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3382 上传时间:2018-05-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毕业论文(20届)不同视角下的女性生活论王安忆的长恨歌所在学院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日期年月目录中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序言3一、上海的变迁生存环境的变化4(一)四十年代上海女孩形象4(二)五六十年代的淡然生活的形象5(四)七十、八十年代的“边缘人”形象6二、男性眼中的王琦瑶独特的视角7(一)程先生眼中的“仙女”7(二)李主任眼中的“金丝雀”7(三)康明逊和老克腊眼中的“怀旧”工具8(四)萨沙“虚荣心”的满足9三、女性眼中的王琦瑶站在同性别的视角上来剖析10(一)蒋丽莉眼中的女神形象10(二)张永红心中的知音形象11四、时尚女性日常生活的话题

2、12(一)王琦瑶身上的旗袍12(二)薇薇时代和张永红的时尚12五、王琦瑶的自在形态14六、结语15参考文献15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王安忆的长恨歌讲述了王琦瑶一生的起落,如同一曲长恨歌,在歌曲的高潮时尽情享受人生风华,而曲终人散时却又透着丝丝悲凉的气氛。本文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各个时代女性的主要特征与表现,依据长恨歌文本的内容分析,让我们了解女性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爱情和友情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王琦瑶对生活坚韧和执着。【关键词】视角;王琦瑶;女性生活;王安忆;长恨歌【ABSTRACT】WANGANYISCHANGHENGETELLSTHESTORYOFHISLIFEWANGQIYAOFLUC

3、TUATIONS,ASONESONGSONG,THECLIMAXINTHESONG,ANDENJOYLIFEPFFINALIZINGTHEBUTAGAINAPPEARINGFILARSILKDISMALATMOSPHEREBASEDONDIFFERENTANGLETOANALYZETHEMAINCHARACTERISTICSOFEACHAGEWOMENWITHPERFORMANCE,ACCORDINGTOCHANGHENGETEXTCONTENTANALYSIS,ANDLETUSKNOWINTHEFACEOFWOMENLIVINGENVIRONMENTCHANGESOFLOVEANDFRIEN

4、DSHIP,LETUSSEEWANGQIYAOCHOICEOFLIFETOUGHANDDEDICATION【KEYWORDS】PERSPECTIVEWANGQIYAOFEMALELIFE序言徐坤曾说过“王安忆以她丰厚的创作实绩,在当代无论是女性文学写作还是整体文学创作中都组成了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她所标示的高度和厚度几乎就是后来者无法逾越和企及的。”在第二次女性文学的高潮中,王安忆是一位较出色的代表作者,而长恨歌的问世,更将女性文学提升到一个高度,王安忆用她自己的方式,对生活琐碎的描述和对人物心境的描述,将王琦瑶这个主人公展示出来。让我们在王琦瑶一生的隐忍、顺从和退让中,看到了一份对爱情安静从

5、容的固守,对生活的坚韧与执著。长恨歌以不同视角的切换描述了女主人公的一生,从年轻的风华靓丽到中年的平静淡然再到晚年的孤独终老直至生命结束,用她独特的视角向我们道出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在这个女人的一生中,上海这个都市的变化伴随着她的爱情友情的起起落落,仿佛人生就像一曲长恨歌,在歌曲的高潮时尽情享受人生风华,而曲终人散时却又透着丝丝悲凉的气氛。一、上海的变迁生存环境的变化生存环境的变化是长恨歌叙述王琦瑶形象的第一个视角,作为弄堂女儿的王琦瑶,在经历了四十年代的繁华,五六十年代的没落与平淡,七八十年代的“边缘人”,她一生命运的变化是随着上海这座城市在时间的漂流中,不断的翻滚中获得的。一个城市历史阶

