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 年 月 日 星期 姓名 目标明确心 中有数 知道九章算术 ,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知道华佗、张仲景 和伤寒杂病论 。了解“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难点 通过学习汉代的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信心和
2017秋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江南的开发word教案Tag内容描述:
1、 日期:2015 年 月 日 星期 姓名 目标明确心 中有数 知道九章算术 ,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知道华佗、张仲景 和伤寒杂病论 。了解“四大发明” ,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难点 通过学习汉代的科学技术,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科学、 学科学的意识。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 16 课 汉朝的科学技术 探索未知(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一下小题,如有疑问写在空白处) 前言: 1.汉朝 发明,提供新的质优价廉书写材料. 2.在汉朝出现了 这样的数学名著。 3。
2、导学案 学期 时间: 学生姓名: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第 14 课秦汉时期的文化 学习 内容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 史记的简要内容; 说出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阐明中国古代造纸术发明的伟大意义;列举张仲景和华佗的主要医 学成就。 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学习 目标 感知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佛教流传和道教兴起的 原因,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 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
3、第 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 课时) 【学习目标】 1 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 义 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 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 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
4、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7 课 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目标与要求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情况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过程;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难点: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出现推广 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影响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
5、 第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尊敬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下面我将 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与设计。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标要求: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 ;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从单元内容上看,前面学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本节课学习两汉的文化科技,两 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为两汉科技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两汉的科技文化是两汉政治经济 。
6、第 11 课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学校:龙城中学 授课教师:王芳 授课班级: 151 班 授课时间:2012 年 12 月 6 日 一、 知识链接: 回顾西汉是哪年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 播放汉武大帝片头曲。 二、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改革,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略边疆等方面的相关史实。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简要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并用之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学会收集并处理 有效信息以及论从史出的原则、方法。 (三)情感。
7、授课时间: 2016 年 12 月 7 日 (总)第 1 课时 课 题 第 18 课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 区的开发 课型 新授课 本课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说出东晋兴亡的史实,讲述南朝的统治,分析出江南地区 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 过程与方法:分析图文资料、编演历史小话剧、问题探究等过程,学会观 察历史地图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 用,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 提条件。 重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 点 江南地区经济开。
8、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1 课 周口店的北京人 目标与要求 1、通过列举讲述让学生掌握并识记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的发现和 距今年代等相关知识。 2、了解北京人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开始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使用和 控制火 3、让学生理解人类的产生并非如神话般描述,是劳动推动人从猿向人的 进化。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2、难点:劳动推动人由猿向人的进化,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二、北京人的。
9、第 15 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两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 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张仲景和华佗。 (2)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 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辩证分析: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 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能力。 (2)根据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 课与。
10、课题:1.2 原始农耕生活(1 课时) 编号:02 主备人:李思婷 审核人: 使用时间:9 月上旬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掌握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重点难点】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 一、预习导学 农耕 生活 代表 距今 时间 生活地区 流域 原始农耕 种植 使用工具 原始家畜 饲养 原始手工 制作 房屋式样 建筑 社会组织 河姆 渡居 民 氏族 半坡 居民 氏族 二、课堂研讨 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和住房为什么会有较大的差别? 三、当堂检测 1、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
11、七 年 级 历 史 教 案 施教时间: 年 月 日 年级 班 教师: 总第 课时 课题:第 10 课 秦末农民起义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 的历史意义;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 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 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
12、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8 课 诸子百家 目标与要求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 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 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 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 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
13、导学案 学期 时间: 学生姓名: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第 15 课三国鼎立 学习 内容 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和原因,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2.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本质的能力和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 学习 目标 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难点 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案 导案学 习 过 独 立 尝 试 1. 末年,政局混乱。在军阀混战中, 控制了汉献帝,取得 “ ”的有利地位。他 , ,实力日益增强,逐渐占据了黄 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2.200 。
14、第 6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年级:七年级上 编制:王艳敏 审稿:王志锋 一预习导航(阅读教材,发现问题)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识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2. 掌握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史实;了解战国时期大国间的主要兼并战争。 3. 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自己在 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齐、晋称霸。 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三)学法指导 1. 通过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利用口诀来准确记忆 春秋五。
15、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9 课 秦的统一 目标与要求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主要措施,秦朝疆域、秦长城、灵渠。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难点 焚书坑儒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后记: 教 案 用 纸 教 学 过 程 导入 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观看的时候同学们就要注意视频反映的是我国历史 上的什么事件? 展示视频荆轲刺秦王 ,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生:。
16、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13 课 丝绸之路 目标与要求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 班超出使西域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张骞、班超这两个历史人物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 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 上的重要地位。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后记: 教 案 用 纸 教 学 过 程 。
17、 孟匠中学课堂导学设计 年级 七 学科 历史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协作教师 设计时间 授课时间 总 课 时 序 数 授课人 学习内容 第 19 课 北方民族的交融 学习 目标 1、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培养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 3、认识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 融合的前提条件。 学习重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学习难点 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学习准备 二次备课 导 学 过 程 自主学习一(结合 P114-115 第一目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前秦瓦。
18、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3 课 祖先的传说 目标与要求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二、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神话与传说 1、远古传说: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
19、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12 课 东汉的统治 目标与要求 通过指导学生回答历史上为什么会有“光武中兴” 的说法,培养学生的综 合概括能力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光武中兴、黄巾起义的特点和意义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后记: 教 案 用 纸 教 学 过 程 整顿吏治:光武帝很重视整顿吏制,大批裁汰吃粮不当差、拿钱不干事的官吏,惩治含 官,奖励重用贤臣。公元 30 年,光武帝一次就裁并了 400 多个县(当时全国有 1000 。
20、教案用纸 20 20 学年度第 学期 年级: 科目: 授课日期 第 周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章节或课题 第 16 课 江南的开发 目标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 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 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重点与难点 重点和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授课课时 1 节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317 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 二、从 420 年到 589 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