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论文(20届)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背景、特点及影响所在学院专业班级人文教育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背景、特点及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LATE19THCENTURYAMERICANURBANIZATIONBACKGROUND,THECHARACTERISTICSANDTHEINFLUENCE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1一、城市化的背景1一、商业、金融业、采矿业的发展1二、两次工业革命2(三)、西进运动3四、政府政策的推动4二、城市化的特点5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5二、商业城市的发展6三、人口的大量流动7三、城市化带来的影响8(一)、经济发展9(二
2、)、文化融合9(三)、黑人问题9(四)、环境恶劣10结语10参考文献12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I【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以电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城市的发展也进入加速发展时期,最终实现了城市化,同时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与欧洲和日本不同的是,美国走出了一条具有美国式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本文试就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作一浅显的分析和论述。【关键词】第二次工业革命;城市化;背景;特点;影响II【ABSTRACT】ATTHEENDOF19THCENTURYANDINTHEBEGINNINGOF
3、20THCENTURY,THESECONDINDUSTRIALREVOLUTIONMARKEDBYELECTRONICPOWERDEVELOPMENT,HAPPENEDINAMERICANANDMADEAMERICANPOLICY,ECONOMY,SOCIETYCHANGEALOTINTHISCOURSEOFHISTORY,THECITYDEVELOPEDINTOTHEPERIODOFACCELERATION,ANDFINALLYREALIZEDURBANIZATIONATTHEMEANTIME,ITMADEAPROFOUNDINFLUENCEONAMERICANSOCIETYCOMPARED
4、WITHEUROPEANDJAPAN,AMERICAHASADISTINCTLYAMERICANURBANIZATIONROADINTHISPAPER,THEWRITERDISCUSSESANDANALYSIZESTHECHARACTERISTICSANDMEANINGOFAMERICANURBANIZATIONINLATE19THCENTURY【KEYWORDS】THESECONDINDUSTRIALREVOLUTIONURBANIZATIONBACKGROUNDCHARACTERISTICSINFLUENCE1前言城市化是个综合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近代产业发展导致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质变
5、过程;广义的概念是指地域的城市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工业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建立并发展自己的机器工业体系,使得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发展的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重要产物,工业化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自建国以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发展,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并进一步地完善和进步,速度快,程度高,成就极为瞩目。其中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紧密相联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美国的城市化在不断发展地同时又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城市发展模式,至此美国城市化也进入了发展的
6、鼎盛时期。学术界对于美国城市化的研究不曾停止,而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的原因成为大家探讨的主要方面。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是如何发展,美国城市化对美国的影响又有哪些,我国在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又可以从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吸取哪些教训和经验本文试从背景、特点及影响来探讨该时期美国城市化的一些问题。一、城市化的背景一个城市发展的原因不可能是孤立的,往往是伴随着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涨时期,也是美国初步城市化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化主要集中在东北部,奠定了现代美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基础。在该时期美国的工业化体系初步展开,交通运输网得
7、以完善。一、商业、金融业、采矿业的发展19世纪上半期以后,工业化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开发,间接地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城市的繁荣。而其中的商业、金融、采矿业对城市化的作用不可低估。采矿业的发展是西部城市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采矿业可分为浅层采矿即淘金和深层采矿两个时期。就浅层采矿而言,对于黄金的追捧是其发展的一个动力。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一个牧场发现的几块黄金碎片触发了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淘金狂潮。第二年,闻风而至者达6至10万之众,仅从东部港口绕合恩角而来的船只就有775艘。于是在今天的加州地区兴起了一些小城镇,其中旧金山更是成为了淘
8、金热潮的一个象征,它从一个殖民地据点一跃而成闻名遐迩的大商埠。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第10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第157页2但是淘金热只是西部开发和西部城市化的“原动力”,大规模的西部开发以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主要是在深层采矿出现以后。深层机械采矿,不仅生产能力强,而且产量高,更可以开采各种混合型矿藏,再加上铜、铅、锌等金属的开采,使得采矿业的范围急剧扩大甚至遍布整个西部地区。因为深层采矿所需的资本和技术等都远非个人能力所及,因此采矿企业应运而生,至此采矿业进入了工业性开采阶段。19世纪中后期美国西部的采矿业向纵深发展,这
9、既迅速带动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同时,又使这些城市各具特色。这些城市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矿业营地和综合性矿业城镇,前者如白银城、鲁比城,后者如旧金山、丹佛、洛杉矶、奥克兰等。随着商业、金融业、采矿业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两大城市已基本形成。就纽约而言,在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叶,有利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再加上频繁地商业贸易往来促进了它的繁荣,使其成为美国经济机会最多的城市,人口数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如1820年时纽约人口为125万,费城65万,巴尔的摩为63万,波士顿为43万。到1870年,这些城市人口均超过25万,其中纽约高达1278万人。而到了19世纪6070年代,美国
