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文献综述 浙江宁海模具出口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模具 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 “工业之母 ”。 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 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 塑料 制品也由 模具 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欧洲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时间分别要比我国快 44和 61左右,但我国模具设计和生产的成本只有欧洲地区的 91。目前,国际模具行业竞争激烈,近两年来德国模具整体价格已下降 1 4 左右,且全球 58的模具由德国等西欧国家生产,中国等亚洲国家仅占极小的比例。但目前东欧地区的模具生产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亚
2、洲地区的生产规 模也将增加到 1 5 左右。我国的模具行业也已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 1 国外研究综述 1.1 从国家优势角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模具制造业的现状 迈克尔波特 ( 2002) 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 企业 ;在构面上, 历史 、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 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 “ 钻石体系 ” 理论。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 “ 机
3、遇 ” 与 “ 政府 ” 因素影响, “ 政府 ” 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1.2 从 跨国公司 角度 入手分析模具制造业现状和对策选择 Jansen(2003)给出了上游企业在何种情况下选择垂直分离 ,在何种情况下应选择垂直一体化的系统均衡模型。垂直分离企业在固定的契约成本和战 略契约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当两个以上古诺寡头的供给品相互替代时 ,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将会共存。当垂直一体化和垂直分离共存时 ,社会福利可以通过减少垂直分离企业的个数得以改进。而这种共存的范围经济 ,在假定的可观察性和承2 诺条件被放松时递减。 跨国公司制造业垂直分离的社会
4、效应垂直分离较之于垂直一体化 ,是否侵害消费者剩余 ?不同的学者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垂直分离能增进社会福利 ,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Ordover,1990)。 Riordan(1998)基于产业经济学市场结构一行为一绩效 (SCP)范式 ,重新评价了垂 直合并对产业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认为产业中居于支配性地位企业的后向一体化 ,由于提高了中间品的价格 ,从而可能严重地降低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 Fontenay(2004)指出 ,虽然大多数观点都在肯定垂直一体化的正面效应 ,其实这些观点多数是错误的。他的观点与 Ordover 类似 ,认为垂直一体化在侵害消费者的福利 ,只有垂直分离才能增进
5、消费者福利。目前 ,垂直分离能够增进社会福利的观点 ,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垂直分离能否导致产业的本土化和产业集群效应 。 Kie(1996)指出 ,当前的制造业以生产的垂直分离和小 型制造业的集群为特征。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与生命周期理论目前 ,对于制造业垂直分离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具有典型意义的是 Holmes(1999)对垂直分离的研究 ,作者利用购买投入占产出价值的百分比 ,即以购买投入强度 (PII)作为垂直分离程度的指标 ,并引入本地及邻近地区就业水平虚拟变量 ,得出了产业地方化与制造业垂直分离正相关的结论。但作者只考察了整个制造业的平均关系 ,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特性 ,得出的
6、结论较为模糊 ,其借鉴难度较大。 1.3 以 新经济地埋学角度 分 析模具制造业所应采到的对策研究 克鲁格曼 (1991) 在总 结哈里斯的 “ 市场潜力 ” 理论与普里德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 ,并建立了他的中心 外围模型 (the core-periphery model)。 在中心外围理论模型中克鲁格曼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准入效应;二是生活成本效应;三是市场挤出效应。该模型的主要经济思想是,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
7、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 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集聚, “ 中心 外围 ” 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人中的制造业份额。这一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得制造业企业倾向于3 将区位选择在市场需求大的地方,但大的市场需求则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新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基石和假定是任何制造业产品都具有运输成本。这一运输成本是广义的,它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经济一体化的反义)。 2.1 宁海 模具 业的现状分析 王昕红(
8、 2004) 源引曹延安的观点 表示,在 “ 十五 ” 期间,全国的模具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宁海的模具更是发展迅猛,当他年第一次到宁海时,宁海县模具城还正处于起步建设之中,模具骨干企业的规模还只有二、三千万元。可此次来宁海,模具城已初具规模,内部集聚程度高,服务功能全,管理规范有序,很好地起到了行业对外的窗口和中小企业 “ 孵化器 ” 作用,成为全国各地模具城建设的样板之一;另一方面,宁海的一些模具骨干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好的已达到了四、五千万元的规模,加上地方政府部门的因势利导和及时推动,宁海 模具工业迅猛发展,并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曹延安 ( 2004)表明, 目前我国
