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净化护理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系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在透析膜的两侧反向 流动,利用两种液体内溶质间的梯度差及流体压力差,通过弥散达到平衡,超滤达到脱水,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 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它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第一节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概述 血液透析面临两大风险因素:一是患者因素,二是治疗因素。 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所治疗的患者大多为 重症患者,身体情况较差,局部重要器官功能状况也不好, 随时可能出现临床并发症。 在治疗因素方面,血
2、液透析是对患者体内血液进行人工处理,因此医疗器械会直接接触到患者体内血液,在血 液透析过程中,大约有 150L 的液体进入患者体内,加之反复动静脉内瘘穿刺或者深静脉置管,且透析疗程长。 同时,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机体抵抗力差的情况,患者一般都还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 症、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要经常输血来维持病情的稳定,因而患者容易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 从而加重病情。 在治疗因素方面,血液透析主要借助于透析机器及其配套医疗设备,这些医疗仪器、设备的质量、护理人员对 于这些仪器的操作,也直接关系到血液透析的成功与否。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这些仪器的技能和娴熟程度上,
3、 也存在较大风险。 护士在血液透析的医务人员组成中约占 80%。血液透析时护士是机器的直接操作者和管理者,护士在血液透 析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透析疗效与护士的业务水平,工作状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液透析室护 士的处理突然情况能力低等,均可造成护理失误风险,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方面的危害。 第二节 血液透析室护理风险概念 血液透析室存在的特有风险包括护理操作中的风险、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透析机操作不当或者运转 不良的风险以及透析后期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 一、 护理操作风险 (一) 深静脉或者动静脉穿刺失败 1. 风险原因 (1) 患者血管条件差。 (2) 执行穿刺操作的护士经
4、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 2. 风险的表现 多次穿刺失败,血管刺破,在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血肿,引发患者或其家属的不满。 3. 处理措施 (1) 安抚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 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 (3) 局部处理:24 小时内冷敷,可用冰盐袋或硫酸镁,24 小时后热敷。 4. 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无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规程 。 (2) 操作前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清该项操作的难度、风险,并签署风险告知书。 (3) 内瘘穿刺术应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最好固定护士操作,熟悉每个患者的内瘘情况。 (二) 动静脉穿刺针孔渗血 1. 风险原因 粗大的穿刺针在患者的同一位置上反复穿刺(应
5、为纽扣式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管壁弹性 减低,针孔愈合欠佳,从而造成渗血。 2. 风险表现 血液自针眼周围渗出,渗出的速度与血流速度及使用的肝素量成正比,如果发现不及时,可 造成大面积出血。 3. 处理措施 (1) 在渗血处用纱布卷压迫。 (2) 用冰块做局部冷敷。 (3) 在渗血处撒上云南白药或者其他止血药。 (4) 局部贴创可贴。 (5) 用 45 条无菌纱布环绕针孔,以螺旋式拧紧。 4. 防范措施 (1) 采用绳梯式穿刺法,避免定点(纽扣式)穿刺。 (2) 穿刺成功后,将针头两侧皮肤向内拉紧,用创可贴覆盖。 (3) 根据患者情况来调整肝素剂量或者改为小分子肝素。 (三) 脱水量不准确 1
6、. 风险原因 错误估计长期透析者的体重,从而导致脱水量不准确。 2. 风险表现 常见问题是透析中低血压,与其过量脱水、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 3. 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将患者平卧减慢血流量、输液或输血浆、全血治疗。 4. 防范措施 根据患者情况,动态评估患者的体重。 (四)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护理风险 1. 静脉穿刺置管失败 (1) 风险原因 1) 患者血管条件差。 2) 执行穿刺操作的护士经验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 (2) 风险的表现:多次穿刺失败,穿刺部位出现渗血、血肿,引发患者及家属不满。 (3) 处理措施 1) 安抚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2) 更换经验丰富的护士。 3) 局部