10、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入鼎盛时期,经济发展的热点逐步转向中西部地区并在此形成一个新的重工业区芝加哥市。自此以后,美国区域经济结构日趋平衡,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城市逐步向纵深发展,为后来的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做了铺垫。二、两次工业革命工业化是推动19世纪美国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美国的工业化起源于新英格兰地区,早期工业化的特点是工作机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而动力机的发展则滞后。19世纪初,小型工厂不断出现,交通运输经历变革;1840年后,蒸汽机大量投入使用,工业革命速度加快。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带动了中西部的开发,间接地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城市经济的繁荣。186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5
11、个人口最密集的美国城市区域中,在制造业就业的人口比重已达20以上,表明城市增长的主要动力已不再是商业,这是由“商业城市化”向“工业城市化”过渡的明显标志。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化学、石油提炼等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拉开序幕。这一时期美国开始了空前的“科技发明热”,新技术、新发明、新工艺层出不穷,并且率先把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技术,使工业建立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1860年1890年的30年间美国共发出44万项专利,而此前美国总共发出专利不超过36万。尤其是新的炼钢法的广泛利用,使美国钢铁冶炼的能力迅速提高,钢产量飞速攀升,在美国形成了“钢铁时代”。另外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引起了采掘业、燃料业
12、、加工工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从而带动美国经济起飞。而十九世周旭东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影响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第13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115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116页杨雁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城市化道路评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8,第84页蒋维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美国城市化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1,第25页3纪七八十年代后电灯、电话、有轨电车相继发明并投入使用,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数量剧增,规模扩大,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主要城市,呈跳跃式发展。西部地区用了约50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城市化,特别是几个地区性中型
13、城市在短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小城镇到地区性中心城市的过渡。至此城市对周围的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工业化也带动了现代大农业的出现。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为改良农具和制造新的机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特别是内战结束后联合收割机、播种机、锄草机等农具纷纷问世,农业中广泛地使用农业机械。农具的广泛使用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成倍增加,一个使用最新型农机的小麦生产者,其劳动生产率比1830年提高了17倍。18501910年平均每一农业劳动力供养的人数从47人增加到81人。为了利益扩大化,日益富裕的农场主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本购买农具,1860年北方农场的农具销售额为2100万美元
14、,1900年增加到101亿美元。至此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田间作业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同时为了适应美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农产品种类逐渐过渡到以生产蔬菜、水果、乳制品为主,特别是乳制品的发展在使城市居民生活及饮食条件的改善的同时促进了商业性农业及乳畜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这些农产品成为商业性农业和农业现代化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增长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既扩大了城市工业原料的供应及其产品销售市场,又保证了工业和城市扩展所需劳动力和居民粮食供应的需要,从而使城市集中更大规模的人口和资源,促进了城市化的顺利进行。(三)、西进运动一般地说,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15、,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完成的。但是美国却不然,在这个国家的东北部,虽然也有少数城市是在农耕的基础上人口逐渐集中而形成的,但那里一半以上的、规模较大的城市都是海港城市,如波士顿、纽约等;而西部的城市,大多数是伴随着西部各地区的拓殖过程而成长起来的,并随着拓殖的进展在不同地区显示出不同特点来,因此西部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开发业的一部分。西进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拓殖活动,兴起于北美独立战争之后,19世纪中期进入高潮,19世纪末基本结束,几乎贯穿美国近代化的全部过程。在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东部涌向西部,投入开发西部处女地的行列,为1
16、9世纪美国经济的全面变革和发展准备了条件。而这种地区性的人口流动,不仅促进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动了美国中心城市的兴起在中部地区,若干分散孤立的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一个个联系完整的城市体系;在西部地区,胡莹试论近代美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原因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第65页徐和平美国城市化各阶段简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第69页王春美国初步城市化研究(17901870)以商业、金融、交通运输业为研究重点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第49页4城市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甚至形成了以洛杉矶为代表的松散型超大的城市组群。随着工