9、已从传统的模具工业发展到了现代模具工业的新阶段,但我们的整体水平仍然还较低,他希望宁海模具企业能正确把握当前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内苦练内功,进一步加强管理,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信息化水平,采用快速成型、高速切削和超精加工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模具工业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模具的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水平,同时要注重模具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改善模具加工装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外要进一步加强宣传, 全面打造宁海模具精品品牌,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扩大出口,力争在整体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2.2 针对塑料模具方面分析宁海模具业出口的现状 周永泰 ( 2007) 表示: 模
10、具作为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关键的工艺装备,对塑料制品水平档次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三角地区发达的塑料产业带动下,该地区塑料模具产业迅速兴起。长三角地区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模具制造业的一颗明珠。产业互动共同发展 ,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塑料模具已经形成了一条集设计、制造、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以其独 特的优势成为该地区的又一经济增长点。周永泰指出,模具是最基本的制造业,它的兴起可以带动该地区产业链的快速增4 长,而产业链的延长又将促进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由于长三角发达的塑料及制品加工业对模具需求量较大,因而当地的塑模企业应势而上 。 余姚模具城、
11、宁海模具城、昆山的江苏模具工业实验区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三个模具城,周永泰说,当地政府对园区建设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倾斜,是该地区塑料模具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已经把模具列为该市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现在宁波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塑机生产基地,而模具作为其配套产业也将得到 较快的发展。 长三角的模具工业园区极具特色。余姚塑料城是我国最著名的塑料原料、制品集散地之一,其基本特色为小而全、价格低,因此余姚模具城也有这种特色,模具城 80的企业是塑料模具生产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但周永泰认为,正是由于企业规模小,因此模具城内单一的企业或工厂专业化程度很高,生产效率随之提高,工艺协作条件好。加强长三角地
12、区城市间的合作,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对于提高我国塑模产业档次,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塑料加工业的水平有积极作用 。 2.3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模具业的发展现状 徐俊霞 ( 2007) 在机电商报上撰文:行业持续景气催生了高涨的投资热情,一个亮点是持续的模具产业园建设热潮。随着各地模具产业园的建成,集群式的生产方式对企业间实现精细分工与紧密协作的功能将最大的得以体现。模具集群生产具有方便协作、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利于交流及可享受较为优惠的政策等优点。 程述 ( 2008) 提出:长三角模具产业集群面临着企业集聚和 “ 拥挤效应 ”的两难选择。产业集群由于其规模经济的特征明显,它必然要不断集聚
13、模具企业才能发展;但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导致产业集群地的 “ 拥挤效应 ” 。最 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广泛的联合需求和联合供给。通过兴建模具城这种专业市场,让企业之间发生更深层的信息交换,每个企业都能以自身最具效率的方式进行生产和供给,从而以效率的提高抵消成本的上升。这是目前市场化解决 “ 拥挤效应 ” 的比较有效的方式。 复旦大学陈博 ( 2007) 指出:若要提升模具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企业关系,加强企业间沟通合作。模具园区布局应坚持以分工协作、本地结网形成产业集群来安排项目,对于新进区的企业的选址也要明确
14、是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注意新老企业的生产和工序联 系。鼓励和帮助上规模企业进行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终成为面向社会、自5 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并在条件成熟时走联合之路,或发展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的实体。帮助企业建立信息网络,通过组织展览会、交流会、文体活动等各类活动,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 吴春芳 ( 2007) 将 深圳模具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总结为:由于特定的本地需求导致生产要素的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模具业在地理上的集中,促进了行业在区域内的分工,使得企业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物色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及时得到行业竞争所需要 的信息,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
15、品和服务,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机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这些都使得集群内的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张学昌 ( 2008) 撰文表示 :模具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创新的思路进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在区域创新体系当中,政府是制度创新能力的主体,是区域创新活动规则的制定者。并建议政府:要根据模具产业的特点,出台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制定相关政策,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解决企业发展空间不足。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和培养国内 外模具专业高级人才和专家、配套提供优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搭建高
