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95662 上传时间:2018-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文献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其重点突破技术 一、课题相关背景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船舶在国防、国民经济和海洋开发等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2009 年 6 月 9 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 2009 2011 年。根据规划目标,我国力争 2011 年造船产量达到 5000 万吨,造船完工量占世界造船完工量的 35 以上,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市场占有率达到 20,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占有率

2、达到 10。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 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困内市场满足率达到 80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达到 1200 万马力。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船企的节能要求,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年累计降低 15,钢材利用率显著提高。然而,与造船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十分不协调的是,我国船用设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仍未有改观。船用设备制造业能否实现稳步发展已经成为事关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 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26。 与国外造船强国的船用配套设备相比 ,我国船用配套设备的技术差距很大 ,也直接导致了我国造船企业的利润率低下。我国造船量、造船

3、水平不断攀升 ,造船完工量连续 13 年稳居世界前列 ,但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却不到 40%,出口船的设备还基本上靠进口 ,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反观近邻 ,日、韩等国的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装船率分别达到 98%和 85%。至于德国、挪威等欧洲老牌造船发达国家高达 100%,并大量出口 ,而船舶配套设备的价格约占船价的 60%以上 ,缺少船舶配套设备的支撑。我国造船不得不从欧洲、日本、 韩国等国家地区进口大量配套产品 ,种类包括船用主机、船用发电机组、通信导航设备、曲轴、电缆、油漆等几十个品种 ,从而大大压缩了我国造船业利润空间。中国造船业利润微薄 ,即使有大量的造船订单也只是表面的浮华。正因

4、如此 ,有人称我国造船正陷入“船壳工业” 56。 国内船舶配套工业国产化率由上世纪 90 年代的 7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 40%,与此同时 ,日本、韩国及欧洲的船舶配套设备抢滩中国市场 ,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这也制约了我国造船工业的大幅度提高。 总之 ,我国船舶配套工业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品牌和网络 ,缺少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也仍未摆脱主要依赖国外的局面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也较差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效果 ;只图投资后立竿见影 ,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使产品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近阶段低价竞争的不可避

5、免性 ,长期竞争力需要技术自我创新。本论文我们来浅谈下关于船用设备国产化率现状及重点突破技术 1。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主要船用设备是船舶工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船舶工业国际竟争力的重要保证。通过国内外船用设备发展状况的比较,可知近来我国船舶工 业出现的船用设备国产化率逐年下滑的状况,十分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长此以往,甚至将成为阻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尽快采取得力措施,促进船用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提高,己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45。 三、设计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的重点 本设计的研究重点是船用设备重点突破技术的讨论。通过对船用

6、设备在中国和国际上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可以得知我国现阶段船用设备存在的缺陷。针对中国现阶段在船用设备上的缺陷,研究出相对应的技术,来提高我国在船用设备上的国 产化率 57。 四、国外船用设备的发展状况 欧洲: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作为世界重要的船用设备研发、凿产基地,欧洲在船用设备各技术领域尤其是在动力推进装置航海与通信设备系统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尖端船用准备产品的研制上更是占主导地位。由于船用设备制造展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且利润丰厚,长期以来欧洲在该领域投资巨大,技术遥遥领先;特别是面对中国、日本、韩国配套业的竞争,欧洲企业更是集中精力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目前世界船舶配套的一流产品、品

7、牌大多集中在欧洲。 欧洲船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许可证技 术转让,售前售后技术服务以及船用电子设备等高端产品的直接出口。日本 80 90的船用设备技术,韩国部分、中国大部分船用设备制造技术都是从欧洲引进的。近年来,船用设备制造业出现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但欧洲厂商始终没放弃产品设计、研发及售后服务的核心部分,掌控着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供应、试验试制的能力,并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保持技术上领先的优势。 目前整个欧盟 l5 国有船舶设备制造企业近 9000 家。欧洲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产值 (包括民船、军船、船舶修理、海洋工程用设备产值以及钢板、管子产值 )占世界市场份额的三分之 一以上

