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二一一届)题目乡土生命的不屈之歌论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形象和“卖血”涵义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教务处制二一一年六月本科生毕业论文0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2引言3一、悲凉乡土上的“苦命人”4二、不屈的抗争之歌7(一)对既有道德伦理的不屈抗争8(二)对生活困境的不屈抗争9(三)对命运的不屈抗争10三、卖血的涵义11结语14注释14参考文献15致谢17本科生毕业论文1乡土生命的不屈之歌论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形象和“卖血”涵义摘要许三观出身乡土,在他的身上沉淀着乡土社会所赋予他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和服从乡土社会“礼治”统治的乡
2、土思想;乡土社会是一个“静”的社会,这样的一个社会造就了他“独立固闭”的性格;两者的综合再加上生活的困苦把他引上了“卖血”的道路,但是这乡土社会也造就了他的坚强、坚韧、坚忍和温情。也正是因为乡土社会所赋予他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他的生命才有了“与众不同”之处他开始了无意识地反抗,这其中包括对既有道德伦理的反抗、对生活困境的反抗和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他的卖血纵然是一种人生的荒谬,一种精神的毁灭,更是一个时代的荒谬,但是在这“卖血”之中也展示出了乡土人民的坚韧、不屈和温情。ABSTRACTXUSANGUANWASBORNINARURALVILLAGEINHISMIND,THEREEXIS
3、TINHERENTOLDTHOUGHTSTHATFORMEDFROMHISRURALPLACESUCHASTRADITIONALTHOUGHTS,ETHICALNORMSANDTHEIDEOLOGYRULEDBYCEREMONYBESIDES,THERURALSOCIETYISAQUIETSOCIETY,SOSUCHASOCIETYABSOLUTELYINFLUENCINGXUSPERSONALITYTOBEINDEPENDENTANDQUITEINTROVERTAFFECTEDBYTHESETWOCONDITIONSANDHARDSHIPOFLIFE,XUSANGUANISREDUCEDTO
4、SELLBLOODNEVERTHELESS,SUCHASOCIETYALSOTRAINSHIMTOBECOMEMORESTRONG,TOUGH,PERSEVERINGANDSOFTHEARTEDOWETOALLTHESEFACTORS,POSITIVEONESORNEGATIVEONES,HISLIFEGAINSSOMEDISTINCTIVEQUALITIESHEBEGINSTORESISTUNCONSCIOUSLY,BOTHAGAINSTETHICALNORMS,HARDSHIPOFLIFEANDAGAINSTTHELIFEITSELFALTHOUGHTHEACTOFSELLINGBLOOD
5、ISQUITEABSURDTOWARDTHELIFE,ITDEMONSTRATESAKINDOFSPIRITPERISHINGANDMOREISABSURDTOWARDSTHATAGEINTHEMEANTIME,FROMANOTHERPERSPECTIVEOFTHEACTOFTHESELLINGBLOOD,ITALSOSHOWSTHEQUALITIESOFRURALPEOPLESTOUGHNESS,PERSEVERANCEANDSOFTHEART关键词许三观乡土生命不屈反抗卖血KEYWORDSXUSANGUANACOUNTRYMANSLIFEUNYIELDINGRESISTSELLBLOOD本
6、科生毕业论文2引言余华是一位从海盐出发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并获得了多个奖项。余华从1983年在西湖第1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开始登上文坛,自1987年发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和一九八六年后开始确立了他在中国先锋作家中的地位,成为了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余华抖落了社会强加于每个人也强加于他身上的常识的枷锁,而真正凭自己的感觉来理解这个世界”1,所以他所描绘的是存在于现实中但却被世俗所遮蔽了的另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充满了暴力、冷漠和死亡,充斥着“零度情感”,流
7、动着的文字则如“冰渣子”一般。到了九十年代余华的小说便发生了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转型”,细雨与呼喊是他对自己先锋写作最后的总结,同时也是他“转型”的萌芽,而一九九五年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现则标志着他的“转型”的正式完成。在细雨与呼喊中,我们零星感觉到余华在小说的人物和环境中加入了“人性的温情一面”,对于“惜光如金”的余华而言,这无疑是他的小说主题转型的预兆和过渡。之后的活着则非常明显地显示出了余华在小说主题上的变化趋势。“苦难”和“温情”是活着中的两大思想主题,小说主人公福贵总是被“苦难”鞭笞着,却又时常可以在“温情”中疗伤,但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安排,只能接受与自己“同命同名”的老牛福贵相
