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动态助词“过”的产生和发展,动态助词“过”,在现代汉语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和结束,通常称之为“过1”;二是表示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或这样的经历,通常称之为“过2”。过1:吃过了;过2:吃过蛇。,动态助词“过”,在虚化前是趋向动词,表示主语从甲处到乙处的趋向行为。如: 孟子: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史记 :沛公引兵过(南阳)而西。 南北朝时期,动词“过”开始出现在位移动词之后,作趋向补语,其后出现的名词宾语是经过的处所。如: 搜神记:有县农行舍边。 世说新语:自送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唐五代,“过”用于非位移动词之后的情况开始出现, “过”不再表示位移行为的趋向,而
2、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和结束( 过1 ),其后出现的名词宾语与处所无关。如:赠华州郑大夫: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太平广记:每至义理深微,常不能解处,闻醉僧诵过经,心自开解。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圆仁状上蒙使君报云:“本司检过。”瑞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婆云:“水不妨饮,婆有一问,须先问过。” “过”与位移与趋向无关,表明 已由动词虚化为动态助词。行舍边 诵过经,宋代,“过”开始用于动词之后,表示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经验。过2朱子语类:看文字须仔细。虽是旧曾看过,重温亦须仔细。朱子语类:如射法之属,皆造过。但造得太文,军人划地不晓。(划地:照样,依旧)二程集:不知周公一一曾与不曾看过。和致仕张郎
3、中春昼:盛衰阅过君应笑,宠辱年来我亦平。朱子语类:草草看过易传一遍,后当详读。,元明时期,“过”表示“曾经(过2)”和“完结(过1)”义的用法得到发展,“动词+过+宾语”式普遍增多(吃过蛇)。 过2的用例如:通制条格:其捕盗官及应捕人,如本境失过贼人者,听功过相折。元典章:从来不曾断过如此体例。元典章:御前看过新斛样制,钦奉圣旨。(恭敬)警世通言:前日已做过百日了。西游记:当年因大闹天宫时,被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煅过一番。,“过1”的用例如:元典章:比及打络过,折耗了,不勾有。通制条格:如今拟定体例,与中书省安童为头,官人每再商量过闻奏。西游记:人吃了他,可以延寿,欲请舅爷看过,上铁笼蒸熟,与舅
4、爷暖寿哩。金瓶梅词话:待的李娇儿吃过酒,月娘就起身。警世通言:又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明代,“过”的使用大量增加,其用法和现代汉语趋于一致。 动态助词“过”的虚化共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朝,“过”出现在位移动词之后,作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有县农行舍边。 第二阶段,唐五代,“过”附在非位移动词后面,语义已经虚化,不再表示位移动作的趋向,而是表示动作的完成和结束,其后出现的名词宾语均为非处所宾语,“过”产生“过1”的用法。 赦书宣过喜无囚。 第三阶段,宋代,“过”与有过去时间义的动词搭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过去时间,产生“过2”法。盛衰阅过君应笑。
5、曹广顺认为,当表完成的“过1”用于表过去发生的事件的句子中,便会有“曾经”义的出现,“过1”也就因此发展为“过2”。 报过1名了 前天报过2名了,第五节 形容词的发展 一、形容词在上古文献中的分布 上古,形容词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其”、 “有”等。如:诗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周代,形容词词缀产生,有“如”、“若”、“尔”、“然”、“而”和“耳”,相当于的样子”。,词缀“然”,从诗经起,在汉语中一直使用。起初,“然”只作单音形容词缀。如:诗经: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顺)论语: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孟子: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6、则苗浡然兴之矣。 战国时期,“然”还可以用于叠音形容词词缀。如: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芒通茫) 庄子:子贡蹙蹙然立不安。(忧惧不安貌) 后来,单音形容词带叠音词缀的用法出现,最早见于楚辞。如:九章:穆眇眇之无垠兮,莽芒芒之无仪。(静穆时渺渺没有边际,苍莽处茫茫没有形态。),词缀“如”、“若”、“尔”在上古较为常见。如:论语:子之燕居,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申申,很舒展;夭夭,活泼愉快)孟子: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孔子只要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官,就会感到心神不安)诗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论语:孔子莞尔而笑。 词缀“而”使用最少。如:诗经:突而弁兮。(突然变成人 )
