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佛教比喻故事中的布施思想及价值摘 要:譬喻作为佛教十二部经之一,其存在本身就是为了佛教的弘法度人而提供一种善巧方便。佛教比喻经典以其独特的魅力,使高度抽象思辨的佛教教义穿梭于内容雅俗共赏、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奇特巧妙的诸多比喻故事当中,为佛教自身添加了不少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几则关于布施的佛教比喻故事,阐释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教义,分析佛教布施思想的理论根据,以及布施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比喻故事;布施;无常;慈善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4-0015-05 佛教典籍卷帙浩繁,其结集与传播,既是佛教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佛教发
2、展的有力因素。譬喻作为十二分教之一,历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佛教的传播与普及中独树一帜,无论是作为因明术语、佛经分类,还是类推比较,其大意都是指使用有相似性的事物说明,使人便于理解佛教的教说,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寓深奥于浅显的效果。现代汉语翻译中也将譬喻翻译为比喻。由于譬喻本身所具有的这种特点,使得佛典比喻经和比喻故事在传播和普及过程当中,较之其他深奥的教义解说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一、关于布施的几则比喻故事 2佛教譬喻有的散见于经典当中,有的以故事的形式汇集起来成为专门的比喻经典。本文所选取的几则关于布施的比喻故事,主要取自于这一类比喻经典。佛教比喻
3、经典具有人、物、事、理等四个突出特点1,借助于生动的人物形象、自然界事物、社会现象等人们所熟知的事和理,来表现佛教的基本教义。 1.帝释变化坏王志2。故事讲述佛陀前世为大国王时,怀慈悲心普度众生,广行布施,德被四方。帝释天唯恐国王争夺天帝之位,变化数次从国王处乞讨,破坏国王修行,致其一无所有。还陷害国王妻儿双双入狱。最终天帝作恶下了地狱,国王妻儿无罪释放,其国亦回归国王。 故事通过对国王日常布施的正面描写和帝释天设计让其陷入困境的侧面烘托,在变与不变的对比中成功塑造了一位慈悲普度,爱护臣民的人王。变是指:随着帝释天的设计,国王从一国之主,沦落为凡夫庶人;从坐拥财权,到无权无财;从一家和乐到妻儿
4、入狱,每况愈下。不变是指:国王慈悲布施之心之行不变。首先,行为上,国王坐拥财富之时,常布施救人,一无所有之时,仍不改其志,坚持布施,毫不吝惜。其次,心理活动上,国王在顺境之中慷慨布施,爱民如子,每遇贫民便心生自责,身处逆境,依然不怨天尤人,而反思己身,不愿向帝释天报复,其慈悲待人之心不变。变与不变两相对比,更显其布施之行的难能可贵。而帝释天在故事中以反面形象出现,执着于身份地位,将国王逼得走投无路的同时,自己也走上了不归路,下了地狱。 从这则故事至少可以看出以下两方面的思想: 第一,要广行布施,对待钱物不应执着。国王在坐拥财富之时,就3经常出宫布施百姓,对待钱财甚至权力都毫不吝惜;当其一无所有
5、之时,将身边仅有之物做了布施,不曾吝惜。国王慷慨布施之慈悲心不因境遇顺逆而改变,布施内容从普通钱财衣物到整个国家,这样不贪恋世间财富以及慷慨布施的胸怀都是一般人所无法接受甚至无法想象的。 第二,因果报应的思想。国王之所以德被四方,被帝释天百般设计后仍可化险为夷,一方面是因在顺境之时广行布施,民心所向;另一方面更因在逆境中仍能以善心布施,更显难能可贵。其善心善行不仅造福了一方百姓,也感通了人王神明。最终妻儿、国家都回归国王。而帝释天变化乞讨,动机险恶,手段残忍,自招恶果,转生地狱。作业必招同类果报。 2.四兽养梵志。故事讲述一老梵志隐居山林,狐、獭、猴、兔四兽跟随其听经。山果吃尽,梵志欲寻果盛之
6、处。四兽为留梵志讲经,猴、狐、獭分别找来山果、炒米、大鱼,以供梵志一月口粮。而兔子思索后决定用肉身供养梵志。梵志终被感动,留下继续讲经。 这则比喻故事篇幅较短,涉及人和动物两种生灵,实际也是以动物喻人,主旨明确。 第一,以身命布施的决心和勇气。故事中最让人震撼的莫过于兔子以身命供养梵志的举动,表现了兔子闻听正法的决心和勇气。兔子的舍命供养,一方面布施了老梵志,让其果腹;另一方面也布施了猴、狐、獭等其它动物,能有机会继续听经,闻习正法。 第二,布施所获福德有多有少。一方面,从布施所得果报来看,兔子以身命布施,表现出了其它动物所不具有的惊人勇气和悟性,舍身布4施,既是其供养梵志、皈依正法的诚心和决
