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商管理委托代理视角下的家族企业激励机制研究摘要由于家族企业在一般一般中小型企业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家族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研究。随着家族企业的不断壮大与发展,为了更好的经营活动并提高工作效率,许多家族企业引入了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的管理。由此产生了所有者即股东与经营者直接的委托代理关系。文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家族企业与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情况,委托代理理论的形成适应现代化的大生产对规模效应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还有完善的针对家族企业的理论形成。关键词家族企业,委托代理,委托人,代理人家族企业起源于英国的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至今已有
2、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领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的研究,保守估计认为,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1。在中国,家族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截至2007年底,私营企业已经达到5513万户。在这些私营企业中,九成是家族企业,如方太,红豆集团,美的等等2。家族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因此,关注家族企业健康稳固发展变得十分的重要。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时,企业的壮大会超出家族成员数量与能力无法赶超企业扩张的速度,此时便会引入职业经理人,进行企业的管理与经营活动中的决策。1、家
3、族企业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评述家族企业起源于英国的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期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领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钱德勒认为企业创始人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或家族掌有大部分股权。他们与代理人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的选拔方面3。而杰斯汀隆内克等人认为家族企业是以一个家庭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家庭成员在企业的生活和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的所有和参与为特征的。他们还认为大多数家庭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即使这种企业变成大型集团公司,其家庭因素的重要作用仍将延续4。而在国内研究方面,潘必胜认为当一个家族或几个具有紧密联盟关
4、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5。他还根据家族关系渗入企业控制与管理的程度,将家族企业分为三种类型(1)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为一个家族所掌握;(2)掌握着不完全所有权,却仍能掌握主要经营权;(3)掌握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不掌握经营权。马力则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企业的资本和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通过血缘纽带维系,内部管理具有浓厚的家族式色彩6。储小平认为,应该从股权和经营权的角度把家族企业看成是一个连续分布的状况,从家族全部拥有两权到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一旦突破了临界控制权,家族企业就蜕变为公众公司7。台湾学者叶银华提出用临界控制持股比
5、率,将个别公司的股权结构的差异性与家族的控制程度纳入家族控股集团的认定。他认为家族企业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家族的持股比率大于临界持股比率;家族成员或具二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家族成员或具三等亲以内之亲属担任公司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8。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家族企业则是以家族创业并对企业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继承权为基础,通过发展和扩大,甚至充分社会化了的现代企业。因此,可将家族企业概况一个或数个家庭或家族拥有控制全和所有权,并且家族成员在家族企业中具有很强的控制权力和影响力的企业。2、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评述委托代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分支,产生于企业的契约理论。
6、1937年科斯首先提出了契约理论,经过了一系列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的内部关系的代理理论与着重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的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又分为代理成本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文章将着重于委托代理理论进行论述。21国外研究状况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40年中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以来,委托代理理论经历了长足的发展。1973年,罗斯(ROSS)最早给出了委托代理问题的现代意义,他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9。霍姆斯特姆和蒂罗尔在企业理论(HOLMSTROMTIROLE,1989)一文的综述中进
7、一步强调了所有权在解决企业激励问题上的重要性。为解决代理问题,经济学提供了三种激励措施,其一是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直接监督(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督成本高的问题);其二是让代理人承担全部风险,并享有全部剩余索取权,委托人的利益为零;其三是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按一定的契约进行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将剩余分配与经营绩效挂钩。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两权分离的公司实行激励经理努力的方法,不同的只是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比例。后来米尔里斯(MIRRLESS)和斯利格利茨(STIGLITZ,JE)进一步发展了委托代理理论,主要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动不能直接让委托人观
8、察到,从而产生代理人不以委托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形成了现代企业激励理论的核心。他们认为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人们交易过程中的合约关系,在这种合约关系下,为了使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合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并要求代理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10。也就是说,合约机制促使代理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效用。但是代理人在实现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委托代理理论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成本导致了“代理问题”(AGENCYPROBLEM)的出现11。信息不对称
9、和代理人的规避型风险态度,导致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代理成本将决定在合约选择中对代理人行为的控制程度。近20多年来,委托代理理论的数学方法发展非常迅速,主要的方法有“状态空间模型化方法(STATESPACEFORMULATION)”、“分布函数的参数化方法(PARAMETERIZEDDISTRIBUTIONFORMULATION)”、“一般化方法(GENERALDISTRIBUTIONFORMULATION)”等12。西方的委托代理理论是以西方所有制经济为基础建立的,适用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学者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最新贡献之一。22国内研究状况
10、我国对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还处于介绍和借鉴阶段。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赵晓雷的现代公司产权理论与实务、石磊的现代企业制度等著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西方的委托代理理论进行了介绍。易宪容在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一书中从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的角度研究了委托代理问题13。易宪容认为,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就是人们交易过程中的一种合约关系,这种和约关系是为了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合约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并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也就是说,这种合约机制就是要促使代理人采用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效用。而代理人在实现委托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实
11、现自己效用最大化。李必强教授对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结构中实际存在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大会委托董事会,董事会代理股东大会委托的工作任务(主要就重大问题做出决策);董事会委托总经理,总经理代理董事会委托的工作任务(执行决策、经营管理企业);股东大会还委托监事会,监事会代理股东大会委托的工作任务(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等经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另外,张维迎在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中指出,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二是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地被委托人观察到。在这两项假设下,这一理论给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在任何
12、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机制或契约中,代理人都必须承担风险;二是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代理人承受完全风险的办法来达到最优激励结果。当关于经营能力的信息不对称时,只有那些愿意充当企业家而同时又拥有足够个人资产的人才能被信赖为合格的企业家14。在陈国富主编的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激励理论前沿专题中收录了张春霖、杨瑞龙、周业安、黄群慧、刘小玄等多位国内知名学者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见解。张春霖在存在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及其应用中的问题一文中认为企业中代理问题中的道德风险源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就在于一种权衡利
13、弊后的替换。让经理承担风险,一方面可以强化刺激,增加委托人的收益,但另一方面由于偏离了风险分担的最优模式,会增加委托人的成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找到经理收入与利润挂钩的最佳程度,但是,从经理选择的努力水平看,这种状态己不是最优而只是次优状态了15。但总的看来,我国对以家族企业为依托的的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也没有形成专门针对于家族企业的委托代理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认为这一块十分缺少理支持,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理论上的空缺,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主要参考文献1克林盖尔西克家族企业的繁衍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北京经济报出版社,1998,45532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
14、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424573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一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94杰斯汀隆内克等创业机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潘必胜乡镇企业中的家族经营问题中国农村观察,1998,L23266马力家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乡镇经济,2002,67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成长”,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8叶银华家族控股集团、核心企业与报酬互动之研究一台湾与香港证券市场之比较管理评论,1999年第2期。9JENSENMANDMURPHYK1990,“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JOURNALOFPOLI
15、TICALECONOMY,98,22526410KAPLANS1994,“TOPEXECUTIVEREWARDSANDFIRMPERFORMANCEACOMPARISONOFJAPANANDTHEUNITEDSTATE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102,51054611MEHRANH1995,“EXECUTIVECOMPENSATIONSTRUCTURE,OWNERSHIP,ANDFIRMPERFORMANC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8,1631841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19998455113易宪容交易行为与和约选择经济出版社M,199814515814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15张春霖存在道德风险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及其应用中的问题J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