6、段的改变的同时,也开启了王琦瑶在面对不同时代变迁的不同人生,她复杂的人生印象便在这时代的变迁之中得以展现。”(一)四十年代上海女孩形象1946年前的上海,有着别致的繁华与热闹,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欢乐的气氛,它是“创造荣誉的城市,不拘一格,想象自由。它是唯恐不够繁华,唯恐不够荣耀,它像农民庄稼一样播种荣誉,真是繁华似锦”。夜晚的来临更是为这个城市增添了一份“姿色”,舞会成了这个城市夜晚的主题,洋溢着灯红酒绿,风情万种都在无言之中,是一种骨子里的艳。王琦瑶进入了这座充满诱惑的城市,开始了她对欲望的书写。竞争“上海小姐”是那个年代每个女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她和所有女孩一样,认为“竞选上海小姐是女性解

7、放的标志,是给女性社会地位的。”而当她最终得到了“三小姐”的荣誉,却是伤感而又失落的,这个时候的王琦瑶就如同城市的虚假繁荣一样,在夜幕降临时期待融入城市的繁华顶端,当真正到达繁华之中时,却没有想象中的容易与美好,当繁华落尽,自己还是了然一身。终究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这就是四十年代的上海女孩追梦与实现梦想的一个缩影。王琦瑶在得到了“三小姐”的称号后,却成为了这个城市繁华落尽的一个孤影,她成为了“日常图景”,即使三小姐是最体现民意的。王琦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这座城市的认可,但也在这座城市的“风情和艳”中,渐渐迷失了自己,最终在利益的权衡下,成为了李主任的外室,成为了守候在爱丽丝公寓中的一员,每

8、天都在等待中度过。“正当王琦瑶光彩夺目的时候,社会却以另一种姿态整体转型,三小姐的历史成为可供追忆的一个符号,这种变化莫测的错位讥讽了这座城市的虚假。”“1946年前的上海的繁华,其实就是具有女性风采的繁华,她们追求时尚、名利,街道王安忆长恨歌M南海出版公司,2003同1同1里有女性香水的味道,橱窗里的女装比男装还要多,连上海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都散发着女性的风情,而院子里的夹竹桃丁香花,也都是女性的象征,就如潮湿的梅雨天气也像是女人在撒小性子。”四十年代的和平又歌舞升平的上海,给了王琦瑶一个少女的梦,在憧憬努力的梦想途中,她体验着不一样的人生,获得了上海三小姐的称号,成为了李主任的外室,在繁华落

9、尽的时候体会着荣誉与名利的人生。(二)五六十年代的淡然生活的形象五十年代的上海经历过动荡,王琦瑶曾经为了避乱去了邬桥,虽然那里有着俗世里最最底处的快乐,对于弄堂生活来说,可能还更单纯些,那里的快乐是从生生息息里迸发出来的,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可以洗净人们远离尘嚣那颗浮躁世俗的内心。但是即使生活在这么纯粹的环境里,王琦瑶还是忘不了旧上海的繁华,那是她的梦,足够她一生回忆的梦,于是她有重返了弄堂生活,住进了平安里。五六十年代后期的上海,已经褪去了四十年代的繁华,“第四场电影是这城市残留的一点夜生活了,是这不夜城还未冥灭的一点芯。第四场电影已经坐不满了,余着一半座位,也是寂寥。回来的路上是人意阑珊

10、加寂寥。这不夜城如今到处写着夜字,梧桐树影是夜色,候车的人满脸都是夜色,电车进场当当地敲着夜色,路灯霓虹灯全是夜的眼。不过,这城市再是夜,也有一些萌动的挣扎的光,河的暗流似的。全身心去注意,才可察觉出来。”在经历过动荡的王琦瑶更懂得了生活,她们都是生活在社会的芯子里的人,整天埋头于柴米生计,“上海的市民,都把人生往小处做的,对于政治,都是边缘人,你再对他们说,共产党是人们的政府,他们还是敬而远之,是自卑自谦的,也是有些妄自尊大,觉得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人。”即使在政治氛围浓厚的上海中,王琦瑶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用她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旧上海生活的样式,穿着旗袍给人打针,喝下午茶和打麻将,这些欢乐

