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炳灵寺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三十五佛初探内容摘要:三十五佛作为佛教礼忏的重要法门对像,是石窟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宗喀巴创制三十五佛修观仪轨,使三十五佛具备了各自鲜明的身像特征及功德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三十五佛修观法门在藏教各派尤其是格鲁派中的发展。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壁画中,共有 4个洞窟中绘制有整体或单尊的三十五佛像。本文以各窟中的三十五佛为主线,分别梳理和简析了这一题材在各窟中的功用、特征以及其与窟中其他佛教内容结合、配置而展现出的佛教意涵。 关键词:三十五佛;炳灵寺石窟;意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K8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4-0053-06 一
2、 三十五佛简介 三十五佛是石窟中较常见的佛教画塑题材之一。最早将这一信仰内容介绍到中国的是敦煌菩萨竺法护,所译佛说决定毗尼经中列出三十五佛名号为: 释迦牟尼佛 金刚不坏佛 宝光佛 龙尊王佛 精进军佛 精进喜佛 宝火佛 宝月光佛 现无愚佛 宝月佛 无垢佛 离垢佛 勇施佛 清净佛 清净施佛 婆留那佛 水天佛 坚德佛 栴檀功德佛 无量掬光佛 光德佛 无忧德佛 那罗延佛 功德华佛 莲华光游戏神通佛 财功德佛 德念佛 善名称功德佛 红炎幢王佛 善游步功德佛 斗战胜佛 善游步佛 周匝庄严功德佛 2宝华游步佛 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1 至唐时,三藏法师菩提流支继译大宝积经 ,在卷 90优波离会中介绍,释迦牟尼
3、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法会上讲“若诸菩萨成就五无间罪,犯波罗夷,或犯僧残戒,犯塔犯僧及犯余罪,菩萨应当于三十五佛前昼夜独处殷重忏悔,应自称云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之后在佛名前加敬语“南无”二字,至心称念三十五佛名号,顶礼三十五佛。并称行此礼忏法,依靠三十五佛愿力加持和自己的菩提心,可消除罪障,增进福资利益2。此经中的三十五佛名号同于竺法护译本。 唐朝密教兴起后,开元三大士之一的不空又译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名与前述两经略有不同,为: 释迦牟尼佛 金刚坚固能摧佛 宝焰佛 龙自在王佛 勤勇军佛 勤勇喜佛 宝火佛 宝月光佛 不空见佛 宝月佛 无垢佛 离垢佛 勇施佛 净行佛 梵施佛
4、 水王佛 水天佛 贤吉祥佛 无量威德佛 栴檀吉祥佛 光吉祥佛 无忧吉祥佛 那罗延吉祥佛 花吉祥佛 莲花光游戏神通佛 财吉祥佛 念吉祥佛 善称名号吉祥佛 帝幢幡王佛 斗战胜佛 勇健吉祥佛 勇健进佛 普遍照曜庄严吉祥佛 宝莲花游步佛 宝莲花妙住山王佛 还载:“右此三十五佛名并忏悔法:出乌波离所问经 ,能净业障重罪,现生所求禅定解脱及诸地位皆能满足。五天竺国修行大乘人,常于六时礼忏不阙,功德广多文烦不能尽录。 ”3可见,三十五佛是行者修道过程中礼忏净罪的重要法门对像。我国石窟中较早出现的三十五佛题材,可见于河南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内隋代时期明确题名的三十五佛以及北响堂山第 7 窟窟口一石柱上相同题名的
5、三十五佛刻文,佛名均出3自佛说决定毗尼经 。贺世哲先生在敦煌图像研究一书中,将此题材列为千佛图像研究的范畴4。 藏传佛教兴起后,许多教派中的密乘行者,欲藉由修持密法,快速地成就圆满菩提,因而更加重视三十五佛忏罪法门的积资净罪功力。阿底峡、无垢光尊者、宗喀巴等上师均曾殷勤精进地修持三十五佛礼忏法。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中记载,宗喀巴在闭关专修时,在一块石板上以大礼拜礼三十五佛,以致手足俱裂,并在石板上留下手脚膜拜的凹痕和头额的印纹5。 宗喀巴传记中还详细介绍说,大师礼拜三十五佛时,常感三十五佛现身加持。然而他每次所见的三十五佛,均没有头部。宗喀巴甚觉奇怪,便就此事祈问本尊文殊。本尊开示说:因你称念
