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7349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文献综述 浙江丽水青田非正规对外劳务输出调查研究 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内外通过 Lewis“城乡二元结构 “理论(1954)、 J.Fei和 G.Lanis(1961)劳动力转移模型、 D.W.Jogenson( 1967)人口流动理论、 M.P.Todaro 和 J.R.Harris(1967) 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拉文斯坦 (1889)“推拉理论”、短期劳动力流动研究、迁移个人选择的微观模型及经济因素、个人特征因素、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了劳动力迁移的原因。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 劳务输出的研究开展较早。他们的研究,是基于城市快速扩张对劳动力产生迫

2、切需求的背景开展的,因此其研究基础构筑在城市、农村二元经济体系的框架之上。 1.1 刘易斯( Lewis,W.A.1954) “城乡二元结构 “理论 20 世纪 50 年代, Lewis 在其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型,也称为无限过剩劳动力发展模型,该模型用来论证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两部门人口流动。 Lewis 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含有性质不同的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城市工业部 门。由于农业人口在发展中国家人口中占最大比重,边际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接近于零甚至为负的状况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消失,因而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

3、动力将继续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如需扩大生产规模,他可以按不变的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断地雇到所需的劳动力,即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具有完弹性的。在这个阶段中,资本是稀缺的,劳动是丰富的,资本家得到剩余利润。当资本家进投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劳动力流向工业部门的规模扩大,这样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全部流到工业部门为止。刘易斯在这个二元结构模型中阐明了农村中普遍存在 的潜在失业人口提供了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可能,而城市与乡村在收入上的悬殊差距促使这些人走上了通往城市的路,即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现代部门不断将利润转化为资本,以增强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从而工资水平基本保持不变,2 直

4、至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被全部吸收。于是,现代部门大大扩张,传统部门在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摆脱了由于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存在而造成的困境,开始走上经济成长之路。 1.2 费景汉 (JohnC.H.Fei.1961)和拉尼斯 (G.Ranis.1961)劳动力转移模型 JohnC.H.Fei 和 G.Ranis 认为 Lewis 模式有两点缺陷:第一,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中,农村虽然有季节性失业和地区性失业现象,但剩余劳动的存在并不普遍。至于城市,并不存在完全就业。城市的失业问题一般是很严重的,失业者有的在非正规部门做临时工作,有的则完全无工作可做。第二,刘易斯只是把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

5、献理解为被动地输送劳动力,而忽视了农业部门自身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基础作用。 于是, 在 Lewis 模型的基础上 JohnC.H.Fei和 GRanis 把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联系起夹加以说明,他们强调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作 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如果没有农业剩余,农业劳动流向工业部门是不可能的。农业剩余对于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农业劳动的流动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农业剩余影响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并进而影响工业部门的扩张速度和农业劳动流出速度。JohnC.H.Fei和 G.Ranis 将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6、:农业部门存在大量显性失业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退出农业转入工业部门时,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 第二阶段 :随着农业部门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显性劳动力失业逐渐消失,但依然存在隐性失业。劳动力的流失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农产品价格上升,促使工业部门提升工资。 第三阶段 :农业劳动力收入不再取决于制度工资,而是由农业劳动的边际产值决定。由此开始进入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 1.3 戴尔乔根森( D.W.Jogenson.1967)人口流动理论 1967 年美国经济学家戴尔乔根森( D.W.Jogenson)在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种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在一个纯粹的新古典主义框架内

7、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农业部门的发展的。他认为工业部门 的工资等于边际生产力,而农业部门的工资等于劳动的平均产品,而劳动力可以在两部门之间自由流动,工业的发展取决于农业剩余和人口规模,农业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该3 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当农业剩余等于零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当农业剩余大于零时,才有可能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的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但是乔根森模型仍然忽视了对农业物质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城市的失业等问题。 1.4 M.P.托达罗 (M.P.Todaro.1969)与 J.R.哈里斯( J.R.Harri

8、s.1969)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 托达罗和哈里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对乡村一城市迁移理论作了重大修正。他们假定农业劳动者迁入城市的动机主要决定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考虑到随着大多数现代资本积累偏向劳动节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广泛存在和城市剩余劳动的日益普遍,以及城市工资迅速上升的趋势, Lewis 的两部门模型对解决第三世界的就业和移民问题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此基础上, Todaro 和 Harris 提出了三部门二元经济模型 :一国经济存在三个部门,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和城 市现代部门。 托达罗的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如下: M=f( d) f0 d=p w-r 式