11、让她们暂时忘却了生活的单调和无奈,也打发了无聊的时光。“日子很仔细的过着。上海屋檐下的日子,都有着仔细和用心的面目,倘若不是这样专心致志,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最具体最琐碎的细节上,也许就很难将日子过到底。琐碎的小日子更能体会生活的不易。”六十年代还发生过一场劫难。1966年的夏天里,这城市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弄堂,那些红瓦或者黑瓦,立有老虎天窗或者水泥晒台的屋顶,被揭开了。让隐藏在上海弄堂里的内同1心,从此再也无躲藏,无遮无蔽。这些隐秘的内心,有一些就是靠了黑暗的掩护而存活着,而在这个夏天,程先生选择结束他的生命,终于也解脱了感情的牢笼,解脱了生活的一切枷锁。(四)七十、八十年代的“边缘人”形象

12、1976年的上海,是属于薇薇时代的上海,薇薇是高一的学生,她却接受着这个城市的时尚,商店橱窗是她们的日常景观,她们开始追求一些精神需求,称之为生活美学,播映老电影、高跟鞋、电烫头发,引领着这个城市的女性在追随这个城市所谓的潮流。此时王琦瑶已到中年,虽然她有一颗不服老的心,但是她与这个城市已经开始有了隔阂。她开始不适应这个城市的节奏和步伐,按照她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似乎也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在当下的社会中反而显得太过保守和迂腐。此时的她是孤独的,“在薇薇的眼里看来,王琦瑶是走样的,而薇薇他们的时代,照王琦瑶看来,旧和乱已在其次,重要的是变粗鲁了。”交谊舞开始盛行了起来,王琦瑶没有选择融入其

13、中,而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个城市变相的繁荣,而后在心底荡漾出一丝丝被这个城市淘汰的涟漪。她越发的感觉孤独,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与自己的女儿也经常有感情上的冲突,而后遇到了老克腊开始的“畸形恋爱”,看得出一个中年女人在对生活认识上的脆弱,她曾经也渴望有依靠,可以有个港湾让她停留,而当她企图以金条来留住老克腊而失败的时候,身为“边缘人”的王琦瑶对生活彻底绝望,而最终长脚的怒杀反而是对王琦瑶的一种解脱,也象征着旧上海终究要被取代,在经历过40年的沉淀,无论是繁华沧桑或是光影流言,都让王琦瑶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中变得更加有韵味。即使她最终会被淘汰,她依然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生存。从上海女孩形象到淡然生活

14、的中年妇女到薇薇时代的“边缘人”,王琦瑶的命运史仿佛就是与上海这座城市共存的,让我们沉浸于王琦瑶个人的命运中,忽略了历史的烙印。二、男性眼中的王琦瑶独特的视角在长恨歌中,出现了与王琦瑶有感情关系的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萨沙、老克腊5个男配角,他们代表着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男人,但是他们在选择女性为伴侣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透过他们,我们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王琦瑶每个时代的形象。(一)程先生眼中的“仙女”程先生是最早出现在长恨歌中的第一位男配角,在四十年代的上海,程先生是个二十六岁的男青年,爱好摄影,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阅人无数,拍照的时候懂得怎么抓住女性的美,但王琦瑶对他来说,是特别的,他

15、觉得王琦瑶就像一张白纸,她的大方里又有一点谦逊和腼腆。他认为女性的好时光只有十六岁到二十三岁这一段,是娇嫩和成熟两全其美的时候,自从给王琦瑶拍照后,“他第一次认识到对美的经验的有限,原来有一种美是以散播空气的方式传达的”,当王琦瑶走入了他的生活中时,仿佛点燃了他内心埋藏已久的热情与真爱,“他心里的那个真爱,似乎换了血,冷的换成热的,虚的换成实的,王琦瑶就是那个热和实。”程先生眼里的王琦瑶,就像仙女一样,是纯白无暇的,不可亵渎,因此他总是与王琦瑶保持着不远不进的距离,正是因为这份珍视与尊重,加上程先生本身性格的犹豫不决,使得王琦瑶最终选择了李主任而抛弃了程先生,即使这样,他对王琦瑶的痴心依旧,她

