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6019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开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二一一届)题目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一一年六月本科生毕业论文1目录摘要2ABSTRCT2关键词2KEYWORDS2引言2一、不同类型女性彰显的物哀美4二、景物描写所体现的物哀美6三、日本民族艺术蕴含的物哀美9结语13注释13参考文献14致谢16本科生毕业论文2试论川端康成小说的物哀美摘要本文以川端康成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小说所体现的物哀美。川端康成的作品,既有对东方古典艺术的继承,也有受西方文学技巧的影响,体现了典型的东西方美学的交融与碰撞;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本文从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塑造、自然

2、景物的描写、日本民族艺术等方面解读川端康成小说所体现的物哀美。ABSTRCTTHISPROJECTTAKESYASUNARIKAWABATAASRESEARCHOBJECTWHICHISEMPHASIZEDATSHOWINGTHEJAPANESEMONONOWAREYASUNARIKAWABATASWORKNOTONLYINHERITSTHECLASSICALEASTERNCULTURE,BUTALSOINFLUENCEDBYTHEWESTERNARTCREATIONSKILLSHISWORKISTHEPERFECTCOMBINATIONWITHTHEWESTERNAESTHETICSANDT

3、HEEASTERNAESTHETICSYASUNARIKAWABATASWORKHASACOSMOPOLITANMEANINGTHISPROJECTISAIMEDATFINDINGHOWHECREATESTHEFEMALECHARACTERS,THEDESCRIPTIONOFTHENATURALSCENERYANDTHEJAPANESENATIONALARTINHISNOVEL关键词川端康成小说;物哀美;女性;景物;日本民族艺术KEYWORDSYASUNARIKAWABATASNOVEL,MONONOAWARE,FEMALE,SECNERY,JAPANESENATIONALART引言川端康成小

4、说的物哀美,一直是川端康成研究者们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关注点往往是川端康成小说中那些身份低微、命途多舛的柔弱女子。作为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正如叶渭渠和唐月梅先生在日本文学简史中提到的“他从追求西方新潮,又回归传统,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即运用民族审美的习惯,来挖掘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并使之汇合,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之美。”1他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平民意识。他的小说大部分描写普通人的生活,从我们最熟悉的人身上反映那些被我们由于司空见惯而忽视本科生毕业论文3淡忘

5、的人性挣扎与沉沦。他写男女之情,一改传统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式的缠绵,而是写朦胧的、若有似无的、令人患得患失的情愫,似乎从来没有爱情发生,然而它的确是发生了。同时,他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仿佛享受一种视觉盛宴,明明是写普通人的生活,偏偏能写出别样的风情懵懂美好的初恋、哀伤忧愁的少女,凉薄身世,不伦之恋川端康成的作品仿佛自觉地打上了“日本”、“哀婉”、“美”等标签。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指悲哀。合起来说,“物哀”就是指因自然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中国古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睹物伤情,也算物哀的一种类型。很

6、明显,经过时代变迁,物哀的范围已经扩大了。“哀”是日本的民族特性之一,日本文学中的“哀”的概念古已有之,早在古镜记和万叶集中便有“哀”的思想体现。平安时代,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将四季自然景物变化同人物的心理相联系,人物因为季节的轮回转变而体会到生命的易逝和无常。川端康成的小说则深受源氏物语的影响,他亦曾多次在小说中描写四时节令变化以及人物的心理流动。物哀不仅仅指代悲伤的情绪,江户时代的国学家居宣本长在他的美学理念中曾提出“凡高兴、有趣、可笑等这一切都可以称为哀。”2可见,物哀不仅仅是指悲伤的情感,它是对外部世界的人或者物的一种感动情绪,可以是感伤,是忧思,是哀怨,是怜悯,是淡然,是愉悦,是赞叹综

7、上,“物哀”的基本定义应该是指一种因外物而产生的真实情感的流露,并且这种情感流露的形式给人以美感。川端康成的小说之所以对物哀美如此执着,是与其自身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他曾经说过“我自幼与旁人不同,是在不幸和不自然中长大的。因此确信自己已成为一个偏执、乖僻的人,总是把胆怯的心封闭在小小的壳里,顾影自怜又自我厌恶。”3可见他既渴望被关怀,又极力将悲伤掩饰在封闭的外表下,这种矛盾造就了他对爱和美的敏锐洞察力。川端康成幼失怙恃,姐姐、祖父也在他的少年时代相继离世,他的一个表哥曾戏称他为“参加葬礼的名人”。在祖父弥留之际,他写了十六岁的日记,将祖父弥留之际的实际情况记录下来。我不知道一个少年该是经历了多大