7、按压,创可贴固定。血肿严重者 48 小时后给予热敷。 (4) 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中心静脉穿刺操作程序、无菌操作原则。 2) 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清该操作的难度、风险,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3)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操作。 2. 并发症 气胸、血胸、血肿等。 (1) 风险原因 (2) 风险的表现 1) 并发气胸者,穿刺过程中突然出现术侧胸前区刺痛或撕裂样痛,并伴闷、气促。严重者出现进行性呼吸 困难与发绀,不能平卧。 2) 血气胸者,如失血量过多,可致血压下降,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3) 血肿者,患者主诉局部疼痛,血肿表浅可触及。 (3) 处理措施 1) 并发气
8、胸、血胸者,应立即停止穿刺。 2) 安慰患者,嘱患者卧床休息,吸氧,酌情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3) 气胸症状严重者给予紧急排气。 4) 血胸者给予止血处理。 (4) 防范措施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应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士操作。 2) 操作前向患者说明术中屏气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屏气的方法。 3) 穿刺前应准确选择穿刺点,掌握好进针方向,避免反复穿刺。 4) 躁动不安、呼吸急促及胸膜上升的肺气肿患者,不宜采取锁骨下穿刺术。 3. 空气栓塞 (1) 风险原因: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使空气进入静脉,如 时空气未排尽,输液管连接处 链接不紧密,加压输液时无人看守等。 (2) 风险的表现:
9、患者胸部突感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发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水泡音。 (3) 处理措施 1) 立即停止输液并置患者于左侧、头低足高卧位。 2)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3) 当进入右心室空气量较多时,应立即行右心室穿刺抽气。 (4) 防范措施 1) 透析前应绝对排尽透析管路内空气。 2) 透析管连接处衔接紧密。 3) 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可疑问题及时处理。 4) 透析结束及时拔管或封管。 5) 拔除较粗的进胸腔的深静脉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 静脉管堵塞 (1) 风险原因 (2) 风险表现 1) 透析前常规试验导管不通畅。 2) 肉眼可见导管内为血凝块堵塞。 (3) 处理措施
10、1) 用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切忌将血凝块推入血管。 2) 若血凝块无法抽出,则需拔管,必要时更换部位重新置管 (4) 防范措施 1) 置管时射管水枪及硅胶管需先注入枸缘酸钠液。 2) 透析结束后及时用肝素盐水或输血。 5. 非计划性脱管 (1) 风险原因 1) 导管固定不牢靠。 2) 输液导管过短。 3) 患者不配合。 (2) 风险的表现:导管部分或全部自中心静脉内脱出。 (3) 处理措施:将脱出导管拔除,切忌重新置入,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再次置管。 (4) 防范措施 1) 穿刺完毕后将导管上护翼缝扎在患者皮肤上,并以无菌贴膜覆盖穿刺部位。 2) 输液导管长度应适宜,切忌过短,以防患者翻身或活动时
11、发生脱管。 3) 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约束或有专人看护,以防患者拔管。 6.感染(静脉炎) (1)风险原因 1)中心静脉穿刺、透析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导管留置时间过长。 3)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低下。 (2)风险表现 1)穿刺局部红、肿、热、痛并有脓性分泌物。 2)患者寒战、高热。 (3)处理措施 1)无寒战、高热者,给予穿刺处消毒换药,每日一次。 (4)防范措施 1)中心静脉穿刺及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敷料每日更换。 3)导管与输液管接头处以无菌纱布包裹。 4)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 7 天,逾期应拔除。 5)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及患者体温,如有异常
12、及时处理。 6)颈静脉置管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污染伤口,股静脉置管者避免大小便污染伤口。 二、透析机器运转及操作中的风险 (一)透析机器运转不良 1.风险原因 (1)不熟悉机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方法。 (2)机器异常运转时没有及时发现。 (3)使用性能不良的透析机器。 2.风险表现 不能正常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3.处理措施 (1)及时查找故障源,排除故障。 (2)自我查找不能明确故障的情况下,及时向护士长汇报,通知值班医师。 (3)必要时联系厂家维修。 4.防范措施 (1)熟悉机器使用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2)使用前检查设备各种报警装置是否完好,并密切监视,发生故障及时排除。 (3)机器必须定时检