16、觉得她就像仙女一般的存在,美丽善良需要保护,因此即使在后来重逢之后,王琦瑶已怀有别人的孩子,他依然如故地对她好,而程先生对于王琦瑶来说,感恩之情远远大于爱情。(二)李主任眼中的“金丝雀”李主任与程先生不一样,虽然同生活在四十年代,但他是军政界一位大人物,有着雄厚的资产和权力,但同样他背负的压力也非常大。李主任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姨太也不少,他是在政治的舞台上做人的,反复无常,时明时暗,台上的台下的人都要防,同样他是个政治的机器,上进了发条,时刻都不能放松。他已经是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四十岁的男人是有怜惜心的,这怜惜心是对着自己来,再折射出去的。“在李主任看来,只有和女人在一起,他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

17、是生活,他觉得女人是一点政治都没有的,即便是勾心斗角,也是游戏式的,带着孩童气,是人生的娱乐。同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那爱又都是恒爱,永远不变。女人还是那么不重要,给人轻松的心情,与生死沉浮无关,是人生的风景。”在李主任的眼中,女性在他眼里并不需要多么出众,但他需要一种贴心的感觉,李主任是权力的象征,在王琦瑶的小世界看来,跟着李主任就等于过上了万人景仰的生活,不愁柴米油盐,不会沦落到弄堂妇人的贫乏生活,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而王琦瑶对于李主任来说,是一种爱的征服,她是他交际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奢华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她乖乖听话,服从他的话就够了,就如同一只在笼中的“金

18、丝雀”,看似美丽却没有自由,李主任深知女人心,他觉得只要给王琦瑶足够多的物质需要,满足她的虚荣心,就能够把王琦瑶征服,而这些物质需要都是在他的权利和金钱范围之内,因此,王琦瑶在李主任眼中,无外乎是一种征服的象征,对美丽物质的女人的一种控制,就像金丝雀一样关在笼中,只供观赏,只属于自己。王琦瑶就是这么被牢牢地束缚在了爱丽丝公寓,成为了爱丽丝公寓中守候女人的一员。(三)康明逊和老克腊眼中的“怀旧”工具康明逊虽然是大户人家的独子,但他和老克腊一样,对于旧上海的繁华都有一分自己的憧憬,似乎在他们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怀旧气息,而与王琦瑶的相识,这种怀旧气息在王琦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因此他们靠近王琦

19、瑶,一半是成全自己对旧上海繁华的怀旧,另一半也是因为心理上的互相需求,也就是模糊的爱。若是自己早生十年,他们也许与王琦瑶就没有了交集。“康明逊在王琦瑶的素淡里,看见了极艳,这艳洇染了她四周的空气,云烟氤氲,他还在王琦瑶的素淡里看见了风情,也是洇染在空气中,他懂得欣赏王琦瑶的美丽,也迎合他的旧情,他遗落的心,”他其实和王琦瑶是同类人,都是夹缝中生存的人,都有些难以言表的苦衷却又爱莫能助,但那同情的力量却又很大,引动的是康明逊最隐秘的心思。与老克腊的相识时,王琦瑶已经迈入晚年,老克腊是向往旧式情调的,他在王琦瑶身上看到了往日上海的繁荣,有时候走在马路上都觉得自己仿佛走回到旧上海上,老克腊是对王琦瑶

20、是充满好奇的,但是当这种好奇心和欲望都消失之后,即使王琦瑶用一辈子的金条祈求老克腊留在身边,老克腊却仓皇而逃,此时的王琦瑶已经成为一个风干的历史人物。在老克腊和康明逊的眼中,他们不过是与王琦瑶互相利用的关系,王琦瑶成为了他们怀旧情怀的一个工具,而王琦瑶也希望在他们身上找到依靠,不再漂泊,可惜康明逊迫于家庭压力和对未来的恐惧而离开了王琦瑶,而老克腊也发现自己对王琦瑶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错乱之感,最终所有的一切都无疾而终。(四)萨沙“虚荣心”的满足“萨沙是革命的混血儿,是共产国际的产儿,他是70年代的新主人,可萨沙的心其实是没有归宿的。萨沙对女人,则是当做衣食父母那么来喜欢的。他喜欢女人的慷慨和