8、的伤痛才能如此淡然地将面临至亲死亡的心境记录下来,明明是切身之痛,却仿佛诉说着与己无关的故事,这是“近乎无事的悲哀”。青年时,他曾经与一位少女订婚,没多久便被女方退婚;初恋的打本科生毕业论文4击亦是他在小说中追求美好纯真爱情的原因。中学时代,他广泛地阅读他读源氏物语,读枕草子,对东方古典美倾心不已;同时,他也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契诃夫,学习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他曾经四处游历,如同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寻找日本的山川之美,与那些社会底层的人打过交道。身世的不幸让他更能看破这世相之悲,从书中感受那种悲哀,用文字来诠释心灵的触动。当功成名就之时,他还是选择了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他自始至终都难

9、逃萦绕在自身的那种悲凉感吧;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种无言的对抗,正如他自己所说“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4本文结合川端康成小说的具体文本,探索川端康成小说中物哀美的表现方式。一、不同类型女性彰显的物哀美女性是川端康成小说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他的笔下,女性是柔弱的,是隐忍的,是苦难的承受者,她们体内潜伏着巨大的力量,这大概便是女性成为他小说中悲和美的代表的原因吧。幼年时母亲和姐姐相继离去,这使得他在潜意识里对女性有一种依恋和向往的感情;而初恋的失败虽然没有让他痛恨女性,但是却使得他对于女性有一种隐约的恐惧和患得患失。所以他小说中的女性身上,往往充满着矛盾挣扎,这既是

10、小说人物的矛盾挣扎,也是川端康成内心的矛盾挣扎。他通过描写不同类型的女性,赞扬她们的美好,但也不完全掩盖她们丑恶的一面,真正的美是缺不了那一点丑陋的瑕疵的,他想表达一种人性的美,但是人性的美与原罪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按年龄段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少女型,通常这类少女未经人事,带着几分天真无邪,即便对于同龄的异性产生懵懂的感情,也是含蓄地保留在欢快的外表之下,让人即便有非分之想也会化解在这种纯真之下。伊豆的舞女中十四岁的舞女薰子便属于这类少女。刚出场时,由于她成熟的舞女装扮,让“我”误以为是个十七岁的少女,甚至生出遐思;当“我”看到舞女纯洁的裸体时,“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漾着我

11、的心”,5此时的“我”对于舞女的感情又转变为纯洁的恋慕之情,就好像情窦初开的少年对于美丽的异性的一种欣赏和好感。正因为这种感情的纯真,所以不容易存在极端,也很容易无疾本科生毕业论文5而终。身份的差异,注定了“我”和舞女这段懵懂的情感的结局,所以作者在描写少年和舞女之间若因为有似无的情愫而带来的内心的欢愉时,其实也暗暗地透漏了双方内心的苦涩,明知道结局却无法改变的哀愁,彼此小心翼翼地珍惜着这段短暂的美好时光。这类少女的悲剧就在于,她生命中的美好的东西也是她生命中的悲哀因为纯真可以偷偷爱慕,却也因为纯真不能也不敢无所顾忌地去爱;因为没有独自生活的经济能力,所以没法毅然决然脱离家庭追求自己的选择。同

12、时,他们这种“见面就是告别,告别就是离别”的朦胧的恋情方式,亦是这种悲剧美的所在有遗憾才有余味。第二种是介于少女与少妇之间的一类女性。这类女性已经告别了少女时代的青涩,对于感情有一定的向往;她们干练通达,对于人情世事有一定的洞悉力,同时对于自身又有一种伤感之情。这类女性又可分为“静若处子”和“动如脱兔”两小类。“动如脱兔”并不指活泼好动,而是指她们有一种敢于追求、敢作敢为的精神,她们活得肆意张扬;而“静”则是指这类女性活得相对压抑、拘束,行为举止也相对端庄贤淑。川端康成的小说中出现较多的便是这第二种女性,如雪国中的叶子和驹子,千只鹤中的稻村小姐和太田小姐,古都中的千重子。驹子是其中“动如脱兔”