13、修、保养。 (二)透析机出现空气报警 1.风险原因 (1)空气进入血管路。 (2)血流量不足,动脉压低产生气泡。 (3)静脉壶液面过低。透析机显示空气报警,静脉壶内液面过低并有气泡。 2.风险表现 透析机显示空气报警,静脉壶内液面过低并有气泡。 3.处理措施 (3)提升静脉壶液面至空气探测器以上。 (4)静脉壶内泡沫较多时,给予 75%乙醇 0.10.2ml,可有效降低泡沫表面张力使其消散。 (5)空气报警解除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提升血流速度恢复透析。 4.防范措施 (1)体外循环各接头要衔接紧密,由两人核对。 (2)输液或输血应从动脉段给,并留人值守。 (3)提升静脉壶液面使其高于
14、空气探测器。 (三)透析时电源中断 1.风险原因 突然停电、透析机短路、线路老化、电路接触不良等。 2.风险表现 停电报警、血泵停止。 3.处理措施 (1)在透析过程中电源突然中断,需用手摇血泵,防止凝血。 (2)要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保险夹中拉出来,再用手摇血泵,精神集中防止空气进入血管路。 (3)如果是透析机故障,应回血结束透析。如果是短时停电不必忙于回血,因透析机内有蓄电池可运行 2030 分钟。 4.防范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电。 (2)定时对透析机进行检修维护。 (四)透析时水源中断 1.风险原因 驱水泵发生故障、输水管道断裂、水源不足或水处理机发生障碍等。 2.风险表现 透析机
15、低水压报警。 3.处理措施 (1)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 (2)寻找故障原因,如在 12 小时内不能排除故障,应终止透析。 4.防范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水或备有蓄水罐 (2)定期维修驱水泵、输水管。 (3)定期对水处理进行维护。 (五)管路破裂 (2)血泵的机械性破坏。 (3)各种接头衔接不紧密。 (4)止血钳造成的破损。 2.风险表现 破裂处出现渗血,随着血流及裂孔的加大造成大量渗血。 3.处理措施 (1)出现渗血时应立即回血,将管路的血回干净, (2)将新管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后更换。 (3)各衔接部位要紧密。 (4)如果失血量较大应立即输新鲜血或血浆蛋白。 (5)当血压较低
16、时,遵医嘱给予扩充血容量。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4.防范措施 (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的质量。 (2)密切观察机器及管路的运作情况,发生渗血及时处理。 (3)定期检查维护透析机,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工程师。 (六) 水质异常 1.风险原因 (1)反渗机出现故障。 (2)预处理系统没定时反冲。 (3)没按规定及时消毒及维护。 2.风险表现 患者血压下降、贫血、痴呆、心脏异常、骨软化、呕吐,远期甚至致癌等。 3.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抽血化验寻找原因。 (2)由水质异常造成的,立即停止透析。 (3)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 (4)明确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4.防范措施
17、 (1)水处理系统每半年维护一次每 3 个月消毒 1 次 (2)每年检测水质情况,以美国 AAMI 标准或欧洲药典为准。 (3)每年检测内毒素 12 次。 (4)每天按规定监测水质。 (5)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透析管路连接不牢固。 (2)透析器破膜。 2 风险表现 在透析管路接口、透析器膜等处有漏血现象。 3.处理措施 (1)对漏血处透析管路的连接进行检查,加固连接。 (2)发生透析器破膜漏血现象时应及时更换透析器。 4.防范措施 (1)保证所使用的透析产品的质量。 (2)透析产品使用前要检查血液通路各个连接处是否紧密。 三、透析过程中发生并发症 (一)透析中发生休克 1. 风险原因 严
18、重低血压、贫血、心脏病。多脏器衰竭等。 2. 风险表现 患者面色苍白或发绀、出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80/50mmhg) 、心率增快、脉率 120 次/min、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 3. 处理措施 (1) 低血压引起的休克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回输生理盐水 200300ml,停止超滤,使患者头低臀高 位,氧气吸入,必要时输入高渗液体,如 1.5%30%氯化钠、50% 葡萄糖或 5%碳酸氢钠溶液等。 (2) 危重患者当 SaO290%,心率减慢或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时,立即回血停止 透析,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开放静脉等。
19、4防范措施 (1)根据血容量的监测确定干体重,超滤总量体重的 6%7%。 (2)做好宣传工作,透析期间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 (3)透析前根据个体差异停用降压药物 ,透析后期限制进食量。 (4)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必要时输血、白蛋白或血浆。 (5)危重患者进行心电 SaO2 监测,备除颤器、抢救药等。 (6)严格掌握透析适应症。 (7)平时做好抢救设备的维护,使其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备齐抢救车中急救、抢救药品并按时检查药 品的保质期。 (二)首次使用综合征 首次使用综合征是由于使用新透析器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分为 的环氧乙烷(ET)消毒剂也可引起过 敏反应。 2.风险表现 A 型表现:在透析
