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思想政治教育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权利的保障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工业化、城市化而出现的新群体,是经济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民工”可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前者指户籍身份仍在农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后者一般是指跨地域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农民工除了可以做上述基本意义的区分外,按照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定义还可以从这一属概念中分离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种概念,“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农民、土
2、地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对于农民工群体政治权利缺失及应对策略,学术界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丰富而有意义的思考研究。因为笔者选题的研究方向限制,参考的学者著作、文献等主要选取的主要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著作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郑功成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在这一文献中,他主要阐述了农民工的战略性意义,即农民工群体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并且指出了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在不断地得到改善,且
3、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待机转换,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且正在日益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涉及5亿人口的大问题13,同时是一个集经济、社会政治乃至精神文化于一体的复杂问题14。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决定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及整个国家的未来发展前景。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和城乡融合关系研究,本书从年龄与年代特性、教育特征、务农经历等几个角度着重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3,并深入实际做了调查统计,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流入地区和流出地区的认知情况,提出了我国“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治理结构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阻碍,进而相应
4、地提出了要充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对原来的社会认同模糊化的过程中能否重新建构超越城乡之上的社会认同,取决于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变迁的情况。就必须以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作为基础,就必须改变农民工“游民”状态的心理的观点。要加快城乡社会结构变革,逐渐地满足通过外出务工经商离开农村的要求,在城镇社会留出一定的社会空间让他们立身落脚,改变他们长期“居无定所”的流动局面,2使他们成为城镇社会新的居民,这才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张跃进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则将解决当代农民工问题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来研究,并正确引导读者,要解决农民工问题,首先要对农民工有正确的认识,要运用正确
5、的观点、立场,将农民工放在一个正确的层面加以看待55。本书跪在运用了科学思维来研究农民工问题,多学科、多层面地解读和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农民工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低温和作用,研究了解决农民工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等,比较具有说服力。他们都以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分析和阐述对这一现象的社会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出发,总结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权利缺失的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客观因素诸如农民工“离土又离乡”的工作特点,政治权利覆盖不到位,保障机制体制不健全等;主观因素则主要是农民工参政意愿不足以及参政能力缺乏。不可否认,主观因素乃是农民工政治权
6、利缺失最重要的因素。当前,全国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妨将科学发展观看做后者的指导思想,而将和谐社会看作前者的发展目的再做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作为指导思想的科学发展观还是作为发展目的的和谐社会都要求以人为本,都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要求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集体中数量不断增大而又有其时代特殊性的劳动群体,他们的政治权利如果得不到保障,那么就不会有和谐社会的建设。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权利缺失的原因,之前的研究者多从物质基础、机制保障、公民素质等方面提出尽可能改变现状的相应措施。但关于如何有效保证新生代农民工人大代表正常履职或真正代表
7、农民工的利益并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的权利保障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农新生代民工暂居地与户籍所在地政治权利的无缝衔接等,现有文献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而要充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就必须突破体制机制的限制制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权利保障缺失的现状。总之,有效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其意义重大,不仅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本身,于整个社会也同样大有裨益。可以说,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权利的保障途径,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将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72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王春
8、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和城乡融合关系研究J青年探索,20014陈安民,刘晓霞等中国农民工历史与现实的思考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35张跃进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6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李涛,李真等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8林志斌,张立新打工者参与式行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0张晶晶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研究以郑州市宇通工业园为个案J苏州大学院报,200911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200912杨飞燕建筑农民工权益维护的调查与思考以苏州建筑农民工作为个案J苏州大学院报,200614刘焕兴应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普法教育J201116朱筱凯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