13、的典型。她曾经也像伊豆的舞女一样坦率天真,对岛村这个外来者充满了新奇、懵懂的依恋之情;几年之后,当她成为艺伎,身上更展现出一种风月场上的女子的成熟风韵。驹子这个人物身上,充满了种种矛盾。她夜夜笙歌醉生梦死,却又在醉酒之后流露出内心的痛苦;她痛恨自己这个样子,却又不愿意有所改变;她爱岛村,明知道岛村已有家室,明知道可能有一天自己也会嫁作他人妇,可是她还是由着自己的心无所顾忌地爱着那个男人。这是一种清醒的沉沦。我想她内心定是不甘于沦落风尘的生涯吧,但是又离不开;她不能像好人家的女儿那般自由地恋爱、结婚生子,所以她宁愿挥霍着青春,去爱她所爱,哪怕做一个暗地里的情人。至于“静若处子”的叶子、稻村小姐和

14、太田小姐,她们温柔娴静、谦和美好,她们是男人眼中理想的妻子人选;但是她们也因此有着许多身不由己的地方。譬如千重子,她美丽,但是却常常感伤,因为她知道自己有一笔财富要继承,为此她必须招个夫婿,她的人生被早早地决定了,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嫁给一个什么样的人。叶子呢,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垂死的恋人,眼睁睁地看着他一天天衰弱,直至死去,何其残忍她的爱人死本科生毕业论文6后,她愈加沉静,她让岛村好好对待驹子的话近乎哀求,是否因为自己的不幸才有这般地近乎疯狂的举动叶子最终选择用死亡来解脱自己,来逃避余生冗长的悲哀。太田小姐没有叶子那样失去恋人的悲哀,却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恋,不过是为了解脱那个男人的不伦

15、之恋而选择牺牲自己罢了。这些女子,分明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却又分明是不幸的,是天意弄人还是红颜本不幸第三种女性是经历了婚姻,已为人妇的女性。这类女性她们不复少女时代的天真无知,也不再像婚前那样对一些未知的未来充满按捺不住的美好向往,她们有社会家庭的束缚,有一种无形的负担,现实让她们变得更加成熟;但是这种压抑的成熟一旦爆发也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千只鹤中的近子和太田夫人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小说中,近子从头至尾是个被厌恶的对象,作者是从男主人公菊治的角度来描述这个女人的,不论是外表还是性格都不被人喜欢的一个女人。胸前的黑痣导致近子一直没有结婚,但是她有过一段短期的恋情,做过菊治的父亲的情人,所以不论是

16、道德上还是心理上,菊治都不愿同这个女人亲近,更何况近子又是那么地喜欢说人长短,并有意无意地“提醒”着菊治自己曾经是他父亲的情人的身份。可恨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近子的所作所为固然令人厌恶,但是她内心又何尝不是悲哀的呢相貌是天生的,作为女人她失去了这一先天优势;她反反复复地提起菊治的父亲,是因为她只有过这么一段恋情,可能在菊治的父亲的角度只是一场玩弄,近子反复提及菊治的父亲,何尝不是一种内心空虚的体现呢同样做过菊治父亲的情人的太田夫人,她又是与近子全然不同的另一种结局。刚开始菊治对于太田夫人是带着一种未见其面便已深深厌恶的情绪的,直到第一次见到太田夫人,才发现她其实是一个亲切柔和的女子。至于太田夫

17、人呢,她不同于近子的“张扬”,她对于菊治的父亲可能真的是出于爱,以至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直到菊治的出现,她发现菊治同他死去的父亲是那么的相像,于是她又把对菊治父亲的感情寄托到了菊治的身上。原本作为第三者插足介入菊治父亲的婚姻,太田夫人的内心肯定已经相当愧疚不安了;现在又恋上昔日情人的儿子,明知道这种感情不容于世,结局注定是惨淡收场,她竟然又一次泥足深陷。太田夫人绝对不会是出于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作为一个过来人,她对于自己所处的情境有着明确的认知,之所以会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所以宁愿放纵自己的感情。我觉得太田夫人比那些正处于恋爱年纪的年轻人更疯狂,本科生毕业论文7或许是因为经

18、历过平淡的婚姻才更不甘,更想要勇敢一次。但是她最终还是自杀了,究其死因,应该还是道德感导致的自我谴责吧。她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了几十年,这一社会伦理道德背景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所以她在疯狂之后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内心的惶恐也更加强烈,欲望和道德交替折磨,她最终受不了内心的煎熬而通过自杀的方式来自我解脱。川端康成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女性的描写,展现他们恋爱、结婚、生子的一生中不可逃脱的悲剧宿命。她们或美好或丑恶,她们的一生或精彩或平淡,但都散发出“物哀”的情愫。二、景物描写所体现的物哀美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了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说,其中提到“当自己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

