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102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再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兴趣的激发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总导演” ,如果能在充分认识和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拿出一点智慧、运用一些谋略,进行有效的激趣,不但能使课堂张弛有度,还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地投入学习并有所发展。几年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及教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他们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受思想观念、传统定势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等因素影响,有些信息技术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学服务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整、改进和提高。 案例启示敢问“兴趣” ,路在何方 1.追求兴趣点,脱离了教学重点 案例 1:共享资源一

2、课教学片断。 师:(热情洋溢)今天老师有个小游戏想跟大家分享,你们想玩吗?生:(异口同声)想。 师:(通过投影仪播放 Flash 动画游戏埋地雷 ,当玩了一半,吊足学生胃口的时候教师突然停止播放) 你们想玩吗? 生:(大声地)我们也要玩。 师:(微笑)要玩可以,不过这个游戏老师把它放在了教师机的 E盘下的“游戏”文件夹中(教师边说边演示) 。打开文件夹后,还有“萝2卜蹲” , “猫捉老鼠”等游戏。 生:(高声地)哇,我们也要玩。 师:同学们怎么做能玩到老师这些游戏呢? 生:网上邻居。 (一学生大声喊) 师:(欣慰地)对!但打开“网上邻居教师机” ,里面并没有(边演示边说) 。还要怎么办呢? 生

3、:(基础较好的)还需要设置共享。 师:(欣喜地)对!谁能设呢? 学生上台演示,第一位同学没成功,大家着急了,大叫:“下去!下去!让来!”幸好第二位学生设准确了。 师:(大喜地)非常好!大家学会共享文件夹的设置了吗? 生:(大声地)学会了。 师:下面请大家先在自己机器的 E 盘下新建一个文件夹,把它重命名为“游戏” ,并设置为共享,一会儿你把老师的游戏拷贝到刚建好的文件夹里,然后你就可以玩这些游戏了。一定要先建好文件夹,这很要紧,因为等会儿还需要你把从网上下载的游戏放在这儿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 学生急不可待地开始操作。 反思:案例中,由于教师选择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游戏作为新课的导入,学生兴趣一下

4、子就高涨了,教师再顺势抛出学习任务一切似乎很圆满。但课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时,却发现不尽如人意,有的没有设置共享,有的没有把文件夹按要求重命名,甚至有的连文件夹都没有3新建。为什么?问题主要出在虽然教师创设的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但这并不等于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兴趣点并不在学习内容上,而在于游戏上。例如,在设置共享时,第一位学生没设好,其他学生都很着急。但这个着急是为不能尽早玩到游戏而着急,而不是因为学不好而着急,在同学演示的时候也不认真学习操作步骤,只希望早点完成。教师问大家是否学会共享文件夹的设置时,有的学生只是随声附和而已。教师布置任务时,有的学生早已急不可待地在打开“网上邻居” ,对

5、于教师的话却充耳不闻。 2.追求生活性,脱离了客观实际 案例 2:初识 PPT一课教学片段。 一上课教师开始播放悠扬动听的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学生无人回答。 师:你们都不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有学生小声说:不知道,是什么歌啊? 师只好自问自答:这首歌的歌名就是谁不说俺家乡好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深厚的感情。那么,同学们对自已的家乡震泽,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 反思:谁不说俺家乡好应该是一首挺有名的歌,这位教师以为学生即使不会唱,也应该听过,回答出歌名是肯定没问题的。但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一首

6、20 世纪 60 年代走红的民歌,对于现今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当陌生的。何况现在的学生喜4欢的都是流行歌曲,对这样民歌风味的歌曲根本没有兴趣。 3.追求悬念性,忽略了成功体验 案例 3:“插入表格”一课的教学片断。 一上课教师开始播放悠扬而富有深情的诗朗诵游子吟 。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上课的学生都被吸引了,这个足足有 5 分钟的诗朗诵却让所有人都困惑了:不清楚游子吟与插入表格到底有什么关系。后来,教师终于从游子吟引到母爱,从母爱引到母亲节礼物,最后对母亲节礼物种类的数据调查进行统计,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最终才算转到课题上来。而此课后续的内容跟这个情境完全是脱节的。 反思:案例中,教师以深情的诗朗诵作

7、为新课的导入,是为了创设活动情境,生成教学资源,但这样的激发兴趣只简单地停留在了学生浮浅的感官体验层面,未能触及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课程节奏不紧凑,诗朗诵在完成它的课堂导入使命后,后面的课堂再也未被提起,这样形式化的兴趣激发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 深度探寻把准“兴趣” ,实现有效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常常是各种音响效果齐上阵易形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场面,而事实上,很多“精心”的设计却沦为可有可无的背景。我认为基于学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基础,有效激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需要有兴趣支撑的平台,如果以学生熟悉的客观事物作为背景平台,无疑对快速激发其

8、兴奋点是有益的。例如,在5教学欣赏音乐这一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再引导学生下载,这样学生们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一般来说,学生的兴趣大都产生于好奇心、探求欲、满足感,而这一切心理的产生基本上都是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作基础的,如果我们所选择的激发情趣的事物是他们所不熟悉的,无疑就失去了这个基础。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并使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接,从中寻找激发学生情趣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敷衍了事,简单应付。 2.针对目标,有的放矢 手段从属于目的,兴趣的激发不能离开一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通观那些成功的案例,或巧设导语,引出正题;或创设情境,激起

9、探索欲望;或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无不有的放矢。但是,像上述案例 1 中的教师那样,激发兴趣时,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性很大。还有的教师,为了把课包装得非常“精致” ,更是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用各种音像游戏向学生狂轰滥炸,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好好的一堂课却变成了“阅兵式” 、 “时装秀” 。课上学生嘻嘻哈哈,快乐无比,课下独立操作时却无从下手,毫无办法。此种局面真是不可不防。 3.把准兴趣点,因势利导 正确的激趣途径,应当借激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把激起的兴趣及时迁移到较深层次的情感思维和深入探索上,教师则“退居二线” ,仅起导向作用。学生研讨前,教师以激趣手段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创造欲望;研讨中,教师“相机诱导” ,随机点拨;研讨告一段落,则及时肯定,让学生既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又激发了继续深6入探求的兴趣。这样,兴趣研讨成功兴趣研讨螺旋式上升,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研讨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发展兴趣,兴趣便会逐步上升为“乐趣”或“志趣” ,进入一种崭新的较高的学习境界。这需要教师改变单向灌输、包办代替的“激趣”方式,留出空白,让学生当主角,自激自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