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献综述 低碳经济对衢州外贸的影响研究 随着气候日趋变暖、环境日渐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全世界对生态价值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 2003 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更提出了“低碳经济”这样一个概念,将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现在,各国更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努力,同时“低碳经济”也影响着各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状况。如今,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正在渐渐增多,加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 低碳经济 产生 必要性 的研究 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的内院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
2、出了“低碳经济” 。 李文虎认为英国的绿色能源战略是一个棘手的折衷方案,在制订中对许多竞争的利益集团做出了让步。但是它至少向世界发出信号 : 英国试图通过创建基于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低碳经济”,使英国处于“领导世界”的地位 (李文虎, 2004)。 袁男优 在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点后 ,对低碳经济的定义、特征、要素和科学内涵等进行了界定。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 ,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 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 ,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个科学问题 ,更是一个政治
3、问题 ;同时 ,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 (袁男优, 2010) 。 1.2 低碳经济产生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二氧化碳的全球排放量将每年平均增加 1.7。气候变暖对全球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气候变暖,使近 20 年的全球自然灾害成倍上升,因此减少“温室效应”,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空间己2 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贯彻执行“京都议定书”和树立“低碳经济”是给人类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可供生存、可持续发展环境的职责;同时也必须采用高新技术,将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变为绿色
4、高新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新材料的技术创新。总之,“低碳经济”必将起着抑制全球变暖的重要作用,必须加以重视 (王大全, 2008) 。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21 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目前各自阵营的意见表述分歧巨大,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新的信号,试图扭转在发达国家主导下 的思维误区。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为代表的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已成为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低碳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念必将成为未来思维模式的新选择 (李元, 2010) 。 低碳经济不仅仅关乎环境问题 ,还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 必须将环保理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 , “低碳经济” 也
5、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全球环境危机以及人类的生存问题, 人类 既要积极应对,同时也需要冷静思考。转变评价体系和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徐志新, 2010) 。 2 关于 低碳经济产生的 相关 影响 研究 2.1 低碳经济对产业 层面 的影响 低碳经济 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开源”和“节流”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需要。并且预期中国将出台相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比如制定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对行业准入标准也有了一定的规定,淘汰高耗能的产业;发改委将对 LED 照明启动补贴;对智能电网进行规划,同时也提出新能源发展规划 (胡玉慧;魏玉卿, 20
6、10) 。 低碳经济对传统建材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给建材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低碳经济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可能不仅是新材料,可能会有更多的隔热保温、低碳产品来替代传统产品,其材 料更新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变大。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比如给新材料的发展,传统材料的转型,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这种转型、伟大的战略转移的时候,也就像大浪淘沙,对各位企业家和企业都是巨大的考验。传统产业能适应这样一个伟大的转移,就能发展得更好 (雷前治, 2010) 。 我们应该把低碳经济带来的一些压力转变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动力。需要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同时推动企业资源节能减排,把“碳排放”作为一种“商品”进行
7、交易,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还有建立有3 效的低碳技术开发和转让制度,建立和完善 温室气体排放的检测体系、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和相关的奖惩体系,从而更好地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以适应低碳经济 (蒋明麟, 2010) 。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火电行业是碳排放量的主体 ,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电力行业势必将成为二氧化碳减排的主力军。目前 ,火电行业通过“上大压小”政策 ,实现结构减排 ;通过提高电力工业的烟气脱硫 ,实现工程减排 ;通过扩大清洁能源的比例 ,减少煤炭消耗总量 ,实现总量减排。使用清洁能源是实现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同时指出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和措施 ,分
8、析了电力行业在“低碳经济”中所面临的新形势 ,并对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与运用进行了展望 ,阐述了通过利用清洁能源促进碳减排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杨卓;毛应淮,2010) 。 根据现在的旅游行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来看,当其他经济部门对温室气体排放有所控制的未来,旅游部门可能会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因此,全球同时要对旅游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有效控制。这就需要对空中旅行有重大的政策和实践变化,这是“低碳经济 ” 的必然结果,同时促进其发展 ( Daniel Scott; Paul Peeters; Stefan Gossling, 2010) 。 2.2 低碳经济对能源 结构的影响 低碳经