16、层次创新创业平台,加强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全方位的沟通和合作。 竺培楠 ( 2007) 指出:宁波模具产业集聚度强,产业链完整,专业分工细。除了纵向的不断延伸外,还在往横向延伸。董彦和郑子军也认为:具有 “ 模具之都 ” 称号的宁波模具产业集群的广度很大。一方面,宁波的北仑、宁海、象山的模具业各具特色,北仑以压铸模为主、宁海以大型塑料模具为主、象山以铸造模具著称;同时,这些地区以模具为中心在产业链长度上 ,形成了模具加工与服务一条龙。从宁波的模具产业集群总体情况来看,它已经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缺乏竞争优势,其关键在于人才的匮乏,模具高级技术人才、高级钳工及其企业管理人员非常紧缺。除了专业模具技术
17、人员外,模具高层管理人才,以及外经外贸人才也严重短缺。宁波模具产业对高校、研究机构快速推动模具产业集群的发展,从而形成第三维创新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2.4 针对我国模具业和国际的差距分析所应采取的对策分析 罗百辉 ( 2008) 表明: 当前 ,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 ,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 ,外资所占比例偏高 ,生 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为解决当前制造业难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及中国制造 ” 落后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务必将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 ,6 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以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
18、力和地位。 总体评述 目前,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这为我国模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机遇。可以预计,我国模具产业集群将会进一步升级,模具产品的质量会明显提高、数量会大幅度增加,模具产业结构、开发创新能力、企业的体制与机制,以及技术进步 等方面也会进一步创新。中国不仅将成为模具大国,而且会坚实地迈向模具强国。 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并与技术创新融于一体是我国制造业得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业市场是广阔的,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须把握机会,找到自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方面的差距,并根据自己的国情加以改进,为中国制造业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19、 ,以期尽快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和地位。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未来真正的世界制造业强国 。 宁海作为宁海模具出口的特殊区域,模具出口的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王昕红 .宁海: 托起国模具生产一片天 J.中国化工报 ,2004(06). 2黄浓珍 .力争宁海模具再上新台阶 .EB/OL.http:/, 2006.05.15. 2周永泰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塑料模具业 J.国外塑料 ,2007(05,25). 3徐俊霞 .模具产业集群发展方兴未艾 J.机电商报 ,2007(6.11). 4程述 .长三角模具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J.金属加工 :冷加工 ,2008(11). 5陈博 .
20、浙江余姚模具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J.模具技术 ,2007(02). 6吴春芳 .深圳模具业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11). 7张学昌 ,贾志欣 ,张振梅 ,刘世峰 ,刘伟 .北仑模具产业链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J.模具制造 ,2008(09). 8竺培楠 .大力发展宁波模具产业努力抢占先进制造业高地 J.宁波通讯 ,2007(01). 9罗百辉 .中国 IT 模具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J.国际模具机械产业 ,2008(07). 3张明龙 .台州制造业发展研究 J.北京: 群言出版社 ,2005. 8董彦 ,郑子军 .从宁波模具产业集群谈宁海 产学研基地的创新与实践 J
2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13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 M.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 7 14 Fontenay Catherine C.De and Cam Joshua S., 2004. “Can Vertical Integration by Monopsonist Harm Consumer Welf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 22, Issue 6, pp.821 - 834. 15Holmes, Thomas J., 1999. “localizatio
22、n of Industry and Vertical Disintegra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es and Statistics, Vol.81 , Issue 2,pp.314 - 325. 16 Jansen, Jos, 2003. “Coexistence of Strategic Vertical Sepa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 21, Issue 5, pp. 699 - 716. 17 Ordover, Saloner, Salop, 1990. “ Equilibrium Vertical Foreclo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0, Issue 1, pp. 127 - 142. 18 Krugman P.,1994, Complex Landscape In Economics Geography,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41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