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耽美文化在青少年女性群体流行的心理原因及影响【摘 要】耽美文化是近年来愈加流行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一种很特别的青少年女性亚文化,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文章从耽美文化的内涵和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主要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和研究青少年女性群体接受耽美文化的原因,分析和研究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的影响,以及对相关不良影响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耽美文化;青少年女性群体;心理原因;影响 耽美文化是近些年来逐渐开始为大众所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青少年女性亚文化,它的基本视角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女性群体的视角,重点关注的是美型的各类男性形象(包括现实的与虚构的)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的包括爱情在内的各类唯美
2、情感,体现着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耽美文化始于日本,随着华语“女性向”耽美同人网络小说的创作与传播、耽美同人动漫以及衍生出来的原创耽美同人视频的创作与传播逐渐成型。耽美文化有自己特定的话语和圈子,有很多青少年女性热衷的各种相关话题,并且也在不断制造着新的热门话题,例如 2012 年沸沸扬扬的“宏迪恋” (明星王力宏和李云迪的配对)就是因耽美文化的影响而诞生的热门话题。耽美文化在青少年女性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接受群体与影响,非常值得关注与研究。 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和探究耽美文化的青少年女性接2受群体,研究这一群体为什么会接受甚至沉溺于耽美文化的世界,分析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影响。 一
3、、耽美文化的基本内涵 耽美,意为“沉溺于美” ,来自于日语,最早见于日本的一个文学流派耽美派,后来随着日本少女漫画“少年爱”作品的使用与传播流行开来,一般指代“美少年之恋”的少女漫画作品。其后,日本的这类漫画作品传入台湾、香港与大陆地区,喜欢这类漫画的青少年女性基于自己对漫画人物的热爱,开始创作以自己心目中的漫画人物为原型的原创小说,尤其关注其中的男性角色之间的情感互动,进行“同志情侣”的创作,这就是最早的同人作品和同人女群体。 随着网络的发展,尤其是大量网络文学网站的出现,为耽美同人作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平台。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的基于漫画、小说、影视作品的耽美同人作品,
4、也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耽美原创作品。这种流行于青少年女性群体之中的耽美作品通过网络迅速扩散,逐渐地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一种特殊的青少年女性亚文化。 耽美文化的共同特质就是:耽美作品的生产和消费者绝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女性;耽美作品是一个以想象中的男性为主的世界,关注的焦点是各类美男和美男之间的情感互动、爱情故事;有自己特定的圈子和话语体系,会制造各类“耽美向”话题。耽美作品与同志文学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同志文学中的同性恋作品,是现实主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主要都是男性,主要表达的是男同性恋这种边缘爱情的矛盾痛苦与现实3磨难;而耽美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它的梦幻气质与女性文化立场,它是女性对于男性世界
5、好奇和想象的产物,男子之间的恋情只不过是最适合的表现形式,最主要承载的是女性对于理想男性和纯粹爱情的探讨与向往。耽美文化的流行与传播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它首先影响的是青少年群体尤其是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取向。譬如当下中国社会对于男性形象的审美,由过去的偏阳刚雄浑到当下的偏精致柔美,各类男性选秀节目中最受青少年女性欢迎的是精致美丽、纤瘦修长的花样美男的类型。耽美文化还影响到一些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出现了观剧的“耽美化”倾向。譬如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尤其是原来最重阳刚气质的武侠剧出现了被戏称为“基情四射”的“腐”质剧情(这些定性主要是被青少
6、年女性观影者观赏出来的) 。观剧的青少年女性群体也会即刻在自己所属的论坛中制造诸如“陆花” (出自陆小凤传奇 ) 、 “傅叶” (出自天涯明月刀 ) 、 “猫鼠” (出自七侠五义 ) 、 “正泽” (出自新神探联盟 )等等男性人物配对(简称 CP)和相关话题及相关作品如小说、视频、漫画等等。这些话题的中心就是各类美好男性以及各种暧昧系或者激情系的情感八卦。这种文学艺术审美的“耽美化”本身就体现了耽美文化的影响。二、耽美文化在青少年女性群体中流行的心理原因分析 已有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耽美文化的主要生产和消费群体是青少年女性,而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女性群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4为什么青少年
7、女性会沉溺于耽美文化,或者说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有着怎样的吸引力?接下来本文将主要基于心理学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耽美文化可以同时满足青少年女性本我和超我的要求 14-18 岁的青少年女性,作为耽美文化的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群体之一,之所以接受和传播耽美文化,是因为耽美文化可以同时满足她们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青少年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从生理角度来看,这一时期,青少年身高和体重加速增长,第二性征开始发育,性开始成熟。对于青少年女性来说,雌性激素开始分泌,促进了性腺的发展,因此她们开始产生了性萌动,需要一定的途径来释放这种性萌动。但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性文化一直都