21、诚实,还喜欢女人的简单和轻信,她们总是有一得就有一还的。”女人有时那么一种虚无的东西,将温情看的无比的重,简直不可思议。其实她缺少的是母性的关怀,他在与女性交往中都是被照顾比较多。在萨沙的眼里,王琦瑶只是战胜康明逊的满足感,他对康明逊有一种男性的嫉妒,他知道王琦瑶和康明逊的关系,还选择和王琦瑶继续在一起,在后来知道王琦瑶隐瞒了她怀孕的事实,他是有恨的,他在满足虚荣心的同时也被王琦瑶伤害了,于是最终他选择了远离,到了一个新的城市重新开始。从男性的视角来纵观王琦瑶的一生,可以看出她对男人的依靠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王安忆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命运的曲折,渗透了悲剧意味。李主任不能给她永远停

22、留的港湾,程先生不能成为她人生的终点站,康明逊无力为与她共筑美好未来,与萨沙也只是游戏一场,而老克腊却让她对爱情彻底失望。三、女性眼中的王琦瑶站在同性别的视角上来剖析女性生活在都市中,都缺少不了友情或者知己角色的女性,长恨歌围绕王琦瑶为主人公描写了几位女性,她们有的与王琦瑶成为了朋友,有的是知己,无关年龄,却都与王琦瑶年轻时的梦竞选“上海小姐”有关。(一)蒋丽莉眼中的女神形象对于少女时代的王琦瑶,蒋丽莉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虽然她们之间的友谊并不像普通友谊那么简单,但是不可否定的是,如果没有蒋丽莉的一味付出帮忙,王琦瑶无法取得上海三小姐的桂冠。蒋丽莉是在吴佩珍出现的,她像迷恋一个偶像一般迷恋王琦

23、瑶,她像其他大小姐一样任性又专断,却对王琦瑶百依百顺。在蒋丽莉的眼中,与王琦瑶认识是幸运的,而能与王琦瑶结交朋友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在她的眼里,王琦瑶就像女神一般的存在,她给王琦瑶写了十分做作的诗,虽然王琦瑶不喜欢,但也不忍心将她这份爱意之情残忍抹去,她们之间的友情,不同于一般女学生的要好,同进同出,叽叽喳喳,交往都是私底下的。这样不交往是各自有原因的,在王琦瑶,是不愿给人们留下厚此薄彼的印象,内心深处,是有着对吴佩珍的顾恤;而在蒋丽莉,却是为了与众不同,她凡是都要反着大家来,她做人行事的原则最简单,就是这一个公式。蒋丽莉眼中的王琦瑶,是真心美丽的,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取得王琦瑶的欢心,她觉得

24、拥有王琦瑶这样的朋友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和她待在一起仿佛所有事情都变得美丽的,她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跟王琦瑶分享,也没有理会王琦瑶的想法。但是她们在准备竞选上海小姐却是志同道合的,蒋丽莉拼劲全力为王琦瑶拉票准备服装等一切杂事,这就是她对友情的诠释,是给予而不是倾听,虽然最后因为程先生的关系这段友谊最终破裂,但王琦瑶却得到了解脱。与蒋丽莉为友,王琦瑶学会了八面玲珑,懂得如何与富贵人家相处,也见识到了都市富贵人家的生活,在强大的金钱外表下其实都过着不快乐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残缺,虽然她得到了上海三小姐的荣耀,但是也让她背负了很大的压力。无论怎样,在蒋丽莉与王琦瑶的友情之中,蒋丽莉的一味付出是得以

