师的门面,是教师的基本功,语言的魅力来 自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幽默得体的谈吐,旁征博引的洒脱,生动鲜 活的
26、气息,要向修辞要魅力,向诗词歌赋要魅力,要从名言警句中 汲取营养,从时代发展中提炼升华,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对你的信任, 增添你的人格力量。 (4)挖掘非智力的因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教育活 动,不是单纯的课堂活动,师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教师课堂内 外的一言一行势必也能影响到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首先做 到。教师还应注意关心学生的生活,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 生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教育是一项以人格培育人格,用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 “德高 为师,身正是范”是对我们每个教师的要求,从端正自己的言行出 发教育、感染学生是教师的必备之课。良好的道德品质、纯洁的心 灵、高尚的情操、求知的
27、热情也应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自己的人格,增添自身人格力量,一定会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 上新台阶。 如何写学案( 参考模式) 一、学习内容 (让学生知道下节课上什么内容) 二、学习要求 (不能抄教学目标,用学生的语言具体写出本课应 懂哪些知识,应会用哪些知识等,从学生角度出发, 言简意赅,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三、本单元的高考或中考考点及高考或中考题 1、告诉学生要考的考点,激发学生的重视程度。 2、预习中尝试做一做,学习(复习)中就去接触高考或中考题。 3、也可以探究时做题目用。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课前预习 Page 2、参考(复习)资料 Page (根据学
28、习要求,自我课前预习阅读) 3、几条尝试练习题目 (1)数量不能太多 (2)难度要控制,最好是公式的一次应用,不要太难,把知识 点转化成题目,或者填空或者选择题,或者小题的形式。 (3)属高考容易题,基础题 (4)也可分层次(好、差) ,指定同学做。 尝试练习的目的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帮助对知识加深的 理解(没有应用的层次)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 (二)课堂探(索)研(究) ,讲解方法,总结规律 通过师生互动,用题目作载体,一问一答,讨论、板演(不 要停留在一问一答)问要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问题的立 足点,要引导、参与、指导、探究,问的质要高,问的量要控制。 从例解到类解,题目
29、要精选,让题目作为知识的载体,23 个例题, 要综合覆盖面大,题目属于是中等偏上难度,有阶梯性。要注意一 问一答时,老师要复述,要讲到点子上去,不能让学生的回答代替 老师讲解。要注意教学时的分类指导,要把教学点和考核点挂钩, 把知识点和训练点挂钩。要注意给出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如 本考点还有哪些考法?易出错在哪里?这种题型的题目的常用解法 是哪几种?等等 (三)提高 拓展的练习 提高:在掌握规律后,让学生应用方法或规律解题(不断地练 与讲) 拓展:做后又评点又归纳(可多次用板演,从练讲练讲) , 评点板演的学生解答(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答案是什么?你是 怎么解的?你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其他同学还有什么不同 的想法,评讲思路,从个性到共性。 )通过约十分钟巩固提高,达到 不断在练中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课三练:课前练课堂探究练提 高拓展练) (四)课后复习 1、复习教材 2、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