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爷爷的压岁钱第一课时 课 题 1 爷爷的压岁钱知识要求:1、会认 6 个生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培养:从课文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 之间真挚的亲情。重 点 从读中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难 点 在熟课文的基础上能体会体会祖孙之间的浓浓的亲情。教 法 读中感悟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会得压岁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压岁钱的文章。板书课题。二、初读文章1、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几件事?都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学生汇报。2、再读课文要求:圈画课文中要求会认
2、和会写的字,在读中认识这些字。学生读文。 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这些字的字义的?3、小组读文要求:看谁读的又快又流利。评价。4、悟你读懂了什么?爷爷给我几次压岁钱?分别都放在什么地方?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交流,不会的问题在读中解决。25、根据课文内容分段学生根据问题独方分段,师相机指导。三、自由读文四、交流:你拿到压岁钱是什么样的心情?有哪些想法?板书设计 1、 爷爷的压岁钱压 藏在鸡窝里岁 藏在菜园里钱 藏在“我” 的衣袋里第二课时知识要求:1、会写 12 个生字,理解并读写“一往情深 ”等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培养:从课文
3、中感受爷爷对后辈的关爱和寄予的希望,体会爷爷与“我” 之间真挚的亲情,培养珍重亲情、珍惜生活、珍爱人生的美好品德。重 点 理解爷爷说的话的深刻含意,从爷爷的话语中感受对“我” 的关爱和深切希望,难 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弄清叙述顺序,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 法 读中感悟、合作学习教 具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爷爷每次给孙子压岁钱的时候,都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试用一种更朴实的方式引导孙子去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爷爷的压岁钱。板书课题。二、读中学1、学习第一段指名学生读文。想象:接到压岁钱时我应该是什么样的心理?思考:现
4、在让我回味的是什么?师介绍时代背景。2、学习第二段3学生自由读课文。 联系上节课学生掌握的知识学习课文。合作:这段可以分为几层?说说分层的根据。(1)指读第一层这一层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读爷爷的话。引:这压岁怎样得来的?农民养鸡有什么用途?结:农民养鸡是为了攒零用钱,贴补家用,可以这压岁钱来得不容易。讨论:爷爷是想通过把压岁钱藏在鸡窝里让我明白什么道理呢?学生根据以上学习方法自学第(2)(3 )层。3、学习第三段指名学生读课文。讨论: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予希望的对象了,具体说一说爷爷对母鸡、土地和我的希望是什么?三、悟爷爷没有直接把压岁钱交给我,而是通过让我找压岁钱的方式领悟他寄予的希望,
5、他“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是什么? 板书设计 总起回忆爷爷给“ 我”压岁钱 希7 岁时藏在鸡窝里1 爷爷的压岁钱 分述 10 岁时藏在菜园里 12 岁时藏在 “我”的衣袋里 望总结“我”的感悟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爷爷藏压岁钱的背后有着深切的希望。不足之处 学生只停留在读、品的程度上,没有从写作方法上去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2、花边饺子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理解并读写 “大吉大利”等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力培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 妈妈”互相关爱的深情。重 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6、读课文。难 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我”和“ 妈妈” 互相关爱的深情。教 法 熟读课文、感悟课文教 具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同学们爱吃饺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饺子的文章。板书课题二、读文1、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交流。2、再读课文要求:圈画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师指名学生接力读文,检验学生识字读文情况。出示生字新词,要求学生认读,联系上下文解释字、词含义。3、自由通读全文思考: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交流。小结:课文一共可以分为三段。讨论课文结构:总分4、悟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记叙的?(花边饺子)妈妈包花边饺子是为了谁?我包花边饺子又是为了谁?从中可以读出
7、“我” 与妈妈之间的什么感情?三、指导书写1、学生认读生字词,说说记字方法2、练习书写3、找多音字 “和”、“据”、“调”四、总结: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花边饺子的事吗?你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感情? 给课文划分段落5板书设计 2、 花边饺子妈妈给我和弟弟包饺子母子情我给妈妈包饺子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足之处 分段时有学生把第二自然段划分到第二大段说明学生对分段的依据掌握不够准确。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妈妈”两代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深情,懂得回报亲情。能力培养:学习表达思想
8、感情的方法。重 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难 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教 法 层层深入教 具 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饺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许多中国人都喜欢吃饺子,但是课文中的饺子被捏上“花边” 以后,便不再平常,它是母爱的一种独特表现方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边饺子板书课题二、读中学1、学习第一段指名学生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很喜欢包饺子?把出重点词,指导朗读。62、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当时的生活条件怎样?是不是随时都可以吃到饺子?为什么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