8、是属于一种耻感文化,对于中国的女性而言尤其如此。因此她们不会公开大胆的去探索性知识。在某种程度,耽美文化作品是一种折衷,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类一切欲望的源泉。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自我的要求。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具
9、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5三是追求完美的境界。 青少年女性开始产生性萌动,阅读性爱描写会将自己带入女主角,而由于超我的作用则会产生对自己的谴责、鄙视以及内疚等负性情绪,但另一方面,由于这样的阅读会给自己带来本能的快乐和满足,这就产生了矛盾。该怎样解决这样的矛盾呢?耽美文化作品对此提供了一种折衷的途径,成功的避开了这一矛盾,因为耽美文化作品里描写的是两个男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那是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样就没有了道德的约束,并且能体验到来本我满足的快乐。而在 14-18 岁的年龄阶段已经接受了耽美文化的青少年女性,在进入青年期后,也会顺理成章地接受和关注耽美文化作品
10、。 (二)耽美文化可以满足青少年女性猎奇和追求刺激心理 从自我发展来看,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我的思想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表现为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进入了“自我发现”阶段,他们似乎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并且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认为别人总会关注自己。因此,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追求新鲜、刺激、独特的体验来感觉自己的存在和与众不同。但是对于充满无限活力的青少年来说,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所以他们会寻找其他途径来满足自己猎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耽美文化
11、的出现正好为青少年女性满足这种心理提供了平台,对她们来说,越是禁忌的、神秘的,就越充满了诱惑。耽美文化中的反传统、非主流甚至禁忌之爱更能6激发新奇刺激的体验和享受,这种充满刺激的历程是日常生活无法给予的,这就使一些人不自觉地沉迷于想象中的充满新奇与刺激的男男禁忌之恋的描写之中。 (三)耽美文化是女性主体意识表达的绝佳载体和形式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开始觉醒,而现代社会背景下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们不自觉地将耽美文化作为表达女性主体意识的工具,最终使她们喜欢和欣赏耽美文化并沉溺其中。人类书写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男性中心主义的历史,男性话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而女性则长期
12、以来处于一种被书写、被塑造甚至被赏玩的地位。现代社会背景下女性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女性有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她们基于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张扬,以小说、漫画、创造社会的热门话题等等诸多形式表达自己对于主体性的追求。而耽美文化给这种主体性意识的表达提供了绝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耽美文化是一个男性的世界,而这个男性世界是由女性创造出来并积极消费的。在耽美文化的疆域中,女性开始了对自己理想男性形象的书写和欣赏,对于纯美爱情的书写和欣赏,男性成为女性书写的对象,成为女性塑造和欣赏的对象。这种书写权力的反转带给了生产和消费耽美文化的青少年女性以极大的快感和心理满足。 (四)同伴的影响促进了耽美
13、文化在青少年女性群体中的传播 自我意识的发展促进了成年初期自我的形成,自我的形成是以自我同一性确立而获得安定的心理状态为标志的。根据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7青春期青少年面临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对于自己的一些隐私和自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时感仿徨迷失,需要有替代品来填补。这一时期,周围的伙伴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是最大的。当所处群体中的一两个开始接触耽美文化后,其他人也会渐渐受到影响。慢慢的,由于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以及对自我独特性的坚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耽美文化,这个时候在群体内大部分成员接受欣赏耽美文化后,如果还有青少年坚持传统的观念不接受耽美文化,那么就会被他所在的群体排斥,为了避免这样的
14、排斥,她们也会开始学着接受耽美文化,从同伴处获得理解与支持,从而形成一种互动学习互动支持的模式。这种情况发展到后来,以至于在性取向或性取向评判标准问题上,很多青少年女性已经不再在乎传统主流的声音,只在乎与其有共同价值观点的同伴如何去看。 (五)青少年女性对梦幻爱情的向往 另外,有研究发现,大部分爱好耽美文化的青少年女性群体集中在城市之中,农村环境下的这一群体数量就很少。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农村中有早婚的传统,所以农村女性有途径可以发泄自己的性萌动,另外也可以满足她们对爱情的憧憬,而城市中的青少年群体,往往怀抱着对梦幻爱情的憧憬,对纯粹、唯美浪漫爱情的向往。在耽美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之中,譬如美少
15、年与美少年的相恋,这是不会涉及到生殖的更加纯粹的美好爱情,同时因为是禁忌之恋,需要冲破许多阻碍,反映了更加执着纯粹的爱情,这样就满足了很多青少年女性对梦幻纯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总之,耽美文化在青少年女性中的流行与她们特殊的心理特性是分8不开的,耽美文化反映了青少年的典型心态:她们想与社会保持距离,想要与众不同;身体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这一典型矛盾让她们想要在粉红色童话的保护下暂时逃避,她们在“耽美”这个保护伞下面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沉浸在一种虚拟世界中,满足自己童话般的梦想。并且出于青少年的单纯和理想主义的心态,她们还把它渗透到自己的价值观当中。 (六)其他客观条件和原因 耽美文化在