19、是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当自己由于那种美而获得幸福时,自己就会热切地想念知心的朋友,但愿他们能够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这就是说,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人的怀念之情。”6他的小说虽不是以景物描写为主,但也离不开景物描写。正如他自己所说,看到外在景物的美,会不自觉地产生感动的情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7所以川端康成写景也不单单是写景,犹如美人凝眸不语却眉目含情,那景色会“说话”。川端康成小说中的景色描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豪放壮丽的景象,另一类则是婉约细腻的景色。说到豪放壮丽的景象,人们自然而然便会想到青山绿水。日本多山,因而日本的小说中往往有一股永不消散的

20、山水情结。川端康成的很多小说中都曾提到山川树木的壮丽景象,按说看到壮丽之景,人心也必定会变得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又如何体现“物哀”之情呢在雪国中,岛村在离开驹子时,有一段景物描写“沿着河流行驶不久,来到辽阔的原野,山巅好像精工的雕刻,从那里浮现出一道柔和的斜线,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淡淡的晚霞把整个山谷映成深宝蓝色,轮廓分明地浮现了出来”8这是一个全景视角的景物描写,我们的视线也随着这段描写无限延展,将一切尽收眼底。在看到这片宏大的景象之前,岛村刚刚告别驹子,内心是有一些离别的伤感的。通常人们写伤感,往往喜欢写一些朦胧婉约的事物,譬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有以壮景写离别之情的,譬如高适的别董大,前

21、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写的便是壮丽之景,本科生毕业论文8但高适想要表达是一种慷慨豪情,又不同于川端康成的壮丽之景。高适所写的“壮景”是带着一种鼓舞的力量的,川端康成的壮丽之景,壮丽中透着轻柔,可以说是“以壮景写哀情”。正是因为置身于辽阔的天地中,人的渺小才愈发显现出来,内心的空虚失落便无处掩藏,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视觉上的对比,由此推测出人物内心的哀情。古都中有一节的标题叫做“北山杉”,有大段的对于北山和杉树的描写,也就是在这里,千重子遇到了她失散多年的孪生姐妹苗子。作者专门用“北山杉”这一树木的名字作为一小节的标题,必定有他的用意。这不禁让人想到日本的和歌和物语,也多有用自然景

22、物做标题的。内容上明明还是以写人叙事为主,景物只是当时的环境中的一部分,作者却刻意地用景物做标题,应该是一种隐晦的表达方式某种象征或者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北山这个地方,是苗子长大的地方,是千重子第一次见到苗子的地方,两个美丽少女在这样一片整齐地耸立着的树林中,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比,粗犷的树木将少女的娇柔衬托得愈加明显。这种宏大的场面描写,反而更能体现出两个少女的小儿女情怀,千重子隐约地猜测到自己身世时复杂的心境,就像这茂密的树林一样。与壮丽粗犷相对的,是朦胧婉约的幽玄美。如果说描写壮景是书画中的白描手法,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事物的大体形态以及洒脱不羁的神韵;那么细腻淡雅的景物描写就好比细节描写,细

23、处着手,与白描手法相辅相成。川端康成在写壮丽之景时,人物处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恍如天地间的一只蜉蝣,一切感情都是隐藏于内心的;朦胧婉约的雅致景观则显得比较直接,可以因四季节令变化而伤春悲秋,可以见月则思人,可以折柳抒离情。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有很多处这种对小细节的精致描写,远远多于对那些宏大壮丽的景物的描写,或许这才更符合他的小说的特色,更能彰显人物性格。古都中,川端康成曾多次写到院子里的两株紫花地丁。只是两株不起眼的寄生在枫树上的小植物,作者却多次着笔描绘他们,可见作者想写的不单单是这两株紫花地丁。他曾写到千重子的思考“上边和下边的紫花地丁会不会相见,会不会相识呢”9这种颇具孩子气的想法,竟然会从

24、已经二十岁左右的女主人公口里说出,我想并不是因为她太过天真,而是心有所思的缘故。千重子是个敏感细腻的女孩子,从小就因为父母和邻居的话而对自己的身世产生过怀疑,坚信自己只是父母捡来的弃儿。此时她看到这两株紫花地丁,联想到自己弃儿的身世,以及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结婚并继承家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9未来,她觉得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是不自由的,她既羡慕这两株小植物生长于这广阔天地中的无拘无束,也羡慕它们有相互依靠的可能;而她自己,在过去以及未来,都只能一个人走下去。作者在这里巧妙地埋了一个伏笔,也就是下文千重子和孪生姐妹苗子的相遇。后文再次提到这两株紫花地丁,此时千重子已经与苗子碰过面,作者借她之口揭示了这两