9、同的饺子?你认为有可能是哪两种饺子?它们之间会有什么不同?我和弟弟把饺子弄混,妈妈是怎么做的?说明妈妈的什么品质?妈妈为什么包花边饺子?这里面蕴含了什么?指导朗读。3、学习第三段思考:现在家里生活条件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画出妈妈包饺子时的欣喜。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里面包的到底是什么?妈妈吃到花边饺子高兴吗?指导朗读。三、结:你的身边有哪些亲人间感人的事,讲给大家听。体会花边饺子的深刻内涵板书设计 2、花边饺子花边饺子 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包 母子情深长大后:我给妈妈包花边饺子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在读书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母子情。不足之处 学生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父母的
10、爱,缺少感恩的心。父爱的高度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给予“我”的能力支持和深沉的爱,以及“我” 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能力培养: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重 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难 点 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7教 法 阅读感悟教 学 内 容 一、导入父亲的爱是大多数人都体会过的,它深沉而含蓄,常常撼到人心。父爱可以有方式,可以有深度,但父爱的高度是怎么回事呢?是一种什么样的高度呢?让我们带着强烈的期待赶快到课文中
11、去领略一番吧。板书课题。二、读中学1、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2、小组读文要求:圈画生字,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都和什么有关?3、按课文内容分段小结,要求学生说出分段的依据。4、分析第一段:指名读文,说说这段起到什么作用?第二段:自由读文,画出能体现出父亲喜爱电影的句子。讨论:父亲看电影至少要站一个多小时,为什么还要带上不懂事的“我” ?指导朗读。第三段:自由读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指导朗读。第四段:齐读课文,体会父爱的伟大。师指导朗读、分析句子所蕴含的意思。三、结:板书设计 父爱的高度小时候托着露天电影 基石 赞美、感悟长大后披衣8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在读文的基
12、础上感悟到在生活中的小事中蕴含着父亲无私的爱。不足之处 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的不够透彻。古诗三首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1、会认“ 茱 ”“萸”2 个生字,正确读写“佳节、春晖、艰辛” 等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并能默写。能力培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重 点 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 点 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 法 读中感悟教 学 内 容一、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有关描写亲情的古诗。板书课题。二、读中学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会认“ 茱”“ 萸”2 个生字。2、小组内读古诗讨论
13、:正确认读、理解“独、佳节、茱萸”等词语含义。班级交流汇报。3、小组比赛读古诗要求:读出断句,能让听众听出韵律感。 评出读得好的小组给予表扬,让同学说说读的好在哪里。4、再读古诗要求读出韵律5、解义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说说诗意。6、思考: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一种亲情?(兄弟情)9你还读过描写兄弟情的古诗吗?说给大家听。7、扩展:你还知道王维的哪些古诗。根据以上方法学习游子吟、别母三、开展赛诗会要求: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四、背诵古诗五、练习默写六、课外扩展:找出描写亲情的古诗,读读、背背。板书设计 古诗三首思念亲人异乡、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想象情景登高、插茱萸写景:临行密密
14、缝游子吟 抒情: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爱无私)别母 写景: 雨夜不眠图抒情: 梦里思亲人 骨肉分别 依依不舍教学总结 成功之处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初步会解释大意。不足之处 默写古诗时出现同音字混淆现象。“口语交际” 先倾听,再转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 本次口语交际设计的是“先倾听,再转述”。从能力发展看,这是在三上年级简单转述基础上的一次提升练习,是对学生听、记、说能力的一次锻炼;从内容选择看,“听”和“转述”的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是本单元主题的拓展。课文中的提示语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对这次口语交际的安排和“听”“记”“说”的总体要求,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5、是对“听”和“记”的具体要求,第四和第五自然段是对“转述”的具体要求。设计理念“听”与“说”能力的发展应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实践,不是“明白”或是“懂得”了就代表实现了,而是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大量实践才能达成的。因此,本设计强调“明方法重实践显个性”,从而完成“方法引路实践习得个性发展”的学习过程。10教学目标1能听明白教师读的文章的内容,并记住内容,能准确清楚地转述出来。2学习记忆文章内容的方法。3培养认真倾听的态度,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表达。教学重、难点听,要听得明白;记,要记得清楚;说,要说得准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男子汉、衣角的硬币等亲情文章,学生课外搜集一篇自己受感动的亲情文章。教学过程一
16、、复习引入揭课题1复习旧知。三年级时我们练习过“转述”,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说一段话,请你转述给现在不在课堂里的张明同学听。(请一生在教室外等候)教师深情叙述:殷殷的血缘,融成生命的河流;绵绵的亲情,铺就成长的道路:寒风瑟瑟,雪花飘飞,心系游子的母亲,送你一件厚厚的棉衣;成长路上,过年时节,朴实的爷爷,送你一份特殊的压岁钱;轻轻捏在水饺上的穗状花边、露天电影场里父子特殊的高度,都在记忆的河床上,洒满了亲情的贝壳,贝壳上刻满了感恩的纹路,每一条都那么深刻、悠长今天老师将为同学们送上一篇美文,它朴实无华,却能够深深打动人心,情感蕴藏在细节中,成为永恒!2学生运用原有能力转述给原在教室外等候的同学听。(通过听的同学的收获进行评价与点拨。教师提醒学生抓主要内容,注意人物语气转换,适当记忆优美感人的语句。)3揭题。刚才我们倾听一段话并进行了转述。这节课,我们要听一个故事,并讲给别人听。板书:先倾听,再转述(以复习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新知学习前的“热身运动”,在心理、能力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二、阅读课文明方法1在听文章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想想要听清什么、记住什么、说清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故事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