7、心,也是其领悟正法的自然行为。因此,兔子后世修成佛道,而猴、狐、獭乃佛弟子,所得果报不同。另一方面,从布施对象来看,兔子投火之前思索:供养一万个凡夫的功德比不上供养一个得道之人的功德。因为得道之人不仅可以自度,亦可度人,帮助他人摆脱痛苦。 3.悭贪为天帝所化喻3。故事讲述伊利沙财富无数却吝啬贪婪,不行布施。帝释天有心度化,先以神通力化为狗倒悬空中、眼珠坠地,来使其布施,又化为伊利沙将其家中财富布施于人,后化为一人在其一无所有之时当面传法,伊利沙终被感化,竭力布施证得佛法。 这则比喻故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布施内容既有财施又有法施。邻居贫人烹鱼施宾客,帝释天布施伊利沙之财富,这两者
8、都属于财施。帝释天向伊利沙宣说佛教义理,引导其向善布施,属于法布施。再如该经中“狗听经喻” ,讲述一只狗昼夜听沙门诵经而脱离畜生道,转生为人,并出家为尼,沙门诵经对狗来说便是一种法布施。 第二,佛教在传播过程当中,特别注重教化方式。譬喻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帝释天针对伊利沙的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了一套教化方法。面对如此吝啬贪财之人,帝释天首先化为狗,以神通引其注意和重视,消除其对佛教的慢心,提示其应慷慨布施,不料伊利沙落荒而逃;其次,化为伊利沙样貌将其财物尽数布施,提醒钱财无常,伊利沙却执迷不悟;最后,帝释天在其绝境中讲法,依次讲说五家分财、四谛、无我等教义,循序渐进将其引上正途。试想,若伊利沙
9、看到贫人布施也能随喜布施的5话,帝释天也许就不用如此费心度化。正是因伊利沙太过贪财吝啬,非一无所有不能让其体会到一切皆空、无我无常的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绝处逢生。 4.鬼子母施子缘4。故事讲述鬼子母有鬼子一万,生性凶残暴虐,食人之子。百姓皆以其为患,恐怖不已。后佛陀感化鬼母,使其皈依受戒,不再食人之子。故事中佛陀对鬼母进行了法布施,引得其回归正道。而对于其他百姓而言,佛陀又做了无畏施。试想,家中有子,对于一般人来说,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却要时时刻刻担心鬼母食子,其内心的恐惧非比一般,定是夜不能寐,佛陀知晓以后设法收服鬼母,解除了百姓的恐怖畏惧之心,何尝不是一种无畏布施?同时也可看出,原始佛教的
10、经典中已经暗含了大乘佛教的某些教义,如无畏施本是大乘佛教所宣扬的教义,然而从这则故事中可见,原始佛教的经典中已暗含无畏施的内容,只是尚未受到重视。 二、布施思想的理论支撑 佛教比喻故事借助譬喻方式,配合教义弘法教化,可谓百态纷呈,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每一个比喻故事所宣扬的思想都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并非空穴来风。 1.无常无我论。无常无我论是在缘起说的基础上产生的,万事万物是因缘和合、变化不定的,不应该执着,因为世人皆不明无常无我的道理,反而于无常无我当中执着常、我,故而佛陀为人们讲授无常无我之法门。特别是在对待布施问题上,这样的理论背景支撑着佛教信众心甘情愿地做布施。就布施来看,首先,财物等外财
11、是无常的,非个人所能主宰。衣服、饮食、田宅、珠宝等外财乃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6离开了必要的条件支撑,再多的钱财也会散失,因此,应将有限的钱财用来布施,可获无限福德。 其次,作为内财的身命也是无常无我的。身命无常,人身乃四大聚合,每个人在未获解脱之前都不能避免生老病死和六道轮回。身体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会随着年龄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个人都不能幸免。因此,对这必然消逝的无常的身体和生命产生我执,认为是我所有之物,贪恋吝惜,便会产生烦恼痛苦。不若随缘布施,利益他人,功德无量。身命布施是布施的极致,同时也体现了佛教彻底的利他主义。“无我利他,不是要消灭自我、取消行为主体,而是要人们毫不利
12、己、专门利人” 。5在必要的时候损己以利他,舍弃小我,成全众生,这种舍生忘死的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是对自己身心和世俗伦理的彻底超越,它代表着人类最高的道德修养。不过,佛教虽然极力鼓励布施,但并不是要人们轻视生命财物,反而应该珍惜生命和钱财,以便持用布施,广获福德,如道略集杂譬喻经 “五百力士为沙门喻”中就指出,财、身、命三者都不可惜,不应执着;但亦不可轻,一旦得遇善缘,广行布施,可获无量福报。 2.业报轮回说。业报轮回说结合了佛教特有的时空观和伦理观,将众生对于生命的渴望依照善恶的伦理道德属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了无限放大。时间上涵盖过、现、未三世,空间上囊括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