9、中, M 表示从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数, d 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 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距的增函数。式中, w 表示城市实际工资水平, r表示农村实际收入, p 表示就业概率。 托达罗 -哈里斯迁移模型正确地反映了人口和劳动力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理性经济行为;只要存在相对来说收入高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会对收入较低、就业不足的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引力(拉力)效应;对迁移成本的 计算与预期是影响劳动力作出迁移与否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1.5 拉文斯坦 (1889)“推拉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由 19 世纪地理学家拉文斯坦首创的“推拉理论”认为,流动总是从人

10、口稠密的地区向人口稀疏的地区流动,或者从低收入向高收入地区的流动。他把流动同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认为人口流动是在“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下4 产生的。推力包括人口增长,低生活水准,缺乏经济机会等。拉力则包括劳动力的需求,在新居住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机会,以及优惠的劳动力政策等。 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进一步解释到: 流动是理性的个人想获得人力资本投入的最大化回报的行为,是对高工资率的反应。劳动者在劳动市场上不停地交流和比较各种信息,作出流动与否的决策。跨国流动对劳务输出入双方都有好处。:劳动力富裕国家输出劳动力,可以减少潜在的社会经济压力;劳动力接受国也可从中找到解决劳动

11、力短缺的办法。而且,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工资和生产条件的趋同,缩小差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将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的 GNP、输出国的最低工资、目的国的平均工资、流动劳动力的自主选择等变量纳入其理论框架,从而发展了劳动力流动的“推拉理论 ”。 1.6 短期的劳动力流动研究 21 世纪初,国际学术界逐渐意识到短期的劳动力流动已经成为国际迁移的主要方式,开始把对外劳务输出纳入国际迁移的研究体系。他们强调,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转变,移民这种传统的永久性国际迁移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受各国推崇的对外劳务输出形式。于此同时,各国政府对开放本国的劳动力市场大多持谨慎的态度

12、。在此背景下,众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不应过分限制劳动力市场对外开放,并通过计量研究得出开放劳动力市场有利于各国经济发展的结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Frank Laczko(2004)从欧洲的非法移民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各国对合法移民的准入限制是产生大量非法移民尤其是低技术移民的根本原因,建议各国政府放松对国外工人进入本国从事短期合法工作的限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Stanley Smith and Mark House(2007)分析了一定时期内美国佛罗里达州短期劳动力流入和流出的特征及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短期劳动力流动模型,指出美国统计系统缺乏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信息的收集。 J

13、onathon W.Moses(2004)解除了 Todaro 新古典经济迁移宏观理论 中的政府不干涉劳动力市场的假设,通过重建模型推断出对国际劳动力流动进行限制而造成的经济成本。而其结果显示 :10%国际劳动力流动的增长,最终能产生 7740亿美元的收益。 Gaetano Ferrieri(2006)首开国际开放度测算研究,阐述了一种计算国际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开放程度的方法。 5 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研究大多只对中国劳务输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描述。 2.1 经济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研究 高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 1995)中,基于托达

14、罗预期收入模型,把预期收入具体化为区域经济收入差距。他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环境都相对优越,经济比较富裕,因而对外来人口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其转移水平也越高。而或因群众的商品意识较强,或具有敢闯敢冒的精神,或因环境闭塞,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群众为了摆脱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境况,因而有较多的人前往外地经商、求学或谋求他业,造就了一股劳动力迁移的浪潮。 2.2 个 人特征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研究 在个人特征因素在劳动力转移决策中的作用研究中,就转移者受教育

15、方面,赵耀辉 (1999)的结论是:正规性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就转移者性别而言,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需求主要偏向男性;就转移者婚姻状况而言,已婚使转移概率降低 2.8%;在转移者年龄而言,转移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而朱农( 2002)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对女性则没有。性别是对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变量之一,女性较男性不喜欢转移。并 发现婚姻状况对转移有显著的负影响,对这种结果的首要解释是已婚的劳动人员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包括现金成本和心理成本),具有较强的能力去使用转移后的生活。 2.3 制度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

16、决策的影响研究 蔡昉( 2001)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的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了潜在的劳动力转移行为,正在进行的改革放松了对劳动力转移的控制,然而因为中国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制度对劳动力6 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预期收入还是人力资本禀赋对转移动力的解释都是不充分的,但是在 某种程度上,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完善在促进劳动力转移方面将更为重要。且在其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一文中,指出我国的劳动力短缺并不是暂时性的现象,而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二元经济结构有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趋势。全国性的劳动力短缺造成非农产业的劳动者供不应求,从

17、而引起工资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2.4 迁移个人选择的微观模型研究 1999 年,金汝斌与赖存理在其著作跨世纪劳动就业研究 浙江的改革实践与展望中提出了著名的劳动者流动动力函数,该微观模型总结了劳动者流动的各项成本与收益,为劳动者的流动决策 提供了理论依据,且根据该劳动力流动的动力函数,两位教授从纯经济角度出发推导出了劳动者自然流动的决策模型 :即 NRP=0。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劳动力只在 NRP=O 的区间内才具有流动的可能性,即图 2.8 的右侧 ;当 NR卫 O 时,劳动者便掉入了“流动陷阱”,劳动力的流动无法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甚至出现收益的递减。 此后,因该理论没有将劳动者流