25、维系这段友情的唯一基础,王琦瑶在精神上并没有与蒋丽莉有相通之处,她们一个是成人味、一个是文艺腔,最终殊途同归。(二)张永红心中的知音形象张永红是薇薇的好朋友,她与王琦瑶之间有着年龄的差距,却不像薇薇和王琦瑶之间总是有着不同的分歧,她们对于时尚的追求都有着共同的想法,“这两个女人的心,一颗是不会老的,另一颗是生来就有知的”,总是,都是那种没有年纪的心,是真正女人的心。无论她们的躯壳怎么样变化和不同,心却永远一样。张永红懂得欣赏王琦瑶的美,她觉得王琦瑶身上的衣服才是代表着真正的时尚,她是聪明的,她们有着共同的品味和话题,在当时盲目追随的少女中,她们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却是像找到了各自的知音,在当时纷

26、繁复杂的时尚界里,两个人相伴着走自己的路。而到后来,张永红也会找王琦瑶谈心,对于自己的感情,但是张永红同样是聪明的,仿佛是复刻版的年轻的王琦瑶,却又多了些敢爱敢恨的勇气。四、时尚女性日常生活的话题女性生活在大都市中,对时尚的追求成了她们日常的话题,而对于时尚的追求,也可以看出女性生存在都市中与都市变化的密切关系。无论是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还是后来流行的大驳壳领、双排扣的大衣,都是引领一个时代走在前端的标志,见证着这个城市的文明与衰败,而王琦瑶和她的朋友都让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一)王琦瑶身上的旗袍“王琦瑶总是穿着一件素色的旗袍,在五十年代的上海街头,这样的旗袍正日渐少去,所剩无多的

27、几件,难免带有缅怀的表情,是上个时代的遗迹,陈旧和摩登集于一身”,虽然城市的变迁让王琦瑶在上海时尚先锋中慢慢隐退,而旗袍也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当年身着旗袍风韵万千的王琦瑶,也活在人们对旧上海怀旧的情怀中,王琦瑶最终也成了平安里平凡生活的一员(二)薇薇时代和张永红的时尚薇薇出生的时代,王琦瑶已经过了30岁,时尚每几年都循环一次,这就是时尚的规律。到了薇薇时代,王琦瑶以往的旧衣服都成为了当时的潮流,在当时城市的女人,衣服就是她们的蝉蜕,女性的年纪是从衣服上体现的,王琦瑶让薇薇试穿了她压箱底的那件粉红色的缎旗袍,衬出了她无拘无束的年轻鲜艳,却没有王琦瑶往日的淑女。王琦瑶感慨着时间的变化,却又将往日的

28、繁华压在了箱底。“到了八十年代,时尚都带有些埋头苦干的意思,它集回顾和瞻望于一身,是两条腿走路的。它也经历了被扭曲和压抑的时代,这样同样面了思想解放。”张永红却是特别的,她觉得其实每一轮时尚都是难免平庸的下场,本来时尚是个好东西,可是精英们不断弃它而走,流失了人才,渐渐的就沦为俗套。这点张永红与王琦瑶有着共鸣,不像王琦瑶与薇薇总是对时尚有不同的分歧。薇薇即将追随着小林到美国去。她依然是盲目地追求者时尚,那段时间她开始喜欢大驳壳领、双排扣的款式,但是王琦瑶却坚持着西装才是最规矩的,觉得流行只是一瞬间,很快便会被淘汰。从对时尚的见解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女青年对于时尚的盲目追求,而导致时尚在当时这个

29、社会反而变得逊色了不少,而正是王琦瑶这种经历过历练的中年女性,却对时同尚有着自己的见解,既不委屈时尚所赋予这个社会的精华,又能结合自身将时尚发挥的淋漓尽致,可见王琦瑶在当时社会依然没有被淘汰。但是时代一直在往前,她们依然会变成像王琦瑶一样的保守派,有点中流砥柱的意思,而真正成为潮流中人,看着潮涨潮落,看着在潮流浪尖的人如何被人云亦云的时尚而摇摆不定,就如同书中说的一样“马路上的时尚看起来如火如荼,却没什么根基,转瞬即逝的。”五、王琦瑶的自在形态长恨歌以一种温婉的笔调,将王琦瑶一生的故事向我们呈现出来,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体味女性的人生,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她既表现出一个女性对生活的坚韧和执着

