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东地区饲料工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饲料工业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既有效地利用了现有农业资源,又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物性食品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饲料工业决定着畜牧业的发展前途,是发展养殖业、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商品化的重要手段,同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饲料工业上连种植业,下连养殖业,因此发展饲料工业对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缓解我国粮食安全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我区饲料工业的发展进行探讨。1 饲料工业的发展现状海东地区的饲料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饲料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从原来附属于粮食加工的副业发展
2、成为新的产业,已占全省饲料总量的 2838。为提高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区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海东饲料工业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饲料原料、饲料加工、以及行业管理、饲料人才培训及饲料检测组成的饲料工业体系。根据 2007 年底调查统计,全区饲料生产企业(饲料加工点)26 家,经过几年的规范管理与属地整治,现有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的饲料生产企业 19 家,年饲料生产能力 8 万吨,其中年生能力 500020000 吨的较大型的饲料企业 6 家、中型的 10004000 的饲料生产企业 8 家。实际生产能力 40006000 吨
3、的饲料厂 4 家,10003000 吨的 6 家、1001000 吨的小型饲料厂 9 家,生产的饲料产品主要有混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等产品。据 2007 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区饲料工业企业生产的各类饲料产品总量达 369 万吨,占全省饲料生产量的 28.38,其中配合饲料 23552 吨、精料补充料 4510 吨、单一饲料 660 吨,反刍料 7890 吨、禽料 300 吨,各占总量的6383、1222、179、2138、081。饲料从业人员达120 多人。实现工业产值近 6644 万元。全区饲料销售点达 109 处,年销售饲料 45 万吨,主要销售兰州正大、江河源、海东金
4、穗饲料、乐都恒源等饲料公司(或厂)的饲料。饲料销售点大部分以粮油门市部和兽药经销店等形式代销。2 饲料工业的发展特点21 饲料生产稳中有升,饲料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与 2000 年全区的饲料工业调查统计相比,配合饲料、混和饲料的产量由 122 万吨上升到363 万吨,年平均增长率在 2822以上。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技术人员比例明显增加,加快了饲料工业的发展。22 产品结构趋于合理,饲料质量明显提高。原来我区饲料主要以生产低档混合饲料、单一饲料为主,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现在能够生产不同畜禽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营养需求的全价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单一饲料、反刍料、禽料混合饲料和浓缩
5、饲料等系列产品。通过近年来的饲料质量抽检表明,我区饲料产品合格率逐年提高。2007 年抽检各种饲料 47 批次,合格率为 97.87,抽检合格率逐年上升。同时在养殖企业配合饲料及饮水中连续几年尚未检出盐酸克伦特罗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违禁药品和有毒、有害物质。23 饲料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骨干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饲料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改造,生产设施设备有了较大的改进,特别是较大型的饲料加工厂的加工设备引进、更新换代较快,饲料生产设施设备比较齐全、配套,自动化程度明显有了提高。2000 年生产配合饲料近3150 吨,占全省总量的 394,2007 年 23552 吨,占全省饲料总量的1812
6、。产品辐射到我省各地以及周边省区。今后饲料业将基本形成微小企业日渐减少并退出市场,较大型饲料企业将整合趋强盛,逐步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4 饲料科研和技术推广成效显著。近年来,饲料科研成果显著,特别是在较大型的饲料企业更注重与科研部门、大学等的联合,开展饲料动物营养研究、积极利用当地小麦、菜子饼等饲料资源开发,反刍动物饲料配方、禽料、奶牛预混合饲料研究、饲料检化验室的建设,人才的培训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有些科技成果应用到饲料产品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3 饲料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 饲料企业生产规模小、品种少、效益低下。全区绝大部分饲料企业普
7、遍开工不足,导致饲料企业单位生产成本过高,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现仅有几家大、中型饲料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先进,配套性较好,能够生产不同品种的全价配合饲料,其他大部分小型企业设备简陋,饲料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只能生产低档混合饲料、单一饲料,产品质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不理想。3.2 宏观管理能力低,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由于各地对饲料管理职能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管,使饲料产品的生产、经营不规范,市场上还存在无标准、无标签、无产品合格证和无生产许可证的“四无”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侵害了养殖业的经济利益,危害了广大消费者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饲料工业的稳定发展。33 养殖水平低,市场开发不足。养殖业以千家万户的分
8、散养殖为主,缺乏有规模的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农牧民的观念滞后,缺乏科学养殖知识,养殖水平不高,部分养殖户还是主要以自产自配料为主,对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认识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优质饲料入户率偏低,配合饲料入户率还有待提高,饲料市场相对狭小,饲料的产销量与我区畜牧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3.4 企业生产管理及特有工种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缺少和具备与饲料生产管理工作相关联的专业知识和培训。由于我区饲料生产企业除个别由国有饲料生产企业改制而来以外,大多数由原来的“一台粉碎机,两把铁锨”形式上发展壮大起来。因此,生产管理人员不熟悉饲料行业管理法规。有关动物营养,以及电、炉、维修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