20、开始发 2030 分钟内(多在 5 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灼、发热、荨麻疹、流鼻涕、 流泪、腹部痉挛。 B 型表现:在透析开始 1 小时内出现胸痛、背痛。 3.处理措施 A 型处理原则:立即停止透析,弃去体外血,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要或 素等药物。 B 型处理原则:不用停止透析,给予氧气吸入,防止心肌缺血。 4. 防范措施 (1)用生理盐水 1000ml 循环冲洗透析器,消除过敏原。 (2)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 (3)透析前使用抗组胺药物。 (三)透析中致热原反应 1.风险原因 复用的透析器及管路消毒不充分、水处理系统没有定期消毒、执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 使细菌或内毒素进入人体内而引起热
21、原反应。 2.风险表现 透析开始 0.51 小时内出现畏寒、寒战,继而发热,体温达 38以上,持续 24 小时,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血培养(一) 。 3.处理措施 (1)患者寒战时给予地塞米松 510mg 静脉注射,如是寒战不能控制给予 盐替烷 50mg 肌肉注射。 (2)患者出现高热时给予对症处理,如肌注阿尼利定(安痛定)或冰袋物理降温。 (3)如果透析后 23 天体温仍高应做血培养,不必等结果出来就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4.防范措施 (1)复用透析器时应用专用的复用机,有明确的容量、压力等监测指标,消毒液应用专用产品。 (2)水处理系统及水管道至少每 3 个月消毒一次,防
22、止反渗膜及管道内壁生长生物膜及内毒素。 (3)复用的透析器要严格按照复用透析器消毒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5) 透析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四) 透析中发生溶血 1. 风险原因 血泵或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破坏、高温透析、透析液低渗、消毒剂残留、异 型输血、血流速率高面穿刺孔小、回输血液时止血钳多次夹闭血管路等造成红细胞破裂而发生 溶血。 2. 2.风险表现 血管道内呈淡红色。患者表现为胸闷、心绞痛、腹痛、寒战、低血压,严重者昏迷。 3. 处理措施 (1) 立即停止血泵,夹住血路管道。 (2) 溶解的血液中钾含量很高不能回输应丢弃。 (3) 对症治疗高钾血症、低血压、脑水肿等并发症
23、。 (4) 给予氧气吸入。 (5) 贫血较重者给予输新鲜血液。 (6) 明确溶血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4. 防范措施 (1) 定期检测透析机,防止恒温器及透析液比例泵失灵,血泵松紧要适宜。 (2) 防止透析液被化学消毒剂污染,透析器中的消毒剂要冲洗干净。 (3) 血管路与穿刺针应配套使用。 (4) 透析结束回输血液时不可使用止血钳反复夹闭血管路。 (5) 防止异型输血。 (五) 透析过程中静脉血肿 1. 风险原因 患者血管纤细、硬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血 管穿破或渗漏引起皮下淤血、肿胀。 2. 风险表现 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的加快,患者穿刺局部出现肿胀、淤血、疼痛
24、等表现。 3. 处理措施 (1) 当透析过程中穿刺局部突然肿胀疼痛时,立即停止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 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 止血钳,开血泵流速降至 100ml/min,关闭超滤(UF),将静脉壶下端的管路从空气监测夹 中拉出,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 (2) 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 50ml 快速推入, 患者无疼痛感,发展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 4. 防范措施 (1) 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熟练的护士进行穿刺。 (2) 透析前用热水袋保暖(尤其冬天) ,使血
25、管扩张,有利于穿刺。 (3) 透析开始应缓慢提升血流速度,使静脉逐渐扩张。 (六) 透析中发生空气栓塞 1. 风险原因 多为技术操作及机械装置失误所致,如血液管路安装错误、衔接部位漏气、空气探 测器报警失灵、回血操作失误等。 2. 风险表现 患者突然惊叫,伴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部发紧、气喘、发绀,严重者昏迷甚至死 亡。 3. 处理措施 (1) 立刻夹住静脉管道关闭血泵。 (2) 置患者头低左侧卧位使空气积存在右心房的顶端,切忌按摩心脏。 (3) 当进入右心室空气量较多时,在心前区能听到气泡形成的冲刷声,应行右心室穿刺抽气。 (4) 给患者吸纯氧或放在高压氧舱内加压给氧。 (5) 静脉注射地塞米
26、松减少脑水肿,注入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4. 防范措施 (1) 透析管道连接方向正确。 (2) 预冲管道及透析器必须彻底,不能留有空气。 (3) 避免在血液回路上输血输液。 (4) 透析结束时,禁止使用空气回输血液的方法。 (七) 透析过程中出现凝血现象 1. 风险原因 (1) 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 (2) 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者抗凝剂使用方法不当。 (3) 由于血流速度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 2. 风险表现 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3. 处理措施 i.