8、依为命的悲惨结局。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继续延续了“苦难”和“温情”的思想主题,但是以生命的终结为代表的死亡已经远离小说,代之以“卖血求生”的漫漫长路。法国的读书杂志曾评论这部小说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外表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2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人和生活都开始了复活”3。“人”开始变得“有血有肉有感情”,不再那么轻易地去赴死;而“生活”也开始归于正常化。余华开始从民间的场景、民间的人生和民间的立场出发,以民间的人道主义情怀来展示对人生和现实的真正理解。许三观便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许三观出生乡土,在他的身上本科生毕业论文3沉淀着乡土社会所赋予他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和服
9、从乡土社会“礼治”统治的乡土思想以及乡土社会所造就的“独立固闭”的性格,两者的综合再加上生活的困苦把他引上了“卖血”的道路。在许三观整个的“卖血”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底层人物对于现实和命运的无奈,同时也感受到了乡土中国所孕育出的蕴涵于乡土生命中的那种坚强、坚忍、坚韧以及不屈的反抗精神,这其中包括对既有道德伦理的反抗、对生活困境的反抗和对命运的不屈反抗。“血”本是生命的本源,“卖血”则是对生命的“出卖”,许三观的“卖血”本是由于生活所迫,是逼不得已的选择,而最后却成了一种人生和人性仪式。“苦难”在被“救赎”后却陷入了悲剧的深渊,这是一个终极的生命悲剧和人性悲剧,然而在这“卖血”之中也展示出了乡土人
10、民的坚韧、不屈和温情。一、悲凉乡土上的“苦命人”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所处的时代背景应该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许三观的卖血则主要集中在其间的六七十年代。自1958年以来到文革结束之前,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我国面临着外忧内乱的混乱局势,尤其是大炼钢、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文革”、上山下乡等的接连来临对广大的中国人民而言是一股又一股的致命冲击波。许三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江南的一个极具中国乡土特色的小城镇上步履维艰地为生存卖命,他用自己的卖血经历串起了那个时代、那个城镇的特殊的历史记忆,展示了乡土社会所孕育出的乡土生命特有的性格,唱出了一曲属于乡土生命的不屈之歌。“乡土社会是
11、个传统社会,传统就是经验的积累,能积累就是说经得起自然选择的”4,乡土人们认为这种能经得起自然选择的传统的积累必定是正确的,必然是有助于生存的,他们从未用辩证的思想去重新思考过他们。所以他们因循守旧,以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式去取得生存、进行生活。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仅垄断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控制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是那么“规矩”,在这样的乡土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许三观,他对命运、对现实、对传统总有着那么一种源自生命的、根深蒂固的顺服,他顺从于从祖辈那传承下来的“卖血”求生的生活方式,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以不断的本科生毕业论文4卖血去克服,甚至误认为“卖血”是身体健康的证明。“卖
12、血求生”原是从阿方、跟龙那传到许三观这,继而许三观又将这种“传统”传给了来顺、来喜两兄弟。许三观从一个“偶然”成为了一个历史传统的必然媒介。在乡土传统中道德观念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定义为“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5犹如忠孝节义、家庭责任等。所以许三观会对一乐说不指望一乐回报他什么,只要一乐能像许三观对他四叔那样对许三观,许三观就知足了。这里面蕴含着维持了