6、的佛号不俱全,意念佛的功德不圆满,所以无法见到诸佛圆满相。以后你必须在佛号前面,加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如此方能见到圆满全身佛相。大师自此后修忏时,均遵照本尊所教如法念诵,果然每次都可看到三十五佛的圆满佛相,尊尊光明相好,庄严无比,于是依此造三十五佛现观法 ,创修观仪轨。此后格鲁派弟子在作三十五佛礼忏时,均要在佛名前加上佛的十大名号。后来有画师要绘三十五佛像,但不知诸佛身色、手印如何,便求教于大师。大师作启请后,境界中顿现三十五佛身像,当即按照所见景象,吩咐画师们如何画作5。 由上可知,我国早期石窟中出现的三十五佛并没有明确的身相
7、特征,仅凭题名来判断各自的身份。后通过宗喀巴的亲证弘扬,三十五佛才有4了鲜明具体、各自有别的身相特征,此观修之法也得以更加殊胜圆满和发扬光大。 二 炳灵寺藏传佛教壁画中的 三十五佛及其特征 炳灵寺石窟早期盛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于元明清在此兴起后,除将当时的佛教中心下寺区的许多早期窟龛进行藏密内容的重绘改制外,还在离下寺数里处的上寺和洞沟两地,开创了一些纯粹的藏密洞窟,而现存者多以壁画为主。在这些奇异诡秘的藏密绘画中,共保留着四方完整或独尊的三十五佛绘画,分别位于下寺第 132 窟、第 172 窟和上寺第 5 窟与洞沟第 5 窟中。画像大多体征鲜明,身相清晰,与宗喀巴所传三十五佛形象基本吻合,为
8、研究三十五佛在藏传佛教中的传播与信仰形式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兹分述如下: 第 132 窟开凿于北魏,为一平面呈方形覆斗顶窟。窟内南、西(正壁) 、北三面坛基上石雕以正壁释迦、多宝为主尊的三世佛及胁侍菩萨,东面窟门上方一浅龛内雕释迦涅槃像并 9 身举哀弟子。窟顶套斗式方形藻井内浮雕一身莲花化生童子。 窟内壁画为明代重绘的藏密内容。南、西、北三壁中上部位,分别绘有 3 身并列结跏趺坐的主尊佛或菩萨像,主尊画像下方绘众佛母、双身金刚、护法等,而上方及藻井四周并涅槃像龛上围,则整齐划一排列有序地绘有一组三十五佛。其布局如图所示:方形藻井四边外侧各绘 5身佛,下方与三壁主尊画像之间再各绘 2 身佛,此
9、计为 26 尊佛,另有 9身列于东壁涅槃像龛上方(图 1) 。 上述所绘三十五佛大小相同,5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虽因壁画略显脱落漫漶而难于一一辨清,但也能看出各像之间身色各异、手印不同,与经文中所述三十五佛各自有别的身相特征相符。尤为可贵的是,绘于涅槃像龛上围的第 5 尊佛,双手于胸前捧举一副黄色铠甲,特征鲜明,画面清晰,为三十五佛礼忏文中列为第 31 位的斗战胜佛(图版 41) 。这也是炳灵寺石窟中唯一明确可辨的斗战胜佛画像。夏坝仁波切活佛依据三十五佛现观法等典籍所译圣三聚经三十五佛忏悔文中载:下方无恼世界之斗战胜佛,身蓝色,两手捧黄色甲。顶礼此佛可消除以傲慢所起之罪障6。吴承恩西游记中,即
10、将西行取经功德圆满后的孙悟空,附会为受如来所封的斗战胜佛。 第 172 窟为一不规则的自然洞窟,现存北魏及北周时期造像。窟内壁画经明代重绘,南壁绘五方佛等;西壁一木阁上绘释迦涅槃并众弟子、菩萨举哀;北壁里侧上方绘三十五佛,现仅存 32 身像,均着袒右肩袈裟,结跏趺坐,手结各种契印(图 2,图版 42) 。其中最上一排左起第 3 身佛,头顶项光外露出九个蛇头,双手胸前结金刚拳印,为圣三聚经中所称能助礼忏行者消除过去生中八大劫劫罪障的龙尊王佛6。 三十五佛下方绘一身上师,头戴尖顶班智达帽,右手于胸前结说法印,左手于胸前执经卷,其座前两位僧人作辩经状。上师右侧绘一身高僧,头部两侧榜题“计念弥陀共十万