17、业化的兴起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无数的就业机会。西进运动给美国近代化的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以强烈的影响。总的来看,西部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城市化总体水平虽然落后于东北部,但城市化的速度却很快。但是作为美国经济中尚未开发的边缘地区,西部地区只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城市化,这种速度是相当快的。这种迅猛异常的发展速度使西部成为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化的热点地区。四、政府政策的推动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是相关系的。政府的政策犹如一个指向标,为社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方向。在美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美国联邦政府制定该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对美国城市化的发
18、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被称为美国的“现代化之父”。他曾向议会提出了积极的施政措施,重要的有三个,即1790年1月9日提出的关于公共信贷的报告,1790年12月14日提出的关于建设国家银行的报告;1791年12月5日提出的关于推动工业生产的报告。关于公共信贷的报告主要内容是以债券形式偿还1170万美元的外债,按票面价值偿还4241万元内债,由联邦政府承担各州在独立战争时期欠下尚未付清的州债;建立偿债基金,其收入来源依赖税收,出卖西部土地的收入和政府债券利息等。目的是通过联邦政府做出偿债的姿态,使得国外投资者对联邦政府产生信赖感,以吸引外资。而通过承担州债的方式使得国内
19、投资者把自己的前途和美国政府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关于建设国家银行的报告主要是建议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独占公司,行使国家银行的职权,在全国各地设立分行,由它向广大厂商发放贷款。在国家银行中,政府和私人投资者都有代表参加。目的是吸引国内外投资,扩大国家的流动和生产资本,稳定通货并通过政府股息扩大偿债基金。而第三个报告关于推动工业生产的报告则主张在关税和津贴的庇护下吸引投资、兴办工业,振兴和发展工商业。目的是使美国走向一个既有制造业又有农业和商业的平衡的经济,使得美国得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外债以及对外国的依赖。这三份报告为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地政治和经济保证。1863年在美国内战激烈进行时,总
20、统林肯吁请国会制定法律刺激外国人移居美国并成功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使外来移民成为美国工业和城市文明崛起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另外林肯还颁布了宅地法,对于支持、拥护共和国的成年公民,从1963年6月1日起只要缴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从国有土地中领取160英亩土地,耕种5年后,成为私有财产。这促使大批的移民向西部进发,对美国西部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在这里不得不提太平洋铁路法案。根据该法案,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张国骥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及基本经验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41,第4页5两家公司可得到400英尺宽的路基用地,以及建立各种配套建筑物等必须的土地。重要的是,每修筑1英
21、里铁路,就可得到沿线两侧各5个以间隔方式划分的地块。此外,每修筑1英里铁路,铁路公司还可以从联邦政府那里得到数额不等的贷款。而联邦政府对其他铁路公司的土地赠与也是相当慷慨,从1850年到1871年,政府赠与各铁路公司的土地总计达一亿英亩以上。该法案促进了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二、城市化的特点从美国城市化的过程来看,它既具有与欧洲国家相同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色。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及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和英国的城市化道路极为相似,都是在原来商业和手工业的基础上,经过优先发展轻工业而成长起来,较早地完成了工业革命,率先由商业城市转为工业城市。因此这些地区的城市化率在1
22、860年前曾一度遥遥领先于其它地区。与这些地方相比,美国的中西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则极具特色。它们在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上都呈现出与早期不同的特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些特色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一、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人们的交通工具从原来的以马车为主逐步变为以汽车、火车等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交通工具为主。与此同时,和这些交通工具相配套的交通运输事业也迅猛地发展开来。可以说工业化带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铁路的建设。内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铁路走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前头,成为若干地区和部门发展的先导。因此铁路是1
23、9世纪最后40年美国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有力因素。19世纪中叶,以淘金热为契机,西部采矿业兴盛一时,矿业城镇和营地随之兴起。至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1862年美国联邦国会通过太平洋铁路法案,开启了横贯大陆铁路建设的时代。1869年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接轨,将东西两大地域连为一体,标志着一个划时代变革的开始。此后20余年时间,相继建成了北太平洋铁路、圣菲铁路、南太平洋铁路、大北铁路等四条横贯大陆的铁路。这五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全长7万英里,遍布西部各州,并附有无数条支线,深入到西部腹地乃至每一个角落,对西部开发起了难以估量
24、的作用。铁路铺设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伴随着铁路网的建成,一个以大中小各类城市构成的城市网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改变了孤立分散的局面。在东部铁路铺设主要是改善了业已存在的城市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146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164页周旭东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影响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第12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163页6之间的交通运输条件,使城市规模扩大,两条铁路的交叉点构成城市发展的极好位置。在西部,铁路在其沿线不断创建着新的城市,填补了城市化在某些地区的空白。由铁路公司刺激创建的“铁路城镇”是美国西部城市的重要类型,如南太平洋铁路线上的圣菲