13、中国几千年的长辈和晚辈的相处之道养育和赡养。也正是因为这些道德的熏陶,许三观用尽他的一生来维持家庭的完整。对中国男人而言,家庭就是他们背在身上的重担之一,从他们成家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必须在今后的有生之年尽其所能来保护自己的家庭,哪怕是牺牲生命或者是像许三观那样以“出卖生命”为代价。而对于家庭,则有着严格的界限,这界限或者说是维系点则是血缘,我们是父系主导社会,家庭的主轴毋庸置疑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而并非横向的。所以血缘是社会身份的基础和象征,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万不可混乱的,它的混乱会乱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而妻子则是丈夫的个人所有,作为妻子则必须要对丈夫忠贞,尤其是在乡土社会,甚
14、至还以“三从四德”来要求女子,对于违反此道德传统的女性则会遭到严厉乃至残酷的惩罚,被世人所唾弃;妻子的出轨对丈夫而言是最没“面子”的事情,面子对中国人而言尤其重要,他是中国人的社交身份的直接体现。正是因为在这些思想的共同作用下,当许三观知道许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的时候才会那么气愤,对许玉兰不理不睬;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不愿意用自己卖血换来的钱带一乐去胜利饭店吃面;才会在何小勇出车祸之后,意气纷发地为自己的卖血行为辩解,盛赞一乐的孝顺,并请出了“老天爷”这一权威,这一切也不过就是为了挽回自己曾经被许玉兰丢失的面子。乡土社会又是一个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
15、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人本科生毕业论文5服礼是主动的。”6“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7在这样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环境下,乡土人们更加不敢对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思想观念进行辩证地思考,更不用说进行改革。所以,他们相信传统、相信命运,更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命运轻易托付给外在的既成秩序、习惯或阴间的鬼神、冥冥的上苍,总之,都使他们不信任自己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正常感觉,不明白自己的切身利益所在,不能用自己的头脑和眼光对人、事、物加以清晰地判断”8。所以乡土社会的人们总
16、是把“佛教的宿命观念、忍受哲学当做精神粮食。”9他们认为“命运”是老天爷安排的,是生来注定的,是不可抗拒的。不管是生还是死,他们都能运用“命运”这一观念来对它进行解释。当生活处在极度艰辛的状况下的时候,有时候他们仍然能够安之若素,坦然接受这些所谓的命运的安排或者往命运为他们安排的道路上前进。就如同许三观所说的这是“老天爷奖我的”10,既然他能认定他的好身体是老天爷奖的,那么他是否也觉得许玉兰的出轨、许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样也是老天爷安排于他的呢所以他才选择了“全盘接受”,选择了去忍受。许三观的忍受何止如此,卖血时所遭受的身体上的痛楚、精神上的痛苦,还有他的生命本身对于“卖血”的忍受,这些非
17、常人所能忍受的不幸,他都把它们融进了他的生命里,这些忍受的唯一支持点也就是乡土人们的宿命观念和忍受哲学。然而这些精神粮食也锻炼了他坚强、坚忍的性格和坚韧的生命力。许三观在面对命运的安排时从未抱怨过,因为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抱怨的想法,乡土社会没有教会他这种思想,所以他的生活中只剩下了肉体上的“承受能力”,他努力使自己变得麻木,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在精神和肉体之间存活,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生存方式。所以,对于人生,他们不再有规划,纵然谈不上是以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式生存着,但也绝对是以安于现状、别无他想的方式生活着;面对灾难,他们不再抗争,他们习惯甚至喜欢顺从他们心中的“命运”的安排
18、,他们虽然悲伤,但是也总能从他们的传统中找出安慰自己的要素;在这样的乡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许三观在他的思维里缺失了对存在可能性的思考,在最后他的血卖不出去的时候,他以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的身份在大街上痛哭流涕,并非因为年轻血头的辱骂,却只是因为他担心本科生毕业论文6血卖不出去,那他就失去了任何消解苦难的方式,他的思维已然定性,他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尤其是对生存和生活的可能性的思考。所以,他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都是极为脆弱和不安全的,在他一路卖血去上海的时候就差点客死异乡,这便是一个极为充足的明证。“乡土社会相对而言是静的11”。所以在整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能感受到的、能称之为“噪音”的也就只是