13、地狱六道。首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生行善布施,就已经种了善因,只待机缘成熟,便会报诸己身。如旧杂譬喻经 “裸女喻”3中的裸女,就是因前世阻止国王布施衣服给出家人,今生要承7受无衣穿着之苦。其次,三世六道的时空设置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破除对身命的执着。生命无始无终,三世业报,六道轮回,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彻底的结束,因为无始以来的业因会感召新一期的生命承担业报,并再造新业。一期生命的死亡实际上意味着新一轮生命循环的开始。这样就可以帮助人们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自己一期身命的执着。再配合以无常无我说,便对身命布施起到了强大的理论和心理支撑。 3.慈悲观。慈悲观是佛教伦理的重要组
14、成部分。小乘佛教注重自我解脱,侧重于克制自心的贪欲嗔恚,而非对他人的实际作用。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更侧重于度人,给予众生欢乐,拔除众生苦难,极度推崇慈悲理念。 “众生度尽方成正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萨人格在中国更是深入人心。 (1)予乐拔苦。慈悲就是予乐拔苦,慈爱众生给予其欢乐,悲悯众生拔除其苦难。 “饥者食之,渴者饮之,寒衣热凉,疾济以药,车马舟舆、众宝名珍、妻子国土,索即惠之。 ”2这样的财布施是慈悲;众生受无始以来的无明所惑,于生死轮回之中备受煎熬不得解脱,创教弘法,将佛教真理布施于人,助其在轮回之路上解脱成道,这样的法布施亦是慈悲;众生平等,戒杀护生,保护生态环境,甚至舍身饲
15、虎,割肉喂鹰,亦是慈悲。而能于一切时、一切地、一切众生,无亲疏远近,无取舍分别,生绝对平等的慈悲之心,使一切众生自然而然获得欢乐、拔除苦难的悲智双运,是只有佛陀才能做到的大慈大悲。这样的大慈悲为人们的布施行善树立了无法超越的榜样,提升了佛教布施以及人类道德修养的8境界。 (2)自他两利。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为己任,自他两利是其区别于小乘的鲜明特色。慈悲观便是自他两利的集中体现。利他是自利不可避免的途径与方法,只有通过利他才能达到自利。而佛菩萨的慈悲并非为了自利而利他。布施是佛教将自利与利他完美结合的典型。首先,通过布施可以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必要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度过难关,或者获得智慧战胜困难
16、,这是利他;其次,帮助他人,为他人造福可以为自己积累功德,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和境界,这是自利。做一件事情既可以自利,也可以利他,这是伦理道德领域的最优组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甚至损己利他,都将利他的慈悲精神推向了极致。 三、佛教布施思想的现代价值 在古代,佛教徒以布施为主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帮助了一批不幸的社会成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摆脱痛苦,稳定了社会秩序。今天,佛教的布施思想依然可以为新时期的社会和谐提供文化动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拓展新的思路,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 1.提高国民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和谐。首先,布施有助于国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佛教的布施与世俗的慈善
17、不同,佛教布施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无常无我论能有力地破去人们对财物、身命的执着贪恋,业报轮回说又以宗教所特有的道德,调节引导人们主动践行,慈悲理念更是在伦理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布施的道德境界。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布施的对象强调怨亲平等,乃至一切有情无情;动机上强调积福消业,却不住于福9德之相。布施的行为并不因为对象的亲疏怨怼、利益的驱动而有所改变,也正因为如此,佛教的布施才比世俗的慈善更具有感召力和超越性,有助于国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其次,佛教布施有助于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每个人的身、口、意三业都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于困境之中广行布施,帮助他人,或物质补贴,或心灵关怀,都可以给予其生