8、,设备销售额一半来自欧盟以外的市场。 2003年欧洲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的产值约 260亿欧元,直接雇员为 27 8 万人,间接提供的工作岗位达 42 6 万个。欧洲船用设备理事会 (EMEC)预计,未来几年欧洲船舶配套业产值的年增长率约为 2 5。附加值增长率约为 1 5,从业人数将增加 1。从营业额和从业人员数来看,欧洲船舶配套业不仅超过了欧洲的造船业,也高于其他两个船用设备制造大国 日本和韩国 4。 日本:规模大、品种全、体系完整 日本的船舶配套业的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船舶配套业产值占世 界总产值的 3540。日本船用设备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强、技术先进、产品种类齐全并配套成

9、龙、质量上乘、售后服务完善,在高、精、尖船用设备研制领域能够与欧洲竞争。 2003 年,日本有 631 家船舶配套企业,其中大型企业 188 家,中小企业 443 家,从业人员及 l万人,共实现产值 8011 97 亿日元 (约合 80 12 亿美元 );直接出口 2508 42 亿日元,进口 583 98亿日元。在出口产品中,船用内燃机所占比例最大,达 1589 80 亿日元,占出口总额的 63 4;其余分别是航海设备、船用辅机等。在进口产品中,舾装件所占 比重最大,为 42 3,其余分别是船用辅机和船用内燃机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船舶配套业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产业,多数企业是多元化经营,约 8

10、0的企业兼营陆用机械产品制造。 船用柴油机制造是日本配套业的一大亮点。日本的柴油机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且日本企业具有低、中、高速柴油机、蒸汽轮机的研制能力, UE、大发、洋马等都是日本自主品牌的柴油机。目前两冲程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厂家有三井造船、三菱重工、联合柴油机、日立造船、川崎重工、神户发动机等 6 家企业、主要生产 B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长远效果;只图投资后立竿见影,科研投入严重不足,使产品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近阶段低价竞争的不可避免性,长期竞争力需要技术自我创新。 我们应想方设法的提高船用设备相关技术,无论是研发 环境,人才引进,还是创新能力,国家政策都要努力抓。只有

11、不断提高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这个大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3。 参考文献: 1曹惠芬“十一五”我国船用设备发展思路与原则探讨 J船艇 Ships & Yachts, 2006(258):2023 2张富明从电动三位四通阀的研发谈提高船用设备国产化率 J船舶轮机 . 2006( 6) :3437 3周丰伟船用设备企业要努力为提高船舶工业竞争力作贡献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1999( 5) : 1517 4李积轩国 外造船设计及设备 J中外船舶科技 , 2006: 2023 5赵大利 , 张延宁简论我国船用设备制造业发展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4: 3033 6谢永和 , 赵丽萍编著渔船船体及船舶

12、设备海洋出版社 . 2004 7车锐 , 王世军编著船用锅炉及压力容器检验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8张志军编著船舶通信导航综合业务分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9 9王福根编著船舶轴舵系装置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2 10黄少竹编著现代船舶柴油机故障分析大连 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4 11商圣义编著民用船舶动力装置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1995 12郁照荣编著现代造船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1997 13蔡迎波编著船用惯性导航系统海上试验国际工业出版社 1998 14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维修分会会刊设备管理与维修 1998 2003 15世界机电经贸信息机电进口 1996 年 11

13、 期 16世界机电经贸信息船舶物资与市场 1999 第 5 期 17王兆坤上海船厂 10 个船用设备服务站蓬勃发展 J船艇 , 1989, (06):4042 18上海电站设备制造业积极扩大国际采购 J重型机械科技 , 2003, (04):1215 19苏宁法国航空设备制造业一瞥 J民航经济与技术 , 1998, (05):3032 20方思敏 2005/2006:繁荣发展的荷兰船用设备业 J机电设备 , 2007, (02):4045 21邹双桂欧盟关于船用设备证书的要求 J广船科技 , 1999, (03):15 22谭宏造船企业与船用设备企业协调发展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7,

