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肺胀*中医内科学1 概述 【 病因病机 】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 辨证论治 】 【 预防调护 】 【 结语 】 【 临证要点 】 【 名医经验 】概述*中医内科学2 肺胀的概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
中医内科学讲稿Tag内容描述:
1、第七节 肺胀*中医内科学1 概述 【 病因病机 】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 辨证论治 】 【 预防调护 】 【 结语 】 【 临证要点 】 【 名医经验 】概述*中医内科学2 肺胀的概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喘息气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或以唇甲发绀、心悸浮肿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肺胀源流内经最早提出肺胀病名,并有病机、证候的描述,张仲景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指出了本病的主症为 “咳而上气,此为肺。
2、肺痈中医内科学 肺系病证肺痈v概述概述v病因病机病因病机v诊断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v辨证论治辨证论治v预防调护预防调护v结语结语v临证要点临证要点【 概 述 】一、 定义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二、源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肺痈病名首见于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该篇有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的记载。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
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2概 念定义(一)定义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又称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证范畴。源流 1.汉代以前对痿病的认识 内经对本病论述颇详,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 素问 痿论指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 “肺热叶焦 ”,肺燥不能输精于五脏,因而五体失养,肢体痿软。还将痿证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以示病。
4、第五节 呃 逆 中医内科学 -脾胃系统疾病呃逆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预防调护结语辨证论治概 述 一、定义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文献摘要(一 )病名素问 宣明五气说: “ 胃为气逆,为哕。 ” 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 “病深者,其为哕。 ”(二)治疗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呃逆分为三种:一为实证,即 “哕而腹满,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二为寒证,即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三为虚热证,即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
5、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 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喘证细目一:概述 一、喘证的概念及源流1.喘证的概念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为特征者,谓之喘证。2.喘证的源流喘证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 灵枢五阅五使篇说: “肺病者,喘息鼻张” ;灵枢 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所言“上气”即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候,辨证已分虚实,并列方治疗。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 景岳全书说: “实喘者。
6、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 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中风细目一:概述 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1.中风的概念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2.中风的源流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
7、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 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感冒细目一:概述 一、感冒的概念及源流1.感冒的概念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2.感冒的源流早在内经即已有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如素问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从外人,令人。
8、.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敛之品 1)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参苏饮、玉屏风散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
9、中医内科学题库(第 2 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 1 个最佳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不属内科疾病发生的外部因素是:( ) A.病邪 B.地域 C.行为 D.时间2感冒为外感病证,其病以下列哪项症状最为突出? ( )A.表 B.肺 C.卫表 D.肺卫3下列症状哪一项对诊断外感发热最有意义?( )A.恶寒 B.烦渴 C.面赤 D.发热4泄泻的主要病因是:( )A.暑邪 B.水饮 C.六淫 D.湿邪5下列哪一项对诊断痢疾最有意义?( )A.大便里急后重 B.腹痛腹泻 C.有饮食不洁史 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6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主。
10、1目 录总论(1)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1)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1)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3)四、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5)五、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13)六、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20)各论(21)第一章外感病证(21)第一节 感冒(22)第二节 外感发热(29)第三节 湿阻(36)第四节 痢疾(41)第五节 疟疾。
11、A1 型题1.感冒病证多发季节A.春夏 B.夏秋 C.秋冬D.冬春 E.四季.答案:1.D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出自下列何书A.仁斋直指方B.伤寒论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素问.答案:2.E3.导致感冒的主因是A.风邪 B.寒邪 C.暑邪D.燥邪 E.湿邪.答案:3.A4.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失宣降 B.肺气失宣C.卫表不和 D.营卫不和 E.肺卫不固.答案:4.C5.下列哪项不是时行感冒的特点A。
12、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 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头痛细目一:概述 一、头痛的概念及源流1.头痛的概念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2.头痛的源流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 ,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 “脑风” ,并指出外感与内伤是导致头痛发生的主要病因。 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此因三阳经脉俱上会于头,厥阴经脉亦会于巅,故邪客诸经,循经上逆,发为头痛。伤寒论还记载了头痛各类不同证候的不同治法,如。
13、肺胀 定 义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 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 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 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历 史沿革 1灵枢经脉篇首先提出肺胀病名,并指出病因病机及证候表现,指出本病 是一虚实相间的复杂证候。如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灵枢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 2金贵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指出本病的主症是“咳而上气,此为肺 胀。
14、中医内科学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
15、西 医 内 科 学云 南 中 医 学 院西 医 内 科 学教 研 室俞 桦 第一篇 传 染 病第一章 伤 寒 一、概 述:(一)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二)临床特点:1、持续高热。2、特殊的中毒症状:表情淡漠、神志慌惚等。3、相对缓脉:伤寒病人的脉搏不随体温升高而增快的现象称为相对缓脉。4、肝脾肿大5、玫瑰珍:直径 24mm, 压之退色。6、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三)并发症:1、肠出血。 2、肠穿孔。3、中毒性肝炎。 4、中毒性心肌炎。二、病原学 伤寒沙门菌:(一)本菌含菌体“” 、鞭毛“”和表面“i”抗原,在机体内。
16、第九节 便 秘,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概 述,一、定义1、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2、包括: 排便周期延长,秘结不通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二、文献摘要,(一)病名和临床表现1、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 2、金元时期,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二)病因病机1、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2、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阐明胃热过盛,脾 阴不足,以致。
17、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基础概念;辨证论治(俗称小病历);方药加减。 其中辨证论治的内容与复习方法与实践技能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多了一些病种而已。方药的加减变化,基本上可以利用方剂学和中药学的知识来解决。 下面以中医内科学为例,讲解考试内容及复习方法。 讲解顺序大纲要求1辨证分型3考试要点2中医内科学 细目一:概述要点:1. 概念及源流2.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二:病因病机要点:1.常见病因2.病机及转化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要点:1.诊断要点2.鉴别诊断细目四:辨证论治要点:1.辨证要。
18、1中医内科学(讲稿)腹 痛教材: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05210页)讲授:黄贵华副教授一、概述(一)定义: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 腹部分为大腹,耻骨以下,脐以上;小腹,脐下正中;少腹,脐下左右部;脐腹,脐周(二)文献简史:1、腹痛来源于内经,延伸于金匮;2、素问.举痛论认为,腹痛的发生是由于“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3、金匮要略根据腹痛的不同病因,拟定了大柴胡汤、附子粳米汤、厚朴三物汤等方剂治。