25、株紫花地丁的象征意义即这对孪生姐妹即便分离,仍然有相见的可能。可见这种景物描写是贴近人物内心的,往往含有某种意蕴。此外,这种景物描写往往捕捉一瞬间的美丽,刹那的惊艳之感。在雪国的结尾,川端康成写道“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10在这句话之前,岛村和驹子曾经观察并谈论过银河,但是却没有这最后一句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可能是银河倾泻的场景实在是太过惊艳了吧。有的事物,静的时候是恒久的美丽,却没有生气;就在川端康成写银河倾泻下来的这个场景,我感觉仿佛它活了过来。同时,这句话发生的场景是在叶子在火中自杀之后,岛村为这个他曾有过好感的美丽姑娘的死感到惋惜,同时内心也是一片惊异和茫然的,就

26、是在这种迷茫的状况下,“银河”突然地倾泻了下来,仿佛突然在人的内心注入了一种安定的力量,给迷茫的心灵带来一丝清明。所以婉约朦胧的景物描写的另一作用就是给人以刹那的惊艳,将极小的细节放大,让我们看清人物内心的纷杂。壮丽的景象描写让人仿佛处于广阔天地之间,无拘无束,从侧面反映人物内心的渺小与不堪;细腻婉约的景物描写则能更加贴切地反映人物内心,捕捉那些繁复的心情变化。三、日本民族艺术蕴含的物哀美川端康成的小说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一幅“日本生活的浮世绘”穿着艳丽和服着木屐的歌舞伎,音调优美柔和的三弦琴,席地而坐优雅品茶的女子,缤纷多彩的节日盛况,漂亮的童男童女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也有着一定的渊源日本的传统

27、民族服装和服就是仿照中国隋唐服饰和吴服改制的,日本文字的写法是从中国的汉字发展演化而来,品茶烹茶的技艺也是从中国学习引入;因此日本的古典文化其实是在另一片国土上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文化,使得这种传统艺术形式在引入之初便得以巩固。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的政策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甚至对日本的艺术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治本科生毕业论文10维新之后,各种各样的外来艺术开始渐渐涌入,而原本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日本传统艺术也开始接受着外来文明的冲击,在这种状况下,人们一方面要目不暇接地面对各种可能以前不曾见过的艺术形式,继而消化咀嚼;另一方面,对于古典传统艺术又不忍割舍,却有心无力

28、,无暇倾注像过去那样多的精力在上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迷失,包括艺术的发展,也很容易出现新与旧的不平衡。西方艺术形式和思潮开始渐渐地参与、渗透进日本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取代了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日本人往往对传统艺术有着很深的眷恋情结,川端康成从小深受日本古典文化的影响,对于那些物语、和歌中常提到的歌舞伎,茶道,花道,绘画也是分外神往,所以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到处可见日本传统艺术的影子。一方面,他通过对这些传统艺术的描写,将小说人物的精神植根于其中;另一方面,他也想表达现代意识和传统文明之间既融合又矛盾的关系。歌舞伎是日本传统的表演艺术之一,艺人们以在酒馆、妓院等声色场所演奏传统鼓乐、说唱

29、逗乐为生。艺伎是歌舞伎中地位比较高的一种,也是比较风光的一种。二战前日本的艺伎行业曾经相当兴盛,京都繁华区艺馆林立;成名的艺伎们出入于各式风月场所,点缀着这个城市的醉生梦死,夜夜笙歌。不是非常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常常错误地把艺伎等同于妓女,然而事实上这二者却是不同的。请艺伎陪酒或者演奏属于上流社会的娱乐,而妓院只属于低级的寻乐场所,相较而言前者要昂贵得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两性交易。但这并不代表艺伎比妓女幸运多少。作为风月场上的女子,她们或许风光;但是站在社会道德舆论的角度,她们却是为人所不齿的。艺伎是最好的情妇,但却不可能成为妻子;她们安静地等在属于自己的范围内,等候他们的情人的到来,这种到

30、来可能相隔长久的时间,也可能是经常性的,决定权在于她们所属的男人。美国女作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她的著作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中曾经点明“日本与中国的重大差别是,他们不把自己迷恋的女人带到家里来作为家族的一员。”11所以近代日本不同于旧时中国式的一夫多妻制,他们没有“妾”这一地位,男人即使蓄养情妇,也绝不会让情妇与正式的妻子处于同一屋檐下,而情妇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等同于“妻子”的地位的。鲁思还曾提及因为有了孩子而被带到男方家里的的艺伎的地位,她说“进门以后,这个女的不是妾,而是一个佣人。孩子们本科生毕业论文11称正式的夫人为母亲,不承认生母与孩子的关系。”12可见,有了孩子的艺伎非但不能“母凭子