27、当无肝素透析 34 小时时,静脉压逐渐升高达 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 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 ,立刻打开动脉管路回输成功后停血泵。 ii. 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 4. 防范措施 (1) 肝素盐水 100mg/1000ml 循环吸附,血泵速 100ml/min,吸附 3060 分钟后排空肝素盐水。 (2) 再用生理盐水 500ml 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3) 根据凝血情况每天 30 或 60 分钟一次阻断血流,用 100200ml 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 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 (八) 无肝素透析发生凝
28、血 1. 风险原因 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度 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现象。 2. 风险表现 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3. 处理措施 同(七)透析过程出现凝血现象 4. 防范措施 同(七)透析过程出现凝血现象 四 、透析后风险 (一)静脉内瘘发生血栓 1.风险原因 患者高凝、动脉硬化、内瘘肢体受压或感染、透析中发生低血压。 2.风险表现 内瘘部位疼痛、塌陷或硬包块,触摸无震颤、听诊无杂音。 3.处理措施 (1)血栓发生在 6 小时之内者,用尿激酶溶栓(护士操作) 。
29、方法:尿激酶 25 万 U/支,用生理盐水 12.5ml 稀释(2 万 U/ml) ,用七号套管针在瘘口轻微拨动处 向心方向穿刺,每隔 1520 分钟缓慢注射尿激酶 4 万 U,并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同时根 据血压情况适当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 (2)血管内溶栓术,即在 X 线引导下将导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剂(医生操作) 。 (3)行带气囊的导管取栓术(医生操作) 。 4.防范措施 瘘感染 (3)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或过紧包扎,透析结束后压迫针孔 1530 分钟,力适中以免内瘘堵塞(压 迫的近心端可触及震颤) (4)透析中、后期防止低血压。 (5)根据患者凝血情况调整肝素用量,必
30、要时给予潘生丁、阿司匹林等药物 (6)不能在内瘘侧肢体输液、采血、测量血压或悬挂重物,内瘘侧肢体发痒不能用手抓,保持局部 清洁卫生。 (7)经常听内瘘有无杂音,触摸有无震颤、观查有无疼痛、红肿、渗出,发现异常立即就诊。 (8)经常活动瘘肢体,如握拳运动,皮下有淤血、肿胀时擦洗患部 23 次/日。 (二)的静脉置管导管感染 1.风险原因 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下降、皮肤或鼻腔细菌、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操作频率较多等 极易发生感染。 2.风险表现 (1)局部感染的表现:导管出口处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 (2)全身感染的表现:发热、寒战甚至发展为心内膜炎及骨髓炎。 3.处理措施 (1)局部感染的处理
31、1)用医用汽油棉块擦去周围的胶布痕迹(询问有无汽油过敏史) ,再用清水纱布擦去汽油。 2)插管切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如有血痂用安尔碘或碘伏棉块湿敷半小时后剥去血痂。 3)消毒后在切口及缝线处放 1 块注满庆大霉素的棉球或局部涂泰利必 (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软膏 等,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消毒处置 1 次。 (2)全身感染的处理 1)留取血培养做细菌学检查。 2)根据检验结果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3)如果发热、寒战不能控制,应拔掉静脉导管。 4.防范措施 1)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反应,并及时处理。 2)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管壁损伤。 3)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避免洗脸、洗
32、头时水流至伤口发生感染。 5)用肝素盐水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肝素帽最好一次性使用) 。 6)插管部位应每日进行消毒换药,必要时随时更换敷料。 (三)深静脉留置导管内血栓 1.风险原因 患者高凝状态、封管肝素用量不足或血液反流入导管腔内所致。 2风险表现 当导管内血栓形成时,用空针用力抽吸而无血液抽出。 3.处理措施 (1)先用空针用力抽尽管腔内残留的肝素溶血液,接装与管腔容积等量的尿激酶溶液的注射器(浓 度为 2 万 U/ml) ,用力抽吸缓慢放手,如有阻力不可向管腔内推注,如此反复多次,使尿激酶缓慢 进入管腔保留 12 小时,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 (2)如果透析中经常出现血
33、流中断(贴壁感) ,静脉造影显示导管侧口处有活瓣状絮状物,说明导 管周围有纤维蛋白鞘形成,可用尿激酶 2ml(2 万 U/ml)缓慢注入管腔,保留 12 小时。或用尿激酶 25 万 U 溶于 200ml 生理盐水,每支管滴注 100ml,滴速为 1015gtt/min。 (3)如果溶栓失败应拔管或引导导丝更换新导管。 4防范措施 (1)封管前用生理盐水冲至双管腔内透明。 (2)用肝素原液封管剂量比管腔容积多 0.10.2ml,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夹,确保正压封管,防止 血液逆流回导管内发生凝血。 (四)透析后感染血液传染病 复用的透析器及管路消毒不充分,导致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最常见的血液传染