11、,同证西方般若舟” ,右侧墨书“南无阿弥陀佛” 。 据炳灵寺多位已逝或高寿的老僧讲,此上师为青海隆务寺一任名叫夏尕旦尖措的活佛,相传他曾在炳灵寺传法并做过许多功德。王亨通、6杜斗城主编炳灵寺石窟内容总录中也作如是记录7。隆务寺地处隆务河中游河畔,是安多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一座寺院,初为萨迦派小寺,明万历年间改宗为格鲁派,并不断发展壮大。大成就师噶登嘉措于 1630年开始住持隆务寺,后被追认为该寺夏日仓系首任活佛。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噶登嘉措的佛学造诣深厚,著述颇丰,曾先后去丹斗寺、杨斗寺等安多及周边地区的许多寺院圣地巡回讲经,并布施功德,影响很大8。炳灵寺毗邻于青海诸寺,同属明清时期安多地区知名的藏
12、教寺院,距后弘期佛教发源地之一的丹斗寺也不过数十公里。 安多政教史中虽未明确提及隆务寺与炳灵寺之间的关系,但噶登嘉措在往来于黄河及隆务河流域诸寺之间时,到炳灵寺传法作功德是极有可能的。另从图像特征来看,炳灵寺第 172 窟中的上师形象与唐卡中常见的身着格鲁派僧装,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经卷的噶登嘉措活佛形象完全一致。因此,笔者认为炳灵寺老僧所述完全可信。也由此说明,炳灵寺 17 世纪格鲁派教义的发展,与青海隆务地区的藏教有着重要的传承或推动关系。 如此,窟内北壁的壁画内容,则可直观理解为以圣噶登嘉措活佛为首的僧团,在祈愿往生西方净土解脱成佛的修证过程中,为净除业障,增强智能资粮,而以三十五佛为忏
13、罪本尊进行观想礼拜。 除三十五佛外,藏传佛教中还有许多忏罪本尊,如金刚萨埵、尊胜佛母等。然而各教派在修持大礼拜时配合观修以及念诵的内容却不尽相同。三十五佛因宗喀巴大师的那段特殊因缘典故,而深受格鲁派推崇,成为此派必具的观修资粮田。又因为至噶丹嘉措主持隆务寺时,该寺已完全改宗发展为一座强盛的格鲁派寺院。由此判断,炳灵寺第 172 窟内7的壁画亦当属于格鲁派的教法内容。 上寺第 5 窟开凿于明代,为一平面方形平顶窟。窟内造像及窟顶壁画已毁失殆尽,正壁(北壁)壁画也已残甚,仅存萨迦第四祖贡嘎坚赞、另一上师像以及二圣身后背光外的萨热哈、毗瓦巴等成就师、一身空行母的画像。可喜的是东、西两壁的壁画基本保存
14、完整,可大致反映此窟绘画的宗教意涵(图 3) 。 东壁正中绘药师琉璃光如来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身色绿,着覆搭右肩偏袒袈裟,右手于胸前结施胜印,躯体左下部位及东侧胁侍菩萨已脱落不存。佛西侧胁侍月光菩萨袒上身,着天衣,双手置胸前似结转法轮印,左手捻一莲枝,于身旁花心中托出一轮圆月。主尊佛上方周围排列有序地分布着三十五佛画像,现仅存 28 身,均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身色各异,结各式印契(图版 43) 。其中西起第 4 身为龙尊王佛,头部伸出五个蛇头,白色面,身色已褪为灰色,双手于胸前结金刚拳印(图版 44) 。西壁正中绘宗喀巴师徒三尊。宗喀巴大师项光顶部绘释迦牟尼佛,释迦两侧又对称形地绘出一佛一菩萨。
15、位于西侧的佛亦为头顶五个蛇头的龙尊王佛。师徒三尊背项光外侧另有 30 余身结各种不同手印的高僧画像,均朝向中间的宗喀巴大师作闻法状,装束不尽一致,似代表藏教各派的高僧大德们(图版 45) 。 此窟东、西两壁绘画呈对应状,一边是以宗喀巴大师为首的修道僧团,一边是以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主尊、身周配以三十五佛的礼忏对象,其宗教蕴意值得探究。 8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曾于昔日行菩萨道时,发下十二大宏愿,誓助众生离苦得乐,消除灾障延长寿命,所以又称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佛在五浊恶世中具有殊胜的愿行与加持力,因而此尊的忏修法门在藏传佛教中也很受重视。 药师宝忏即言药师佛:“所发十二微妙
16、上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一切所求,皆得圆满。 ”9可见此窟东壁的药师佛和三十五佛画像,均是祛除行者往昔业障、助长修道资粮的礼忏对象。 再看西壁绘画,显然描绘了以宗喀巴师徒三尊为首的修道僧团正在法会中授讲闻法的情景。有意思的是,三十五佛中的龙尊王佛却又再次单独出现在了宗喀巴大师顶部。实际上,龙尊王佛与大师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龙尊王佛又称“龙种上尊如来” ,鸠摩罗什译首楞严三昧经卷下10称,此佛系文殊菩萨在过去世中示现的佛身相。经中还说,龙尊王佛寿命达 44000 万年,度尽了世间天人,功德无量。同时,宗喀巴又以文殊为本尊,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见二者之间渊源很深。 整体来讲,西壁以