9、济下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的 研究 : 太阳能的前景非常广阔,因为太阳能是唯一可以为全人类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要立足不与粮争地,生物能源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将不可食用的生物质用一步法工艺转化为能源;简便、高效、节能地利用海水,发挥其作用;还有洁净煤化工的未来风光无限。总的来看,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式,可持续发展是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低碳经济和气候一样,是全世界共同的课题,低碳经济需要全人类共同来面对。而低碳经济是否能够实 现关键在于运用低碳技术的发展来转变能源利用方式,从而达到清洁生产,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刑
10、俐, 2009) 。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近枯竭 ,以及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 ,世界各国都把未来能源战略瞄准了新能源。美国新能源政策主攻节能和洁能 ,德国不断强化新能源领域优势 ,日本坚持法规促进与政策激励并举 ,韩国借 “清洁 “能源振兴经济 ,瑞典对新能源税收实行补贴政策 ,中国 :以新能源政策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谢晶莹, 2010) 。 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我国是典型的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 所以发4 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前景。未来,优先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势在必行。我国的机床工具企业看到了机床工具作为装配
11、制造的母机,新型发电装备的加工是其主力,所以必须要拥有先进的装备制造工艺。因此,机床工具企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为中国能源的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梅峰, 2010) 。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水电装机跃居世界前列,核电从无到有、快速发展,风电开发方兴为艾,烟煤电站清洁化水平提高)及面临的问题(燃煤火电绿色发展任务艰巨,水电发展举步维艰,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核电安全有序发展需要引 起高度重视),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统筹做好相关规划,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有序开展核电建设,积极推进水电开发,提高火电清洁化水平)(刘琦, 2010) 。 2.3 低碳经济对 企业 层面 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蕴
12、含着无限的商机。因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需要使低碳技术广泛运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 , 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由于低碳经济对现有经济模式的影响,依托石油、天 然气的“高碳经济”已面临衰退,选择“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低碳消费”已成为主流。中小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使全球加速步入低碳经济时代,这其中蕴含着大商机 (洁岭, 2010) 。 物流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加剧 ,从而对社会经济
13、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物流体系需要进行改进 ,物流企业要形成低碳物流系统。 作者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提出物流企业应对低碳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 物流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源 ,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节省能源 ,降低税 负 ,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大量降低成本。物流企业必须认真审视低碳物流的价值 ,积极与企业自身实际需要相结合 ,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 ,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物流 企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张智, 2010)。 低碳经济已经开始冲击了百姓生活,人们生活已开始朝“低碳经济”靠拢,比
14、如说开生态汽油动力的车,住绿色节能住房,吃生态食品等等。这就要求各个企业都要向低碳产品方向发展,生产低碳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青木,2010) 。 5 3 关于低碳经济 发展趋势 的研究 3.1 低碳经济的国际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欧盟发起了地区性的单边行动 ,率先进行立法试点 ,发展低碳经济 ,并且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大陆的碳交易机制 ,欧盟委员会还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美国也在投入巨资研发低碳技
15、术 ,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危机、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战略取 向,短期目标是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复苏;长期目标是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促进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 对于中国来说 ,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 (陈柳钦, 2010) 。 国际排放贸易行业呈不断扩展趋势。新西兰政府拟定了一项详细的国内排放贸易方案框架,涵盖所有的六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分不同阶段实施;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倡议方案在范围上得到了扩大,并在几个州进一步发展了执行项目的州计划;加拿大强制执行了排放贸易方案;澳大利亚设定了十年的短期排放目标,并将补以十年期的途
16、 径,在 2021-2030 年期间为初始的排放限额提供上下限;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 (孙丽萍, 2009) 。 3.2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2010 年我国经济将在当前逐步企稳回升的基础上 ,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预计 GDP 增长约为 9.5%,工业增加值增长约为 13.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约为 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为 20%,出口增长约为 13.0%,进口增长约为15.5%,进出口总额增长约为 1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约上涨 2.5%。针对经济形势和未来社会发展目标 ,建议 :继续发挥政府改善投 资结构的引导作用 ;加强金融监管 ,防范金融风
17、险 ;切实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遏制垄断行业人为涨价 ,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提高居民收入 ,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 ;顺应 “ 低碳经济 ” 发展趋势 ,持续推进 “ 节能减排 ”( 杨晓光 ; 程建华 ; 陈磊 ; 黄德龙 , 2010)。 4 关于 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的研究 6 虽然“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是顺应这一点,中国仍存在着 客观困难:如中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源消耗大;中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大量的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随出 口产品间接出口;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中短期难以改变;