19、许玉兰每一次坐在门槛上的哭诉。在这样一个静的社会里,一切的社会秩序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就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提到的“在这样一个安居的乡土社会,每个人可以在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时,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状态中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12这样的乡土社会也就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形成了一种“闭固性人格”,他们“循例重俗、被动闭缩、自制自足,倾向于孤立、默认和懈怠,他们鲜有主动的参与行为,对涉及国脉民命的公共事务较少兴趣,奉行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人生哲学”13。所以,许三观只有在想娶许玉兰的时候才会去跟许玉兰的爹喝酒;只有在逼不得已要筹集医药费给一乐看病的时候,他才会向四邻八舍请求救援
20、。而在其他的时候,在其他的磨难面前,他都坚持选择以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哪怕是卖血。乡土社会的传统、道德、礼治以及它的宿命观念、它的忍受哲学、它的静造就了许三观这样一个贯穿历史、现在和将来并受乡土思想支配的苦命人形象。他的思想被乡土传统、乡土道德、乡土礼治所填满,并受着它们的制约,从而使得自己丧失了自由思想的权力,甚至于对生存的可能性都产生了怀疑。对于生活中一切苦难,他都选择了以“卖血”这一出卖生命的方式去解决;对于生活中的一切委屈,也就只能选择独自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哪怕是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但是在这些灾难面前,他的身上也体现出了一种属于乡土人特有的生命的坚强、坚韧和坚忍。二、不屈的抗争
21、之歌由乡土社会孕育而出的乡土生命许三观,毋庸置疑地承袭了乡土社会所赋予他的隐忍和顺从。但是许三观并非仅仅停止与此,他的“与众不同”在本科生毕业论文7于他的不屈、他的抗争。在整个许三观卖血记中,他的这首抗争之歌若隐若现、时高时低地始终在唱着。许三观,他的不屈、他的抗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既有道德伦理的不屈抗争,一是对生活困境的不屈抗争,一是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一)对既有道德伦理的不屈抗争正如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在中国社会中,血缘是家庭的界限和维系点;中国社会是父系主导社会,家庭的主轴毋庸置疑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向的,而并非横向的。所以血缘是社会身份的基础和象征,父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万不
22、可混乱的,它的混乱会乱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而妻子则是丈夫的个人所有,作为妻子则必须要对丈夫忠贞,尤其是在乡土社会,甚至还以“三从四德”来要求女子,对于违反此道德传统的女性则会遭到严厉乃至残酷的惩罚,遭世人所唾弃;妻子的出轨对丈夫而言是最没“面子”的事情,面子对中国人而言尤其重要,他是中国人的社交身份的直接体现。这些观念在乡土社会中更是被推为不可违背的生存和生活准则。作为一个乡土人,许三观的思维里同样有着这样的观念,但是在面对许玉兰曾经的背叛和许一乐并非自己的亲生儿子的事实,许三观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些乡土的生存和生活准则来行事,并没有狠绝到将许玉兰和许一乐赶出家门的地步。随着时间的积累,他对许玉兰和
23、许一乐的爱也正如岁月一样在一点一滴地增加,最终感动了乡土、感动了世界,这是他一直在默默地进行不屈抗争的成果。许三观对许玉兰一直不离不弃。在“文革”中,许玉兰被抓去站大街。在文革那样的时代里,所有人都对被批斗的人避之唯恐不及,就连自己的至亲之人也不例外,就如一乐、二乐、三乐,他们谁也不愿意给许玉兰送饭,理由是忍受不了别人的辱骂和欺侮,但许三观却顶着“自己的妻子是妓女”的骂名和鄙视仍然坚持给许玉兰送饭,并且偷偷在饭底下夹放了红烧肉。他的这份“不离不弃”为那个残酷的年代和悲凉的生活增加了足以照亮前方的微光。许三观对许一乐的爱,是一种用生命来爱的方式,更是震撼人心,这样的爱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24、因为这爱完全纯粹地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本科生毕业论文8真心。在许三观的心里没有了血缘、伦理和道德的界限和芥蒂。在他一生的十二次卖血之中,有七次是和一乐有关的,分别是“第二次独自拿着一斤白糖找李血头卖血。理由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一乐打破了方铁匠儿子的头,对方拉走了自己的家具强迫他支付医药费。结果支付了医药费,换回了家具,但是被许玉兰张扬了出去。第五次许三观独自去卖血。理由一乐下放农村回来时,连路都走不动了,在返回农村的路上,一路扶着墙哭着走。结果给了一乐三十元钱,让他和二乐在农村与队长搞好关系,争取早点回城。第七次到第十一次许三观先后在通往上海的林浦、百里、松林、黄店、长宁等地方进行了五次卖血。理