31、贵”,而且进入男方家庭后反而不如做情妇自由,非但不被承认,反而更加卑微。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他曾多次提到世人对艺伎轻鄙的态度。伊豆的舞女中,舞女一行人,就常常受到别人的歧视,旅馆的老太太带着鄙夷的语气对大学生提起舞女一行人,多家旅馆拒绝流浪艺人留宿便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川端康成却一反传统的观点,把她们作为她小说的主人公,描写她们的生活,爱情,追求;她们在像花朵般顽强地绽放着短暂的美丽的同时,也诉说着她们丰富的精神世界。雪国中的驹子,她的举止看似有些放荡不羁,可是内心却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她为了救未婚夫而沦为艺伎;她会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地在本子上记事;会一丝不苟地照着旧乐谱练习三弦琴的曲调,她的认真

32、与执着,无一不透漏着纯真的美丽。她爱上了雪村,明知是一场无望的恋爱雪村已有家室,而作为艺伎的她注定了只能与雪村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伊豆的舞女中,十四岁的舞女身上透漏出的纯净气息让大学生感到震撼的同时又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虽然她每日都要画着浓重的妆,穿着鲜艳的衣服,去演奏、陪酒,取悦各式各样的男人;但是内心却仍旧保持着天真善良,会发自内心地笑,会对年龄相仿的少年产生好感,会害羞,时而拘谨时而主动;她身上有着那个年龄的少女该有的天真烂漫,丝毫不曾被艺伎生涯所污染。然而最终少年还是与舞女分道扬镳了,少年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哪怕再喜欢舞女,将来也会迫于家庭的压力而分开,他和舞女,注定只能成为短暂相

33、遇的路人。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在第一次见到梅兰芳先生时评价说“只有心里最干净的人,才能把情欲表达的如此完美。”川端康成便是这样一个人,他小说中写到的那些流落风尘的歌舞伎们,她们有着美丽的外表,礼貌而温和,又不似良家女子一般拘束,骨子里透着天真;她们即使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会认真地为理想而努力。她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有着清晰的认知,却依旧逃不开对感情的执着以及对不确定的未来的一丝侥幸心理,然而等待他们的往往是早已注定的悲剧结局。艺伎文化表现了日本人对待两性关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揭示了这种文化的代表女性艺伎们自身的悲哀。茶道作为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在小说中亦多有提

34、及。“通过品茶活动本科生毕业论文12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13千只鹤中曾多次提到日本传统艺术中的“茶道”,川端康成还写到妇女们热衷的茶会,以及各种茶具,还有女人们点茶时优雅的姿态。描写女人点茶时的优雅姿态,同描写歌舞伎的用意相似,即将美的瞬间给捕捉下来,带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去审视这种美。“她那纯朴的点茶做派,没有丝毫的毛病。从胸部到膝盖的姿势都非常正确,可以领略到她的高压气度。嫩叶的影子投在小姐身后的糊纸拉门上

35、,使人感到她那艳丽的长袖和服的肩部和袖兜隐约反射出柔光。那头秀发也非常亮丽。”14这里川端康成对稻村小姐点茶时的动作步骤一笔带过,却细致地描绘了小姐点差时的神情姿态,哪怕不交代人物动作,我们也能从人物的神情姿态推断出她的动作。这才是川端康成想要表达的传统艺术的魂,不是程序化的动作,而是一抹融入艺术的灵魂。此外,川端康成在古都中还曾描写到各种各样的茶具,其中一只“志野陶罐”尤为特殊。这只志野陶罐是菊治他父亲生前最喜欢的茶具之一,也是他父亲送给情人太田夫人的,又被太田小姐作为她母亲的遗物送给菊治。一只陶罐,几经转手,既暗示了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也代表了一种情感寄托。当菊治的父亲死后,想必太田夫人在