34、病为丙型肝炎、 艾滋病等。 1. 风险表现 透析后一定时间内出现血液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2. .处理措施 (1)及时进行对症治疗。 (2)保存相应的医疗文件资料,对于对于没有销毁的可疑医疗器具、标本,进行封存、送检。 (3)防范措施 (1)新患者被列入透析规划前行常规全套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肝功能、梅毒检测;进 入治疗后每 3 个月复查一次,有感染征象的要及时检查,乙肝易感者要接受疫苗注射。 (3)透析用品一次性使用,复用的透析器要严格按照复用透析器消毒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 消毒处理。 (4)对于使用复用透析器的患者要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征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签署 复用透析器知情同意书
35、 。 (5)透析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6)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的透析器相对固定。 五、血液透析计次计费 (一)风险原因 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疗程长、医疗物品使用量大、费用高。 2.血液透析计费 涉及输液盐水、血液等医疗物品,计费上易与普通输液、输血相混淆。 (二)风险表现 患者家属对透析计费、收费产生质疑,发生纠纷,甚至形成诉讼。 (三)处理措施 1.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了解患方质疑的焦点,做好解释、说服工作。 2.必要时像患方出示透析治疗收费标准、医疗记录与收费单据。 (四)防范措施 1.展开透析治疗前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将有关收费标准告知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 2.定期向患方通报患
36、者医疗费用的支出情况。 六、心肺复苏护理风险 胸外按压并发症 1. 风险原因 胸外按压部位不准确或力度过大 2. 风险表现 肋骨骨折、血气胸、肝破裂等。 3. 处理措施 (1) 并发症严重者立即停止按压。 (2) 病情允许者纠正按压部位及力度后继续实施按压。 4. 防范措施 (1) 按压前找准正确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 1/3 交界处。 (2) 按压时力度应适中,按压时按压者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 七、大量输血输液的护理风险 (一)风险原因 1.输入的液体温度一般等于或低于室温,当输液量大,输液速度过快,易导致体温低。 2.危重患者代偿能力降低,大量输液可能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 (二)风险表
37、现 1.体温过低,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降低组织细胞的代谢能力,加重病情。 2.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等相关症状。 (三)处理措施 1.采用温毯机为患者复温。 2.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合理使用脱水利尿药物。 (四)防范措施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作为调节输液速度的依据。 八、输 错 血 (一)风险原因 1.血型搞错 2.没有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二)风险表现 发热,发冷,呼吸困难,血红素尿,休克。 (三)处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血,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通知医生立即停止手术,保留输血制品及有关设备,以待检
38、验。 3.病情紧急的患者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配合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救治,给予氧气吸入。 4.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溶血、输血严重反应时,抽取患者血样与血袋一起送输血科。 6.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四)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九、用 错 药 (一)风险原因 1.不按医嘱用药 2.执行口头医嘱时用错药。 3.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二)风险表现 轻者患者无任何表现,重者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 (三)处理措施 1.停止错误用药。 2.根据出现的临床症状,对症处理。 3.做好患者的解释和善后处理工作。 (四)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
39、.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重复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3.台上给药时,需同台上护士核对瓶签。 4.手术台上装麻药的量杯与其他物品同时存放时必须有标记。 5.手术未结束或患者抢救用药后空瓶不经允许不可拿出手术间。 6.护士交接班时药交代清楚药品名、剂量、浓度。 十、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的风险 (一)风险原因 1.女性患者对医护人员要求高。 2.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熟练,说话不温和。 3.与患者或家属缺乏良好沟通,未建立信任、和谐关系。 (二)风险表现 护士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缺乏良好的服务态度,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现投诉,引发纠纷。 (三)处理措施 1.安抚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当事人向患者和家属道歉。 2.调换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操作。 3.告知患者和陪护人员相关风险,做好护理处置的记录。 (四)防范措施 3.加强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培训,减少由操作不慎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意。 4.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处理,防微杜渐。 5.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