25、由一乐得了肝炎,已在上海医院急救,许三观四处借钱但仍然不够,为救一乐的命,只好一路往上海方向卖血筹钱。结果途中几次因卖血晕倒,差点送掉性命,但一乐和自己最终都活下来了。”14尤其是最后为了给一乐筹钱治病一路卖血去上海,在短短的十五天之内许三观总共卖了五次血,还差点客死异乡。在中国的观念中始终认为有着“血缘”关系的才是至亲,甚至有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按照正常人的思维,纵然许三观不将许一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也应当是厌恶他的,而不是如小说中一般不惜以性命为代价去养育他、救护他、爱惜他。在此,我们不难看出许三观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对这乡土的既有伦理道德进行着无声的不屈抗争,庆幸的是这抗争
26、最终取得了胜利,一乐的病治好了,许三观也顽强地活下来了。许三观对既有道德伦理的不屈抗争最终为他赢得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二)对生活困境的不屈抗争许三观的一生都在跌宕起伏的时代潮流的影响下度过,这些跌宕起伏的时代潮流对许三观而言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生活的困境,许三观十二次的卖血经历串起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展示了在那个时代下,中国乡土人们会遇到的种种生活困境。面对这些天灾人祸,多数乡土人们都选择了忍气吞声、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许三观作为一个普通的乡土人,他无力反抗这巨大的时代潮流,所以他也只能随波逐流,只是在这随波逐流中,迫于生存的压力,在无形之中他本科生毕业论文9开始了不屈的反抗。
27、这反抗的最为精彩之处应该是在许三观生日那晚的“精神聚餐”。在那个困难的年代里,许三观一家在经历了喝了五十七天的玉米粥之后,迎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日子许三观的生日。在许三观的生日这天,许三观看着自己的三个孩子苦到“尝到甜味记不起糖”的地步了,让这个从苦难中摸爬滚打长大起来的中年男人不禁一阵心酸。于是在晚上睡觉前他决定给每一个家人用嘴炒一盘菜。他用相同的方式分别给一乐、二乐、三乐每人做了一道红烧肉,给许玉兰做了一道清炖鲫鱼,给自己做了一道爆炒猪肝。这三道美食对这一家人来说是一场精神的盛宴。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慰藉,把苦难、饥饿驱赶到屋外的黑夜之中,使得屋子里充满了抗争胜利的欢声笑语。有人说“不知道
28、这是一场该哭还是该笑的精神聚餐”15。精神聚餐仍然只是存在于精神层面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许三观一家人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在这欢声笑语过后他们仍然要面对生活的极度贫困和随之而来的苦难,但是,换个角度而言,这一点点的欢声笑语,是他们反抗生活困境的胜利成果,这一点点的欢声笑语使得原本如枯井一般的精神世界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使得人在物质极度缺乏的状态下,终于找到了那么一点点精神慰藉,使他们有了面对未来的勇气。“精神聚餐”给许三观一家带来了走出生活困境、勇敢地活下去的精神力量,而“卖血”则是他们反抗生活困境唯一的物质来源和物质基础。许三观不断地“卖血”,数次挑战着自己的生命极限,以此来反
29、抗生活困境对于他和他的家人的压迫。在这反抗的背后体现了乡土人们特有的坚强生命力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坚韧精神和坚忍态度。正是许三观在面对现实的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坚韧和坚忍和他们那存在于无形之中的反抗精神,才使得许三观在过了耳顺之年后,走在街上时,“脸上挂满了笑容,笑容使他脸上的皱纹像河水一样波动起来,阳光照在他脸上,把皱纹里面都照亮了。”16许三观对生活困境的反抗,源于生活困境的残酷压迫和对生活困境的无可奈何,但是这些残酷压迫和无可奈何促成了他的反抗,使他拥有了精神上的一种满足感,虽然只是暂时的,也使他能够在现实中坚定自己的脚步勇往直前,翻改了自己以及家人“被饿死”(这种饿死是指身体和精神上
30、的双重饥饿状态)的命运。本科生毕业论文10(三)对命运的不屈抗争许三观一路走来都在不断地卖血,血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卖血固然是对生命的“出卖”,但是在许三观的卖血之中却隐含着许三观对于命运的不屈抗争。在小说的高潮部分,因为许一乐得了肝炎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命在旦夕。许三观为了筹集一乐的医药费开口请求邻里借钱给他并且自己还一路卖血去上海。从他所居住的小镇出发到上海,途径林浦、百里、松林、黄店、长宁等,在十五天内他卖了五次血,尤其是在松林那次,因为过度卖血而晕倒,还差点送了命。生命是脆弱的,是不安全的。阿方和跟龙因卖血而失去了生命以及何小勇仅仅是因为偶然的车祸事故而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生命