36、这只陶罐上寄予的是对死去情人的深切怀念;而到了菊治手上,却是对于太田夫人的不伦恋情的复杂心境有对死者的哀悼之心,有对爱人的眷恋之心,有对爱上父亲的情人的愧疚之心。所以,当菊治和太田小姐共同注视着这个陶罐时,这只陶罐又勾起了生者与死者、原谅与被原谅的话题,太田小姐之所以要把陶罐送给菊治,其实是想要暗示生者所犯的错误甚至罪恶在死者死后一笔勾销,让菊治获得内心的解脱。伊豆的舞女和点茶的稻村小姐都是真善美的代表,是男人内心所向往的纯洁女性;而太田夫人则是男人内心邪恶欲念的表现,菊治爱上父亲的情人,也是一种恋母情节的体现,然而这种恋情到底是有违伦理的。所以,日本传统艺术在演绎人性之时,既能将人性中的纯与

37、美发挥到极致,也能毫不留情地揭露人性的丑陋与扭曲。人的生命会消亡,静物却会一代代地流传下来,于是“志野陶罐”这种没有生命的物体又体现了所谓的“永恒”。除去小说中“志野陶罐”作为一种恋母情结的罪恶象征之外,作为传统茶道工具,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永恒的艺术的代表呢。本科生毕业论文13当各种新的艺术纷纷涌入日本国门,恋旧的日本人又该何去何从敏感的川端康成意识到了这种现代文明与传统意识的冲突,在他的小说中有意无意地透漏了这种矛盾。古都中千重子的父亲太吉郎是一个绸缎批发商,他坚持祖传的手艺,设计和服的花样,奈何那些旧式的花样已经无法吸引顾客的眼光,批发商们也不愿意购买;可是吉太郎似乎也并没有像随大流设计时兴

38、花样的想法,仍然我行我素,甚至躲到尼姑庵深居简出以寻求灵感。他将祖辈收集的东西保存下来,可是遇到织锦展览时却又不愿意出借,可见他是一个固执的人,但也是因为太喜爱了,才会坚持吧,甚至不愿意让新兴的东西破坏那种传统的美感。通过人们对于和服款式的选择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新事物的热切追求以及对于旧事物的摒弃;而川端康成又是持怎样的态度呢小说中,千重子十分喜欢父亲设计的和服,虽然时下女孩子都喜欢艳丽的和服,千重子却偏偏喜好淡雅的复古式的和服;可见川端康成在内心还是偏向于传统艺术的,太吉郎和千重子的执着恰恰反映了川端康成的执着。对于传统艺术的执着并不代表他否定了外来的艺术形式。雪国中,川端康成借岛村之口发表了

39、他对外来艺术的态度。年少时的岛村偏爱日本传统舞蹈,无意之间迷上了西方舞蹈,收集有关西方舞蹈的书,然而他说“这绝非仅仅处于对异国和未知境界的好奇”,他认为“没有什么比凭借西方的书来写有关西方舞蹈的文章更轻松了”,他把这看做一种“心灵上的慰藉”。15就好比一个从没有离开过自己国家的人,通过书籍来构想一个自己从没见过的奇异世界,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对与外来艺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综上所述,川端康成将日本民族艺术融入小说创作,通过对这些传统技艺的描写,可以说是嵌入了日本式的生活方式,完善了他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内心的纯善与罪恶。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意识之间的冲突的观点他喜爱精致的传统

40、艺术,同时也受到现代艺术的冲击,愿意接受并融入创作。对于那些渐渐逝去的旧的形式,人们在感受这种美的同时,也会因为现代意识和传统意识的交融而感到莫名的惆怅,由此而体现日本民族艺术所蕴含的物哀美。结语本科生毕业论文14川端康成的小说往往没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叙事结构,没有过多直抒胸臆式的表达,只有零散的情节,近乎琐碎的叙事;但这种琐碎又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通过朦胧暧昧的文字,让人捉摸不透,又有一种患得患失。他的文字淡雅而不清高,略带艳丽而不显得淫靡。他能够透过那些美的事物敏感地洞察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他写“哀”,却不是凄厉悲惨的,而是无声的悲哀,他通过那些风华万千的女子,通过那些抒情诗般的动人景象,通过

41、经历了历史沉淀的传统艺术,来展现他孜孜以求的“物哀之美”。川端康成小说对“物哀之美”的描述,揭示了种种表象之下的真实人生关于生与死,关于虚无,关于徒劳的悲哀他通过那些普通人的生活让我们对照自己的生活,透过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表象,从他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人生需要这样的哲理思考,以及对于世相人生的感动。注释1日本文学简史,叶渭渠、唐月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八版,第15页2一颗紫花轻摇曳读川端康成的洛阳外国语学院,刘青梅,日语知识2003年第06期3日本近现代文学史,王健宜、吴艳、刘伟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186页4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