17、宗喀巴师徒三尊为首的高僧大德、正壁的阿底峡、贡嘎坚赞、萨热哈、毗瓦巴四位上师画像,均是藏传佛教中出于上师供养的需要。宗喀巴大师曰:“所有现后诸福聚,其能最初成就者,谓由意乐及加行,如法亲近善知识。纵至命缘终不舍,如教修行法供养,瑜伽者我如是修,欲解脱者如是行。 ”即言大乘瑜伽修行者,当亲近供养善知识亦即上师,依止上师加持,如法修行。第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造上师供养法中道出上师供养的功德利益为:“诸供作用,能令六根所行生起殊胜乐空无别之智。地下天上尽虚空界,充满外内秘9密供云,三昧耶物,眼所见物,不可计量。正行以偈言,容易入门,故应专心念诵修习。 ”11文中还指出上师供养的主要方式有财物供养、身
18、口意供养和法供养。其中法供养属三供中的上品供养,指受灌顶之后,如法精进修行,以切实的证量和利益众生作为对上师的供养。窟内所绘的上师像,应是格鲁派僧人观想修持的依止对象,当属于法供养的常见形式。 由上来看,上寺第 5 窟的绘画内容集中了供养、礼忏、观想修持等多项功能,旨在助行者净业积福,增进证量。 洞沟第 5 窟位于上、下寺之间的洞沟区内,为元明时期所开的窟,窟内造像已尽失。 现存两层壁画,表层壁画绘制于明代重新改制的横长方形地仗层上。正壁(西壁)主尊自西向东分别绘菩萨装无量寿佛、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药师佛(图 4,图版 46) 。展开来看,这五佛的布局非常有意思,自西向东看,第 1 身
19、长寿佛、第 3 身释迦牟尼佛与第 5 身药师佛,构成分别安住于西方极乐净土、中方娑婆净土与东方净琉璃净土世界的横三世佛组合;从东往西看,第 2 身燃灯佛、第 3 身释迦牟尼佛与第 4身弥勒佛刚好又构成佛教分别代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竖三世佛组合。其布局结构,匠心独具,意蕴深远,可理解为表达三世十方世界之佛。 五佛上方于释迦牟尼佛顶部绘出表佛性永恒不变、如苍穹般庇护万物、无所不容的蓝色身金刚总持(图版 47) 。金刚总持为噶举派崇奉的本初佛,是三世一切诸佛的总摄身,也是佛陀三身的综合体,与下方所绘以五佛代表的横、竖三世佛恰好形成呼应,揭示了正壁绘画的主题。除此,在释迦与相邻的东、西二佛之间头顶上方
20、分别绘龙尊王佛与结禅定10印的阿弥陀佛,二佛两侧另绘宗喀巴、阿底峡等四位上师像。五佛下方为吉祥天母、六臂大黑天等四大护法与胁侍于释迦佛两侧的阿难、迦叶二弟子像。 窟内南、北两壁对应着绘八大菩萨、白伞盖佛母、金刚手、罗汉等,窟顶残存六字真言曼荼罗。窟外两侧各绘一身千手观音并米拉日巴和另一位上师像。显而易见,洞沟第 5 窟中的绘画为纷繁复杂的藏密内容,其具体的宗教意涵难于详解。此窟中绘出的龙尊王佛白色面,蓝色身,双手于胸前结金刚拳印,头光外露出八个蛇头,座下延伸出八条蛇尾(图版 48) ,与仪轨所述完全一致。例外的是,作为三十五佛之一的龙尊王佛在窟中单独出现,这除了经典中所述礼忏龙尊王佛的殊胜功德
21、利益外,可能还与龙尊王佛跟文殊菩萨的特殊关系有关。智慧化身的文殊在藏密修持中受到极高尊崇,作为文殊过去世法身的龙尊王佛故在窟中独受青睐。经典中详细叙述了持三十五佛中的每尊佛名所带来的各种利益好处,则此处的龙尊王佛既是三十五佛礼忏法门的代表,也隐喻着文殊智慧对密修行者的加持。 综观此窟内容,正壁金刚总持总摄下的三世十方佛为噶举派的主修内容。窟外东侧壁上绘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像。此外,炳灵寺俗语中一直传承一种说法:上寺的卓玛(藏语即绿度母) ,下寺的贤巴(藏语即弥勒佛) ,洞沟的米拉日巴,道出了炳灵寺三个佛教中心最具影响力的三位尊像。洞沟位于上、下寺之间向西北延伸的一条山沟内,沿途山路崎岖艰险,腹部石窟区幽静敞亮,是以苦修为特征的噶举派密修行者修道的绝佳场所。除本窟内的米拉日巴画像外,与之相邻于数米处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