31、离开他们时是那么地猝然和不可抗拒。所以许三观并非不知道卖血过度会出人命,也并非不懂生命是脆弱的、不安全的,他如此卖血是在无意识地挑战生命的极限,反抗命运。他要留住一乐那年轻的生命,所以他要和命运进行一场殊死的抗争。在命运面前,许三观的思想和力量都是那么地渺小,他在命运面前没有任何战斗的立场,所以他选择了以“交换生命”的方式来进行抗争。许三观决定用自己的“血”来反抗命运、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儿子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这过程极其艰辛,甚至差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庆幸的是他的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一乐和他都平安地存活下来了。许三观的这些抗争是没有口号、没有意识的,是行动先于意识的存在,甚至在这些行动成功
32、之后,他也并未曾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在抗争许三观是在顺服的人生中活出了反抗的概念,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之中活出了遵循内心真情实感的幸福,在无尽的困难苦楚中拥有了精神的慰藉,在残酷的现实中挽留住了可贵的生命。所以,许三观是以乡土社会上的乡土生命的身份,唱出了一首属于乡土社会上的乡土生命的不屈的抗争之歌。三、卖血的涵义本科生毕业论文11许三观的一生总共卖了十二次血。第一次卖血确实是出于好奇;期间的十次卖血则都是因为生活所迫,逼不得已;而最后一次“卖血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人生仪式和人性仪式”17。他的卖血以无知开始,在麻木的恐惧和无尽的灾难中进行着,最终成了一种人性和人生的仪式。这样的卖血是一种生存的悲剧,是
33、一种人生的荒谬,一种精神的毁灭,更是一个时代的荒谬。“血”是生命的载体、根本和本质特征。血本就和生命相连,为求生存的人们总是尽其所能来维持自己的“血肉之躯”的存活,而许三观却是以“卖血”这一出卖生命的方式来求得生存。生命本是生存的本源,是生存最为基础的前提,而对许三观而言生命的存在是一种欲望,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生活目标,而“卖血”却是他为生存奋斗的唯一方式。这本就荒谬,更为荒谬的则是最后在许三观的观念里“卖血”成了一种人生仪式和人性仪式,更成了能够解决生存困境的唯一方式。当许三观七十来岁想为自己去卖一次血的时候,他却因为“血”卖不出去而在街头痛哭流涕,因为对他而言卖不出血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养活自
34、己以及整个家庭的能力,“他的悲哀是绝望以后的悲哀18”,在他的思维里“卖血”和生命这两个完全背道而驰、相互对立的概念居然有了一种互相依赖的密切联系。换言之,许三观在卖血的时候不仅卖掉了流淌在身体里的红色的液体,同时也卖掉了他作为一个正常人该有的“思维能力”。同样地,在“卖血”的同时,许三观也卖掉了他的道义血性。当他开始卖血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开始了漫长的挣扎。他的每一次卖血都是在以低声下气、恳求般的态度出卖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低头”,使得我们在佩服许三观在生存道路上所表现出的坚强、坚韧和坚忍的同时又对许三观产生一种可怜、可悲、可叹以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慨之情。而这种悲剧和荒谬却是由传统传
35、承而来的,并且这种遗传并非简单的只是生活方式的遗传和悲剧命运的遗传,在这种遗传中连带着“思想缺失、信仰缺失”的遗传,这是另一种死亡和暴力方式,是一种精神死亡和精神冷暴力。同时,许三观的整个卖血历程,也展示了由乡土生命孕育而生并深深扎根在乡土生命之中的“认命”意识。最初的许三观仅仅只是因为好奇而去卖血,即使是随之而来的后来的卖血,许三观也是为了应付苦难而不得不为之,但是当他教阿方、跟龙去卖血的时候,并向他们传授卖血养家的意识的时候,他的思维里就已经把卖血当作是生活的必要因素,他已本科生毕业论文12然开始了“认命”,并将这种意识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传授给了下一代乡土人民。当他最后因为卖不出血而在街头痛
36、哭流涕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种意识便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伴着他走过了一生。从中我们感到了一种彻骨的人性悲凉之情。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只有通过“卖血”才能应付生活中不期而来的苦难和维持家庭的完整,则更体现了“卖血求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时代的荒谬。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见到血而晕倒,在医学上称之为“晕血症”。晕血症属于特异恐惧,患有特意恐惧的人会不近情理地害怕某个具体的情境或事物,一旦他们正视这种事物或者发现自己被暴露于这种情境中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压抑感和恐惧感。这些晕血患者看到血从自己或者别人的身上流出来,会感觉非常恐怖以致晕倒而失去意识。许三观不怕血,但是毋庸置疑他害怕“卖血”。他清