42、DUCOM/VIEW/24071HTM5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8页6来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31152HTM7人间词话,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1日第一版,第67页8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57页9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181页10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97页本科生毕业论文1511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

43、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印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128页12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印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第129页13谈谈我国四大茶道的特点,黄玉梅,农业考古2010年第02期14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109页15川端康成精品集,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第31页参考文献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2、日川端康成,叶渭渠唐月梅译川端康成精品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3

44、、齐珮日本唯美派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4、唐月梅日本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1月第1版5、高宁、韩小龙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6、铁军、潘小多、王静、施旻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以为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7、叶琳近代日本文学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8、叶渭渠日本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9、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商务印书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6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悲与美试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

45、物哀美学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提到日本近现代文学史,川端康成绝对是不可忽略的。在亚洲作家中,川端康成是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人生亦是命途多舛。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出生于大阪。他二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抚养长大,唯一的姐姐则被寄养在另一户亲戚处。在他的成长记忆中,死亡总是继踵而至。八岁的时候祖母过世,十二岁的时候唯一的姐姐也去世了,十六岁的时候祖父去世,最后他被接到外公家抚养。童年萦绕的死亡阴影给他使得他的内心敏感阴柔,那种浓郁的悲凉便通过他日后的文学创作而渗透出来。川端康成年轻的时候,曾经

46、喜欢过一位叫做伊藤初代的女孩子,两人相恋甚至订婚,结果最终女方与他解除了婚约,失恋带给他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因此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倒伊豆汤岛,汤岛这个地方曾给他的文学创作带来无限灵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目睹了太多的死亡,这位日本文学史上的巨匠在七十多岁的高龄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在公寓含煤气管自杀身亡。川端康成一生创作了一百多篇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演讲、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战前和战时的小说大致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以他的真实人身经历为素材直接写就,有的加入部分虚构;另一类则是以描写社会下层的人物为主,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下层的女性,

47、譬如歌舞伎。川端用它唯美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民族内心的另一面宁静悠远的本科生毕业论文17心绪以及掩不住的淡淡哀伤。第一次接触川端康成,是因为读到高中课本上一篇叫做花未眠的散文,川端对于美有独特的发现和思索,字里行间又隐隐透着对人生的困惑与希冀。从此我开始留意川端康成的文字,这也是我选择他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1他人看海棠,只道海棠花美,川端康成却在这美中读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花朵在绽放自己的美丽的同时,也就向着死亡更近了一步;在时光的洪流当中,生命的无常和柔弱让人怜惜。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女性们亦是如此,她们青春美丽,然而这一刻的楚楚动人

48、,很可能下一刻便会灰飞烟灭。伊豆的舞女中少年与舞女最终分别,青涩的爱恋无疾而终;雪国中叶子对爱的执着到最后的坠楼身亡以及驹子对岛村徒劳无望的爱;川端康成作品怜惜中蕴含感动,悲伤之外又透着凛冽的美,美丽总是伴随着毁灭,他的美学思想和日本传统的“物哀”美学是一脉相承的。“物哀”是日本江户川时代的国学大家本局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物哀”指的是“真情流露”,当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物,心为止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慕憧憬。2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的就是因为自然景物而诱发的哀伤情绪,与日本“

49、物哀”十分相似。日本的文化中似乎也与生俱来地繁衍出这种物哀传统注重线条的单纯性和色彩淡波形的浮世绘、柔和缓慢又透着内在张力的日本舞、姿态优雅长袖善舞的歌舞伎,美丽但是传瞬即逝的插花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也总是离不开这些美丽又伤感的东西。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其中自然景物的变幻无常,人情世态的浮沉跌宕,使作品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之下隐含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渐渐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标志性象征流传下来。“物哀”这个概念在刚提出时,表示的是对外界事物情不自禁的情感,本来是表达感叹的词;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在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表示一种平淡冲和的美感。川端康成的作品便是继承了源氏物语的这种“物哀”美学。川端康成本科生毕业论文18曾指出“悲与美是相通的。”3所以他的作品中,无论是描写普通人卑微渺茫的情感,还是写山川景物打动人心的壮美,无不饱含着一种悲凉与沧桑感。于是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川端康成的两部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来论述他作品中体现的物哀美。这两部小说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充分地展现了日式物哀美学的特点。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语言、情节、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想必更能深入了解这种悲与美的奇妙统一。“物哀”不仅作用于文学、美学范畴,更是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当中。川端康成的作品中亦是处处流露着这种物哀美。川端康成笔下的“物哀”思想有以下几个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