16、青少年女性群体中的流行,其形成原因除了上述的心理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客观条件和原因。耽美文化盛行的其他客观原因主要有:网络的普及为耽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地传播平台;当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更强也更加开放,为其他文化的融合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社会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发展,为耽美爱好者构建自己的特殊群体提供了机会;后现代主义和消费文化的盛行也是促使耽美文化流行的重要原因。三、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影响 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影响是有两面性的。耽美文化存在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满足了广大青少年女性的心理需求,激发了青少年女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带给了她们愉悦感和情感心理的代偿性满足,但同时也对青少年女性产生
17、了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耽美类作品质量的良莠不齐以及一些极端追求猎奇、猎艳以及刺激心理满足的低俗作品可能会对青少年女性群体的健康心理、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养成产生消极影响。 耽美文化的主要传播渠9道与平台是网络,而网络管理层面对于耽美文化的认知、监控与引导尚有许多空白区域,也可以说,目前耽美类作品的写作和阅读都处于管理缺位或者管理不当的状态。由于社会大众甚至学术界对于耽美文化这种青少年亚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得耽美文化作品的生产缺乏恰当的价值评价与积极的引导,以至于充斥网络的耽美作品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这一方面使得管理部门在行使监督和管理权力时容易有“一刀切”的武断处理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18、,反而会有反弹效应,很快就会恢复原状。另一方面,这种管理与评价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低俗作品的生产和传播。这种片面追求感官刺激与享受、无视社会主流伦理道德的作品肯定会对青少年女性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耽美文化可能会影响青少年女性的婚恋观。 有调查发现,很多深度爱好耽美文化的青年女性在婚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她们声称,看到喜欢的男性时,会条件反射般的给这样的男性进行男男配对,而不是去考虑自己跟这样男性建立恋爱关系,因而在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遭遇了一定的障碍与问题。这种现象虽然只是出现在小部分的被称为“耽美狼”或者“腐女”的青少年女性群体身上,并不是普遍存在于这一群体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的出
19、现就应该使我们要警惕耽美文化对于青少年女性群体在这一方面的消极影响。过度沉溺于耽美文化作品的青少年女性,由于对想象和现实的混淆,或者过度理想化地追求唯美梦幻的爱情等等,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健康的婚恋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最后,耽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群体的低龄化发展趋势为针对这一群10体的教育引导提出新的课题。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大多研究者比较认同的结论是:耽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力群体年龄分布是 14-25 岁之间的青少年女性,尤其是以女大学生群体和城市白领青年女性为主的人群。但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的广度与深度的推进,耽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主力群体有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比如,14 岁以下的
20、低龄中学生成为耽美文化的新兴消费群体。相比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性认知的 14 岁以上青少年女性群体,这种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使得耽美文化的不良影响加大。如何对这一群体进行适时适当的引导、教育和干预就成为摆在所有管理者和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学术界要加强对于耽美文化的认识和研究,对于耽美文化生产和消费群体的认识和研究,管理者和教育者也需要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引导与干预。耽美文化在青少年女性群体中的流行以及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说明我国在青少年性教育、性别教育、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如何去弥补这种缺失和不足是全社会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都睿,任敏.解读“同人女”文学创作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根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247-249. 2 阮瑶娜.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08. 3 王萍,刘电芝.“同人女”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青年研究,2008(10):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