37、楚地知道每一次的卖血,都会使他的身体“失去一部分血里的力气”19,所以几乎在每一次的卖血之后,他都“谨遵”阿方和跟龙的“教诲”要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但是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已经超越了对卖血的害怕,所以他才会如此“麻木”地一次又一次地去卖血,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卖血中,他最终都凭着他那坚韧的生命力和坚强的精神力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生活的困境。所以“卖血”无疑也是乡土生命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坚强、坚韧和坚忍的有力见证。当许三观以出卖生命的象征体血液来拯救生命的时候,他的人生也在无意识之中完成了对生命的救赎,而这些坚强、坚韧和坚忍为他提供了救赎生命的前提。不断地“卖血”是一种荒谬和悲剧,但
38、是在这“卖血”之中也显示出了属于乡土生命的坚强、坚韧和坚忍以及他们无形的抗争和存在于他们之中的乡土温情。如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对命运的不屈抗争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为一乐筹集医药费,他过度频繁地卖血,差点丧失了生命,这是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是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同时通过卖血我们也看到了许三观对既有道德伦理的抗争。在中国固有的思想观念中“有着血缘关系的才是至亲”,甚至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许三观却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的“骨血”生存的权利,只因这其中有“情”,这是人性中难得的温情和温暖,是对伦理传统的背离。这份亲情没有血缘的关系,这份付出不求他人的回报,它为我们的本科生毕业论文13现
39、实生活树立了一道真正的人道主义父亲形象。有研究者这样评述这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用一个凡人的血表明了人类生存的艰难与无奈,生命总是时时遭受寒冷的侵扰,生命之冷的催逼会把人推向无以维系的境地;同时余华也用一个凡人的血演奏了一曲生命寓言之歌,生存的本能反抗与生命之间的互相照亮不会熄灭生命之火而是继续使其燃烧。冷与热的生命状态构成反向共生的纠缠关系,透过血意象折射在人类生存之路上。20结语批评家李劼曾语出惊人地评论说“在新潮小说创作,甚至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余华是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鲁迅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21而“鲁迅之所以做起小说来,其目的在于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22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主要代
40、表作之一。正如李劼先生所说的,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先生也揭示出了当代乡土人民的病苦,引起了我们对现状、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但不同的是,余华揭示的不仅仅是“病苦”,还有当代乡土人民对于生活、对于生存、对于命运的无形抗争以及存在于他们之中的那种“情浓于血”的温暖。许三观卖血记也为我们展示了乡土人民那种面对苦难不屈不挠的坚强、坚韧和坚忍的生存性格,他们靠着自己仅有的生存资本生命来应对苦难、拯救生命,从而完成了对生命的救赎。在整个的卖血过程中,许三观以“悲凉乡土上的苦命人”的身份对既有道德伦理、对生活困境、对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这些抗争为我们展示了乡土人们生活中的那种相濡以沫的温暖亲情,一种可以
41、用生命去交换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和一个伟大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父亲形象。许三观的卖血同时也“体现了道义的力量对自我尊严的战胜,体现了利己的愿望对尊重生命的膺服,也体现了一个世俗中的人在战胜自我的过程中,走向问善的不朽品质”23。他成功地诠释了“父亲”这一身份所代表着的责任和使命以及“父子”亲情的真正含义。纵然经受了这么多的磨难,许三观并没有被生活所压倒,相反,他仍旧保持着一种乐观、开朗、本科生毕业论文14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也正好传达出了适合我们这个年代的生活哲学。注释1王彬彬余华的疯言疯语,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075页