25、、斯普林格以及联合太平洋铁路线上的夏延、雷诺等。铁路铺设也造成沿线城镇相互竞争,促成新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崛起。对于较大城市来说,唯有与铁路联袂,才能保证其地位,比如西雅图。西雅图据有一天然良港,地理条件优越,但在19世纪末以前基本以内陆开发为主,这主要是与铁路的铺设密切相关的。19世纪80年代,横贯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铺向西雅图,打通了该市与内陆联系的渠道,为地区经济注入活力。这使得西雅图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在18901910年间增长了6倍。南北战争以前,中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铁路网。内战后到19世纪80年代,国内的钢铁冶炼技术和能力不断提高,带动铁路铺设进入高潮,1860一1890年全国
26、铁路线从31,246英里增到166,03英里,比1890年整个欧洲的铁路线还长。而铁路建设的高涨时期也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以及横贯美国大陆的五条铁路的铺设,带动了西部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五大湖区域,也促使城市化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总之,铁路网的完善,尤其是横贯东西大铁路的建设,加强了东西经济的联系,人流、物流、资金流开始自东向西流动,促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向西推进。二、商业城市的发展由于国土面积大,地理条件复杂,人口众多,工业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原因,美国各地区城市化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而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以说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两大“热”点地区
27、,这两个地区的崛起和发展是令人瞩目的。19世纪中后期,当美国中西部成为新的工业化中心、西部地区进入大开发之际,这两个地区的城市化也分别进入鼎盛时期在中西部,若干分散孤立的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机联系而完整的城市体系,与东北部城市体系共同构成美国工业布局的心脏地带;在西部,城市从无到有,近几十年时间,即遍布距美国经济中心千余英里之遥、占美国国土1/3的辽阔地域上,并在太平洋沿岸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中西部和西部分别位于美国经济区划的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带,它们的城市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道路各异,分属两种不同的城市化类型。中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且它又靠近率先
28、完成工业革命的东北部,有地利之便,这就为城市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小侠工业化时期的美国城市化J辽宁大学学报,19991,第14页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第78页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第282页7一方面农业地区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工业原料,另一方面又释放出大量过剩劳动力流入城市,满足了城市的工业生产的需要。与此一致的是,中西部出现了大批中小城镇。所有这些都为中西部城市化的进一步飞跃创造了条件。芝加哥市是中西部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城市。19世纪初芝加哥还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19世纪30年代后移民大军西进,芝加哥日益兴盛,于1837年
29、正式组建为市。19世纪50年代以后,铁路的铺设为其带来福祉,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虽然曾经因为一场大火使得全市的2/3化为灰烬,但是在东部地区资本资助下很快重建并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从而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于是以芝加哥为中心,中西部地区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体系。这一城市体系由四类城市组成,即芝加哥(综合性工业大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以某种产业为主,其它产业为辅);与地方性中型城市的主导产业相匹配的中小型城镇;卫星城。这些不同规模、各种类型的城市,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分布日趋均衡,进而形成以综合性城镇与专业性城镇相结合、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相互依存、同
30、步发展的城市体系。与东北部城市体系相比,应该说中西部的城市体系内部等级结构更合理,城市的专业化程度更高,一体化的特征也更加明显。与中西部地区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征是以西部城镇为主导,并以大城市为龙头带动地区经济,分时期有重点地发展。以城镇发展为先导这主要是由其自然条件决定的。西部地区山地居多、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难以进行全面开发。其自然经济又属矿产资源型,不宜发展大规模的多样化经济,而开发之初所必需的主要是经济联系功能较强中心性“支点”,作为沟通东部与西部腹地的“桥头堡”,而不是分散和渐进性发展为特征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这种以城市为先导的开发只有在工业化时期才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城市为先
31、导指的是有重点地进行,即走“点”状城市化道路。西部城镇不仅是西部开发的先导,而且一直是西部开发的主体。绝大部分城镇,不论是矿业城镇还是铁路城镇,都兴起于荒无人烟的莽莽草原上,直接超越了农业开发阶段。作为美国经济中尚未开发的边远地区,西部地区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城市化,这种速度是相当快的,足以与居美国经济核心区的中西部城市化相媲美。三、人口的大量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动是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另一大特色。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城市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这一时期也正是移民急剧增长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英国“放任主义”政策以及因农场土地大面积带来的农业合理化推动了
32、移民运动。至1850年,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动荡更剧烈地推动了各国人口的大批迁徙,包括德国、法国和比利时以及19世纪70年代后期的斯堪的纳维亚,丹麦、挪威和瑞典都出现了移民潮,甚至扩散8到欧洲的南部和东部以及19世纪的8090年代来的奥匈帝国的斯拉夫人。连续不断的移民大大增加了美国城市人口的数量,1860年全美最大的50个城市人口的40为外国出生的移民,在1860年至1920年间,人口增长的40是由移民引起的,大多数移民前往纽约等大城市。仅18601900年城市人口从500万增到2500万,占总人口百分比从161增到32。但是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吸引移民的多少也不同,造成各地区