18、动的心理成本和心理收益纳入研究的范围,金汝斌与赖存理教授提出了修正后的劳动力流动决策模型。劳动者进行流动选择时,除了必然区间,流动陷阱外,还有两个可能区间,在这两个区间 的劳动者,在考虑流动时需要在心理净收益和净经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做出最优流动选择。 2.5 对外劳务输出竞争力研究 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工资水平低。同发达国家的劳工成本相比,我国劳务人员的工资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同有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我国劳务输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劳务价格(工资)相对较低和工作技能与经验比较丰富(陈刚,朱新艳, 2006)。 78%的国外船公司雇用中国海员主要因为中

19、国海员的工资水平非常有竞争力。而劳务输出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发展对外劳务输出不仅 增加国家、个人的收入,还能缓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与就业的压力(刘权, 2004)。 3 总结 7 综合上述研究,国际上众多学者研究了城乡劳动力迁移,刘易斯( Lewis,W.A.1954)、费景汉 (JohnC.H.Fei.1961)和拉尼斯 (G.Ranis.1961)、戴尔乔根森( D.W.Jogenson.1967)、 M.P.托达罗 (M.P.Todaro.1969)与 J.R.哈里斯( J.R.Harris.1969)均主要集中在城乡劳动力上,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的主要原因,城市中现代部

20、门因而持续扩大,而乡 村的传统部门在剩余劳动被吸收完毕后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摆脱了由于大量潜在失业人口存在而造成的困境,开始走上经济成长之路。当然也有针对国际性劳务输出的研究,拉文斯坦 (1889)、 Frank Laczko( 2004)、 Stanley Smith and Mark House( 2007)、Jonathon W.Moses(2004)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跨国流动对劳务输出入双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国内学者仅简单地研究了劳务输出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像高国力( 1995)、赵耀辉 (1999)、朱农 (2002)、蔡昉 (2001)等主要调研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因素;

21、金汝斌与赖存理 (1999)在他们的论文中设立了迁移个人选择的微观模型来总结劳动者流动的各项成本与收益;陈刚 (2006)、朱新艳 (2006)、刘权 (2004)则是调查了我国对外劳务输出在国际间的竞争力。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外学者们都只在正规的劳务输出上作出了研究,而对于非正规劳务输出,因其的数据难以获得而很少有学者着力于此。然而,在现今金融危机下,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国内失业人口骤增,以个人名义出国寻求事业发展的非正规劳务输出成为很多人员重要的选择之一。对 于被称作华侨之乡的青田,非正规劳务输出的收入已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华侨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困难,成为一个研究重点。

22、8 参考文献 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 M 北京 : 清华出版社 , 2006: 179-181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1: 86-94 3马颖,朱红艳发展经济学人口流动理论的新发展 J国外社会科学 2007(3): 11-18 4美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 5杨云母新时期中国劳务输出的发展与改革 M北京 :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186-187 6朱农论收入差距对中国乡城迁移决策的影响 J人口与经济, 2002( 5) : 10-17 7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 J社会学研究, 2001( 4) : 44-5

23、1 8蔡防中国经济发展的刘易斯转折点 DB/OL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 2007 9金汝斌,赖存理跨世纪劳动力就业研究 浙江的改革实践与展望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9 10金汝斌浙 江省对外劳务输出研究 D浙江:浙扛工业大学, 2007 11陈刚,朱新艳 海员输出业务的竞争力和营销策略 J国际经济合作 ,2006(8): 15-19 12刘权,罗俊与 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与对策 M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4(1):22-27 13Lewis,W Arthur.A Model of Dualistic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

24、w,1954( 36) :46-51. 14Lewis,W.A.Economic is Development with Unlmited Supply of Labor,in A.N.Agarwala&S.P.SinghedsJ.The Economics of Under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406-495. 15Todaro M P.A model of labe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iesJ.American Economic R

25、eview,1969( 1) :138-148. 16Harris,J.&Todaro,M.P.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_sector AnalysisJ.i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60(2). 17Frank Laczko. Opening up legal channels for temporary migration: A Way to reduce human smuggling?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ntegrat

26、ion, 2004,5(3): 343-360. 18Stanley Smith and Mark House. Temporary migration: a case study of FloridaJ.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07,26(4):437-45. 19Gaetano Ferrieri. A Method for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Opennes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6:77(2):245 一 25. 20Zhao,yaohui.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Rual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9,47( 4) :767-7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