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简介 流行概况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组症候群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较多 手足口病不是口蹄疫,什么是手足口病?,国内外流行概况,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疾病 手足口病不是输入性传染病,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Tag内容描述:

1、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手足口病简介流行概况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措施,手足口病是一组症候群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较多手足口病不是口蹄疫,什么是手足口病?,国内外流行概况,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手足口病不是罕见疾病手足口病不是输入性传染病,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多途径传播但以接触传播为主,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成人隐性感染,可反复感染,流行病学特征,疫情报告,5月2日起按丙类传染病报告报告病例定义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突发事件报告标准和要求,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小。

2、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和分析摘 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 163 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者通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均治愈。结论:小儿易患手足口病,应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传染率。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治疗;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毒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小儿多见,传染性较强,夏秋季为多发季节。近几年来,本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比较严重,传播十分广泛,对小儿身心健康。

3、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及治疗要点,咸阳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刘海玲邮箱:liuhailingdrsina.com,概 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介绍手足口病。

4、,手足口病的诊治与防控卫生部相关指南解读,预防保健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组()、肠道病毒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龄前儿童多发,尤以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

5、手足口病的护理,一、概述,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二、易感人群,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

6、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与要点,总体原则,尚无特殊有效治疗方法一般病例 门诊治疗对症处理,加强观察与随诊重症病例 住院治疗及时应用激素与丙球密切监护, 加强对症治疗,临床表现分为4个阶段按阶段进行病例的管理和治疗,重症病例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呼吸循环功能衰竭,EV71CNS感染的重症病例分期(台湾),阶段1: HFMD/疱疹性咽峡炎 阶段2: 神经受累阶段脑干脑炎脑脊髓炎阶段3:心肺衰竭3A:高血压、出冷汗、高血糖、肌阵挛3B:低血压阶段4:恢复期心肺衰竭纠正,EV71对神经系统损害部位,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脑。

7、手 足 口 病 的 防 治Hand-foot-mouthdisease HFMD,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 廖勇,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手、足、口,来龙去脉,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A16型。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

8、手足口病的定义,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自愈。,流行概况,为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的报道。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报告,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长,初步查明oxA16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国外流行概况 (一),19。

9、手足口病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中山市博爱医院 PICU 周涛MD、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综合救治降低危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行之有效的方法,ICU的精细化治疗,归口救治和关口前移,早期识别重症和危重症,市级层面医院层面,普通重症极危重症病例(脑干症状和神经源性肺水肿)做好不同层面的集中培训工作,免疫调控(美林、激素、丙球)防止普通重症向危重症进展亚低温(降低心率和脑保护)呼吸支持的恰当时机(早期上机、ARDS策略)精细化治疗(EGDT循环支持策略),核心环节,普通手足口病人均治疗费用下降,死亡率明显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做到近3年来。

10、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防治,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疫情趋势分析,预防控制难度大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儿童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多,难以有效阻断。5、6、7月份是发病的高峰季节,哪。

11、手足口病的诊治及防控 定义 是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 发热出疹性传染病。 1959年命 名。常在婴幼儿中造成爆发流 行,以发热,出疹为主要表现 。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 。重症病人可快速致死。 流行病学 1.病原体: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 RNA病毒 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 (Coxasckie virus) A组 16、 4、 5、 7、 9、 10 型, B组 2、 5、 13 型;埃可病毒( ECHO viruses) 和肠道病毒 71型( EV71),其中 以 EV71及 Cox Al6型最为常见。 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 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

12、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院感科 高峰玉2013.6,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流行概况,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A16型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 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EV。

13、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普宁华侨医院陈利标,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颅内压交感神经兴奋体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外渗,加重肺水肿治疗困难,病死率高(60%100%)。,内地临床分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第5期(恢复期),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

14、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顾绍庆镇江市儿童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概 述l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 A组 16型(CoxA16)、肠道病毒 71型( 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l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l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l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 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 -新发传染病?l 手足口病为儿童常见病,。

15、,手足口病诊治进展,广西疫情概况,2013-2017,全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296582,其中重症12621,占比0.97%,死亡226例,病死率0.017%,重症病死率1.79%。近年趋势:全区发病数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双年份重症数、重症率较单年份明显增高,每年两个高峰4-6月,9-10月。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EV71病毒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专家研判:2018年流行强度将高于2017年。不排除重症、死亡病例较2017增加的可能。,2017横县疫情,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5130例,发病率560.43/10万,较2016上升20.22%,其中重症病例11例,死亡1例。2017年本县。

16、重症手足口病诊治,惠阳区人民医院儿科黄艳庆2014-4-23,手足口病,潜伏期3 5天;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臀等部位的皮疹,口腔溃疡;无合并症的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天自愈。,合并症,重症病例常合并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EV71感染较CoxA16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死亡原因,1)神经源性肺水肿2)循环功能衰竭3)脑干脑炎、脑水肿、脑疝,早期重症表现,年龄小于3岁、持续。

17、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深圳市儿童医院 杨卫国,www.szkid.com.cn,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原主要为EV71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www.szkid.com.cn,流行概况,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A16型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 1。

18、手足口病的诊治,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 (EV71) 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法定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特性,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30nm、内含一条单股RNA不耐强硷、紫外线可降低病毒活性、56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传染源?,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

19、,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Pandemic (H1N1) 2009流行及救治概况,概 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 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 神经源性肺水肿。,Pandemic (H1N1) 2009流行及救治概况,手足口病,2008年3月安徽。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相关PPT文档
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ppt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ppt
手足口病的预防.ppt
手足口病的护理.ppt
手足口病的治疗.ppt
手足口病的防治.ppt
手足口病的定义.ppt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与防治.ppt
手足口病的诊治与防控.ppt
手足口病诊治教程.ppt
重症手足口病诊治要点.ppt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ppt
手足口病诊治培训.ppt
重症手足口病诊治.ppt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ppt
手足口病诊治.ppt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ppt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相关DOC文档
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和分析.doc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相关其他文档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rar
标签 >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编号:723714]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