33、城市化差别比较大。一般地说,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由于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多,容纳力强,外来移民一般占城市人口总数的70以上。可以说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在许多地区不是农村居民迁往城市,而是国外移民入境。滚滚而来的移民洪流作为一支强大的劳动力后备军,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被充实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到1914年各重要工业生产中移民所占比例钢铁业58、烟煤业20、肉类包装业61、纺织业62、服装业69、炼油业67。移民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美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直接而大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而移民带来的欧洲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与美国的需求结合起来,更是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与外来移民
34、相呼应的西进运动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跨地区人口流动。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在人口的“西进”运动过程中,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土地赠予、金融支持、豁免税收等等,使人口流动变成现实,并呈现出从东部向中部再向西部梯次移动的趋势。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城市为人们提供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在此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19世纪中期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和移民涌入城市,出现了美国建国后城市人口增加的第一个高峰期。内战前,美国的城市人口由1820年的7上升到1860年的20,且在18201860年期间,城市人口以平均每十年57的速度得到增长。城市的规模也由1820
35、年的仅有1座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上升到1860年的9个。内战以后有近50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50的从事服务业,仅一小部分的人从事农业。由此可见,美国城市化也是在乡村人口流向城市的过程中实现的。三、城市化带来的影响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一大批工业城市兴起。而现代化城市的兴起,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的发展,对美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毒瘤之一。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第67页刘兴萍浅析美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第53页王小侠近代美国城市化动因初探J城市,19964
36、,第12页王小侠近代美国城市化动因初探J第13页史平略论17901870年美国城市化进程及特点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第32页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第78页9(一)、经济发展美国的城市化发展基本与美国经济的发展相同步。南北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消灭了封建残余,工业革命进一步深入化,使得美国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1870年,美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到1890年,美国经济已独占鳌头,其工业总产值几乎与英、法、德三国总和相等。内战到一战期间,美国的制造业足足增长了12倍,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在182018
37、90年间,农业产值增长了9倍多,而从事农业的人数一再下降;18391859年,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占569,到18691879年变为251。现代化的粮食生产,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为工业输送了人力,还促进了资本积累,增加了进口购买力与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更提高了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总之,美国城市化的进程就是其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二)、文化融合美国城市化在文化方面的表现是文化多元化。外来移民不仅对美国城市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他们所带来的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对美国的文化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以及舞蹈等,基本都带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印记。城市化的发
38、展,民族文化的融合,特别是欧洲移民文化中自由主义与美国本土文化中实用主义的激情碰撞,使得美国人民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这种思想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使许多人的智慧和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促进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振兴和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公众非常注重成就,崇拜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他们认为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因此美国人具有很强的成功意识。成功可以说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因此,城市化对于美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三)、黑人问题黑人问题是美国最为激烈的民族问题,是美国城市化中最
39、棘手的问题,也是困扰美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南北战争时期美国总统林肯曾发表解放黑奴宣言,这使得南方奴隶成批地从种植园逃亡出来并获得法律上意义上的平等。但事实是美国南北合流后,南部黑人并没有获得平等公民权利和土地,连选举权也几乎完全丧失。而对黑人实行隔离和歧视,美国各州在19世纪末的时候通过法律把它固定下来。尤其是最高法院,于1896年对公共交通中的种族隔离制给予正式的法律承认。继此之后,美国在其它方面也实行了种族隔离制,更有甚者这种情况还从地方蔓延到军队。可以说黑人遭受歧视的现象无孔不入遍布到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另外随着黑人人口的增加,白人种族主义分子不断挑动黑白人之间的仇视,在南部和北部的一