18、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帮助其走出人生低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别人不如意之时伸出援手,可以有效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避免矛盾激化。以杂宝藏经中的“七种施因缘”3为例,给予他人眼施、颜施、言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等 7 种布施,即便不是金银财宝,依然可以让人如沐春风,获大果报。 2.弥补社会保障体系不足,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佛教布施自古以来就与政府官办的慈善事业相得益彰。佛教徒以慈悲观指导践行布施,在漫长的宗教传承当中,从来就不曾在慈善事业上面有过缺位。现代社会,佛教的慈善布施依然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社会救助事业的开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
19、,可适当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范围,提高救助效率。佛教组织以慈悲之心广行布施,度化他人,可使一部分社会保障体制外的弱势群体得到救助,摆脱生存困境。尤其是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还注重对众生的心灵关怀,给予其走出困境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样的精神保障正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所缺失的。同时,社会救助制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佛教慈善组织作为民间团体,与大型政府性的10慈善团体在筹集资金和布施实践上面都有很多不同,可凭借宗教特有魅力在较短时间内筹集尽可能多的资金;可将筹集资金捐献给公益性慈善团体,委托其代为布施,也可直接由佛教慈善组织用于布施。而后一种方式更直接,针对性更强,速度更快,且项目较为齐
20、全,效率相对较高。其次,佛教的慈善布施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需要政府承担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也正是社会救助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佛教布施的资源是非政府性的,不需要国家的财政拨款,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成员的私人财富和企业捐助,可以缓解政府一部分的财政压力。此外,佛教的慈善布施在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同时,也为富裕阶层搭建了回报社会的平台,这样形成的特殊凝聚力还对缩小阶层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着促进作用。 佛教布施不仅是在其去恶扬善宗旨指导下进行的宗教实践,扶危济困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倡导的道德理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以上佛教关于布施的几则比喻故事可以看出,比喻故事融哲学思辨性与文学趣味性于一体,使高度抽象思辨的佛教教义穿梭于内容雅俗共赏、情节跌宕起伏、构思奇特巧妙的故事当中,在为佛教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同时,也使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深入人心,既引人入胜,更耐人回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荆三隆. 月喻六经注译与辨析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