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083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摘 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目前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在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依然存在道德功利化、失责化、失信化等问题。因此,根据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从社会、高校、家庭三个角度寻找原因,并提出三位一体、师生共建、古今结合的具体教育引导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现状;对策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 “道德” (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 ,意为风俗和习惯。它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

2、础服务。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德育是其首要任务,必须认清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注重大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为祖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全面揭示,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道德现状的研究十分热门,据多数专家、学者的实证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在一项涉及全国 7 省市的 1055 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赞同损人利己的为67.01%,利己不损人的为 22.94%,利己与利人统一的为 67.01%,舍己利人的为 7.96%。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2面: (一)以市场为中心,追名逐利,道德趋向功利

3、化 改革开放 30 多年,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的突破,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学生的数量。然而,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更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也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受功利主义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在道德取向上趋向实惠。 ”从而导致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倾向于把价值取向与社会结构的变化相联系。 “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自我、注重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意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 ,倾向

4、于奉献与索取并重。 ”以至于有些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漠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追名逐利,道德趋向功利化。 (二)以理论为中心,知行失调,道德趋向失责化 关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以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须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正途。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基本上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仰,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其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却仅将道德规范挂在口头上,行动与所言相左,最终的结局是表里不一,知行失调。在现实生活中“爱护公物,对人有礼,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应懂得的最起码的社会公德。但在当今大学生中社会公德被淡化的情况随处可见: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在教室桌面上乱写乱画,课后无人擦黑板,在公交车上装

5、睡以回避让座,在课堂里谈情说爱、搂搂抱抱3等。 ”此外,当代的大学生,内心都有强烈的报国之志,但缺乏具体的行动,明知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然而轮到自己时又借故推托;对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却又往往视若无睹,道德责任意识严重下滑等。 (三)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失范,道德趋向失信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信用经济时代,诚信、信用的问题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成了社会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储备军,大学生日后都将要走向社会,他们的诚信人格素质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将会影响着个人、集体、甚至国家事业的发展。然而现阶段,高校出现了一系列失范的道

6、德行为。“不仅有学生考试作弊,求职中履历“掺水” 、作假,利用高科技手段舞弊、找人代考,而且还出现了论文作假,毕业生不返还助学贷款的失信现象等等不诚信行为。 ”这一切都将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适时地推出了指导性文件:2001年 9 月 20 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基本道德规范所强调的“明礼诚信” ;而后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大的报告更直接地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趋向失信化,必须引起社会、高校的高度关注。 二、深入分

7、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形成原因 (一)轻视外因,忽略社会文化环境建设 道德品质是道德认知外化表现,没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就无法实现4向高尚道德品质的转化。社会文化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群众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文化有优良和拙劣之分,大学作为重要文化传输基地和媒介,也遭受着社会大环境下不良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下,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成为一些人的价值标准,导致部分大学生过分注重自身生存状况而忽视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在承认市场经济取

8、得的成绩时,也要正视其对社会价值认知,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的不良影响。 (二)本末倒置,高校德育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培养的基地,不仅肩负着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责任,更加承担着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与情操的塑造的责任。大学培养的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荟萃的人,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人。借着教育改革的春风大学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然而事实上,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据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的同学在公共场合有践行内心道德的愿望,但是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只有 12%。理论的学习对大学生具备良好道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践行道德

9、才是重中之重。高校应该积极的为广大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他们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真正的达到德育的内化,让良好的道德成为一种习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三)寻根溯源,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不实 5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与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及接受的家庭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当前我国家庭基础教育的形式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一些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决定了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是低层次的。家长过分看中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孩子与外界的隔离,与社会实践的脱节,与人交往的冷漠。另一方

10、面,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导致孩子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卢梭在爱弥尔中描述的爱弥尔,其在生命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教育与之相适应,而现在许多家长恰恰忽视了这最关键的一点。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如今大学生个人中心主义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以及道德素质的整体滑坡。 三、科学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对策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滑坡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为了有效阻止趋势的蔓延,必须提出着实而有成效的对策。 (一)三位一体,营造良好德育氛围 邓小平曾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而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育,还指社会以及家庭的教育,在一

11、个人一生的教育中三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教育的合力,塑造有德大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首先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应该依法取缔黄赌毒、非法网站,同时大力弘扬社会各个阶层的道德模范的精神,树立社会道德标杆和榜样,使社会真善美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社会假恶丑得以远离校园。此外,高校作为6大学生德育建设的主要阵地,应该把大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开展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道德实践课教育,通过暑期“三下乡” 、学雷锋、进社区、义务献血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高校可以借助信息化,打造网络道德教育平台,打破空间的距离,弘扬社会美德,营造良好的大

12、学道德学习环境。就家庭方面而言,父母应该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社会的良好风气。对子女的恶习陋习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纠正,对其良好品质给予急时的褒奖和肯定。这样通过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者的协调配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才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二)师生共建,造就德育最佳效果 孔子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几乎所有的师范大学都会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校训,来解释何为“师范”之意。教师作为高校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言行举止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位学生。教师的爱生敬业精神,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以及良好道德修养,言传身教和示范作用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道德影

13、响,直接影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高校的首要任务是选拔高素质的教师,组建结构合理专业素质及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可以通过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两个渠道,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在德育学习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德育教学的主导能力,也更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当今的大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7当代大学生在追求良知与良德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学好扎实的理论,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敢于抵制社会的歪风邪气,弘扬社会美德主旋律。从尊师,到爱护同学;从不乱丢垃圾,到言行举止文明;从关爱老

14、人,到诚实守信等,实现内外一致,德行一体。 (三)古今结合,培育高尚德育品质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我国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重德重礼是我们的历史传统。作为当代的学生,应该秉着“取其精华,弃之糟泊”的原则,继承并发展这些美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志,依然是当代大学生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当今大学的教育,要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下,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媒体技术,弘扬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良好的道德素养。坚持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使其增强民族的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

15、储备人才,承担着国家文化建设重任,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实际中继承,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掌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形成具备完美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四、结语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主流是好的,反应当代大学生高尚道德的事件不胜枚举。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存在的道德功利化、道德失责化、道德失信化等问题,只存在于少部分大学生的身上,通过社会、8高校、家庭的协调努力,同时运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给予积极的引导。这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必将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 池卫东.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2). 2 刘姝嘉.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及其对策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 3 钟添生.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4. 4 苏园园.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现状与特点探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报,2011(1). 5 刘继荣.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缺失现状及对策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1(3). 6 闫春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3). 作者简介:高振华(1985- ) ,河南周口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德育与青年问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