9、的管理人员较少;生产工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员工可塑性差,对生产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够。生产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欠缺全面系统的生产管理理念;内部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机制、约束机制不科学,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管理创新少,服务意识差,缺乏对市场的充分认识与了解。4 发展饲料工业的有利因素及发展前景4.1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了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饲料工业的持续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省政府关于青海省加快饲料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农业部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等为合理调整饲料产业布局,加快饲料原料基地建设,减轻企业税赋,保证饲料工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保障
10、。4.2 我区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4.21 农区实施了“西繁东育”工程。我区每年投入财政贴息资金200 万元左右,2007 年贷款达 6200 万元,贩运育肥户达 16953 户,贩运牛羊 143 万头(只),自繁自育 120 万头(只) 。422 畜牧业“良种工程”的实施,年财政投资达 150 多万元(只),同时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扶持,为良种工程无偿投资 558 万元;2007 年畜种改良达 5642 万头(只) 。423 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几年来由于猪肉价格持续走高,生猪出栏和补栏逐步增加,2007 年生猪饲养量达到 139.78 万头,同比增加21。424
11、奶牛养殖形势看好。我区相继引进了省内两家大型乳业企业,加之周边省份也开始在我省收购鲜奶,牛奶需求量上升,奶牛业呈现较快发展的势头,2007 年底存栏奶牛及改良牛 636 万万头,同比较上年增加 073 万头,产奶量达 33661 吨,比上年增长 90361 吨;4.25全区 2007 年畜牧业产值达 14.69 亿元,占农业产值的 45.49。这些有利因素将有力的拉动饲料生产的快速发展。通过以上综合分析,目前我区饲料生产仅为 369 万吨左右,与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形势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预计我区今后各种饲料的实际需求量将达到在 1015 万吨。才能满足我区畜牧业的发展。5 对策及建议51 加强各
12、部门间相互协作,促进饲料工业的健康发展。饲料工业涉及农牧、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各个部门应明确管理职责,相互配合、强化管理,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地县级饲料管理部门应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饲料生产企业的设立审查登记工作,符合条件的发放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只有通过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互为因果,使饲料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轨道,为我区饲料工业的稳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52 加强培训,提高饲料企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饲料监管部门和畜牧部门要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和技术人员多的优势,认真做好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邀请省内外动物营养和饲料加工方面的专家,加强饲料企业人员的技
13、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工作,提高饲料配方技术水平,科学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制定、完善饲料标签,严格执行各种饲料产品的技术标准,规范饲料生产经营行为,同时定期举办饲料科技培训班,推广新技术和科技成果,提高应用科技的能力。5.3 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大型的饲料生产企业要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骨干带动作用,在提高现有饲料产品质量的同时,与省内外科研部门加强合作,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饲料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加速饲料科研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我省青稞、小麦和菜籽粕等饲料原料资源,提高饲料产品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14、,反刍动物饲料的系列饲料产品等高新饲料品种,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量。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要加大生产设施、设备的技术改造,尽快改变饲料加工的落后局面,调整产品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饲料科技推广和技术咨询服务,普及饲料生产、使用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实用技术,积极生产各种全价配合饲料,提高饲料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档次,增强发展后劲。54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饲料产品的入户率。目前我区就现有的猪、禽、牛奶和反刍动物的年生产量计算,我区饲料年需求量在 15 万吨以上。今后针对我区养殖业市场对饲料的需求潜力大和工业化产品入户率低的特点,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根据我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推广一批适合我区及全省奶牛
15、饲养、牛羊育肥、放牧牲畜补饲、羔羊、犊牛育肥需要的反刍动物系列饲料产品,进一步提高优质饲料产品的入户率,促进养殖业的全面发展。55 继续结合项目实施,开拓和培养饲料市场。近几年来我区相继实施了“西繁东育” 、 “畜禽良种”工程等项目,对加快饲料推广,开拓农区饲料产品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应继续结合我区发展特色畜牧业的实际,进一步带动饲料工业的发展。我区现有饲料加工企业单班生产能力已达到 8 万吨,而且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此,要紧密结合草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在冬春牧草枯黄期提高牛羊补饲水平,达到减轻草地压力,有效缓解草畜矛盾的目的。5.6 依法加强饲料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地
16、、县畜牧部门要尽快建立健全饲料管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饲料监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畜牧(饲料)管理部门,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法律和熟悉饲料业务知识的饲料执法队伍,依法做好辖区内饲料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同时,要加强饲料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规划、重点布局的原则,结合国家、省上与我区饲料安全的实际逐步建立安全监测体系,并配合省级检测部门搞好本地的饲料产品的质量监督,通过对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的过程监控,确保饲料产品质量的安全。57 加快饲料行业整合和改革,充分发挥骨干企业主导作用,带动饲料工业发展。今后重点扶持和培育起点高、规模大和产品质量可靠的饲料企业与养殖、畜产品加工等企业联合,通过股份或横向联营,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产品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积极支持“饲料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形式,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推动我区饲料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养殖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