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委副书记、县长改革典型事迹 改革进行时就是善治进行时 题记:“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在共产党人的哲学思维里,运动是绝对的。不滞于物,实事求是,革故鼎新,才能迎来老树新枝更著花。“祖宗不足法,天变不足畏”。在共产党人的哲学思维里,运动是绝对的。不滞于物,实事求是,革故鼎新,才能迎来老树新枝更著花。改革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改革成果要惠及人民群众。 xxx 自 201x 年 x 月担任 xx 县委副书记、县长以来,他怀抱忠诚,扛起责任,只争朝夕,大力弘扬 xxx 的湖湘文化xxx 精神,把改革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2、改革,基层善治取得鲜活成果和宝贵经验, xxx 大地正展现蓬勃生机与活力。 改革就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 “郡县治,天下安”。 思想创新是一切改革、发展和变化的先导,改革必须要破除思维定势、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涛声依旧的思维和行为惰性以及复杂的利益格局, xxx深知推动改革的艰难。然而,把问题留待未来,把矛盾“击鼓传花”,断不是共产党人所作所为! 对标思想航向,把准改革大方向。“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 法有据”。思想上认识深刻、方向上把握准确,行动上才有改革自觉。他始终坚守改革初心、坚定改革决心,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标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改
3、革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上来 昔日东山,风沙肆虐,旱涝为害,一片荒凉。谷文昌和县委一班人带领全县军民拼搏奋战了 14 个春秋,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抗旱排涝,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 .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为今天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任接着一任干,历任都有新贡献。 “特别是改革开放、贯彻落实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来,东山县发展工业,调整农业,兴办第三产业,开发旅游,呈现出生机蓬勃、兴旺发达的景象。一座水碧、沙白、林绿、礁奇的海岛,雄踞于万顷波涛之中。农业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已建立起芦笋种植、海洋捕捞、网箱养鱼、围垦养殖、水果开发五大高优农业生
4、产基地,农业商品率达 96%。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4171 元,成为全省第一批农村小康县。工业已经形成芦笋制罐、水产加工、建材开发、塑料包装、海盐生产等产业支柱。旅游业从无到有,旅游收入达 2.7 亿元。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 显进步。近几年先后被评为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 “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 “全省环境最佳县 “、 “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连续四次荣获 “全省双拥模范县 “等荣誉称号。 对于今天的发展和进步,东山人民很自然地把它同共产党、解放军和改革开放、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老书记谷文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称赞他是 “
5、东山翻身解放的带头人,幸福富裕的奠基人 “, “共产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 !“ 不朽丰碑,一个铭刻在人民心中的共产党人 谷文昌,太行山的儿子,河南省林县 (今林州市 )人。 1950年 5 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 先后在这里担任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 1964 年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 “文革 “期间下放宁化县农村劳动, 1972年后曾任龙溪行署林业局长、农办主任、副专员。 谷文昌在病重弥留之际深情地说: “我喜欢东山的土地,东山的人民。我在东山干了 14 年,有些事情还没有办好。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在东山,我要和东山的人民,东山的大树永远在一起 !“1981 年 1
6、月 30 日,癌细胞夺走了他的生命。噩耗传到东山,东山的树静静地默哀,东山的水呜咽悲鸣,东山的人民泣不成声: “谷书记,没有你哪有我们的今天 !“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 1986 年,县委为了弘扬谷文昌精神,满足广大群众的心愿,决定将谷文昌的骨灰安葬在当年他亲手建起的赤山林场。村民们听到这一消息,纷纷赶来,为他的坟墓添加一抔热土。山口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陈加福说: “谷书记,你为我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我要天天打扫陵园,为你守墓一辈子 !“许多两鬓斑白的老人说: “过去刮一阵风,谷书记就一脸沙、一身汗地赶来看我们,现在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吧 !“ 1987 年 7 月,在茫茫林海中树起一座 “谷
7、文昌同志万古长青 “的丰碑。五六十年代和他一起在县委工作过的同志相约来到碑前,栽下 8 棵青松。面对丰碑,他们重复着谷文昌经常说过的话: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的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回乡探亲的海外同胞,亲眼目睹了故乡的沧桑巨变,恭恭敬敬地前来瞻仰: “共产党真了不起,把人间荒岛变成了人间乐园。丰功伟绩,足以雄视百代。 “每逢清明、春节等尊老敬宗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许多人带着朴素的感情到碑前缅怀: “谷书记,你领导我们战胜贫困,送走穷神,我们不会忘记 !“ 1990年,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生三四万人捐资,为谷文昌建造了一座半身雕像,时任省委书记的陈光毅题
8、写了 “绿 色丰碑 “四个大字。 12 月 10 日,参加雕像揭幕仪式的有上万人。昔日的 “乞丐村 “ 山口村全村老幼来到雕像前表达他们的思念: “谷书记,您生前种树,死后还回东山看护着树林。 “ 多年以来,中共东山县委、漳州市委、福建省委先后发出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特别是在开展 “三讲 “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谷文昌为榜样,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省、市教育部门把谷文昌的事迹编入当地中小学乡土教材,用谷文昌精神教育下一代。福建日报等媒体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谷文昌事迹。 1999年, 全县各界捐资修建了谷文昌事迹展览馆及谷文昌公园。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经常到这里参观、瞻仰,少先队员到这里过队日,党员、团员到这里举行入党 (团 )仪式,过组织生活。许多人动情地说: “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全面奔小康,必须学习谷文昌 !“ 丰碑是由事业和民心铸成的。一个热爱人民的人,必然得到人民的热爱。谷文昌的精神和业绩,鲜明生动地回答了一个共产党员 “入党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身后留点什么“的历史课题。也向我们说明,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