7、 上古,形容词之后通常有结构助词“之”出现。“之”的出现,使得形容词与名词相互关联。“之”在形容词和名词之间起修饰作用,相当于现介代汉语的“的”。如:论语:齐景公有马千乘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称道) 荀子:无惽惽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后来,在口语中,形容词后结构助词“者”和“底”兴起,而结构助词“之”却于衰落。,二 结构助词“底”、“地”、 “的” 的产生和发展 近古,形容词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形容词后缀逐渐规范 在唐代和宋代,形容词后缀逐渐规范。在当时文人的注释里,这一点尤为突出。“突而”改作“突然”,“怒如”改作“怒然”, “沃若”改作“沃然”, “卓尔”改作“卓
8、然”,“忽焉”改作“忽然”, “恂恂如”改作“恂恂然”(温恭), “圉圉焉”改作 “圉圉然”(困而未舒)。 突而弁兮。孔疏:突然已加冠弁为成人兮。 惄如朝饥。孔疏:怒然如朝饥之思食也。 其叶沃若。 孔疏 :其叶则沃沃然盛。,(二)新的结构助词产生 1.者和许(的) 汉代前后,“者” 出现在“动词+者+名词”格式中史记: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汉末英雄记:后卓故部曲收所烧者灰,并以一棺棺之,葬于酈。佛本行集经:拟冬坐者殿一向暖,拟夏坐者殿一向凉,拟于春秋二时坐者,其殿调适,温和处平,不寒不热。 南北朝,“许” 开始出现在“名词(代词)+许”格式中,如: 出曜经:此诸宫殿,玉女营从,尽是我许。
9、 佛本行集经:此象谁许,欲将何处?(像),“许”还同时出现在“名词(代词)+许+名词”格式中,如:佛本行经:我等亦为此朋友故,亦复各为自许物,来此林内,求彼淫女。 唐代,“者”出现在“名词(代词)+者”格式中, 如: 寒山诗: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 酉阳杂俎:休佑以己手板托言他人者。 幻异志:将发就食,谓三娘子曰:“适会某自有烧饼,请撤去主人者,留待他客。”即取自己者食之。 “者”还出现在“形+者”和“动+者”格式中,如:王梵志诗:衣服无人缝,小者肚露地。酉阳杂俎:隔冰见兵士尸,立者、坐者,莹彻可数。,2.结构助词“底”的产生和发展 “的”的最早表达形式是“底”。结构助词“底”产生于晚唐五代
10、的禅宗语录和佛经文献(口语),多见于“形容词十底+名词”、“动词+底+名词”格式。如: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不错底事作麽生?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只是丑陋底人。敦煌变文校注中,结构助词“底”共出现14例,其中,“名词十底”出现3例,如:不知名变文:弟(第)一更道上头底,弟(第)二更道东头底,弟(第)三更道西头底。 “动+底”2例,如:维摩诘经讲经文:此是俗门作底。维摩诘经讲经文:其医人忽尔抬头,见此中官,更言曰:“阿姨道底是那。”,“形容词+底+名词”1例,如:无常经讲经文:到家各自省差殊,相劝直论好底事。 “动词+底+名词”8例,如:金刚丑女因缘:惟愿如来慈念力,为说前生修底因。维摩诘经讲经
11、文:已满今生发底愿,并无魔难及诸灾。 祖堂集中,“底”大量使用。 (卷八):大悟底人为什摩却迷? (卷三):师曰:“将虚底来。” (卷十八):忽遇不净底作摩生? (卷十一):夜来还有悟底摩?乞个消息。 (卷四):昨来到和尚处问佛法,轻忽底后生来东石头上坐。,宋代,在语录和宋词中,结构助词“底”的使用频率有所提高,功能也更为完备。“形容词十底+名词”结构在唐代少见,而在宋代却发展迅速。如: 乙卯入国奏请:臣括答云:“但没便宜底文字,便总道错误即休,怎生使得!” 景德传灯录:真实底事作麽生举?佛果園悟禅师碧岩录:看他恁麼发愤,也是个猛利底汉。 “名词十底十名词”结构随之产生。如:河南程氏遗书:循性
12、者,马则为马之性,又不做牛底性;牛则为牛之性,又不为马底性。 河南程氏遗书:若颜子底一个气象,吾曹亦心知之,欲学圣人,且须学颜子。河南程氏遗书:孔子因文王底说,又却出入乎其间也。,宋代,“底”偶尔写作“的”。 乙卯入国奏请:如有些小的公事,也且休恐恶模样。 元代中叶,结构助词“底”通常被写作“的”。 总的来说,“底”产生于晚唐五代。进入宋代,“底”字结构开始完备。元代中叶,结构助词“底”开始由“的”所替代。,关于结构助词“底”的来源,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 (1)二源说。章太炎认为,“底”源于“之”和“者”。章太炎在新方言中指出:“今人言底言的,凡有二义:在语中者,的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云冷的,热的,的即者字。” 谁之过?无答对者。 (2)“者”字说。吕叔湘认为,“底”来自“者”,“者”字很早就有兼并“之”字的趋势。庄子:有先天地生者物耶? (3)“之”字说。王力认为,“底”是从“之”变来的。 按:古无舌上音zh,只有d。之、者、底三者语音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