40、些大城市中,种族暴乱不断发生,王娟从美国城市化运动特点看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第62页10恐怖组织活动猖獗,仅在1900年对黑人实行的私刑事件就达113起。进入20世纪后,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黑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到了变本加厉的歧视和隔离。他们的人身和生命安全遭到种族主义者越来越残酷的虐待和迫害,这是对美国所宣扬的“一切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的嘲弄和讽刺。(四)、环境恶劣美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的大量流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杂乱无章的城市管理加剧了城市建设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美国城市人口过度拥挤,房屋建设简陋,资源环境恶化。至19世纪末,美国各大城市的公
41、用事业,服务性行业以及相关的设施等远远落后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垃圾、污水、工业废水、废气处理以及住宅、交通、消防、保健等问题接踵而来。如巴尔的摩、新奥尔良和墨比尔等城市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而匹兹堡的污染更是严重,在这里从居住地到商店到工厂再到轮船,到处都冒着一股浓烟,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只有在假日,大多数工厂歇工时,空气才会显得清新些。同时,随着生产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贫富悬殊日益扩大,贫民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问题最集中、最鲜明、最尖锐的反映。贫民窟多位于市中心区,居民主要是黑人和外来移民。在这里不仅人口过度拥挤,房屋简陋不堪,而且公用设施及服务设施缺乏。恶劣的环境导致疾病流行,霍
42、乱、伤寒、猩红热等各种流行病四处蔓延,时刻威胁着居民的健康与生命。死亡率直线上升,仅1890年,居住在贫民窟的50万人中,死亡率就比其他地区高4倍,这在婴幼儿中更为突出。结语美国的城市化是呈跳跃式发展的。如果说10是城市化的起步阶段,那么在现有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美国是城市化实现最短、最快、最好的国家。西欧等国一般需要150年到20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城市化,而美国仅用了80年左右的时间就已经实现了城市化。当西欧等国已经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时,美国还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国家,一点都看不出城市化的现象。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仅用了80年的时间就蜕变为一个城市化国家。用专家的话说,美国是在很短
43、的时间内,“把农村搬到了城市”,这被全世界称为“美国奇迹”。但是这样的奇迹并不是偶然发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强有力地带动了其经济的腾飞。人口的大量流动,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美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执掌着世界经济之牛耳。而城市化至此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城市人口的比例由1860年的198上升至1920年的512,标志着美国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一目标的实现为美国的进一步城市化大都市区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赵盈姣,包震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黑人状况J保山师专学报,20071,第56页张兵浅析1860年1920年美国城市化所带来
44、的社会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19991,第45页张国骥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实践及基本经验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41,第3页11坚实的基础。与美国的城市化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还处于发展阶段。200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18,而2003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83。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历来比较明显。我国城市化发展总的趋势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末。这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1
45、15页12参考文献1王春艳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J城市问题,2007(6)2王新华美国城市化背景下人口流动的特点、启示与借鉴J问题与思考,2010(3)3张国骥美国城市化的发展时间及基本经验J湖南商学院(双月刊),200414王春艳,李瑞林美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5刘建芳美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影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6张兵浅析1860年1920年美国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199917周旭东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城市化及其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8蒋维忠第二次工业革
46、命与美国城市化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819王小侠工业化时期的美国城市化J辽宁大学学报,1999110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1赵盈姣,包震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黑人状况J保山师专学报,2007112史平略论17901870年美国城市化进程及特点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3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李相然城市化环境效应与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515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1016美保罗诺克斯,美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7美吉尔伯特菲特,吉姆里斯美国经济史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8FMLISTENGURT,VVPOKSHISHEVSKIYSOCIALDEVELOPMENT,URBANIZATIONANDTHEENVIRONMENTJGEOJOURNAL,SUPPLEMENTARYISSUE1,1980(5961)19GUSHENGZU辜胜阻THEDEVELOPMENTALCHARACTERISTICSANDSTRATEGICIDEASOFURBANIZATIONINCHINAJ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