42、。217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214页,第217页。3王征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233页。45671112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93页,第3334页,第5657页,第5657页,第83页,第33页。8913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第1版,第60页,第200页,第3637页。101619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43、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1,第120页,第201页,第11页。14洪治纲悲悯的力量论余华的三部长篇小说及其精神走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6期,第2829页。1518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与作家杨绍斌的谈话,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032页,第031032页。20马征生命的冷与热余华中血意象分析,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3期,第52页。21赵毅衡非语义的凯旋细读余华,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078页。22春荣新时期的乡土文学,辽宁大学出
44、版社,1986年7月第1版,第72页。23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0101,第126页。参考文献本科生毕业论文15论文或刊物1王飞许三观卖血记的悲剧精神与喜剧效应,宿州教育学院报,2003年6月,第2期。2王光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的意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3张琰以生拒死以死求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生存哲学,东疆学刊,2003年10月,第4期。4张学昕论余华的“生存小说”,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5张景忠,赫灵华祖父父亲儿子余华90年代长篇小说父系人物结构模式探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第2期。6昌切,叶李苦难与救赎余华
45、90年代小说两大主题话语,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2期。7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8魏安娜一种中国的现实阅读余华,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9陈晓明无望的救赎从形式到历史,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三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11月版。10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11马征生命的冷与热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血意象分析,枣庄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3期,第52页。专著12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0101。13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余华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14费孝通乡土中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15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1。16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6月第1版。17春荣新时期的乡土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本科生毕业论文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