18、技术创新不足,技术转让存在障碍。同时还有体制机制障碍:能源价格政府管制,补贴较大;企业节能减排仍存在政策障碍,动力不足;推进节能减排主要靠行政手段,缺乏市场化的解决方式 (祝光耀, 2009) 。 在美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一些困难,作者概述了各种原因包括能源价格过高的系统 ,连线的化石燃料的经济和物理基础设施的问题等。尽管缺乏实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认为 ,最重要的仍然是通过研究和开发 (R&D)找到可持续能源 ( Kevin Finneran, 2009)。 南非 遭遇了很多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对 其 发展有影响的挑战,从而使南非的能源使用是受限制的。南非尽管提倡向低碳经济转变, 但是必须
19、对作出这 一项改变所要 付出的代价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一些使用 能源 比较大 的贫穷地区的社会、经济开销 ,可知要真正向低碳经济转变,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大的 。作者同时也 分析 了是什么原因 驱使消费者在资源贫乏的地区选择持续使用有风险的能源 ( Thuli N.Mdluli; Coleen H.Vogel, 2010) 。 5 关于 发展 低碳经济对外贸战略调整的研究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结束 ,国际贸易将在 更为苛刻和复杂的环境诉求中进行 ,它将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活动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为此 ,我国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适应未来世
20、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战略上做出重大部署和调整。 如中国的出口贸易对美国、欧盟、日本的市场呈现较大的依赖性,在贸易与气候变化的条件下,给中国的出口贸易带来很多变数。因此,要大力开辟东盟国家、非洲国家等出口市场,减少对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依赖。同时进口贸易一定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匹配,与国内产业结 构的升级结合起来,要与发展绿色经济的总体要求相适应,并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协调;出口贸易要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总之进出口之间要体现环境顺差的总体要求 (叶华光, 2010) 。 为了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制实行在美国环境保护署
21、(EPA)的清洁空气法案 ,征收碳税代替限量管制与交易 ,并提出为公众关7 于温室气体削减量为目标的可行性计划 ( Jeffrey D.Sachs, 2010)。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研究,根据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我们了解到温室气体的排放逐年增多,全球平均温度逐年上升,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对中国来说,需要控制高能耗产业的过快增长和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包括风电、水电、太阳能供暖的大规模发展和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应用,同时对这些行业的发展有了促进作用; 对一些企业
22、也有一定影响, 公众的意识以及消费模式的改变, 也使低碳产品有了发展的前景。 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逐步由科学共识走向全球行动,部分发达国家进行了实质性的经济社会政策调整,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对国际经 济格局、国际贸易规则和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中国的贸易发展道路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国的 进 出口贸易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战略上做出重大部署和调整。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但发展低碳经济下的贸易仍存在一些客观困难和体制机制障碍。 在低碳经
23、济下,我国必须趋利避害,尽可能利用这一机遇,采取相应措施针对其带来的困难进行挑战,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上述文献虽然对 低碳经济的一些主 要方面有了 大概的研究,但是 现在就低碳经济对外贸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而针对衢州这样一个具体城市的外贸影响研究可以说是没有。 因此,我将 主要从低碳经济对外贸的影响着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将根据衢州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8 参考文献 1李文虎 英国的绿色能源战略 J 世界环境 , 2004( 1) 2袁男优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 2010( 1) 3王大全 “京都议定书”“低碳经济” 与二氧化碳绿色化 D河南: 第十届中国科
24、协年会论 文 集 , 2008 年 4李元 “低碳经 济时代” 的挑战与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 哥本哈根会议的绿色使命J 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0( 1) 5徐志新 世界性产业的方向 低碳经济 J 兵团建设 , 2010( 1) 6胡玉慧 , 魏玉卿 低碳经济引爆 2010 年 相关产业雄姿英发 J 机械工程师 , 2010( 1) 7雷前治 低碳给传统建材产业带来巨大机遇 J 中国建材 , 2010( 1) 8蒋明麟 变压力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动力 J 中国建材 , 2010( 1) 9杨卓 , 毛应淮 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 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 ,2010(1) 10邢俐 低
25、碳经济范式下能源利用方式转变研究 D 北京 : 中共中央党校 , 2009 年 8月 11谢晶莹 新能源 : 世界各国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J 农业工程技术 (新能源产业 ),2010(1) 12梅峰 新能源时代加速到来 , 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 J 金属加工 (冷加工 ), 2010(3) 13刘琦 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 J 电网与清洁能源 , 2010(1) 14洁岭 低碳经济蕴含无限商机 中小企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J 现代营销 (经营 版 ), 2010(2) 15张智 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低碳经济 J经济管理者, 2010( 5) 16青木 “ 低碳经济 ” 开始冲击百姓生活 J 党建 ,
26、 2010( 1) 17陈柳钦 低碳经济 : 国际发展趋势的思考 J 环境经济 , 2010(1) 18孙丽萍 国际排放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 , 2009 年 9 月 29杨晓光 程建华 , 陈磊 , 黄德龙 2010 年我国经济形势展望 J 中国科学院院 刊 ,2010( 1) 20叶华光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我国外贸战略调整 J 环境经济 , 2010(1) 21张爱军 , 李晓丹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J 宏观经济管理 , 2010(1) 22郭恒 , 孙蕾 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 J 北方经济 , 2010(2) 23祝光耀 机制创新和和
27、谐发展 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09 年 4 月 9 24Daniel Scott,Paul Peeters,Stefan Gossling.Can tourism deliver its “aspiration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J.Sustainable tourism,2010( 3) . 25Kevin Finneran.Why is this so hardJ.Science technology,2009( 1) . 26Thuli N.Mdluli,Coleen H.Vogel. Challenges to achieving a successful transition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in South Africa: examples from poor urban communitiesJ.Environmental scince,2010( 15) . 27Jeffrey D.Sachs.Breaking the Climate Debate LogjamJ.American science,201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