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90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研究的新进展及启示【内容摘要】最近,学者提出对关系型自我的新看法,认为关系型自我会随激发的关系情景的不同而变化。这种对新的理解必然要求对先前与之相关的心理学概念、理论和假设进行重新探讨。本文将从关系型自我的定义、对社会认知、情绪、动机与自我调整的影响两方面出发探讨此新理论带来的相关影响并阐述这一新视角对管理学相关研究的启示。【关 键 词】关系型自我构念 情绪 认知 关系动机 自我调整 一、引言 长久以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自我是通过独立于他人及社会环境的抽象特质等定义的(Markus 和 Kitayama,19911)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西方人的自我在某种程度

2、上也会通过与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定义。这种对自我的表述被称为关系型自我。关系型自我提出后,因其对人际生活的重要影响而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上,研究者将关系型自我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最近,有学者认为关系型自我是通过情景激发方式产生的。这种对关系型自我的进一步认识可能会为谈判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本文将依据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理论来重新探讨关系型自我的定义、对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调整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阐述其给管理学相关研究带来的启示。 2二、关系型自我的定义 (一)人格特质视角下 关系型自我被定义为人们依据亲密关系定义自我的程度,被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用来区分西方社会个

3、体对人际关系重视程度的差异(Cross和 Madson,1997) 。对高度关系型自我的人来说,关系是自我定义、表达和增强的必要元素;开发、维护亲密关系是个人的首要目标 (Cross 等,2000) 。 (二)社会认知视角下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被定义为记忆中储存的与特定重要他人表征相联系的关于自我的知识(Andersen 和 Chen,20022) 。重要他人是指任一对我们的生命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者我们对其进行了情感性投资的个体。个体在同重要他人的日常接触中会形成多个关系型自我,每个关系型自我都和相应的重要他人表征相联系。由于我们记忆中存在这种联系,所以当一个陌生人激活了某个重要他人表

4、征时,与此重要他人相关的自我的知识将进入工作记忆中。从而导致我们脑海中浮现相关的关系型自我,也就是关联性的感觉、信仰以及自我评估,然后在无意识中塑造我们与该新个体的互动。不同的关系情景将会导致不同的关系型自我被激活。 三、对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调整的影响 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将影响他们的认知、动机、情绪和行为(Markus 和 Wurf,1987) 。因此,对关系型自我理解的变化必然会对先前相关的研究结论造成巨大冲击。 3(一)对认知的影响 人格特征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强调从人际间关系角度去解释自我,突出对个体间相互依赖性的重视。高度关系型自我的人更可能去识别、编码和处理那些能够有益于培养其与他

5、人之间关系的刺激物 (Cross 等,2002) 。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理论认为,关系型自我提供了一个过滤、处理、编码和记忆信息的框架。 首先,关系型自我影响我们对信息的识别,将社会认知的范围集中在那些能够维护被激发的关系型自我的信息上。当正面印象的关系型自我被激活后,寻求与他人建立关系以及情感上的亲密成为人们行为的出发点。此时,他们对能够促进双方关系的信息更加敏感同时会忽视可能损害双方关系的信息(Andersen 和 Chen,2002) 。 其次,关系型自我影响我们的记忆过程。关系型自我对我们记忆的影响体现在其使我们的记忆呈现出与表征相一致的特征。当一个陌生人激活了我们记忆中关于某

6、个重要他人的关系型自我,我们更倾向于记忆这个陌生人身上表现出的与此重要他人表征相一致的信息。 最后,关系型自我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推断。关于某个重要他人的关系型自我被激活后,过去对该重要他人的假设及其与之共处的经历将主导我们当下的认知 (Andersen 和 Cole,19903) 。 (二)对情绪的影响 人格特征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理论强调对人际间依赖性的重视。因此,对高度关系型自我的人来说,能够与他人建立、维持关系是积极情4绪与自尊的重要来源,否则将导致出现消极情绪(Cross 等,2002) 。 在社会认知视角下,关系型自我对情绪的影响更加复杂。通常情况下,当与某个重要他人相关的关系型自我被激

7、活后,我们与此重要他人的情绪体验将会再现。当一个和某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采取的角色和记忆中的角色不一致时将会产生消极的情绪。相反地,如果该陌生人采取了一致的角色那么双方的情感体验应该反映和这个重要他人相关的综合情绪(Carver 和 Scheier,1998) 。 (三)对动机的影响 人格特征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理论认为,对于高度关系型自我的人,关系是个人行为的主要动因。他们更渴望发展和巩固与他人的关系并更倾向于运用能够增强同他人关系的策略(Gabriel 和 Gardner,1999) 。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关系型自我理论认为关系型自我中包含着各种动机成分(Andersen 和 Chen,200

8、2) ,其中具体的动机取向往往与相应的重要他人持有的对我们的期待、标准和回应相联系(Downey 和Feldman,1996) 。当我们的关于某个重要他人的关系型自我被陌生人激活后,相应的动机也将被激活并运用到这个陌生人身上。 (四)对自我调整的影响 传统的关系型自我理论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目标是调整个人行为的依据。高度关系型自我的人可能会在整个互动过程中密切关注自己同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为达到关系目标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根据 Andersen 和 Chen 的观点,不同性质的关系型自我会导致不同的自我调整策略。正面印象的关系型自我会导致关系保护型自我调整策5略;负面印象的关系型自我将产生自

9、我保护型自我调整策略。 激活正面印象的关系型自我的个体所具备的负面特征会对我们看待记忆中的重要他人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积极观点造成影响。个体将采取某些自我调整的策略来缓和这些威胁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Murray 和Holmes,1993) 。激活负面印象的关系型自我会导致关系型自我的消极方面汇集到工作记忆中,从而对自我造成一定的威胁,为了消除这些威胁,人们将更积极地评价他们具备的与激活的关系型自我非重合的自我概念(Andersen 和 Chen,2002) 。 四、讨论 传统上对人际互动行为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建立在西方人群及独立性自我假设之上。因此,对关系型自我的本质及其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可能会为

10、谈判学、组织行为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一)关系型自我对谈判过程的影响 谈判学基本关注于理性而相对忽关系。本文的讨论突出了透过关系型自我对现存谈判学构念与理论进行重新检验的重要性。例如,从关系型自我视角考察谈判中的权力动态。尽管,高权力通常与自利行为(Kipnis,1972)及冲突中的错误判断相关(Ebenbach 和Keltner,1998) ,但当关系型自我可访问时谈判中权力的使用更可能会采取社交回应的方式。同样,关系型自我可能会影响“固定馅饼”偏差及反应性贬值偏差。例如,激发积极印象的关系型自我会减少这类偏差的出现,而激发消极印象的关系自我则会加剧这类偏差影响。 (二)关系型自

11、我对情绪劳动、领导力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6组织行为学因其采取的非关系视角而受到广泛的批评 (Fletcher和 Jacques,1999) 。关系型自我视角将有益于我们对大部分组织行为学现象的理解。例如,关系型自我同样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相关。激发正面印象的关系自我的个体更愿意参与人际交往取向的助人行为(Lee和 Allen, 2002) 。关系型自我可能也与组织中的领导力相关,研究表明:对追随者来说,与自己的领导建立关系对其被赋予权力非常重要(Kark等,2003) 。 参考文献: 1Markus H R and 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

12、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 98(2): 224253. 2Andersen S M and Chen S.The relational self: An interpersonal social-cognitive theoryJ. Psychological Review,2002,109(4):619645. 3Andersen S M and Cole S W.“Do I know you?”:The role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 general social percep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59(3) ,384-3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