30、,又表现一种难得的自然与闲适。王安忆在长恨歌的叙述中,让我们能看到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女子。在竞选上海小姐时,她的相貌并不算是最出色的,但她有着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姿态;相对于弄堂平凡女子来说,她的身上没有传统妇女的味道,但并不张扬任性;在上海经历动荡时,她选择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平安里当护士,即使生活枯燥单调,但王琦瑶也能活出自己的方式,表达她对旧上海的无限怀念之情;在被萨沙和康明逊相继抛弃后,她并没有埋怨,而是在夹缝之中以自有高傲的形态生活,承担起抚养女儿的责任;面对变样的社会,她依然故我但不流俗,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时尚的理解。“日子还是靠王琦瑶自己过下去,谁也不能真正拯救她”。她用女性日常生活

31、的经验去应对女性心理相对应的琐屑细节,有时看起来挺婆婆妈妈的,有时也不停地重复着,她的生活流于自然和闲适,充满着民间的气息,错落有致地编织着自己的故事。她从来不觉得厌烦,生活好似一只在重叠,她还是以自己故我的方式生活着正如波伏瓦所说“时间从来没有带给她新鲜的东西,时间对她来说,不是创造之流,因为她生命中注定过着重复性的生活,她看到的将来也只是过去的重现”。在王琦瑶的身上,容纳了几代上海市民对于上海四十年来都市日常生活的追忆和难以言明的梦想。六、结语长恨歌有着浓厚的“怀旧”色彩,人物、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孤独无依的心情等都打上了怀旧的烙印。王琦瑶“站在灶间窗前,守着一壶将开未开的水,眼睛望着窗外

32、的景色。也是暮色将临,有最后的几线阳光,依依难舍的表情。这已是多少年头的光景了,丝丝缕缕都在心头,这一分钟就知道下一分钟。”严师母、康明逊本身就是旧时代的化身;程先生的心态从来没有改变过,以至于服饰和行为均与解放后的环境格格不入,最后难以忍受,自杀而亡;即使投身革命的蒋丽莉,也不免唤起怀旧的涟漪;张永红被王琦瑶身上的怀旧气息吸引而一见如故。在老克腊眼里,王琦瑶是一件“旧物”,是杂志、影像、小说里描绘的四十年代上海的时尚符号和俗套故事的化身,是饱经沧桑的,是“再是显年轻也遮不住浮肿的眼睑,细密的皱纹的”,是“没有年纪,因为你是没有年纪的”,是人在看戏却又恍惚置身其中的。文章就是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

33、人物关系与上海四十年的变迁道出了王琦瑶一生的故事,以其独特的视角让我们了解女性在面对生存环境的变化爱情和友情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王琦瑶对生活坚韧和执着。长恨歌通过王琦瑶的一生在历史的变迁与现实之间寻求一种精神力量,以一种复杂的方式去显现主题多角度的探索。实际上,王琦瑶的形象已经实现了王安忆所赋予她的上海精神代表的角色。李丰绫弄堂女儿的繁华梦中王琦瑶的艺术形象分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12月参考文献1温儒敏,赵祖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82012杜沁王琦瑶城市的代言人J新西部,200836383王安忆长恨歌M南海出版公司,20034张新颖,金理王安忆研究资

34、料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4124185许陈颖都市与女性浅议长恨歌的历史演绎J安徽文学,2007346486林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鉴赏华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1271297吴芸茜论王安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陈小花一颗弄堂的“心”一个都市里的“魂”J广东师范学院学报,200749李丰绫弄堂女儿的繁华梦长恨歌中王琦瑶的艺术形象分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63810白晓华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悲剧命运J小说作家作品研究,2010511傅建安,季丹一颗悬浮的心王安忆长恨歌中张永红的人物形象分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92512刘彦华都市日常生活中女性主体身份的张扬评王安忆的长恨歌J集宁师专学报,200813RICHARDSTEVENSEXISMINENGLISHANDFEMINISMMOVEMENTJFEMINISTLIRETATURERESEARCH200814JELLYSTONEFEMINISTLITERATUREJLITERATUREPAPERNO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