14、(02):7375 23李振声关于“船用设备资料信息中心”的问答 J船舶 , 1991, (05):3841 24李永祥提升我国船舶配套能力 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7, (03):8183 25刘厚文 , 康丽清柴油机不能启动或启动困难的原因分析 J农业机械 , 2007, (22):9294 26何国明世界船用设备市场与技术发展侧视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0, (03):7175 27魏安船用设备现代管理理念 J江苏船舶 , 2004, (02):1518 28曹惠芬 2010 年我国主要船用设备供应缺口预测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8, (01):2527

15、 29世界海事站点导航第四部分 船用设备厂商 (一 )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 2002, (10):1922 30安飞国产船用设备瓶颈何在 ?J中国船检 , 2005, (08) :102109 31赵榕船用设备基座安装及技术要求 J机电技术 , 2006, (03) :8083 32赵丽君 GMDSS 船用 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J世界海运 , 2000, (04):1215 33曹惠芬世界船舶配套工业与市场概述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3, (03) :6668 34史美青船舶及其设备市场信息汇集 J机电设备 , 1998, (03):3335 35黄晶中国船舶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16、 D湖南大学 , 2006:4145 36张澄宇 ,赵大利中国船舶配套业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J船舶工程 , 2005,(01):9194 37张一青 ,马剑 ,方新康 “十一五 ”浙江省船舶工业发展的思考 J船舶工程 , 2006,(06):9295 38王会 ,张光明 ,谢平顺基于造船供应链的船舶产业集群战略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6,(02):3335 39徐佳宾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J中国工业经济 , 2002,(12):2528 40世界前四大造船国、地区船舶配套业发展扫描 J交通建设与管理 , 2007, (Z1):3335 41 吉丰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出路 J交通建设与

17、管理 , 2007, (01):7779 42 曹惠芬 ,曹友生船舶配套工业发展思路探讨 J船舶工业技术经济信息 , 2004, (04):4245 43 郭维我国船舶配套业将迎来发展的最佳时机船舶配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解读 J国防科技工业 , 2007, (10):2325 44郑靖船舶配套业亟须优先发展 J中国水运 , 2004, (05):8184 45杨新昆对我国船舶配套工业的思考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2, (06):5558 46陶永宏 ,冯俊文基于产业集聚的中国 船舶工业发展思考 J船舶工程 , 2005,(05):7173 47吴洁 ,陶永宏 ,蒋志勇长三角地区船舶

18、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 J船舶工程 , 2005,(06):2629 48朱汝敬对我国造船配套工业今后发展的若干思考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1,(01):4142 49王缉慈关于用产业群战略发展我国造船业的政策建议 J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2,(03):2325 50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J中国工业经济 , 2001,(11):156158 51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 J中国工业经济 , 2002,(03):99102 52李平 ,狄辉产业价值链模块化重构的价值决定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 , 2006,(09):3841 53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与创新能力集成 一个培育中小企业自主

19、创新能力的战略新视角 J中国工业经济 , 2006,(11):3944 54 陶永宏 , 冯俊文 , 何育静长三角船舶配套业集聚 :功效与路径分析 J 工业技术经济 , 2005,(05):5155 55高照杰应对国际海事格局变 化 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 J中国远洋航务 , 2006, (12):150153 56杨培举我国船舶配套业竞争惨烈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2, (05):7982 57胡舟山船舶配套业蓄势待发 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5, (04):3235 58张长涛莫让“水桶原理”制约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 试论新时期大力发展船舶工业的发展J船舶物资与市场 , 2004,

20、(05):102105 59IEEE Std 1516.1-2000,IEEE Standard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High Level Architecture(HLA)-Framework and RulesS.New York:SISC of the IEEE Computer Society,2000 60DMSO.U.S.Defenc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fice,1999,High Level Architecture Fed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xecution Process Model(FEDEP) Version 1.5EB/OL.USA: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文献综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